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必具的十種習慣10(1 / 3)

第九章 細節決定成敗——成大事在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成大事者必須有注重細節的習慣。細節反映一個人的素養和動力,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注重細節,講究細節,從一個品牌到一個設計的細微差別,都是如此。細節造就卓越,細節雕琢成功,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成大事,必須注意細節!

1.甘願做小事,大事由小事起

無論哪一件事,隻要從頭至尾徹底做成功,便是大事。成大事者都是由細節、小事做起,不厭其煩才能成大器。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在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這是作家柳青的告誡和體會。

我們都是平凡人,隻要我們抱著一顆平常心,踏實肯幹,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我們獲得成功的機會,肯定不比那些資賦優異的人少到哪裏去。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

成功的平凡人並非天才,他資質平平,但卻能把平平的資質,發展成為超乎平常的事業。

有一位老教授說起過他的經曆:

“在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發覺有許多在校時資質平凡的學生,他們的成績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沒有特殊的天分,有的隻是安分守己的誠實性格。這些孩子走上社會參加工作,不愛出風頭,默默地奉獻。他們平凡無奇,畢業分手後,老師同學都不太記得他們的名字和長相。但畢業後幾年十幾年中,他們卻帶著成功的事業回來看老師,而那些原本看來有關好前程的孩子,卻一事無成。這是怎麼回事?

“我常與同事一起琢磨,認為:成功與在校成績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和踏實的性格密切相關。平凡的人比較務實,比較能自律,所以許多機會落在這種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補拙的特質,成功之門必定會向他大方地敞開。”

一個人如果有了腳踏實地的習慣,具有不斷學習的自我努力性,並積極為一技之長下功夫,那麼成功就會變得容易起來。一個肯不斷擴充自己能力的人,總有一顆熱忱的心,他們甘做凡人小事,肯幹肯學,多方麵向人求教,他們出頭較晚,卻在各種不同職位上增長了見識,擴充了能力,學到許多不同的知識。

有這樣一位年輕人,他總是被公司當作替補隊員,哪兒缺人手就被調到哪兒,自己的能力無法正常發揮。這位先生沮喪地向他的同學,現在已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訴苦道:“這樣值得繼續幹下去嗎?我覺得自己的專長無法發揮出來。”昔日同學很認真地告訴他,你經常被調到不同崗位磨煉,是辛苦的,但隻要你努力肯學,應該也能勝任,否則你的公司不會做這樣的調度。現在,你在工作中的表現第一是努力,第二是努力,第三還是努力,那麼過不了多久,公司員工之中磨煉最多的是你,能為公司貢獻才智的也是你,你應該有這種認識。最後,同學又口授他一條成功秘訣:肯幹就是成功,患得患失,拈輕怕重,就會失去成長的機會。受苦是成功與快樂的必經曆程。這位先生幹下去了,他幹得很起勁,一年後,他終於成為公司中最耀眼的新星。

肯幹肯學的人,必然博學多聞。這樣的人總是機會去敲他的門。即使是一位資質平平的人,也能鯉魚躍上龍門。

肯幹還要能幹;能吃苦還要會吃苦;要熱愛工作,還要享受工作。肯幹、能吃苦和熱愛工作已是五六十年代的觀念;而能幹、會吃苦和享受工作則是新經濟賦予我們的理念。

人才是磨煉出來的,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隻要你始終如一地腳踏實地做下去,無論在怎樣的處境,無論大事或小事,都不放鬆自我,不自暴自棄,你便可以創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驚的成就。

“跬步不休,跛鱉千裏”,跛腳的鱉也能走到千裏之外,因它總是不懈地向前走:“佛許眾生願,心堅石也穿”,心態堅決可以穿透頑石,足見心力的神奇。

凡成就一份功業,都需要付出堅強的心力和耐性,你想坐收漁利,那隻能是白日做夢。你想憑僥幸靠運氣奪取豐碩的果實,運氣永遠不會光顧你。

也許你勤奮地工作,到頭來卻家徒四壁,一事無成。但是,你如果不去勤奮工作,你就肯定不會有香車豪宅,不會有成就。所以,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去做,馬上做,即使是小事。

成大事的人永遠比一般人做得更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他們總是在尋找如何自我改進的方法,他們總是希望更有活力,產生更大的行動力。

2.細節之處見功夫

不流於一般的人,應學會在細節處下功夫。

有時候,公司老板或業務員要出差,便會安排員工去買車票,這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卻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對工作的不同態度及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大概推測出今後工作的前途。

有這樣兩位秘書,一位將車票買來,就那麼一大把地交上去,雜亂無章,易丟失,不易查清時刻;另一位卻將車票裝進一個大信封,並且,在信封上寫明列車車次、號位及起程、到達時刻。後一位秘書是個細心人,雖然她隻是注意了幾個細節處,隻在信封上寫上幾個字,卻使人省事不少。

按照命令去買車票,這隻是“一個平常人”的工作,但是一個會工作的人,一定會想到該怎麼做,要怎麼做,才會令人更滿意,更方便,這也就是用心,注意細節的問題了。

工作上細節不容忽視。注意細節所做出來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雖然在當時無法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這種工作態度形成習慣後,一定會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益。這種細心的工作態度,是由於對一件工作重視的態度而產生的,對再細小的事也不掉以輕心,專注地去做才會產生。會成為大人物的人,即使要他去收發室做整理信件的工作,他的做法也會跟別人有所不同。這種注重細微環節的態度,就是使自己的前途得以發展的保證。

工作上的這種細心,所需的另一點就是親切感;一點人情味,與人方便;一顆替別人著想的心。“若是我的話,就會這麼做”,這就是親切感。

一部名為《細節》的小說,其題記為:“大事留給上帝去抓吧,我們隻能注意細節。”作者還借小說主人公的話做了腳注:“這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壯舉都不如生活在一個真實的細節裏來得有意義。”

細節,就是小節,它不僅具有藝術的真實,而且更具有生活的真實。也許是生活的真實造就了藝術的真實,我們讀書時,總被作家筆下的細節,如人物的心理、動作、語言所激動。

生活就像根無限拉長的鏈條,細節如鏈條上的鏈扣,沒有鏈扣,哪有鏈條?曆史就像日夜奔騰的江河,細節如江河的支流,沒有支流,哪有江河?

回味生活,翻閱曆史,我們為什麼不從真實的細節做起?我們頭上三尺如果真有神靈的話,它絕不隻把大事留給自己,而把小節留給人類。因為神靈也知道,擁有小節,終究會成就大事!

在細節處多下功夫吧!

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注意細節,方可成為天才。

一家書店的記賬員因為書店的賬目不清,就連續三個星期夜以繼日地查帳,但最後還是沒有發現錯在哪裏。賬麵上明明有900元的虧空,卻怎麼也查不出來。他一遍又一遍地核對每一筆交易的收入和支出情況,一遍又一遍地把賬目核對後再加起來,直到最後快要把他逼瘋了,但還是查不出到底錯在哪裏。

最後,書店的經理單獨把他叫去的時候,他此時已經是心力交瘁、幾近崩潰了。經理和他兩個人重新翻開了賬本,從頭到尾又核對了一遍,但是900元帳目的虧空還是查不出所以然來。

於是,他們就把當班的書店營業負責人叫了進來,然後大家再次核對這900元的賬目。這一次,沒費多大的工夫,他們就查出問題所在來了。

“看,是這兒,這裏應該是1000元!”那個營業人員說,“但是,怎麼就把它記鹹了1900元呢?”

經過仔細的檢查才發現,賬本上粘住了蒼蠅的一條腿,正好粘在1000元數額上第一個零的右下角,於是1000就變成1900了。

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其中都蘊藏著巨大的發現。而天才與凡人的最大區別正是體現在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世界上最難懂的一個道理就是:最偉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細小的事物點點滴滴彙集而成的。絕大多數人很少能有機會遇到那種重大的轉折,很少有機會能夠開創宏偉的事業。而生活的溪流往往是由這些瑣屑的事情、無足輕重的事件以及那些過後不留一絲痕跡的細微經驗漸漸彙集成的,也正是它們才構成了生命的全部內涵。

世間最睿智的國王所羅門說過,“萬事皆因小事起”,而“摩德納的水桶”這個故事正是這句名言的一個有力例證。

1005年,摩德納聯邦的幾個士兵帶著這隻著名的水桶跑到了隸屬於波羅尼亞國的一個共和國裏去了。這原本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卻引起了一場糾紛,引發了一場長達十幾年的戰爭。

克裏米亞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歐洲的四大強國英國、法國、土耳其和俄國都被牽連了進來,而戰爭最初卻是因一把鑰匙而起。

土耳其宣稱,耶路撒冷聖墓中的一個神龕歸土耳其的基督教會所有,於是就把神龕鎖了起來,並且拒絕交出鑰匙。這一行為使得希臘的教會很惱火。後來,爭端不斷升級。於是,俄國作為希臘的保護國,法國作為拉丁教會的代表也參加了進來。形勢開始變得複雜起來。俄國要求土耳其對希臘的教會進行補償,但土耳其拒絕這一要求。由於英國傳統上就有保護土耳其人的習慣,在這場糾紛中他們理所當然地站在土耳其人的一邊,同他們結成聯盟共同反對法國和俄國。就是這樣芝麻粒大小的事情,引發了這場巨大的糾紛。

法國曆史被篡改,一個強大的王朝被推翻,但它的起因卻是一碗酒。

奧爾良公爵是國王路易·菲利普的兒子,在同朋友一起喝酒時,奧爾良大公在朋友們的力勸之下多喝了幾杯。後來聚會結束後,大家將要離去時,他叫了一輛馬車。可是這時候馬有點受驚了,把他掀倒在地上,由於失去了平衡,他腳下踩空,頭朝下摔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如果不是那幾杯酒,他可能不至於會坐不穩而摔下來;或者,即使摔倒在地,他自己也許還能站起來。但他再也沒有起來。幾杯酒使得這個王位繼承人丟了性命,而他的全家後來也遭到了流放,他們家族的巨額財產也全都被充公。

大約半個世紀以前,一個行人停在蘇格蘭北部的一家鄉村客棧過夜。在他停留期間,信使給老板娘帶來了一封信。老板娘接過來,審視了一番,又原封不動地把信還給了信使,說,她付不起信的郵費——當時大約得要兩先令。聽了這些話,行人堅持要替老板娘付郵費。當信使離開了以後,那老板娘坦白地跟他說,其實信裏根本沒什麼內容。她知道寫信的是自己的弟弟。他住得離她比較遠,他們姐弟倆約定好,在寫信的時候他們隻要在信封上做一些特殊的記號,他們就彼此明白對方過得是否很好。這件小事啟發了這個行人,這個行人就是著名國會議員羅蘭德·希爾。在看到這件事情後,他馬上就意識到人們需要一種價格低廉的郵政方式。沒過幾個星期,他就向國會眾議院提出了一項議案來降低郵費。正是由於這樣一件小事,才有了後來費用低廉的郵政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