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真東渡一共經過6次,最後一次東渡時他已經雙目失明,憑著頑強的毅力終於抵達日本。從應邀發願開始,曆時12年,經受挫折5次,先後有36人付出了生命,鑒真始終不屈不撓。第二年,鑒真在奈良東大寺建築戒壇,傳授戒法,後來被日本天皇授予“傳燈大法師”的稱號。公元761年,日本政府又規定:任何人如果沒有在東大寺等3個大寺受戒,便不能取得僧籍。鑒真還在奈良新建一座佛寺,以收容更多來學的僧徒,這就是著名的唐招提寺。鑒真後來就逝世在這個寺的雲房。
13玄奘西天取經
玄奘本名陳棉,玄奘是法名,又被尊稱三藏法師。玄奘13歲出家,21歲受了大戒。當時國內對佛教經論沒有統一說法,翻譯過來的佛經晦澀難懂甚至失真走樣。玄奘決心去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學習、取經。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玄奘從長安出發,由姑臧、敦煌,直到西域。途經高昌等國,曆盡無數艱難險阻,最後終於抵達印度。玄奘先到那爛陀寺,拜戒賢法師為師,直接鑽研佛經原文。5年後,他遊學印度各地,演講佛典,並與印度學者爭辯,探討佛學理論,名震全印度。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長安。玄奘這次西行,經曆17年時間,25萬千米路程,138個國家,帶回佛教經典520篋,657部。到長安後,他埋頭翻譯佛經,在20年中共譯出1335卷。他還把中國的《老子》等書譯成梵文,傳往印度。他被稱為我國古代的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
玄奘還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撰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我國西北地區和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及中亞等地曆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公元664年玄奘逝世,據說當時有100多萬人為他送葬,3萬多人為他守墓盡哀。他從印度取來的佛經被保存在專門建造的西安大雁塔內。
14濟公
曆史上,濟公是南宋時期杭州靈隱寺的道濟禪師。
道濟是宋代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名心遠。他出身顯貴,為駙馬之子。道濟出家於杭州靈隱寺,後常住淨慈寺,是一位禪宗僧人。他生活落魄,嗜好酒肉,言行類似癲狂,所以有人稱他為“濟癲僧”。在民間傳說中,濟公玩世不恭,喜歡幫助弱者,時常和達官貴人開玩笑,弄得對方又氣又恨,卻又無可奈何。由於濟公形象深得民間百姓的喜愛,因而出現了濟公塑像。
15道教的建立
道教產生於東漢末年,當時有兩派:一派是漢順帝時期(公元125~144年)建立的五鬥米道;另一派是漢靈帝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建立的太平道。張陵是五鬥米道的創始人。
張陵,示稱張道陵,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進過太學,當過江州(今重慶)的行政長官,對儒家《詩》、《書》、《禮》、《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後來他帶了弟子進四川鶴鳴山修道,並在那裏寫了一本道書,說是得自太上老君口授,並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因為入道的人要交五鬥大米,所以稱為五鬥米道,簡稱米道。它使用巫術和道術,畫符篆、燒符篆,用符水為人驅鬼治病。還把收徒、治病募集來的錢,辦一些有利百姓的好事,因而擴大了影響。
太平道又稱黃老道,創始人是張角和他的弟弟張寶、張梁。張氏兄弟是當時農民起義的領袖。張角自稱“大賢良師”,教人叩頭懺悔,用符咒為人治病。他一邊為人治病,一邊傳教。10多年間,信徒達數十萬,幾乎遍及全國各地。張角把道徒分為36方(部),大方1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都有將帥率領。他們的起義隊伍就是通過這種形式組織的。起義失敗後,太平道仍在民間秘密流傳。
16陰陽五行說與八卦
陰陽五行說與八卦最初跟道教毫無關係。它們是古代思想家對世界萬事萬物變化發展的一種解釋。認為陰是暗,陽是明,所以月叫太陰,日叫太陽。由此引申開去,稱正麵、溫暖、南方為陽,反麵、寒冷、北方為陰。同時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家們還認為自然界由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構成,並且相生相克。陰陽五行說後來又發展為八卦,用一兩個符號分別配成天、地、雷、風、水、火、山、澤8種事物。
後來道教把陰陽五行說與八卦拿了過去,構成自己的基本教義,並且用來說明社會生活的奧秘,把剛柔、動靜、生死、往來、盛衰等一係列概念都納入陰陽的意義中去。老子在《道德經》裏就以此來說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組成情況:“萬物負陰以抱陽。”道教還用八卦卦象和陰陽五行說來占卜,預示人們從生到死,事物從始到終的各種狀態和結果。民間流行的看相、算命、求簽、畫符、念咒、看風水、擇吉日等,都與陰陽五行說和八卦有關。
17各顯神通的八仙
道教尊奉神仙,流傳民間的“八仙”就是八位神仙,他們是: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其中有的在曆史上確有其人,但經過民間傳說和道家渲染,成了長生不老、神通廣大的仙人;有的純粹是道教編造出來的。
道教裏有許多神話人物,有令人望而生畏的玉皇大帝,煉丹的太上老君,還有平易近人的八仙。點化成仙前的“八仙”,也都是普通人。他們是傳說中各行各業的祖師爺,如呂洞賓是理發業的祖師,鐵拐李是乞丐的祖師。除藍采和、何仙姑外,其餘6人又都是道教各宗派的創始人。故事說,3月15日蓬萊仙島牡丹盛開,白雲仙長宴請八仙和五聖共賞牡丹。歸途中經過東海,八仙各自拿出法寶顯示神通。不料龍王的兒子搶走藍采和的玉板,並把他拉下海去。八仙大怒,與龍兵搏鬥,大獲全勝,呂洞賓還用火葫蘆燒東海。最後佛祖如來出麵,把他們都請到靈山,經過調解,才消了怨氣,重歸於好。
18《聖經》
《聖經》包括《舊約》和《新約》,《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
《舊約》原為猶太教的經典,後被基督教所繼承,它包括《律法書》、《先知書》和《聖錄》3部,共24卷,為希伯來文。猶太人稱這是神與人訂立的“約定”。它包括世界和人類的起源,猶太民族的曆史,以及法典、先知書、詩歌、格言等作品。該書各部分形成時間不一,可能開始於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完成於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1世紀。
《新約》是基督教的經典:基督教認為,耶穌創立基督教後,神與人重新訂立約定。原來訂立的約定被稱為《舊約》,新訂立的約定被稱為《新約》。《新約》共27卷,分成4個部分,其中,《福音書》記載耶穌的生平和言行;《使徒行傳》敘述早期教會的活動情況。此外,還有《使徒書信》和《啟示錄》。《新約》原文為希臘文。
公元4至5世紀,全部《聖經》譯成拉丁文。16世紀《聖經》在歐洲被譯成各種文字。中世紀時,西方的文學作品,很多取材於《聖經》故事。
19早期基督教產生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2世紀,早期基督教形成。基督教是一種信仰上帝(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按古希臘文的譯法,“救世主”稱為“基督”,基督教之名由此而來。古代的猶太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於是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2世紀,在猶太民族的下層居民中流行一種宣傳“救世主”將要來臨的秘密教派,基督教就是在這種新的教派中逐漸形成的。早期基督教的宣傳活動和所宣揚的主要思想,具有較鮮明的民族意識和階級意識。它宣揚廢除私有財產,仇恨富人,把攻擊予頭直接對準羅馬帝國的外族統治和階級壓迫。
20基督教的標誌十字架
十字架原是古羅馬帝國殘酷的殺人工具。按照拉丁文原意,十字架是叉子的意思。它用兩根木料交叉而成,就像漢文的“十”字。古羅馬要處死奴隸、革命者或沒有公民權的外鄉人,就把受刑者的雙手平伸釘在橫木上,雙腳並疊釘在直木的下端,然後將木架豎起來,讓受刑者流盡鮮血,痛苦死去。
傳說耶穌被處死的時候,也是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死後,他所創立的猶太教拿撒勒派信徒們,就拿十字架做了自己教派的信仰標誌。十字架既是為了紀念耶穌,也是對統治者無言的抗議。後來,十字架成了聖潔的信物,福音的象征,被教徒們稱為“十字架的福音”。劃十字禮,則表示信仰、祈禱、獻身或祝福。教徒在祈禱時還同時口念“阿門”,表示“真誠”的意思。
十字架作為徽號,式樣很多。一般有4種類型。即希臘式十字架,它是四臂等長的;拉丁式十字架,直杆的下端長於其他三臂;三出十字架,呈“T”形;斜置十字架,呈“X”形。劃十字禮作為手勢,也有大十字、小十字兩種。前者上下從額頭一直劃到胸部,左右各劃到肩頭;後者則僅劃在頭部或胸部。
21原罪
“原罪”一詞源於《聖經》。在《聖經》中有這樣的記載: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以後,將他們安置在伊甸園中,過著幸福的生活。上帝囑咐他們,不可以吃園中智慧樹上的智慧果,但蛇引誘夏娃偷吃智慧果。夏娃經不住蛇的誘惑,就吃了“禁果”,也給亞當吃了。兩人吃了“禁果”,忽然眼睛明亮了,發現自己赤身露體,感到羞恥,就用樹葉遮蓋住自己。上帝知道此事後,將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
根據《聖經》的記載,基督教認為:亞當、夏娃犯的罪就是“原罪”,即原始的罪惡。由於亞當、夏娃是人類的始祖,所以人一生下來就有罪。耶穌基督為了救贖世人,被釘在十字架上,代世人而死,完成救贖計劃。“原罪”理論,一直是基督教神學的核心。沒有“原罪”,就不需要耶穌的救贖,也就不會有基督教了。
22馬丁·路德進行宗教改革
1483年,路德出身於德國一礦業主家庭,早年接觸過人文主義和德國神秘主義,逐步確立了“因信稱義”的宗教學說。路德生活的時代,正值羅馬天主教一統歐洲,教民繳納“什一稅”,還有許多苛捐雜稅,備受壓迫的時期。1517年,路德在維滕堡萬聖教堂大門上貼了“九十五條論綱”,並宣揚“信耶穌即可得救”,力圖打破羅馬天主教對德國教民的控製。在德國引起強烈的反響。到1530年,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已經席卷歐洲,對羅馬天主教在西歐的封建神權統治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
23十字軍遠征
從公元11世紀開始,歐洲基督教徒中流傳著關於東方遍地財富的傳說吸引了大批基督教徒。他們組織軍隊進行東征,首要目的是控製聖城耶路撒冷,並奪取與耶穌基督塵世生活有聯係的一些地區。
公元1095年,在法國的克萊蒙城召開了宗教會議。會議號召信徒們參加聖戰,凡參加者可以完全免罪。東征的戰士佩戴十字符號,軍旗上也畫上十字,所以曆史上把這支軍隊稱為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從1095年開始,到1291年結束,經曆近200年時間,其中規模較大的有8次。前4次東征進展較為順利。第一次(1096年)占領了耶路撒冷,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國、埃德薩伯國、安條克公國和的黎玻裏伯國。第二次(1147年)相繼占領了敘利亞和埃及。第三次戰果不大。第四次(1202年)攻占了土耳其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國。
後4次東征,由於歐洲基督教徒們的宗教狂熱度下降,以及因戰爭造成的基督教國家的財政困難,同時東方伊斯蘭教穆斯林的頑強抵抗,陸續喪失了據點。到1291年,十字軍在東方的最後一個據點阿克被攻克,十字軍東征不得不宣告結束。
24西班牙耶穌會建立
1534年,西班牙貴族軍官依格那提·羅耀拉在巴黎與結識的6名青年一同發清貧、貞潔與朝聖三願,如不能實現三願即接受教皇的派遣。1539年依格那提·羅耀拉仿效軍隊形式建立耶穌會,訂立會規,次年獲羅馬教皇保羅三世批準。該會旨在反對宗教改革運動,重振羅馬教會,維護教皇的權威。會長長駐羅馬,終身任職,對各地耶穌會有絕對統治權,故有“黑衣教皇”之稱。會士必須絕對服從會長和教皇,立絕財、絕色、絕意三誓願,不穿僧服,不住修道院。16世紀以後耶穌會士幾乎掌握了歐洲天主教地區的全部高等教育,其活動也擴展到亞、非、美洲。
25伊斯蘭教創立
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開始創建伊斯蘭教。他宣揚末日審判,死後複活,要人們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穆罕默德傳教活動的初期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3年後信徒已有40人,他才公開傳教。622年,穆罕默德及其部分信徒遷往麥地那以後,便在該地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阿拉伯人對伊斯蘭教徒的稱謂)公社,從組織、製度和軍事上保證了對多神崇拜鬥爭的勝利。8世紀初,經過對外征服戰爭,伊斯蘭教進一步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26《古蘭經》
《古蘭經》是伊斯蘭教的神聖經典。“古蘭”的意思是“誦讀”,要求教徒們世世代代誦讀下去。教徒們還給它加上許多讚美的別名,如光、真理、智慧、誡戒、啟示、天賜聖書、聖書之母等。
《古蘭經》共有30卷,114章,6 300多節,分成《麥加篇章》和《麥地那篇章》兩大部分。它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發表的言論。內容有穆罕默德在傳教期間同阿拉伯半島多神教徒、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進行辯論的記述;傳播信仰安拉的宗教信條;提出阿拉伯社會的種種主張和倫理規範;還有大量的傳說、故事、歌謠、諺語。
穆罕默德在世時,《古蘭經》隻是零散記錄。後經第一代繼承人艾卜·伯克爾叫人搜集整理成書,第三代繼承人奧斯曼進行校訂後流傳至今,史稱“奧斯曼本”或“定本”。
《古蘭經》上的許多規定,長期以來已經成為伊斯蘭教徒的共同習俗。如戒食豬葷,戒酒,要吃潔淨食物,死後要用清水擦洗身體,並用白布裹好土葬等。
27真主安拉
安拉本是古來氏部落的保護神。後來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時,把安拉看做整個伊斯蘭教唯一的神。
《古蘭經》裏有安拉創造世界與人類的故事。安拉在2天之內造好了大地,又花了4天的時間造好了人類需要的各種東西。他登上寶座,高掛起日月,安置好星辰,並使它們各按一定的時間運行。天所以能夠懸於高空而不跌落,是安拉用巨柱支撐著;地所以能穩在一處而不移動,是安拉用大山壓著。安拉還安排晝夜,灑降雨水,生長糧、果和牧草,使人類得以正常地工作、休息和生活。
安拉又決定創造人類,讓眾天使尊敬人類。於是,他用黑泥創造了第一個人阿丹,並造出了他的妻子,使他們住在樂園中,而且具有無限的智慧。眾天使中有個叫伊卜裏斯的魔鬼妄自尊大,拒絕了安拉的意誌。他到了天國樂園裏,裝出真誠的樣子,誘使阿丹夫婦吃了園中智慧樹的果子。安拉懲戒阿丹夫婦,命他倆離開樂園住到大地上,而伊卜裏斯成為人類的敵人,直到世界末日那天被安拉放到火獄中燒死。
安拉又叫“真主”、“拉赫曼”。“拉赫曼”的含義是“特別仁慈的”。在通行波斯語的國家中,教徒們把安拉稱做“胡大”,中國維吾爾族也稱他“胡大”。
28猶太教的形成
猶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神教,它是由猶太人創立的。猶太人最初出現在兩河流域,後來遷到埃及。公元前13世紀,摩西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回到耶路撒冷。所羅門王時期,希伯來人分列為以色列國和猶太國,以色列國在公元前722年滅亡,猶太國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征服,首領們被劫往巴比倫。巴比倫在公元前539年被波斯征服後,猶太人才返回家園,期間曾建立過一個馬加比王朝。公元70年,巴勒斯坦全部被羅馬吞並,猶太國家正式終結。猶太人在不斷受到各種災害的過程中,依然堅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成為世界上最難被同化的民族。
猶太教是從摩西到馬加比時代長期演進的結果,其發展過程經曆了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希伯來人奉行多神教的時期。第二階段是公元前1250年到公元前750年的一神教時代。摩西代表猶太人與耶和華訂契約,視耶和華為他們的民族之神,並且不同意崇拜其他神。隻要猶太人遵守約定,忠心侍奉耶和華,就會得到賜福。在一神教時期,希伯來人遵守著一套清規戒律,嚴守宗教儀式。第三階段是公元前750年至公元前550年之間。先知們告誡世人大災難即將發生,先知布道宣揚徹底的一神論以及耶和華是唯一的正義之神。耶和華對子民的道德要求更高。第四個階段是從巴比倫返回家園後的4個世紀,又稱後放逐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末世論思想,宣稱救世主“彌賽王”將降臨主持“最後的審判”,使所有的死者複活來聆聽他們對生命質量的判決。猶太人認為他們是上帝在世間的選民。猶太民族的信仰創立了猶太人“亡國家而不亡民族,不亡宗教”的信仰,猶太教的出現可謂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創新,被認為世界上一切現存的一神教之母。
29女媧的傳說
在上古神話中,女媧是人類的創造者,女媧造人的故事出自《風俗通》。書中說開天辟地時,“未有人民,女媧(傳說是人麵蛇身,創造了人類)搏黃土做人。劇務(工作劇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還來不及供應),乃引(牽、拉)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繩,粗繩索)人也。”意思是說天地開辟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隻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風俗通》還記載,“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意思是女媧在神祠裏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女媧創造了人類,因而被人們稱為人類始祖——“女媧娘娘”,她的名字被後人銘刻在心上
30盤古開天地
古書記載,最初,天地混沌未開,像一個大雞蛋,盤古就生在其中。經過18 000年,天和地分開了,陽清之物上升為天,陰濁之物下沉為地。盤古在天和地的中間,一日變9次,天每日增高1丈,地每日增厚1丈,盤古也一日長1丈。這樣又過了18 000年,天已經很高了,地已經很厚了,盤古身材也很長了。等到盤古死的時候,他的頭化為了四嶽,眼睛化為了太陽、月亮。身上的血液脂膏變成了江與海,身上的汗毛和頭發變成了草木。秦漢時,民間傳說,盤古的頭為東嶽,他的腹部是中嶽,左臂是南嶽,右臂為北嶽,腳為西嶽。先輩說,盤古哭泣的眼淚變成了江河,呼出的氣是風,發出的聲音是雷,眼中的瞳孔變成了電。又說,他高興的時候是晴天,發怒的時候是陰天。還有的說,他的牙齒和骨頭變成了金屬和石頭,精髓變成了珍珠和玉石,流的汗是滋潤大地的雨水。寄生在他身上的各種小蟲子,因感受到風吹,都變成了大地上的人。
31後羿射日
我國古代典籍《淮南子》記載說:“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羿上射十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為天子”。 神話傳說堯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莊稼都枯幹了,人們熱得喘不過氣來,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為天氣酷熱的緣故,一些怪禽猛獸,也都從幹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裏跑出來,在各地殘害人民。
人間的災難驚動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於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天帝賜給他的一張紅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還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
後羿立即開始了射日的戰鬥。他從肩上除下那紅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驕橫的太陽射去,10個太陽被射去了9個,堯認為留下1個太陽對人民有用處,攔阻了後羿的繼續射擊。這就是有名的後羿射日的故事。
32嫦娥奔月
後羿射日的豐功偉績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到天帝那裏去進讒言,天帝疏遠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後羿和妻子嫦娥隻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
嫦娥奔月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覺得對不起受他連累而謫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裏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藥,好讓他們夫妻二人在世間永遠一起生活下去。嫦娥卻過不慣清苦的生活,乘後羿不在家的時候,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藥,奔到月亮裏去了。另一種說法是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天問》的記載,說後羿後來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曖昧關係,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便離開後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裏的孤獨,倍覺淒涼。
33刑天舞幹戚
刑天舞幹戚的故事出自《山海經》。《山海經·海外西經》雲:“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於常羊之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而舞。” 據《山海經》記載,刑天是炎帝的戰將,武藝高強,勇猛善戰。在炎黃帝戰爭中貢獻非常。炎帝在阪泉戰敗,退居於南方,刑天不甘心,他聯合蚩尤部落對抗黃帝。蚩尤兵敗被殺,刑天也被黃帝斬下頭顱。刑天手持幹戚與黃帝戰鬥可是力所不及,最終戰敗,身首異處。頭被埋到常羊山,而身體卻被留在原地,失去頭的刑天,似是把他的兩乳當做眼,把他的肚臍當做口,兩手拿著的斧和盾在揮舞。這段傳說的神話色彩極濃,反映了中國遠古時代氏族部落之間血腥爭鬥的曆史。
34誇父追日
傳說誇父是炎帝的後裔,耳垂兩條黃蛇,手持兩條黃蛇。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樣的太陽烤焦了地上的莊稼,曬幹了河裏的流水。人們熱得難受,實在無法生活。誇父見到這種情景,就發誓要把太陽捉住,讓它更好地為大家服務。太陽在空中飛快地轉,誇父不停地追,可是離太陽越近,太陽光就越強烈,誇父越感到焦躁難耐,他需要喝大量的水。於是,誇父站起來走到東南方的黃河邊,伏下身子,猛喝黃河裏的水,黃河水被他喝幹了,他又去喝渭河裏的水。誰知道,他喝幹了渭河水,還是不解渴。於是,他打算向北走,去喝一個大澤的水,當他走到中途時,身體就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地倒下去,死了。誇父死後,他的身體變成了一座大山。這就是“誇父山”。誇父死時扔下的手杖,化為一片樹林,名曰鄧林。
35三皇五帝
中國古書上,把伏羲、女媧、神農稱為“三皇”,把太皞、炎帝、黃帝、少皞、顓頊稱為“五帝”。
伏羲,又稱庖羲,據說他“始作八卦”,“做結繩而為網罟”。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是人類的始祖母。神農傳說是主掌稼穡的土神,“嚐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
太皞,也稱為太昊,姓風。相傳他人頭蛇身,或人頭龍身,可能是以蛇或龍為圖騰的氏族首領。炎帝,姓薑,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騰的氏族首領。黃帝姓姬,號軒轅氏,又號有熊氏。少皞,也叫少昊,姓己,名摯,號窮桑帝,傳說是黃帝的後代,居住在山東曲阜一帶。顓頊,號高陽氏,居住河南濮陽縣一帶,相傳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代。
36龍的由來
世間本來沒有龍,龍是人類想象的產物。據考古學家研究,早在5 000多年前,中國北方有個華夏族,勢力非常強大。他們在蛇的圖形上,添加了圖騰的特征,如鱗甲類圖騰、有角獸的圖騰、有四隻爪子的爬蟲類的圖騰,還有多種猛獸的圖騰,最終融合成一種不可一世的龐然大物,這就是“龍”的由來。
殷墟甲骨文的龍字,其形象是一條蛇,隻是頭很大而且嘴張開著。殷商時代的一個玉龍,其造型是虎頭蛇身,頭上則有兩隻鹿角。很顯然,這些都是龍的創造過程的演進遺痕。
後來,龍成為皇帝的象征,皇帝往往要自稱為“真龍天子”。
37鳳凰
鳳凰,是古代人民以幻想中的保護神而演化出來的鳥圖騰形象,在自然界,並不存在鳳凰這種禽鳥。鳳凰和龍成為中國對稱美的一個典範,“龍風呈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體現。
傳說黃帝後裔中的商族,以鳳鳥作為自己的圖騰。周武王伐紂,世傳有“鳳鳴岐山”的瑞兆。後來,鳳族後代的商,被龍族後代的周所吞並。經過周文化與商文化的融合,龍、鳳被保留下來。在我國民間,人們一直還是將龍和鳳凰作為吉祥喜慶的美好象征。
在我國古代的典籍《山海經》中,提到了鳳凰。書上說,鳳凰鳥,產生在貊國的東北方,其羽毛有紅、黃、青三種顏色,非常美麗,身朝東方。
38麒麟
在古代的民間傳說中,常有“麒麟”這種祥瑞之物。
麒麟的傳說很早就有了,在周朝麒麟就和鳳、龍、龜,並稱為“四靈”。漢代的麒麟形象,與現在的鹿相似,頭上有獨角,角上長肉球。《毛詩正義》中說:“麟,糜身,馬足,牛尾黃毛,圓蹄;角端有肉。”與龍、鳳一樣,麒麒也是綜合化了的圖騰。
實際上,麒麟並不存在,它隻是人們幻想中的“靈物”。統治者為了滿足政治上的需要,總是詭言麒麟出現,借此歌頌所謂的“盛世”。
39月下老人
人們常把婚姻介紹人稱為“月下老人”。那麼“月下老人”是怎麼來的呢·
“月下老人”出自唐朝人李複言編的《續玄怪錄·定婚店》。書上說,元和二年,有個叫韋固的人,離家旅行,住在宋城的一家旅店裏。晚上,他見到一位老人在月下翻撿書信,身邊的布袋裏裝著許多紅繩。
韋固很好奇,便問道:“這紅繩有什麼用處·”老人答道:“這是用來係夫妻的腳的。隻要是係上了,就會結為夫妻,這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的。”
韋固問:“我的妻在什麼地方,她家裏是做什麼的·”老人說:“就是這個旅店北邊賣菜的陳老婆婆的女兒。”韋固聽了,心中大怒,就派遣手下人用刀將那位3歲女孩殺死。手下人回來說:“沒刺中要害處,隻是刺到了眉間。”
過了許多年,他才娶妻。他的妻子眉間有一刀痕,經韋固追問,才知道3歲時被人刺傷所致。韋固想起了往事,知道自己終究沒有逃出月下老人係的紅繩。
40鍾馗
鍾馗是人們根據“終葵”的諧音,虛構出來的人物。“終葵”本是古時一種家用器物,今稱之棒槌。據說哪家若有人病了,人們就會以為有鬼在作祟,即用棒槌(終葵)去趕鬼。
自從“終葵”被公認為有驅鬼作用後,從南北朝開始,很多人都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鍾葵”,如魏獻文帝時的大將軍楊鍾葵,魏孝文帝時的頓丘王李鍾葵,北齊武成帝時的宦官鍾葵,隋煬帝時的喬鍾葵等等。
據說在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染上了惡性瘧疾,1個多月也不見好。一天夜裏,他在夢中看見有一個小鬼進屋偷竊,忽然來了—個大鬼把它吃掉了。唐明皇問大鬼是誰,對方回答說是終南山的進士鍾馗,因應試武舉不第,觸階身亡,發誓要為皇帝除盡天下的妖孽。
唐明皇醒後,病也好了,便命吳道子畫出鍾馗的像,並印發鍾馗捉鬼圖,發給大臣每人一張,在除夕晚上懸掛在大門上用來驅鬼除邪。隨後此法傳入民間,鍾馗便成了各家各戶的守門神了。
41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部分。神的故事包括開天辟地、諸神誕生和神的生活等。根據希臘神話,宇宙最初為混沌狀態,後來從中產生地母神蓋婭,蓋婭生烏拉諾,他們結合生了12個提坦神(6男6女)。提坦諸神彼此結合,生日月星辰、宙斯等神。英雄傳說主要歌頌那些為民除害的英雄、發明工具的能工巧匠。他們具有與人相同的特點,但神比人更聰明強大且長生不老。後世很多畫家以希臘神話為題材,創造了不少優美的繪畫作品。
42主宰宇宙的天神宙斯
在古希臘,奧林匹斯山被認為是眾神的住處,被希臘人敬奉為聖山。宙斯則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領袖,也是全能的主宰。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奧林匹亞是他的主要聖地,古代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就在這個風景幽美的地方舉行。
在希臘的神話傳說中,宙斯的父親是克羅諾斯,宙斯與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得斯、天後赫拉等都是克羅諾斯的子女。克羅諾斯害怕子女們推翻自己的統治,就在宙斯的兄妹們剛生下時把他們一個個吞到肚裏。宙斯的母親用石頭把宙斯偷換了出來,將他藏進一個山洞裏。在山洞裏宙斯得到仙女的撫養,長大後推翻了父親的統治,並要他吐出吞進肚裏的孩子。宙斯和波塞冬、哈得斯兄弟三人瓜分了世界,宙斯成了天神,能夠拋擲閃電,聚散烏雲,一揮手中的盾牌,暴風驟雨就會突然發作。
宙斯能駕馭自然界的一切,還調遣四時更迭與晝夜交替。他還統治著眾神和人民,支配人間的善惡,確定人間的秩序,賜給人類法律,監督習俗和宗教儀式的執行。在戰爭和競技中,他是勝利的賜予者,也是維護正義之神。如果有人反抗,他就給以嚴酷的懲罰。普羅米修斯因為不服從他的旨意,把火種偷送給人類,宙斯就把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的懸崖上,派惡鷹天天啄他的肝髒。
43智慧女神雅典娜
古希臘被看做西方文明的搖籃,它的首都雅典就是以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
相傳,雅典娜是天神宙斯的女兒。她兼有雙親的長處,成為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她最初是一位主宰烏雲、雷電、豐產的女神。後來她成為科學的保護者和傳播者。據說她教會人們馴馬用牛,製車造船,賜給人們犁耙、紡錘和織機;她發明了長笛,被認為是音樂的保護神;她還賜給人間法律,讓人間設立法庭,維護秩序,保衛城市,因此她也是護城女神。
雅典娜還是一位女戰神。她曾同奧林匹斯諸神一起與提坦神作戰,並將一個戰敗的提坦神的皮剝下蒙在盾牌上,還參加與巨神吉伽斯的戰爭。在特洛伊戰爭中,她支持俄底修斯等希臘英雄;她曾幫助狄俄墨得斯打傷戰神阿瑞斯,幫助佩耳修斯殺死女妖墨杜薩;並護佑阿爾戈船的英雄們遠航尋取金羊毛。
雅典娜在希臘受到廣泛崇拜。她的主神廟是著名的雅典帕耳忒農神廟,其中矗立著一座用象牙和黃金鑲成的宏偉的雅典娜雕像,出自希臘大雕塑家菲迪阿斯之手,被視為希臘藝術的珍品。雅典娜的形象是一位嚴肅端莊的處女,她身穿戰袍,手持武器,頭戴戰盔,全副武裝。她的腳旁往往停著她的聖鳥——貓頭鷹,有時還有蛇。
在雅典,要定期舉行慶祝她生日的雅典娜節。這天要舉行體操、音樂、騎術等各種比賽。在羅馬,對雅典娜的崇祀與紀念手藝女神彌涅耳瓦的節日——“智慧女神節”同在3月舉行。
44文藝、科學女神繆斯
繆斯是掌管文藝、科學的許多女神的統稱。她們出生於奧林波斯山麓的庇尼裏亞,個個長得俊美優雅。她們喜歡在山洞岩穴之中和清涼泉水之旁消磨歲月。當奧林匹斯山眾神歡宴時,她們常常在阿波羅的率領下歌唱、舞蹈。她們庇護詩人、歌手,給他們以創作和表演的靈感。如果有人膽敢同她們比賽技藝,誰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有一次,樂師和女神的兒子、色雷西亞的歌手塔賓裏斯,提出與繆斯女神們比賽音樂,繆斯就使他雙目失明,使他失去歌喉和演奏豎琴的技藝。
45海神波塞冬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海員,在遠航時有一種習俗:由初次越過赤道的人扮演海神取樂。海員們所扮演的就是希臘神話中著名的海神波塞冬。
波塞冬是天神宙斯、天後赫拉和冥神哈得斯的兄弟。他被父親克羅諾斯吞進肚子裏,直到後來宙斯推翻了父親的統治,迫使克羅諾斯將吞下的子女全部吐出,波塞冬才和兄弟們一起被解救出來。然後眾兄弟抽簽決定各自的職守,水界便由波塞冬掌管。波塞冬常常用三叉戟砸開岩礁,呼風喚雨。海上精靈特裏同等就按他的命令,讓海洋風平浪靜或波濤翻滾。波塞冬雖然住在海中,但他不時出現在奧林匹斯山上參加眾神之間的鬥爭。他同赫拉、雅典娜一起陰謀推翻天神宙斯,失敗後被罰與阿波羅一起為國王服役,修築特洛伊城牆。他同女神雅典娜爭奪阿提卡的占有權,用三叉戟在岩石上打出一股泉水。波塞冬的兒子獨自巨人曾吃掉奧德修斯的一些夥伴,奧德修斯弄瞎了主人的眼睛後逃走,從此,波塞冬就百般迫害奧德修斯,使他曆盡艱辛。
46盜火英雄普羅米修斯
在希臘語中“普羅米修斯”的意思是“先知者”。他捍衛真理與正義,雖曆盡艱辛,受到懲罰,卻仍然執著地堅持理想。
當宙斯等天神戰勝提坦神以後,人們希望減少祭神的供品。普羅米修斯設法把牛肉留給人類,卻讓宙斯自己挑選了骨頭作為供品。宙斯發現上當後十分惱怒,就把火種從人間取走,不給人類使用。為了拯救人類,普羅米修斯機智地從奧林波斯山盜取聖火,藏在蘆葦管裏帶到人間。宙斯知道後,便讓自己的兒子——火神和煉冶之神赫淮斯托斯,用泥製造了一個叫潘多拉的美麗女人。潘多拉有一個魔匣子,裏麵藏著各種災難、疾病、禍害,她打開匣子,把這些災害散布在大地上,使人類吃盡苦頭。同時,宙斯還命令赫淮斯托斯用鐵鏈把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的懸崖上,派一隻凶惡的大鷹每天早晨啄食他的肝髒,但到夜晚普羅米修斯的肝髒又恢複原狀,這樣,他天天要受老鷹的凶殘折磨。直到數千年後,英雄赫拉克勒斯射死大鷹,普羅米修斯才得到解放。普羅米修斯雖然受盡折磨,卻始終不曾屈服,也沒有向宙斯說出威脅其統治的秘密。
47太陽神阿波羅
阿波羅首先是太陽神。他把光明送到四麵八方。他的另一個名字叫福玻斯,意思是光輝燦爛。在神話中,太陽光是金製的利箭,所以阿波羅還是戰神。阿波羅英勇善戰,殺死巨蟒和巨人提堤俄斯。他知道未來的事情,常向人們發出預言,此外還有其他神職。他獲得了赫耳墨斯發明的七弦琴而成為音樂和文藝之神;還被尊奉為行路人、航海者的保護神和消災弭難的神。阿波羅雖然神通廣大,卻也有過不幸的遭遇。他因殺死有功於宙斯的獨眼巨神,被罰放牧7年,還與海神波塞冬一起去做苦工,修築攻不破的特洛伊城。
阿波羅手執七弦琴、弓箭、神盾等,長得端莊英俊,一直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崇拜。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曾宣稱自己是阿波羅的兒子,為阿波羅造廟宇,舉行四年一度的祭神賽會。阿波羅作為男性美的象征,古希臘雕刻家常以他為原型創作藝術品。現在梵蒂岡還藏有一座大理石的阿波羅雕像。這座雕像是近2 000年前的羅馬藝術家模仿古希臘時期的雕刻製作的,可見曆史的久遠。
48奧德修斯
在希臘神話中,奧德修斯是一位主持正義、機智勇敢的英雄。他在兒子出生不久,就應希臘的阿伽門農兄弟的邀請,去攻打特洛伊城,懲罰忘恩負義的特洛伊人。
奧德修斯和夥伴們征集了1 000千多艘戰船,渡過愛琴海,圍困特洛伊城。奧德修斯多次偷偷潛入城內偵察敵情,竊取特洛伊人的護城聖像,擒獲敵人士兵。戰爭持續了9年,特洛伊城還是久攻不下。奧德修斯建造了一隻大木馬,不知低細的特洛伊人把木馬拖進城裏。夜裏,藏在木馬裏的希臘士兵鑽了出來和城外的人裏應外合,攻下了特洛伊城。
戰爭結束後,奧德修斯乘船返回故鄉。在海上曆經艱難險阻,足足漂泊了10年。這以前,家鄉人都以為奧德修斯已經死了。一些貴族經常在他的宮廷裏飲酒作樂,揮霍他的財產,甚至向他的妻子求婚。奧德修斯知道這些情況後,假裝成乞丐,進入王宮,和兒子一起殺死了那些無恥的貴族,重新登上了國王的寶座,並和家人團聚。
49獅身人麵的斯芬克斯
斯芬克斯是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麵、長有雙翼的女妖。
天後赫拉派斯芬克斯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懸崖上,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為難人:“什麼東西早晨用四條腿走路,中午用兩條腿走路,晚上用三條腿走路·腿最多的時候,正是他走路最慢、體力最弱的時候。”誰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忒拜人猜不出這個謎語,常受其害。俄狄浦斯在經忒拜城時與斯芬克斯相遇,他猜中了這個謎語:這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期匍匐爬行,長大時兩腳分行,年邁時拄杖行走。斯芬克斯聽罷,十分羞愧,就跳崖而死(另一說為俄狄浦斯所殺)。忒拜人感謝俄狄浦斯為他們除害,就讓他當了忒拜國王。
斯芬克斯像常用以裝飾花瓶、牙雕和金工藝品,並置於墓頂或盾牌上,用來驅邪。在古希臘傳說和其他文學作品中,她的名字常常用來比喻難以猜度的人或難以解開的謎。
50創造之神大梵天
大梵天是印度神話中世界萬物的創造者。他從金蛋中破殼而出,蛋殼的兩半就變成了天和地。他又從自己的心、手、腳中生出10個兒子(又說是7個或21個),連妻子文藝女神也是從他大拇指上生出來的。大梵天因此被稱為“生主”。他的子孫又分別生出天神、凡人、妖魔、禽獸以及宇宙間的萬物。
大梵天既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同時也是魔鬼、災難的製造者。因為他善惡不分,許多惡魔經常得到他的縱容,為害人世。大梵天長著4個頭,麵對東南西北4個方向。4個頭象征代表4部印度教聖典。他有4隻手,分別拿著“吠陀”經典、蓮花、匙子和念珠(或缽)。有時拿一個長柄琵琶,坐在蓮花寶座上或乘由7隻天鵝拉的車子。大梵天還兼管文藝和智慧,因此又被稱為“智慧之神”。
51穀物女神得墨忒耳
得墨忒耳是天神宙斯的姐姐,是後來成為冥後(地獄和冥國的女統治者)的珀耳塞福涅的母親。有一次,珀耳塞福涅忽然失蹤,得墨忒耳尋找女兒九天,毫無所獲。直到第10天,才從無所不見的陽光之神赫利俄斯那裏得知:是地獄和冥國的統治者哈得斯得到宙斯的同意,將珀耳塞福涅拐走了。一怒之下,得墨忒耳便離開了奧林匹斯山,化作老太婆模樣去四處漫遊。這時田野不長莊稼,大地草木枯萎,人類有滅亡的危險。宙斯無奈,隻得下令要珀耳塞福涅吞下幾顆石榴子(它是婚姻不斷的象征)。從此珀耳塞福涅永遠不能離開冥國,每年隻能回來跟母親暫住一個時期,其餘時間仍在冥國和哈得斯一起度過。當珀耳塞福涅從冥國回來與母親得墨忒耳團聚時,春天來臨,種子開始發芽,萬物欣欣向榮,莊稼結出果實。當她返回冥國後,萬物凋零,冬天降臨大地。於是,人間便有了四季周而複始的更替過程和草木榮衰的變化。
得墨忒耳頭戴穀穗編成的花冠,手執火炬和果籃,表情溫和,氣度高雅。她有時駕著由馬或龍拉的戰車,有時步行,有時和她的女兒一道坐在王位上。
52冰雪巨人伊密爾
北歐有冰雪巨人伊密爾創造世界的傳說。傳說世界初始之時,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海,也沒有空氣。天地間的一切都包孕在黑暗之中,隻分為冷和熱兩個地方。冷的是冰雪,熱的是火焰,中間隔著一條又寬又深的大裂縫。如果冷熱相遇,就會發出嚓嚓的巨響,使那些冰山受熱熔化。升起的水汽凝結成為寒霜,越積越多,填滿了廣闊無邊的天空。久而久之,一個巨大無比的人從冰雪與火焰的撞擊中誕生了,它就是伊密爾。
幾乎和伊密爾同時出生,還有一頭叫做烏特赫姆拉的大母牛,它噴出許多牛奶供伊密爾食用。母牛不吃草,卻吃冰塊,冰山慢慢被它吃掉不少,漸漸露出一個巨人,他原來是被冰層掩蓋的神的祖先蒲利。這時伊密爾正在睡覺,他的腋下、腳下生出一些子女。可是他們善惡不辨,互不相容,竟然打起仗來。蒲利的孫子奧丁就把冰雪巨人伊密爾殺死。
伊密爾倒地死去時,他的血滾滾流出,把自己一族人全部淹死。“眾神之王”奧丁就將巨人伊密爾的身體製造成世界:頭做天,肉做地,骨做山,牙齒做岩石,血汗變成海洋,頭發做成樹木百草,腦漿做成浮雲;又命令名叫東、南、西、北的4個矮人立在大地的四角,各人用肩膀扛住天;又取來火團布滿在天空上,成為耀眼的星星。其中最大的火團就是太陽和月亮。這樣,天地萬物就造出來了。
53力大無比的赫拉克勒斯
射死惡鷹,救出英雄普羅米修斯的赫拉克勒斯,有著不同尋常的經曆。相傳,赫拉克勒斯出生後被母親丟棄在野地裏,天後赫拉從旁經過,用自己的乳汁喂養了他,赫拉克勒斯因此力大無比。後來,赫拉派兩條毒蛇去害死他,剛滿8個月的赫拉克勒斯卻毫不費勁地把毒蛇扼死在搖籃裏。他長大後,拒絕了“惡德”女神的引誘,遵從“美德”女神的勸告,決心一生為人民造福。
不久,國王召他去服役,他得到神的啟示,答應為國王完成12件苦差使。他扼死銅筋鐵骨的涅墨亞森林的猛獅;斬殺九頭水蛇;生擒金角銅蹄的赤牝鹿和為害人畜的野豬;趕走斯廷法羅湖上的怪鳥;清掃積糞如山的牛圈;製服會噴火的公牛;驅趕吃人的馬群;奪取亞馬孫女王的腰帶;取來遠在天邊的金蘋果;從埃裏忒亞島趕回紅牛;途中把兩座懸崖立在地中海的盡頭;從冥府帶來三條狗。
赫拉克勒斯為國王服役結束後,多次參加遠航和出征,曆盡艱辛,取得功業,後來成為奧林匹斯的神。
54眾神之王奧丁
北歐神話中有一位神,為了取得超群的智慧,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智慧泉水。當他經過千辛萬苦找到這神奇的泉水時,向守護泉水的老人請求給他一勺水喝。老人要求他獻出一隻眼睛來換泉水,奧丁毫不猶豫地挖出自己的一隻眼睛。喝下泉水的他變得聰明無比。這就是“眾神之王”奧丁。
奧丁平時坐在寶座上,一眼就能看到天上人間的眾神、巨人以及人類的一舉一動。奧丁的肩頭停著2隻大烏鴉,一隻代表思想,一隻代表記憶。這兩隻大烏鴉是奧丁的秘密偵探,每天飛到人間刺探消息。在他腳下,蹲著兩條狼狗,誰遇見了都會得到好運。奧丁自己也常到人間來。奧丁還是戰神,眾神都是他的子女、部下,所以戰無不勝。他有無敵的長矛,還有一張神弓,一下能射死十名敵人。奧丁有刀槍不入的法術,常常傳授給他喜愛的人。
奧丁有一座用黃金白銀建成的宮殿,這裏是他收容陣亡壯士的地方。他派出許多仙女去戰場上領回奮勇戰死的壯士。奧丁有200多個名字,每一個名字代表一種本事。他會刮風,人們叫他“胡騰”。同時,傳說中奧丁還是北歐文字的創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