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忙嗎?”他問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他的際遇。
“我住的旅館在第103號街,蹬我一同走過去好不好?”
“走過去?但是,夏裏賓先生,60個路口,可不近呢。”
“胡說”,他笑著說,“隻有5個街口。”
“……”,雷因不解。
“是的,我說的是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遊藝場。”
這話有些答非所問,但雷因還是順從地跟他走了。
“現在,”到達射擊場時,夏裏賓先生說,“隻有11個街口了。”
不多一會,他們到了卡納奇劇院。
“現在,隻有5個街口就到動物園了。”
又走了12個街口,他們在夏裏賓先生的旅館停了下來:奇怪得很,雷因並不覺得怎麼疲憊。
夏裏賓給他解釋為什麼不疲憊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裏。這是生活藝術的一個教訓。你與你的目標無論有多遙遠的距離,都不要擔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個街口的距離,別讓那遙遠的未來令你煩悶。”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勝時,他隻說了“憑智慧戰勝對手”這麼一句話,當時許多人認為這純屬偶然,山田本一在故弄玄虛。
兩年後,在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上,山田本一再次奪冠。記者又請他談經驗,性情木油的山田本一還是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許多人對此迷惑不解。
10年後,山田本一在自傳中解開了這個謎,他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看一遍,並畫下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終點。比賽開始後,我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月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成這麼八個小目標輕鬆完成了。最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目標定在40公裏外的終點線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許多人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並不是因為困難大,而是成大事者距離較遠,正是這種心理上的因素導致了失敗,把長距離分解成若幹個距離段,逐一跨越它,就會輕鬆許多,麵目標具體化可以讓你清楚當前該做什麼,怎樣能做得更好。
有人說,我將來長大要做一個偉人,這個目標太不具體了。就像我們小時候寫作文,題目是將來長大做什麼?有的同學就說:“我長大了要做總統。”這個目標就有點太不具體了,太籠統了。目標必須具體,比如你想把英文學好,那麼你就訂一目標,每天一定要背10個單詞、一篇文章,要求自己在一年之內能看懂英文書報,由於你定的目標很具體,並能按部就班去做,目標就容易達到。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人分成兩組,讓他們去跳高。兩組大概個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6尺,然後把他們分成兩組。對一組說:“你們能跳過6尺5寸。”而對一組隻說:“你們能跳得更高。”然後讓他們分別去跳。結果第一組由於有6尺5寸這樣的一個具體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跳得高,而第二組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他們隻跳過5尺多一點,不是所有的人都跳過了6尺5寸。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第一組有一個具體目標。
山田是一位擁有出色業績的推銷員,可是他一直都希望能躋身於最高業績的行列中。但是一開始這隻不過是他的一個願望,從沒真正去爭取過。直到三年後的一天,他想起了一句話:“如果讓願望更加明確,就會有實現的一天。”
於是,他當晚就開始設定自己希望的總業績,然後再逐漸增加,這裏提高5%,那裏提高10%,結果顧客卻增加了20%,甚至更高。這激發了山田的熱情。從此他不論什麼狀況,任何交易,都會設立一個明確的數字作為目標,並在一二個月內完成。
“我覺得,目標越是明確越感到自己對達成目標有股強烈的自信與決心。”山田說。他的計劃裏包括“我想得叫的地位、我想得到的收入、我想具有的能力”,然後,他把所有的訪問都準備得充分完善,相關的業界知識加之多方麵的努力積累,終於在第一年的年終,使自己的業績創造了空前的記錄,以後的年頭效果更佳。
山田自己做了一個結論:“以前,我不是不曾考慮過要擴展、業績、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但是因為我從來隻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諸行動,當然所有的願望都落空了。自從我明確設立了目標,以及為了切實實現目標而設定具體的數字和期限後,我才真正感覺到,強大的推動力正在鞭策我去達成它。”
在平常生活、工作中,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目標,達到目標,成大事,關鍵在於把目標細化、具體化。
4.為自己的未來找準位置
任何成大事者,其背後必然做了鋪路的工作,必是為自己作好了衝刺的目標,找準了位置。
想成大事,不經過任何準備,就想立即開始行動,絕對會受要重闖的。與其如此,倒不如像所有成大事者那樣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未來拚圖”,做到心中有數!這就是說,要想成大事,如果不想糊裏糊塗地開始,便須有周全的準備。
一切的成大事者,都需要若幹準備。任何人在任何活動中成為成大事者,其背後必然做了鋪路的工作。
好運連連的人,往往正是準備最周全的人。
不妨想想看,希爾的“未來拚圖”是如何完成的?
首先,希爾決定向崇高目標挑戰——讓聲譽卓著的出版商,為他出版某種類型的書。
以希爾當時的年紀,再加上在同行中資曆尚淺,立定這樣的目標實在有點勉強。
但是,希爾的學曆、興趣以及先前的一些成就,已使他在許多方麵具備追求這一目標的資格。
但希爾知道,他不需另外擬訂具體的進攻策略,否則,以當時的情形,出版社不太可能會接受他的企劃案。
於是,希爾運用策略,使構想得以實現。
出版商希望出暢銷書,假如他能讓他們相信,他的書會有廣大的市場,他們一定會感興趣。
口說無憑,他們憑什麼聽他的呢?何況,即使他們同意在其知名叢書中加入某類主題的書,也未必認為應該由他主編;他必須一一說服他們相信他是不二人選。
希爾反複思考如何達成願望,突然想到,何不從可能使用這本書的知名教師著手。
假如他能打動這些名師的心,他們便可以聯合為他打動出版商的心。
所以,希爾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向他們推銷他的構想。
為此,希爾立即擬訂一份偉大的企劃案,介紹自己的出書構想。
希爾迅即擬妥計劃,連同親筆信函寄給有關的學者專家,結果,獲得熱烈回複。
接下來,他把整套企劃案,連同多位教授寫來的支持信,寄到出版社,不出幾周,即獲得預期的回應;他就這樣逐步達到最後成大事者;
由於做妥準備(包括為自己的人生與事業生涯所做的通盤準備,以及藉此設定與達成中期目標,而完成特定準備),使希爾脫穎而出。
準備工作相當費事,但誠如丹麥諺語所言;“想跳得高,助跑距離一定要長。”而出書這件事,使希爾更接近人生目標——做個對世界舉足輕重的成大事者學家。
靜下心來好好地想一想你心中的“未來拚圖”,然後借助於周全的目標助你成大事!
5.一開始就有目標
成大事,就應該明確自己應該幹什麼,一開始就有目標!
一開始心中就有最終目標,最根本的一點是,從今天開始就要把你生命最後的景象、圖畫或模式作為檢查其他一切的參考物或標準。你生命的每一部分——今天的所作所為,明天的所作所為,下周的所作所為,下個月的所作所為——都可以從整體來檢查,從什麼確實對你最重要來檢查。隻要明確地記住最終目標,你就能肯定,不管哪一天幹哪一件事都不會違背你所確定的最重要的標準,你生命的每一天都會為你設想的終生目標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一開始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意味著一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它意味著你知道自己要去哪裏,這樣你就比較清楚你現在在哪裏,你邁出的每一步總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陷入事務性的圈子,為生活忙忙碌碌,在成功的階梯上日益奮力地攀登,到頭來發現梯子靠錯了牆,出現這些情況簡直太容易了。可能忙——很忙——而且成效並不很高。
人們發現自己取得的勝利毫無價值,是在犧牲他們忽然意識到對他們重要得多的東西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功。各行各業的人常常為得到更高的收入、更多的承認或者某種程度的專業能力而奮鬥,最後發現他們的追求使他們沒有看到真正對他們最重要的東西,到頭來卻為時已晚。
如果我們真正知道什麼對我們極為重要,並且把它牢記在心上,每天的一言一行都以什麼對我們最重要為標準,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多大的變化啊!如果梯子靠錯了牆,那麼我們每走一步就向錯誤的地方接近一步。我們可能很忙,可能“效率”很高,但隻有從一開始心中就懷有最終目標,我們才會有真正的“效果”。
“一開始心中就有最終目標”,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原則的基礎之上的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所有事物都要經過腦力的和實際的兩個部分。”以蓋房為例,在你釘下第一顆釘子以前,你已經把它詳詳細細地在腦中和紙上構造出來了。你對你需要什麼樣的房子有一個非常明晰的概念。如果你要一幢以家庭為中心的房子,你就計劃把一家人聚集的房間放在自然聚集的地方,你計劃滑門和孩子室外遊玩的院子。你冥思苦想,考慮各種方案,直至你對要蓋的房子有了一個清晰的圖像。
然後你把它濃縮成一個藍圖,訂出建造計劃。所有這些都應該在破土動工前完成。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在第二次創造即實際創造的過程中,你就不得不花費昂貴的代價進行修改,那樣的造價可能比計劃高出一倍。
木匠的規矩是“量兩次,鋸一次”。你必須確信藍圖,即第一次創造,確實是你所需要的,每件事都已考慮周全。然後你再開始付諸實施。你每天到工棚,拿出藍圖,下達一天的工作命令。你一開始心中就有最終目標。
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例子——開辦企業。如果你希望創辦一個成功的企業,就要明確自己努力爭取達到什麼目標。你要從市場的角度仔細考慮你要提供的產品或勞務,然後調動各方麵的因素——資金、產品開發、經營、推銷、人員、機器設備等——來達到這一目標。你一開始對最終目標考慮的程度往往決定你是否能創建一個成功的企業。多數企業的失敗始於第一次創造:資金不足、對市場缺乏判斷或判斷失誤,缺乏企業經營計劃等。
人們在不同程度上把這一原則用於生活的許多不同領域。你在旅行前先確定目的地,計劃好最佳路線。你在菜園裏栽種以前,先在腦子裏,或許在紙上,作好計劃。你在發表演講以前先把演講創造在紙上。你先設想到庭院的美化,然後再實際美化。你把服裝設計好,然後再穿針引線。
成大事一開始就要樹立目標,有了明確目標才能有創造,有成就。
6.目標早確立,人生早成功
目標越早確立越科學,成功的機率和時間就越早,成大事應該及時科學的確立自己的目標。
有效目標的核心條件概括為兩個:一個是量化,一個是時間限製。
量化一是指數字具體化,即如果某一個目標能用數字來描述,則一定要寫出精確的數字。比如,你在三個內要實現的收入狀況,就可以量化為15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等具體的數字。二是指形態指標化,即如果所確定的目標不能直接用某一個數字來描述,則必須進一步分解,將其表現形態全部用數字化指標來補充描述。如想買一套房子的目標,應該具體說明:多大麵積、幾室幾廳、多少價格、具體位置、房屋朝向、周邊環境要求等。
時間限製是指你所確定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明確的期限,可以具體到某年某月。沒有時限的目標,不是一個有效的目標。你可能輕而易舉地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標實現之日變得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