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誠信的習慣——成大事當以誠信為本
誠信是安身之命之本。自古人無誠信不立。成大事者須知以誠待人者,人亦以誠應之的道理。誠信的習慣讓你在人生和事業的成功道路上有了過硬的“金字招牌”,使你的人格閃耀光輝,使你的事業有著成功的保證。誠信是成大事者的護身符和代言人,誠信,任何時候都是成功的首要。
1.誠信是人生的法則
誠信是人生的法則,“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應該成為做大事者的信條。
清人王永彬在《圍爐夜話》裏說,“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顛撲不破。末俗以繁華相尚,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意思是說盡管社會上盛行爾虞我詐的風氣,但說到底還是忠厚老實人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腐朽的社會習俗爭相以奢靡浮華為時尚,但畢竟還是在清淨平淡之中體會到的淡泊趣味更為持久耐長。
這一段古人的話,似乎是專為今日的我們而說的。是的,盡管社會上“假”字風行,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丟棄誠實這一做人的美德。這不但於整個社會的良性發展有利,也對完善我們自己的品行,使我們能正確與人交往大有好處。
首先,誠實才會取信於人。誠實是信用的基礎,信用出於誠,不誠則無信。誠信不僅是社會中每個人所應遵從的最基本的道德規範,而且也是處理好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準則。誠信待人才能感動他人,而說話不算數,處處欺騙別人,就算是在家門口也寸步難行。其次,誠實會使我們內心坦然,而說謊、虛假、欺瞞,則會使你的良心受折磨,讓你的心境處在一種灰暗、忐忑不安、時刻緊張的狀態中。這種自我折磨正是不誠實的必然結果。
許多人把說謊、欺騙視為一種手段,他們相信說謊、欺騙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好多信譽很好的商店,也往往掩飾自己貨物的弱點,用動人的廣告來哄騙消費者。有很多人認為,在商業上,欺騙如同資本一樣,是十分必要的。他們認為,在商業上處處講實話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誠實的聲譽與由欺騙暫時所獲得的好處相較,其價值高千百倍!商業社會中,最大的危險就是不誠實與欺騙。往往在經濟蕭條時,人們更喜歡利用投機取巧的方法,欺騙顧客,不講真話或是把應當說的真話秘而不宣。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雖然這樣的做法暫時在金錢上賺了一些,可是商人的人格和信用卻因此損壞了。他們的錢袋裏暫時固然增加了一些錢,但他們的人格和信用也喪失殆盡,這終將損害他們的長遠利益。
比如真正的商人懂得,偷奸耍滑隻能蒙混一時,卻無法長久盈利。很多商店在開業時通過大肆欺騙的方式吸引了許多顧客的注意,固然繁榮一時,可是因為它們的繁榮是建立在不誠實和欺騙的基礎上的,不久後這些商店便關門大吉了。他們隻知道從欺騙顧客中獲得了好處,卻不知道到了後來,他們的欺騙手段終於為顧客所發覺,於是這些商店營業日趨清淡,業務逐漸委縮,結果歇業破產。
誠實信用的名譽是世界上最好的廣告,僅僅因為誠實信用的名譽,有些國際化的大公司的名字和品牌就價值數百萬美元。為什麼我們要堅守誠實的原則立場,還要解釋嗎?
在人際交往中,誠實是基本前提。誠實,才能使人放心,贏得信任,別人才有可能和你推心置腹。虛偽的人,靠欺騙過日子,雖然有時也能取得暫時的效果,一旦被揭穿就臭不可聞。林彪信奉“不說假話辦不成大事”,可是他假話說盡了,“大事”也終於沒有辦成。《儒林外史》中的江湖騙子張鐵臂,自稱是恩仇必報的俠士,把一個豬頭包起來當人頭,騙了婁府兩公子五百兩銀子,最後卻不揭自穿。欺騙是不能持久的,而誠實卻永遠會使人家信服。
漢朝的季布以誠著稱,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來,他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掩護他,使他安全渡難,後來還是受到重用。宋朝名臣司馬光,信篤忠信,史書說他“自少至老,語未嚐妄”,他自己也說:“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嚐有不可對人言者耳。”越是誠實的人,信譽越高,越能獲得人們的真誠信任。有的人不學誠實,卻喜歡耍滑頭,賣弄小聰明,自以為得計。其實,不管你的滑頭看起來多麼精細,多麼周到,都不可能精細和周到得永遠不被人發覺。世界上沒有一個狡猾的人,能夠狡猾得使人家不知道他是狡猾的。他的狡猾一旦被人們發覺之後,人人都會提防以致厭棄他。“聰明反被聰明誤”,生活中因耍小聰明而吃虧的人是不少的。所以,做人應當禁絕圓滑、浮誇、虛偽等卑劣性格。做到坦蕩真誠,光明磊落,淨如水,潔如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生活葉,有的人總把自己看作“智多星”,把別人看成“糊塗蛋”,動不動就對別人用心計、耍手腕,把自己所擁有的那點小聰明發揮到極致。他們或以謊言取巧,或以詐術牟利,結果成為別人厭惡的對象。
其實,欺詐處世者活得很累,每遇重大事項,靠說謊取巧者常擔心謊言被人戳穿,靠行詐牟利者要提防詐術被人識破,心術不正的人往往因此而食不甘味、寢不安眠。綜觀世事可知,欺詐並非處世久計。美國前總統林肯說得好:“你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時候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時候欺騙所有的人。”欺詐之術遲早會被人識破,而一旦他的真實嘴臉暴露出來,則所有的人必將他低看一等。
做人應以誠待人。成大事者必以誠為本,以誠感人,必是誠的待人,獲得別人信任的人。
2.信守承諾是高貴的品質
一個人守信是最可貴的品性,要成大事者,必須守信。
誠信之人都是講信義的,也就是說,他們說過的話一定算數,無論大事小事,一諾千金。
信守承諾也就是講信用,是忠誠的表現。交往離不開信用,一個講信用的人,能夠前後一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人們可以根據他的言論去判斷他的行為,進行正常的交往。守信是取信於人的第一方法。
在人的事業中,養成守信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守信的人,才會有人信任你。隻有做到了一諾千金,你的事業才有望發展、壯大並蒸蒸日上。
所謂恪守信義,即對許諾一定要承擔兌現。“人無信不立”,答應了別人什麼事情,對方自然會指望著你;一旦別人發現你開的是“空頭支票”,說話不算數,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感。“空頭支票”不僅僅增添他人的無謂麻煩,而且也損害了自己的名譽。對別人委托的事情既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又不要應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華盛頓曾說過:“一定要信守諾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這位先賢告誡他人,因承擔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為嘩眾取寵而輕諾別人,結果卻不能如約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信賴的。
守信之人,別人就願意與他合作。有一個美國孩子,他父親早逝,他父親去世時留下了一堆債務。若按常規,欠債人已去,把他的財產拍賣分掉,債務差不多也就算了。但這個孩子一一拜訪債主,希望他們寬限自己,並保證父親留下的債務分文不少地還掉。後來這孩子竟然曆20年之功,把父親留下的債務,連本兒帶息,分文不差地全還了。債主們都非常感動,知道他是一個可靠之人,也都非常願意和他做生意。結果這孩子不但博得了別人的合作,也贏得了他人的尊敬。
與人合作,守信是第一原則。守信,會使人對你產生敬意,也因之會使人願意公平地與你合作。和一個不守信用的人合作,考慮到失信的危險,人們通常會把合作的費用提高,以防萬一。比如你是一個信用度不是特別高的人,那你要買別人的貨物,一般是要先付款,但是如果別人知道你很講信用,或者另一個商界同行出麵說你非常可信,那麼打交道的對方就可能很放心地讓你把貨先運走,賣完貨後再付款。一個要占大量資金,另一個近似於白手賺錢,這中間的出入,就是信用的價值。
信守承諾,講究信譽,是一個人應當擁有的基本素質之一。應諾的人,守信、守時,執著於信譽甚於一時之功利。
曾經有一個發生在挪威音樂家愛德華·格利戈和一個鄉間小姑娘之間的故事。一次,年輕的格利戈來到鄉間的森林裏散步,正巧遇到了一個挎著小籃子采集鮮花和野果的8歲小姑娘達格妮。他們很快認識了,並且成了好朋友。當與小姑娘分手時,格利戈抱歉地向小姑娘說他現在沒有禮物可以送給她,但是他卻答應要送給她一件禮物,並且說這將是一件很好的禮物,隻是他又說這件禮物要等到10年以後才能送給她。這使小姑娘達格妮迷惘而又感激。10年之後,達格妮已經是18歲的亭亭玉立的少女了。這位美麗的守林人的女兒,第一次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奧斯陸,並且第一次走進了一個正在舉辦露天音樂會的公園裏。突然,她聽到了好像又帶她走進了故鄉的如夢如幻的大森林的美妙旋律,她不禁忽地一下從草地上站立起來。接著,她聽到了報幕員向觀眾報告:“下一個節目,是我們的音樂大師愛德華·格利戈的最得意作品《獻給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遜的女兒達格妮·彼得遜,當她年滿18歲的時候》。”頓時,她感到全身沸騰了,她憶起了那個在10年前散步於她的故鄉森林裏的青年的承諾,那個青年所承諾的那件最好的禮物,竟是這首肯定會傳遍整個挪威的,當然遲早也會傳到她的耳際的樂曲。這是一種多麼出人意料的應諾方式啊!
可見,誠信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原則,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應該是成大事者必備的素質。
3.誠信是人生的“金字招牌”
在成功者的眼中,誠信的性格就是一塊閃閃發亮的金字招牌!
沒有人會否認別人的信任對自己的重要。社會是公眾的社會,人是社會中的一員,人的根本屬性就是社會性。處在社會中的人,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高低,往往會決定我們一生的命運。
誠信是金。山東海爾集團從10多年前掄起錘子砸毀自己生產的上百台有質量缺陷的冰箱起,誠信便造就了“海爾”今天中國家電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和打造國際知名品牌的前景;江蘇春蘭集團首席執行官陶建幸20年持之以恒地打造誠信企業,甚至被人批評為“保守”也癡心不改,同樣,誠信也造就了“春蘭”由20年前的一個普通機電企業,變成了今天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集製造、科研、投資、貿易於一體的多元化、高科技、國際化的大型現代企業,被經濟界譽為“春蘭奇跡”。然而對於近年來我們很多“曇花一現”的企業來說,又有多少不是在“誠信”上栽跟頭的呢?
現在我們已進入新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和信任度已成為生存的武器和成功的關鍵。提高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越來越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要素。
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在人生道路上的關鍵作用可以用“海星”老總榮海的經曆來說明。
他領導的海星集團,從1988年創業時5個人3萬元資金發展到現在擁有國家資產逾10億元,產業橫跨計算機、飲品、連鎖超市、房地產、高效種植等行業,被譽為“西部奇跡”。
榮海的成功有兩次別人對他的信任起了關鍵作用,一次在1990年,一次在1991年。
1990年,西安的冬天特別冷,冷得讓榮海終生難忘。年底,當一直在深圳忙著跑生意的榮海風風火火趕回西安的時候,等待他的卻是公司三個副手早已醞釀成熟的瓜分公司計劃。就因為榮海在創建公司時曾經說過“海星是大家的,大家都有份”,現在,他該為這句話付出代價。盡管當初創立海星時,三個副手沒有投資一分錢,所有的投資是榮海的3萬元。但榮海還是很君子地恪守了自己的諾言。就這樣,海星幾年來積累的100萬元自有資產被瓜分一空。剩下的隻是海星這塊牌子和一些舊機器,公司核心層4個人除了榮海都走了,大部分客戶也被帶走。當他帶著願意留下來的一批人去吃飯時,真是心痛之極、悲憤不已。他動情地說:“好,你們留下,信任我,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夥的希望,一定能夠闖出一片天地來!”
大夥對榮海的信任是有長期共處的基礎,而在幾個月後,他取得美國康柏公司的信任則頗有傳奇色彩。
海星的真正崛起在於成功地代理了康柏微機。而它的起始,就在1990年底傷了元氣的5個月以後。1991年5月,康柏代表來到西安,希望委托一家國營計算機公司開拓西北市場。當時,康柏公司在1990年剛剛進人中國市場,由幾個人拿著電腦在市場上推銷。雖然康柏電腦價格高,但質量很好,因而主要是用於軍事方麵等領域。
巧的是這家國營公司遲遲不能決策。榮海抓住機會,親自飛到深圳,會見了當時的康柏公司在中國的負責人,和他們談條件。由於對海星信心不足,也許出於想把榮海嚇回去的考慮,康柏提出了非常苛刻的代理條件,且寸步不讓。他們的意思就是,別人100元,你就要103元。到了年底的時候,如果你做到一定的量,咱們按100元進行結算;如果做不到一定量,你的中國代理權資格也沒有,當時投入的資金也不能收回。第一次談下來,就是要求榮海要做夠1400萬美元。當時,這是非常困難的。榮海咬著牙就簽了下來。那年,就是做到半年的時候,榮海拿到了900萬美元的訂單。這對一個地處西北地區的企業來講是很不容易的。緊接著,榮海在外地也設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因此,康柏公司逐漸信任榮海,並對他們刮目相看。
那年年底海星拿到了康柏在整個中國地區的代理權資格。這個時期,海星通過康柏公司的總代理,進行了第一期的資本迅速積累,在全國各地的分公司也得到迅速擴展。直到現在海星還是康柏公司在中國最大的總代理商。誠信使榮海走向成功。
在平常生活中,提高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主要從小節上積累起來。
有一位加州大學知名教授在授課中,講到一次使用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的實驗。突然有一位學生站起來發問:“若改用其他動物,實驗結果會一樣嗎?”人們期待教授會有精彩的回答,不料,這位知名的教授坦白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一般的大學教授,恐怕都不會坦率地回答“我不知道”吧!而多以“我想是這種結果吧”等話,輕描淡寫地將問題帶過。
不欲暴露出自己的弱點,是人之常情。因此,沒有一個人肯承認自己的無知。但是有時候,對於自己不知道的事,坦率地說不知道,在樹立形象方麵,具有極佳的效果。
之所以如此說,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可給人正直、坦率的印象;另一個原因是,既然有勇氣坦率地說“不知道”,它就顯示出你對其他的事情必然是知道的,這種自信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傳達給對方。
還有一個故事也說明了誠信的作用。
在某公司開會時,在分發給出席者的複印資料中,漏印了某一部分。複印的工作由一位新來的女職員負責,雖然她所犯的過錯,並沒有對會議產生嚴重妨礙,但事後這位女職員卻受到了上司的注意。
這位女職員毫不為自己辯解,誠懇地道歉後,提出要求:請將資料還給我重新複印,然後將完整的資料送給所有的出席者。
她的上司聽到這件事後,不禁對這位女職員刮目相看。因為,彌補過錯的態度,遠比單純的道歉更能使人感受到你強烈的責任感和誠意。結果她當然在上司的心目中留下好印象。這種自我表現法的確非常高明。
提高自己信任度的辦法還有許多,但都離不開誠信二字,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要身體力行,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提高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社會無信不穩,成大事者要養成誠信的好習慣。
4.誠實的人不吃虧
成大事者相信:誠實是立足於社會和成大事的重要方麵之一。
日本山一證券公司的創始人小池田子說:“做生意成功第一要訣就是誠實,誠實像是樹木的根,如果沒有根,樹木就別想有生命了。”這確是小池經驗之談,他正是因誠實而起家的,小池田子二十多歲時開小池商店,同時在一家機器製造公司當推銷員,有一個時期,他推銷機器很順利,半個月內便跟33位顧客簽訂了契約,並收了定金,之後,他發覺所賣的機器比別的公司出產的同樣性能的機器貴,感到很不安,立即帶訂約書和定金,整整花了三天的時間逐家逐戶去找訂戶,老老實實說明他所賣的機器價錢比別人賣的機器貴,請他們廢棄契約。這使訂戶深受感動,結果33人中不但沒有一個廢約,反而對小池田子極其信賴和敬佩。消息傳開,人們知道小池田子經商誠實,紛紛前來他的商店購買貨物或是向他訂購機器。誠實使小池田子財源廣進,終於成了大企業家。
在許多人心裏,認為“老實人吃虧”,“老實就是無用的代名詞,”這種偏見是非常有害的,其實,做人應該“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無數事實證明,誠實的人最終並不吃虧。
有一則寓言講的是從前有一位賢明而受人愛戴的國王,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國王年紀逐漸大了,但膝下並無子女。最後他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挑選一個孩子收為義子,培養成未來的國王。
國王選子的標準很獨特,給孩子們每人發一些花種子,宣布誰如果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麗的花朵,那麼誰就成為他的義子。
孩子們領回種子後,開始精心地培育,從早到晚,澆水、施肥、鬆土,誰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幸運者。
有個最小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種。但是,10天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花盆裏的種子連芽都沒冒出來,更別說開花了。
國王決定觀花的日子到了。無數個穿著漂亮的孩子湧上街頭,他們各自捧著開滿鮮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著緩緩巡視的國王。國王環視著爭奇鬥豔的花朵與漂亮的孩子們,並沒有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