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必具的十種習慣07(1 / 3)

第六章 目標——養成有的放矢的習慣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成大事者必須養成做事有目標的習慣,做事有目標,就做到了心中有數,有個方向,進而就會有方法,不會去盲目的漫無目的到處忙碌,結果還是一無所獲。做事有目標的好處在於盯緊一個關鍵點,牢牢的圍繞中心目標,最終會更好更快的成功。

1.找準了目標等於成功了一半

一個人隻有先有目標,才有成大事者的希望,才有前進的方向。

一艘輪船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舵,而在海上打轉,它很快就會把燃料用完,而仍然到達不了岸邊。

一個人過去或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最重要。

如果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終點。

沒有目標,等於失去行動的方向。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為什麼有很多人總是找不到自己的目標呢?原因就在於他缺乏確定自己目標的能力。那些成大事者,非常善於在行動之前,通過自己的思維和判斷來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能力發展的目標,因為在他們看來,找準目標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在工作中,有的人喜歡幹到哪兒算哪兒,他們從來沒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和明確的目標,這種弱點使他們被永遠的拒絕在成大事者的門外。一個人隻有先有目標,才有成大事的希望,才有前進的方向。

選擇生命中一個明確的主要目標,有著心理上及經濟上的兩個理由。

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須從培養期望做起,但光有強烈的期望還不夠,還得把這種期望變成一個目標。這就是說,你應該用想象力在頭腦裏把目標繪成一幅直觀的圖畫,直到它完完全全成為現實。

譬如說,你對自己在學校裏的學習成績不夠滿意,想改變自己的落後狀況,取得更高分數。那麼你就必須確立一個你所向往的明確目標,而不是含糊其辭的想法。像“我想通過更多的課程”或者“我想取得更好的成績”的想法是不行的。你的期望必須是一種具體的目標:“這學期我一定要通過所學的五門課程中的四門”,或者“這學期我一定要至少得兩個優和兩個良好。”

如果你的目標是想獲得更好的工作,那你就必須把這一工作具體描述出來,並自我限定準備哪一天得到這份工作。你決不能對自己說:“我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工作——也許是推銷員吧!”你必須用肯定的語氣說:“我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工作,不錯,我想當推銷員。我要推銷某種商品。我就去找經理談談,向他請教請教,他已經幹了幾年的推銷工作了。然後我向招聘推銷員的七個公司寫自薦信,過一個星期,我再給每家收信公司打個電話,請他們給我安排一次麵談。”

美國電影演員理查德·伯頓通過切身體驗發現,製定一個目標是多麼重要!他是一個享有聲譽的演員,事業上頗有成就。可有一次他表演失敗了,一時想不開,便常常喝得酩酊大醉,想以此來解除煩惱,結果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不僅糟踏了自己的身體,而且還糟踏了自己的藝術生命。

伯頓的好幾個朋友也有過類似的經曆,其中一位是電影演員皮特·奧圖爾。當時,奧圖爾的私人醫生向他嚴厲地指出在他麵前擺著兩條路:要麼去戒酒,要麼去殯儀館。經過一番鬥爭,奧圖爾最後戒了酒。

伯頓在其主演的影片《部族的人》獲得極大成大事者以後,也決心要戒酒。他逐漸感到,由於酒喝得太多,他甚至連台詞都記不大住了。他說:“我很想見見與我合作過的那些演員,我知道他們都是好樣的,可我現在連一個單獨的鏡頭都回憶不起來了。”

這一痛苦經曆促使他產生了要改變自己生活的強烈願望。

他為自己製定了一個具體目標,即嚴格地節製——過一種與酒告別的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對自己期望的東西進行了明確的描述,甚至對與喝酒的朋友在一起相處會損失什麼也著實考慮了一番,他明白,在漫長的人生過程中,他必須改掉自己一些不良習慣,他也相信,隻要確定了某個具體目標,他就能實現它。

伯頓為自己製訂了一個理療計劃,每天遊泳,散步,平常禁止喝酒。

經過兩年時間不懈的努力,他終於達到了目的,他又重新組建了一個家庭,過著美滿幸福的新生活。他興奮地說:“我的工作能力完全恢複了。我發現自己比酗酒以前更加敏捷,精力更充沛,腦子轉得也更快了。

伯頓成大事者了。你也應該培養你自己的某些強烈的期望,並把它們轉變成你生活中的具體目標。

一個人若是沒有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這項明確目標的明確計劃,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舵的輪船,辛勤的工作和一顆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個人成大事,因為,如果一個人並未在他心中確定他所希望的明確目標,那麼,他又怎能知道他是否成能成大事?

在一個人選好工作上的一項明確目標之前,他會把他的精力和思想浪費在很多項目上,這不但使他無法獲得任何能力,反而使他變得優柔寡斷麵怯弱。當他把所有能力組合起來,向著生命中一項明確目標前進時,那麼他就充分利用了合作或凝聚的方法,從而產生巨大的力量。

一個人過去或現在的情況並不重要,將來想要獲得什麼成就才最重要。除非你對未來有理想,否則做不出什麼大事來。

目標是對於所期望成就的事業的真正決心。目標比幻想好得多,因為它可以實現。

如果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終點。

正如空氣對於生命一樣,目標對於成大事者也有絕對的必要。如果沒有空氣,沒有人能夠生存;如果沒有目標,沒有任何人能成功。

2.目標是指南針

人生的樂趣存在於一切日常生活之中,存在於一切為了成大事而采取的自我改造劣勢之中。

成大事最重要的是擁有去爭取一切我們想要的東西——目標。

對那些老是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看到別人朝著已有的指針行進著,並且每天都有收獲;而自己由於各種方麵的原因,整天都像無頭的蒼蠅,撞到哪兒算哪兒。成大事者時刻注意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精心打造生活的指南針,爭取做到環環相扣,有條有理。

一個人想要過一個理想完滿的人生,就必須先擬定一個清晰、明確的人生指南針。

有了人生的“指南針”——目標,人生就變得充滿意義,一切似乎清晰、明朗地擺在你的麵前。什麼是應當去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去做的,為什麼而做,為誰而做,所有的要素都是那麼明顯而清晰。

於是,我們就會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而發揮更大的心力,一條克服劣勢而發揮優勢的狀態便可燦然顯現。在為實現由劣勢麵優勢的過程之中,人生的樂趣與韻味昭然若揭,於是生活便會添加更多的活力與激情。此時我們自身隱匿的潛能也會進發出來,經常有意識地創造出這樣的情勢使人生更加成大事者、更加豐富的原則、原理,這就是“指南針”。這對於那些積極向上、渴望改變生存劣勢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個人生的指針。

也許對很多人來說改變自我是一種極大的痛苦,但是對那些決心要改造自身的劣勢的人來說,改變自我都是一種樂趣和幸福,因為他們是在為成大事人生麵對自己負責。

人生的樂趣存在於一切日常生活之中,存在於一切為了成大事而采取的自我改造劣勢之中。

但是,試問一下,我們之中有幾個人能夠自信地說:“我脫胎換骨式地改變自我,是正在享受人生的樂趣”嗎?又有多少人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感到最高興、最激動的事情是把自身的劣勢變成了優勢呢?其實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問題,深深地思索一下,沒有多少人能夠輕易地回答出來,誰都有過幸福的生存。但是,什麼才是幸福的生存?如何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我們對這些個問題模糊不清的話,那麼我們就絕不會知道明天該采取什麼樣的行動,才會使生存變得充實和更加富有意義,更加具有目的性。

成大事,必須要確立人生的定位。先要認清楚自己,將自己擺在整個社會的宏觀世界之中,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而進一步則是要由你現在所處位置為基礎,為自己設立一個更高層麵的定位。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改變劣勢的目標與理想。

而當我們在思索人生的一切的時候,追溯其原點,不外乎是基於作為個體存在的人的夢想與目標,而這些夢想又構成了我們整個的人生,當然,在我們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不能無視社會背景的存在。由於每個人的人生觀及其價值取向都會因其文化背景、生活環境、宗教信仰等方麵而有所不同,因此,每個人的人生定位也會大相徑庭,所要求的人生目標也會大為不同。比如說,有的人尋求的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有的人渴望的卻是精神上的超脫。所以,正確地確立自己的人生定位,是非常之重要的,而基於其上的目標與夢想將會引導我們度過美滿的人生。確立人生定位戰略是為了人生的幸福,也因為它,才使人生過得更加有意義。除此之外,它也是“人生指南針”的最高戰略,具體而言之,改變自己的一生,賦予其更重要的夢想、目標,以及價值觀的,就是自己的人生定位,亦即人生的最高戰略。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工作上、學習上以及個人生活上,人生幸福的意義,就是由設定這最高的戰略開始的。

環境的劣勢能夠製約人的發展,但是成大事的人,可以把劣勢變為優勢。

一個想要擺脫生存困境、改變自己生存劣勢的人,在人生定位這個問題上必須要有準確的判斷,要能在自己最喜歡的行業裏淋漓盡致地發揮優勢,才能營造人生的成大事者;否則,人錯了行,你就會在很多人麵前處於下風,處處感覺到自己處於劣勢狀態。這就是說,要想成大事,心中不能沒有指南針。

德國法蘭克福的鉗工漢斯·季默,從小便迷上音樂,他人心中自然就有這樣一張“人生指南針”——當音樂大師,盡管買不起昂貴的鋼琴就自己用紙板製作模擬黑白鍵盤,但他練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竟把十指磨出了老繭。後來,他用作曲掙來的稿費買了架“老爺”鋼琴,有了鋼琴的他如虎添翼,並最後成為好萊塢電影音樂的主創人員。

他作曲時走火入魔,時常忘了與戀人的約會,惹得許多女孩罵他是“音樂白癡”、“神經病”。婚後,他幫妻子蒸的飯經常變成“紅燒大米”。有一次他煮加州牛肉麵,邊煮邊用粉筆在地板上寫曲子,結果是麵條煮成了粥。妻子對他很客氣,不急不怒,隻是罰他把糊粥全部喝掉,剩一口就“離婚”。

他不論走路或乘地鐵,總忘不了在本子上記下即興的樂句,當作創作新曲的素材。有時他從夢中醒來,打著手電筒寫曲子。

漢斯·季默在第67屆奧斯卡頒獎大會上,以聞名於世的動畫片《獅子王》榮獲最佳音樂獎。這天,是他的37歲生日。

我們羨慕那些成大事者所獲得的鮮花、掌聲,卻常常忽略了在這些成大事者背後的艱辛。我們出生時條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去爭取一切我們想要的東西——目標。

3.成功由目標組成

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達到目標,成大事,關鍵在於把目標細化、具體化。

有些人誤以為自己能一步登天,一口能吃個胖子,所以常做夢想一舉成名,一下成為一個成大事者。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一是由於你的能力並不夠,二是由於成大事必須經過長久磨煉。因此,真正的成大事者善於“化整為零”,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你明白什麼叫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嗎?請閱讀下麵文字,它將告訴你一個成大事的基本道理——學會從小目標開始一點一點突破!

沒有目標的人注定不能成大事者,但如果目標過大,你應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具體的小目標,否則,很長一段時期你仍達不到目標,就會讓你覺得非常疲憊,繼而容易產生懈怠心理,甚至你可能會認為沒有成大事者的希望而放棄你的追求。如果分解成具體的小目標,分階段地逐一實現,你可以嚐到成大事者的喜悅,繼而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實現下一階段的目標,不要說“笑到最後才是笑得最好的人”,經常讓自己笑一笑,分階段的成大事者加起來就是最後的成大事者。

25歲的時候,雷因因失業而挨餓,他白天就在馬路上亂走,目的隻有一個,躲避房東討債。

一天他在42號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裏賓先生。雷因在失業前,曾經采訪過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夏裏賓竟然一眼就認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