成功勵誌經典全集:人性的弱點全集02(3 / 3)

你或許想改善、修正他人,讓他上進。不錯,很好,我舉雙手讚成。但為何不首先從自己開始呢?從純粹自私自利而言,這比改善他人更有利可圖。

我在青年時代,是一個好出風頭的人。我曾很唐突地給理查德·哈丁·戴維斯寫過一封信。那時他正是美國的當紅作家。我正為一家刊物作一篇關於作家的文章。我希望戴維斯告訴我有關他的寫作方法。剛好幾周前,我接到一個人的信。信尾附了這樣一句話,“本人口述,秘書記錄,未經審閱。”這讓我印象深刻。我感到口述者是個重量級人物,既事務繁忙,且聲名顯赫。我的工作並不很忙,但我也想讓理查德·哈丁·戴維斯印象深刻。因此,我在信尾也附了這樣一句話:“本人口述,秘書記錄,未經審閱。”

他不屑於答複,而將短信退回來,並在信尾龍飛鳳舞地寫了一行字:“裝模作樣,可笑之至。”是的,我犯了傻,大概我應受到這樣的申斥。但人性使然,我一直懷恨在心。即便10年後,我從報上得知戴維斯的死訊,仍在心中記恨——我羞於承認——他傷我不淺。

假如你想讓人長久痛恨,甚至一輩子不忘,那麼就肆意指責吧。

當與人交際時,我們要切記:我們交際的對象不是理智動物,而是感情動物,性格偏執、被傲氣和虛榮役使的動物。

豐富了英國文學寶庫的最優秀的小說家之一的托馬斯·哈代由於批評家的苛責,終身不再創作小說。批評讓英國詩人托馬斯·查特頓自戕。

本傑明·富蘭克林青年時代並不伶俐,但後來待人接物非常老道,從而被任命為美國駐法國大使。他的成功秘訣是什麼?他說:“我從不責備他人……我把我所知道的每一個人的優點讚美一番。”

所有的傻瓜都會指責、怨憤,而且大多數傻瓜也在這樣幹。

而同情和寬容則需要品格和自製力。

英國曆史學家說過:“巨人之為巨人,正體現在他如何對待小人物上麵。”

鮑勃·胡佛是一位聞名遐邇的飛機試飛員。經常進行飛機特技表演。《飛行》雜誌曾刊載了這樣一件事:在聖地亞哥舉行的一次飛行表演後,胡佛駕機返回洛杉磯機場,在300英尺高度時,飛機兩個發動機突然熄火。憑借其高超的飛行特技,他終於讓飛機降落地麵,飛機受到重創,所幸沒有人受傷。

迫降成功之後,胡佛首先檢查飛機燃料。正如他所料想的,燃油型號不對。他駕駛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螺旋槳飛機,應該使用汽油,但油箱灌注的都是噴氣機的燃油。

回到機場後,他要求見見為他座機保養的機械師。這位青年人正為自己的過錯傷心不已。當胡佛走近他時,他正淚流滿麵。他的失誤,讓一架珍貴的飛機報廢,而且幾乎葬送了3個人的生命。

人們可以預料到胡佛是多麼地惱火。人們斷定這位傲氣、嚴厲的試飛員會對如此粗枝大葉的青年大發雷霆。但胡佛沒有責罵一句,相反,摟著他的肩膀說:“為了顯示我堅信你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我請求你明天為我的F-51戰鬥機加油和保養。”

父母經常會責罵兒女。你或許會推測我將說:“勿要責罵。”但我並未這樣說。我隻向你提出一條:在你責罵孩子前,先讀一讀美國報刊中的名作《疏懶的爸爸》一文。這篇文章剛開始是作為卷首語刊載在《家庭紀事》上,經作者授權,我們在此引用。我們以《讀者文摘》的簡要版為本。

因內心感觸而匆匆寫就的小品文《疏懶的爸爸》,感染了無數讀者的心,人們都非常珍愛這篇短文,被四處刊載。自這篇文章誕生後,這篇散文的作者李文斯登·勞奈德寫道:“全國成百上千的雜誌、刊物和報紙紛紛轉載,它被譯成外文,有許多其他國家報刊轉載。我授權成千上萬的人在學校、教堂、演講台上朗讀此文,電台在許多場合和節目中廣播它。讓我吃驚的是大學刊物、中學雜誌也引用了它。有時一篇小文會一下滲透人心,本文確實達到了這種作用。”

疏懶的爸爸W·李文斯登·勞奈德請聽我講,兒子:你已在夢鄉,我要對你說些話。我看見你小手枕在臉頰下,金色的卷發粘在汗涔涔的前額上。我獨自躡手躡腳地走進你的臥室。幾分鍾前,我在書房看報時,心中泛起一股懊悔的浪潮,讓我難以呼吸。我愧疚地來到你的床邊。

我回想到不少事情,兒子,我對你太凶了。當你穿衣服上學時,就因為你隻用毛巾擦一下臉,我就破口大罵;你沒有擦你的鞋,我便喝斥你;你把自己的東西掉在地上,我就七竅生煙。

吃早餐時,我也橫挑鼻子豎挑眼。你把飯從碗裏灑出來,吃飯的樣子像從餓牢中放出來的,把胳膊拄在桌上,麵包上塗滿黃油,諸如此類。當我們一起出門,你去玩耍而我去趕火車時,你回過頭,向我揮手致意,“拜拜,爸爸!”我卻皺著眉頭回答:“挺胸,向前!”

到了傍晚,又重複早上的場景。當我從回家的路上,看到你趴在地上玩彈子球,長筒襪弄破了幾個洞。我在你的夥伴麵前,把你押回家,讓你丟盡臉麵。長筒襪可不便宜——要是你掙錢去買,你會愛惜的!想想看,兒子,爸爸居然說出了這樣的話!

你是否記得?過了沒多長時間,我在書房看報,你出現在門口——怯怯地不敢進來,一臉委屈。我受到幹擾很是不耐煩,從報紙上抬眼看了一眼,你在門口徘回。“你這是幹嘛?”我大聲吆喝道。

你一言不發,突地跑過來,用胳膊摟住我的頸子,親吻我的臉頰。帶著愛意用那雙小胳膊緊箍著我。是上帝讓愛在你心中湧出,即便未受誇獎也毫不減弱。之後,你離去了,飛快地跑上樓梯。

唉,兒子,不多一會兒,報紙從我手中飄下去。我湧出一陣強烈的恐慌。習俗誤我不淺,雞蛋裏麵挑骨頭,吼叫起來聲達四鄰,這可怕的惡習——我就這樣對待一個孩子。並非我不愛你,而是我對孩子要求太嚴厲。我用成人的標準來衡量你。

你的天性擁有如許的真、善、美。你稚嫩的心靈像普照群山的晨光那樣宏偉。天性的驅使,你跑過來,吻我晚安,它顯露了一切。今夜這是頭等大事。兒子,我在昏黑中來到你的床頭。我跪在這裏,愧悔難言!

這是一個怯懦的懺悔。我明白假如我在你醒著的時候,告訴你一切,你會詫異的。但明天早上你醒來時,我將作一個真正的爸爸!我會成為你的好友,分擔你的痛苦,同享你的快樂。當不耐煩的話要噴射出時,我會咬住雙唇。我祈禱般說個不停:“他隻是一個孩子而已——一個小孩!”

我想我把你當成一個成人了。但兒子,我此時看著你疲倦地蜷曲在小床裏,我感到你還是一個嬰兒。你伏在你媽媽懷裏,頭靠在肩上,恍惚還是昨天的事。我要求太高,太高了。

我們不要苛責於人,讓我們試著去理解他們。這比指責更有效、更有利,它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憐憫、寬容、仁慈之心。“理解是原諒之源。”

正如約翰遜博士所言:“先生,上帝在末日到來之前,不會評判任何人。”那麼,你我為何不能這樣做呢?

不要責備或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