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的態度是做任何事的必要條件。任何人,隻要具備了這個條件,都能獲得成功。熱情可以讓你的事業飛黃騰達。成大事,必須有一腔熱忱。
6.熱忱是成功的靈魂
熱忱是成功的靈魂。熱忱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能成功的重要體現。擁有熱忱才能夠將理想化為現實。
成功與一個人的才能是成正比的,但是,後來發現並不盡然。成功與其說是取決於人的才能,不如說是取決於人的熱忱。有些人擁有才華最後卻一事無成,因為他們缺少了對待工作的熱忱。擁有熱忱的人,即使平凡的工作也能做出成績來。
這個世界隻為那些真正具有熱忱的人大開綠燈,到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依然熱忱不減當年。無論出現什麼困難,無論前途看起來是多麼的暗淡,他們總是相信能夠把心目中的理想圖景變成現實。
成功欣賞那種滿腔熱忱的人。不止是因為他們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完成的很好,也因為他們能夠帶動周圍的人,使自己所在的工作環境周圍的人也充滿熱忱,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這是因為熱忱可以借由感染來複製,複製到別人身上也一樣有效。而且它還是一項分給別人之後會增加的資產。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會越多。
當你興致勃勃地工作時,努力使自己的公司和顧客都滿意,你所獲得的利益就會增加。在你的言行中加人熱忱,熱忱是一種神奇的元素,可以吸引具有影響力的人,同時讓自己變得有影響力。
發明家、藝術家、詩人、作家、英雄、人類文明的先行者、大企業的創造者,無論他們來自什麼種族、什麼地區,無論在什麼時代,這些引導著人類從野蠻社會走向文明的人,他們無不是充滿熱忱的人。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無論從事的是什麼工作,都不可能做出讓人羨慕的成績來,你無法用你的成績向人家證明你的存在,你無法在人類的曆史上留下任何痕跡,總之,你無法給自己一個亮麗的人生,隻能馬馬虎虎、在平平淡淡中了卻此生,這實在是最大的遺憾!
工作中不能少了熱忱,熱忱是工作的靈魂。人們如果不能從每天的工作中找到樂趣,僅僅是因為要生存才不得不從事工作,僅僅是為了生存才不得不完成上司交待下來的工作,隻為五鬥米而活的人注定是要失敗的。
日新月異的時代,給了我們更多的機會,無數的人在這個變化快速的世界裏崛起,很多人,他們也沒有雄厚的家境,或者什麼高得嚇人的智商,完全就是憑自己,憑著自己一腔的熱忱成就了一番事業。比爾·蓋茨,因為對電腦的熱愛,創造了自己的微軟王國。李嘉誠,亞洲首富,也是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他每天要工作接近16個小時,如果不是因為對工作的無限熱忱,他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精力?也是因為他對工作的無限熱忱,所以他從一個身無恒產的人而成為富豪。這是一個屬於我們的時代,這是一個屬於能夠付出自己熱忱的人的時代。那些準備把生命奉獻給工作的人、那些熱情洋溢地生活的人,他們注定是這個世界的主人。有各種新興的事物,等待著那些熱忱而且有耐心的人去開發。各行各業,人類活動的每一個領域,都在呼喚著滿懷熱忱的工作者。
熱忱是工作的靈魂,是戰勝所有困難的強大力量,它能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去進行你內心渴望的事。
著名的德國音樂家喬治·弗雷德裏克·亨德爾,在他的家庭裏並沒有多少音樂氣息,他的父親是一個理發師兼外科醫生,一心希望兒子將來能成為律師,他認為音樂是卑賤的職業。禁止兒子學習音樂。但天生喜愛音樂的亨德爾太愛音樂了,所以即使是這樣的環境,他也不減對音樂的熱忱,因為父親的反對,他就偷偷的跑到秘密的閣樓裏練習彈古鋼琴,閣樓裏彈琴的快樂完成了他的音樂啟蒙。與亨德爾同一個時代的巴赫,家裏也很窮,小小的年級就要去別人家幫工,而吝嗇的女主人,把他看管得很緊,有一次,巴赫在自己的小黑屋裏點起了一支蠟燭看樂譜,被女主人發現了,狠狠的揍了他一頓。還把他從別處手抄來的樂譜都沒收走了,但巴赫沒有灰心喪氣,他的對音樂的熱忱,鼓舞著他繼續在音樂上努力。
沒有熱忱,軍隊就不會打勝仗;沒有熱忱,雕塑家手中的雕塑就不會栩栩如生;沒有熱忱,音樂就不會感動人的靈魂;沒有熱忱,摩天大廈就不會拔地而起;沒有熱忱,再優美的詩歌不會打動人的心靈……
偉大的創造,離開了熱忱是無法做出的。這也正是一切偉大事物激勵人心之處。離開了熱忱,任何人都算不了什麼;而有了熱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覷。”
那些偉大的人都會重視熱忱的作用,鋼鐵大王卡耐基也是把熱忱作為自己最基本的東西。原本隻是移民而且還住在貧民窟裏的卡耐基,正是因為了熱忱的魔力,在美國這樣一個住滿了商人的國度中崛起,成為了鋼鐵巨人。卡耐基有這樣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覺到熱忱的感染力,成大事者和失敗的人在能力上差別並不大,但正是由於各方麵條件相近,熱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熱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困難。”
熱忱,是人的一種內在的精神本質,它深入到人的內心,不止自己,還有他人。美國的總統選舉四年一次,每一屆的總統都要經曆到各地巡遊拉票或者上電視宣傳的事,隻是一次的演講,甚至可以說是做秀,為什麼他們就能夠得到選民的支持呢?那是因為在演講或是宣傳之時,他們滿懷熱忱,而且那種洋溢的熱忱感染了那些在聽的觀眾,使他們覺得可以相信擁有這種熱忱的人。熱忱這種東西無論用來幹什麼,都對你大有幫助。
最好的勞動成果總是由具有工作熱忱的人完成的。
在一家大公司裏,那些已經混成公司老油條的職員們總愛嘲笑一位年輕的同事的工作熱忱,因為這個職位低下的年輕人做了許多自己職責範圍以外的工作。然而不久,這位年輕有幹勁的職員就被挑選出來,當上了部門經理,進入了公司的管理層。而那些曾經嘲笑他的人還是原來的職位,原來的頭銜,一點也沒有變化,即使他們在公司的時間比這位年輕人不知長了多少倍。
熱忱,使我們的決心更堅定;熱忱,使我們的意誌更堅強!它給思想以力量,促使我們立刻行動,直到把可能變成現實。
對你所做的工作,要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和重要性,它對這個世界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的工作中去,把它當作你特殊的使命,把這種信念深深植根於你的頭腦之中!
源源不斷的熱忱,使你永葆青春,讓你的心中永遠充滿陽光,讓你成大事的路越來越寬闊。
對工作投入全部的熱忱,那是成功的靈魂。
7.有熱忱才能成大事
熱忱是完成任何一件事必不可少的條件。隻有熱忱的精神加上才華,才有了成功的結果。熱忱是一種無窮的動力,因此我們要運用它以求進步。
日本的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在談到自己雇用員工的標準時說,他不愛用那些抱怨環境,抱怨職務、待遇與自己的才能不相稱的員工;他所喜歡任用的人是那種對工作滿懷熱忱,充滿責任心的員工,這種員工也許本身能力不那麼出色,但他們工作踏實、肯幹,他們對自己的工作不挑剔,真正能為工作下力氣。因此,鬆下先生對公司雇用到能力隻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僅不急不氣,反而說這是“公司的福氣”。鬆下本人就認為自己也不是“一流”人才,給自己打的分數也隻是70分。但正是這個70分的鬆下,把鬆下這個名字變成了世界知名的一個品牌。
熱忱是個人最有價值的特征,不管從事的是什麼職業,很多有才幹的人之所以失敗,正是因為缺乏熱忱。
每個人都必定有受挫或是沮喪的日子,當你覺得正處於情緒低潮時,你隻有更努力地工作,因為你的態度會影響你周圍的人的工作熱忱。處在這種時刻,就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後將嘴角抬高,做出微笑,告訴自己:“沒關係,隻要工作起來,我就會幹勁十足!”多說幾遍,直到自己相信了這種暗示。
記得有位新聞節目的女主播,也有自己的煩惱,也有自己的不愉快,但是隻要一麵對鏡頭,她就一定會把自己的個人情緒都放到一邊,麵對觀眾,就要微笑。“諸位早,很高興又在這個節目與大家相會。……”即使是很不開心的日子,出現在鏡頭裏的她的微笑也沒有少過分毫。
即使是假裝的,也不要讓你的熱忱溜走,把它保持在你的臉上,保持在你的心中,久了,那就是真的。
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遷等原因的85%是因為我們的態度,而僅有15%是由於我們的專門技術。然而,現實中,我們往往花費著90%的時間、精力、金錢,來學習那15%的成功因素,而對於占85%的成功因素卻從未意識到。
熱忱是一個人對所做事情的感覺和興趣。沒有熱忱,肯定會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會盡心盡責,不會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為過於冷漠,對工作缺乏認真,幹到哪兒算到哪兒,因此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更談不上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熱忱。多一份熱忱,就會多一分收獲。
有人問卡耐基,他是如何獲得成功的。他微笑著說:“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識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熱愛我的聽眾。”
卡耐基表現了他的熱忱。
美國汽車大王享利·福特曾說:“工作是你可以依靠的東西,是個可以終身信賴且永遠不會背棄你的朋友。”連擁有億萬資財的汽車業巨子都是如此地熱愛工作,那我們似乎也難以找出不喜愛工作的理由了。
熱忱是工作最好的朋友,是否具備這種古老的狂熱精神,決定了你是否能拿到訂單,是否能夠得到工作,更為重要的是,你是否能保住你的工作。
熱忱是高水平的興趣,是積極的能量、感情和動機。
熱忱是火花,把我們和他人都激勵起來,使我們在精神上做好準備去實現我們的工程、興趣、目標和夢想等。
熱忱是一種能量,當我們感到進展不順或一籌莫展時,它將推動我們繼續前進。
你的態度決定著你的工作結果。當一個人真正產生了熱忱,他的工作就會飛快地完成,他的財富也會飛快地增加。
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忱,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才能夠把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