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8章 嶽(1 / 1)

【姓氏來曆】

據《元和姓纂》所載,上古時,有一種官事叫“四嶽”,是專管祭祀三山五嶽的官。因為這四人精通天文地理,所以帝堯就讓他們分管東南西北四方的星相和山川變化,以決定一年四季的劃分,史稱四嶽。即後人神話傳說中的四嶽帝君。他們的後人即以嶽為姓,即為嶽氏。

【姓氏分布】

嶽姓發源於今山東濟寧金鄉縣。魏晉南北朝時期,嶽姓除繼續繁衍於山陽一帶。明初,山西嶽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江蘇、陝西等地。清代以後,嶽姓分布地更廣,並有河南、山東、河北一帶的嶽姓闖關東進入東三省。如今,嶽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山東、河南、四川、河南等省多此姓。

【姓氏名人】

嶽飛:字鵬舉,後改諡忠武,相州湯陰(今屬河南省)人,南宋軍事家、抗金英雄。紹興十一年,以“莫須有”罪名被殺害。孝宗時追諡武穆,寧宗時追封鄂王。

嶽雲:字應祥,號會卿,嶽飛的長子,中國曆史上少有的少年英雄。年十二即隨父征戰,數立奇功,後與其父一同被冤殺。

嶽珂:字肅之,號亦齋,又號倦翁。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南宋文學家,嶽飛的孫子。著有《金陀粹編》、《玉楮集》、《木呈史》、《愧郯錄》等。

嶽元聲:字之初,號石帆,浙江嘉興人,明代大臣。萬曆年間進士,最高職為南京兵部右侍郎。因直言敢諫和不畏權臣魏忠賢而被革職。後潛心講學,以“毋自欺”為主。著有《潛初子集》、《潛初雜集》等。

【國學小百科】

《武穆遺書》

嶽飛一生共有兩部著作,一文一武。我們見到的多是其慷慨激昂的詩詞歌賦和散文,即逝後被輯成的《嶽武穆遺文》);另一本就是威猛無比的嶽家拳譜,即後來被輯成的《武穆遺書》。

據有關史料考證,嶽飛去逝前將拳譜傳給兩個兒子嶽震和嶽霆,後來兩人隱居於湖北黃梅縣聶家灣,整理出《武穆遺書》。但是二人卻秘而不宣,隻是勤於操練。一直以來,嶽家拳代代相傳。1986年,嶽飛第27代後裔、嶽家拳的傳人嶽進參加了全國民間武術表演大會,最後他憑借嶽家拳技壓群雄,榮獲金獎。從此深藏於民間的“嶽家拳”和《武穆遺書》才得以重新露麵。後來,深明大義的嶽進將古抄本《武穆遺書》捐獻給了國家。

【相關鏈接】

荷葉粉蒸肉的由來

紹興十一年,嶽飛被宋高宗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嶽飛遇害後,當地的老百姓就用老酒和葷素菜肴到嶽飛墳上祭祀。

有一次,有一人在為嶽飛上墳的途中,不小心將用紙包著的熟肉紙包弄破了,於是他就順手在西湖裏摘了張新鮮荷葉,將肉包裹起來。祭祀回家後,此人就將剩下的肉連同荷葉包在一起蒸後食用。這個人吃完後發現原來用荷葉包著的肉,味道更加清香可口。

後來,當地老百姓傳來傳去都用此法將荷葉包肉供奉嶽飛。當地的一些飯館酒樓知道後,就用新鮮荷葉包肉,然後在加上各種各樣的佐料,製成了荷葉粉蒸肉。自此,荷葉粉蒸肉流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