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必具的十種習慣10(2 / 3)

格蘭特將軍回憶說,有一次他媽媽讓他到鄰居家去借點黃油。路上,他聽人在念一封信說,西點軍校正在招生。於是,他就沒去借黃油,而是直接去西點招生處申請去西點的名額。也正是這個機遇,使他有機會接受正規的軍事教育,從而為他日後在國家的危機中大顯身手奠定了基礎。他經常說,就是他媽媽叫他去借黃油這件小事情才使得他成了將軍,繼而當上了總統。

人們總誤認為,偉人就是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情的人。

那些對自己的本性毫無認識,永遠不屑於做細微之事的人,永遠成就不了任何大的功業。

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一年到頭》中寫道:“有人曾經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天才?’他回答說:‘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

有一個荷蘭眼鏡製造商的兒子,在同他的兄妹們玩耍時,偶然把兩個鏡片疊在了一起。他萬分驚奇地發現遠處教堂的尖頂一下子就跑到了麵前來了。他們兄妹幾個輪流看了幾遍,都感到很驚訝,於是就跑到屋裏去把他們的父親請了出來,他們的父親也是同樣的不理解和萬分的驚奇。同時,他覺得他似乎發現了一種可以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工具,而且這一發現還可能給他帶來巨大的利潤。於是,他就去向伽利略請教,伽利略馬上就意識到這一發現對於天文愛好者具有巨大價值。據此,伽利略製造出了一台粗糙的天文望遠鏡。就是利用這架天文望遠鏡,他在現代天文學有了偉大的發現。

有一天,一個腿部有點殘疾的人在匹茲堡的大街上行走,當時的人行道很滑,他一不小心滑倒了,帽子被風刮到了人行道前麵一個男孩子的腳下。這個男孩予用力踢了帽子一下,把它踢到大街的中央去了。這時,另一個男孩子走過來,幫這位老人把帽子揀了起來,並且扶他回到了旅館。老人記下了這個好心的男孩子的姓名,並且對他的善意之舉表達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大約在一個月之後,有人給這個男孩送來了一張100舊美元的支票。那男孩隻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隻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但是他的善行竟然馬上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善意的言行往往都是細微的,但是對於那些對人性已經絕望的靈魂來說,一句善良的話語可能會改變他們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可拯救他們的靈魂。

在偉大的雕塑家加諾瓦即將完成他的一項傑作時,有一個人在一旁觀察。藝術家的一刻一鑿看上去是那麼地漫不經心,於是,他就以為藝術家隻不過是在作樣子給他看而已。但是,藝術家跟他說:“這幾下看似不起眼,好像沒什麼,但正是這一刻一鑿才把拙劣的模仿者與真正大師的技藝區分開來。”

當加諾瓦即將開始他的一件偉大作品《拿破侖》時,他那銳利的目光發現那塊備用的大理石紋理上隱隱約約能夠看出來有一條紅線,雖然這塊大理石是費了千辛萬苦才從帕羅斯島運來的,而且花了很高的價格,但是他的錐子卻再也沒有動它一下。

天才就是注意細節的人,這就是他們與凡人的最大區別。

3.勿讓細節損害形象了

成大事者拘小節。不拘小節是成大事者的表麵,背後卻是注重細節的魅力和功夫,在社交場合,日常生活,與人交往中尤要注意細節。

每天我們都置身於不同的場合,在社交場合,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行為與場合和身份相稱。但是,偶爾一疏忽就會露出馬腳,這個時候你不妨檢查一下自己有什麼細小的地方不妥當。

我們來看看你的行為,你是否在當眾打嗬欠?在大庭廣眾中,你能忍住不打嗬欠嗎?打嗬欠在社交場合中給人的印象是,表現出你不耐煩了,而不是你疲倦。

有些耳癢的人,隻要他看見什麼可以用,就會隨手取一支來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飲茶、吃東西的當兒,掏耳朵的小動作,往往令旁觀者感到惡心,這個小動作實在不雅,而且失禮。有些頭皮屑多的人,在社交的場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搔癢而搔起頭皮來。搔頭皮必然使頭皮屑隨風紛飛,這不僅難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宴會席上,誰也免不了會有剔牙的小動作,既然這小動作不能避免,就得注意剔牙的時候不要露出牙齒,更不要把碎屑亂吐一番,這是失禮的事情。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頭略向側偏,吐出碎屑時用手巾接住。

因此,對於自己不拘小節的習性,而破壞了自己的形象,這實在不好,針對此必須注意:

手——最易出毛病的地方是手。把手掩住鼻子、不停地撫弄頭發、使手關節發出聲音、玩弄接過手的名片。無論如何,兩隻手總是忙個不停,很不安穩的樣子。本來想使對方稱心如意的,誰知道卻因為這樣而惹人厭煩。

腳——神經質地不住搖動,往前伸起腳,緊張時後腳跟踮起等等動作,不僅製造緊張氣氛,而且也相當不禮貌。如果在討論重要提案時伸起腳,準會被人責罵。

在參加會議時更不要當眾雙腿抖動。這種小動作多發生在坐著的時候,站立時較為少見。這種小動作,雖然無傷大雅,但由於雙腿顫動不停,令對方視線覺得不舒服,而且也給人以情緒不安定的感覺,這是失禮的。同樣,讓蹺起的腿兒鍾擺似的耍秋千也是相當難看的姿態。

背——老年人駝背是正常的事,如果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駝背的話,可就不太好了。我們主張挺直腰杆和人交談。

眼睛——目光驚慌,在該正視時,卻把眼光移開,這些人都是缺乏自信,亦或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這種人容易使人反感。然而直盯著對方的話,又難免會讓人產生壓迫感,使別人不滿。因此隻要能安詳地注視對方眼睛的部位就可以了。

表情——毫無表情,或者死板的、不悅的、冷漠的、無生氣的表情,會給對方留下壞的印象。應該趕快改正,不要讓自己臉上有這種表情。為使說話生動,吸引對方,最好能有生動活潑的表情。

動作——手足無措、動作慌張,表示缺乏自信。動作遲鈍、不知所措,會使人覺得沒勁兒,而且讓人覺得他可遇不可及。昂首闊步、動作敏捷、有生氣的交談等會使氣氛變得開朗。所以,千萬別忘了人是依態度而被評價,依態度而改變氣氛的。

你是否覺察到在你身上存在著一些令人討厭的小動作,這些動作不僅多餘而且絕對有損你的社交形象,仔細閱讀下列幾項內容,如果你確實具有這些表現,一定要盡快改正它:

1.你專愛打聽電話號碼,學校、家庭成員。

2.自以為是愛說大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3.“嗯,咱們到哪兒去呢?”你總是見了麵後再來商量。下次再約會時,最好先想好了要去的地方。

4.一見麵你總是對別人說:“你頭發好少呀!”“你太胖了呀!”

5.一張口就會說:“你瞎說”、“你討厭”一類的話。

6.你一麵說,“吃什麼都行”,一麵又挑肥撿瘦。

7.千萬不要在外人麵前梳頭發、照鏡子,那樣太難看了。

8.與人談話時東張西望地注視周圍,在小吃店,要是出現這樣的動作,說明對方感到相當的無聊。要明確表示希望對方注視你。

9.參加會議時,多次更變座位這是不沉著的表現。可見除體會議之外,也許還有其他惦記的事。

10.用手遮著嘴說話,怯場的女性多有這樣的動作。但是,這往往表示高度關心性別的姿勢,尤其是關心男性。

11.對方的膝向著別的方向,不向著自己的時候,是心也向著別的地方的表現。也許對你不關心。

12.胳膊抱在胸的正中間,是拒絕的姿勢。恐怕在什麼地方生你的氣或者不相信你。假如對方抱臂不在胸的正中間,而在胸的下邊抱著胳膊,說明是好意的動作,那就可以放心了。

4.從細節能看出端倪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細節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成就會有多大,正所謂見微知著,從細節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事實上辦公桌往往是一個人個性的投射,聰明的老板都更願意信任那些注重細節注重效率的員工,良好的辦公習慣是顯示一個員工素質的比較明顯的客觀標誌之一。而且你可以看到,越是真正忙碌大事業的成功人士,他的辦公桌就越是整潔條理,這表明了他的思路的清晰和工作的效率。

在一個公司,如果老板是以“空桌麵表示空腦袋”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努力,這招或許管用;但是,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老板寧可相信“淩亂的桌麵顯示淩亂的心思”。所以如果你是一個不愛整理自己辦公桌的人的話,你就要小心了。

還有一些人也許並不是故意地讓人覺得自己重要或忙碌,但他就是沒有隨時整理辦公桌和自己物品的習慣。他的辦公桌上永遠是亂七八糟的一攤,有用的、沒用的,辦公用品、私人物件……如果你的對麵就坐著這麼一位,相信大家都會給予你足夠的同情。因為你對麵的那位不但顯示了自己的無用,而且還在時刻影響你的心情。

事實上辦公桌往往是一個人個性的投射,聰明的老板都更願意信任那些注重細節注重效率的員工,良好的辦公習慣是顯示一個員工素質的比較明顯的客觀標誌之一。而且你可以看到,越是真正忙碌大事業的成功人士,他的辦公桌就越是整潔條理,這表明了他的思路的清晰和工作的效率。對於生活在信息爆炸時代的上班族而言,處理文件確實是一項難題。但是你要知道文件資料必須活用,否則就會變成“死”的東西,反而成為負擔,而要真正用好這些文件,就必須學會從整理一張清潔有序的辦公桌開始。整理辦公桌的這個過程實際上也是我們頭腦的整理。

芝加哥和西北鐵路公司前總裁羅蘭·威廉斯曾說:“那些桌上老是堆滿東西的人會發現:如果你把桌上清理幹淨,隻保留與手頭工作有關的東西,這樣會使你的工作進行得更加順利,而且不容易出錯。我把這一點稱為好管家,這也是邁向高效率的第一步。”

我們必須把最需要用的東西放在最容易看到或者找到的地方,而且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需要保存,否則就會喪失保存的意義和價值。根據調查顯示,如果你手上的工作是惟一占據你視線的東西,那麼你的注意力至少增加百分之二十五。假如這份工作在你下班前你仍然沒有完成,你把它放在桌子的正中央,如此第二天你再開始工作的話,至少可以讓你節省15分鍾。

當你的辦公桌上亂七八糟、堆滿了待複信件、報告和備忘錄時,就會導致你慌亂、緊張、憂慮和煩惱。更為嚴重的是,一個時常擔憂萬事待辦卻無暇辦理的人,不僅會感到緊張勞累,而且會引發高血壓、心髒病和胃潰瘍。

淩亂的辦公桌不會讓人覺得你重要和忙碌,隻會告訴大家你不會工作和效率低下,所以,還是整理好自己的辦公桌,養成一個良好高效的辦公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