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對方仍對你有一定的成見,也不妨礙你與他的交往。因為在同事之間的來往中,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間的那種友誼和感情,而僅僅是工作,是任務。彼此之間有矛盾沒關係,隻求雙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於工作本身涉及到雙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間合作如何,事情成功與否,都與雙方有關。如果對方是一個聰明人,他自然會想到這一點,這樣,他也會努力與你合作。
在很多時候,不愉快的局麵是因為雙方都沒有花時間去進一步了解彼此,也沒有創造一些機會去心平氣和地闡述各自的看法而造成的。那麼,我們就要設法改變這種局麵、改善彼此的關係。
1.弄清吵架的原因
假如你想言歸於好,那麼道歉與修好完全取決於你。假如你生氣是因為你的同事忽略了你的感受,把你當作出氣筒,那麼他應該改變這些做法。但是通常來說,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多的時候,不是任何人的錯,或是兩個人都有錯,或是沒人能真正搞清是誰的錯。這就是如何言歸於好的奧妙所在。
2.邁出第一步
別等同事來找你,盡管他能邁出這第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讓爭吵惡化,那麼你們兩個人會一起失去友誼。如果你們言歸於好,你們就都是勝利者。不要等待他解決問題,你自己應負起責任。時間不等人,你越快越好。
3.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
有個小秘密要記在心裏:承認你錯了,常常能夠帶來讓對方閉嘴的好處。這是一種製造驚人沉默的經典方法。
4.讓對方知道你非常需要他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調起對方的積極性。當然,你是否真的需要,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們的想法是利用這樣的一種接納,抬高對方,對方一高興,就可以避免把談話激化,盡可能減少或消除將來的敵對怨恨。
你可以提到,自己工作中的兩三個方麵,需要你的同事提供意見或指導。如果你要把這些方麵進一步加以確定,你的同事大概也不會反對。
5.對威脅性的問題不要理會
有時,我們會聽到別人威脅性的問題,“你以為你是誰?”“我們走著瞧!”不要帶著感情色彩去回答他們——根本就不要回答。索性假裝它們壓根兒就沒從你同事的嘴裏迸出來,你隻管回到你的主題:你感受到了什麼?你計劃做什麼?以及你希望怎樣做?這樣,你不給你的同事向你破口大罵的機會,就有可能減少他對這一類威脅性問題的依賴。
和平共處:初涉新單位的職場守則
可以說,除家庭之外,在我們社會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就是同事關係了,同事間的關係是一種互相依存、通力合作的工作關係。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單位這個大集體中,創造出和諧友好的同事關係。
初涉一個新的單位,要想與同事和平共處,就要做到以下七點。
謙遜是金,不炫耀自己的過去
初涉新單位,總想讓同事盡快了解和熟悉自己,以期引起同事的注意。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一些人常常在不經意問談論自己“從前如何如何”。這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做法,即使你曾有過非凡的過去,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同事們立刻就會產生反感,認為你是在吹噓、炫耀自己。你因該給新單位的同事留下一個沉穩謙遜的第一印象,在以後的交往中再逐步增進同事對你的了解。
2.敬而遠之,不頻繁接觸上司
上司是每個職員工作的領導者和考核者,掌握著支配我們利益獲取和事業成敗的“生殺大權”。因此,許多人都絞盡腦汁討好自己的上司。但初來乍到的你切不可步入這一誤區。頻繁接觸上司會引起同事的猜疑,如果你的上司是異性的話,則會被認為你與上司有某種特殊關係,弄不好會鬧得飛短流長。
3.熱心助人,不在同事工作時聊天
我們常常在一些單位看到:一部分人工作繁忙;另一些人卻在說說笑笑,正所謂“忙得忙死,閑得閑死”。你若遇上這種情形,應該主動幫助正在忙碌的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插不上手,則可以靜下心看些業務書籍、資料。這樣可以獲得大多數同事的好感,你會被認為是個既有眼力又樂於助人的人。那些曾被你相助的同事也會心存感激,在你今後的工作中也必會伸出援助之手。
4.與人為善,不充當告密者
同事交往中,免不了要發些牢騷,說些閑話,問或牽扯到某甲某乙的是是非非。此時,千萬不要介入,更不要為討好誰而將這些話語傳遞給他們。最好的做法是借故走開,耳不聽為淨。“是非隻因多開口”,說人閑話、打小報告曆來被人所不齒。
5.爽快大方,不要拒絕同事的請求
與同事交往一段時間,有時就會拿你“開涮”,比如要你請大家吃飯或到歌舞廳“瀟灑走一回”。這時,你就不應該拒絕,即使你打心眼裏覺得彼此的交情尚不到令自己主動“出血”份上,也要爽快答應。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同事們並不是真的要“宰”你一頓,而是一種半真半假的玩笑,旨在試探你的為人。你若答應,就顯得大方、爽快、隨和;若拒絕則顯得孤僻和小家子氣,而許多同事都喜歡大方、爽快的性格。
6.權衡大局,不獨占功績
工作成績是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尺度,是加薪晉職的階梯。某些人為達此目的,常常攫取他人的成績,不惜踩著同事的肩膀往上爬,令人感到十分的卑鄙可恥。
作為新人,切不可如此這般急功近利,盡管你付出種種艱辛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但也要分一杯羹給同事,多擺出同事的功勞。因為任何一個人功績的取得,都與其他同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同時新人今後的路還很長,隻要贏得了同事們的心,就是贏得了更多的晉升機會。
7.一視同仁,不與某一異性同事過分親密
有的人為擺脫在新環境中孤立無援的窘境,往往抱有盡快覓到幾個要好朋友的心理,與少數同事交往過甚,甚至會與某一異性同事過分親密。殊不知,“欲速則不達”,這不僅會引起厚此薄彼的嫌疑,還會招致無聊同事的閑言碎語,甚至會鬧出一些說不清查不明的“桃色新聞”。
一言以蔽之,隻要你麵對新同事注意修飾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同事們留下謙遜、正直、熱心、大方的第一印象,那麼你就會在紛繁複雜的茫茫人海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即使在今後的交往中有所謬誤,也會獲取同事們的諒解和關愛。
每個步入新工作崗位的人,都希望盡早地與陌生的同事融洽相處,團結互助。隻要充分掌握以上幾點,就能與新同事建立一種美好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不僅有益於工作水平的提高,還會令人心情愉快舒暢。
(下)
注意團結:不做人人嗤之以鼻的Office Lady
辦公室內六種不受歡迎的Office Lady,警示我們應該多做少說,注意團隊建設,這樣才能走上職業發展的快車道。
第一種: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卻瞎做
幾個人同在一個辦公室,每天總有些雜務,如打開水、掃地、擦門窗、夾報紙等,這雖都是小事,但也要積極去做。如果你同事的年紀比你大,你不妨多做些。懶惰是人人厭惡的,如果你開水從來不打,可每天都喝,報紙從來不夾,可每天都爭著看,久而久之,大家對你就不會有好感了。如果你自己的房間收拾得非常幹淨,可是在辦公室裏從來不掃地,那麼人家會說你比較自私。幾個同事在一處,就是一個小集體,集體的事,要靠團隊來做,你不做,就或多或少有點不合群了。
第二種:經常抱怨工作,牢騷滿腹
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對工作不滿;一邊在完成任務,一邊愁眉苦臉。讓人覺得你是個幹擾工作,愛說牢騷話的人,隻知道對工作環境和同事的工作發牢騷、泄怨憤。也許你希望工作和環境秩序好一點,卻不能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認真提出來,而隻一味地抱怨。同事認為你難相處,上司認為你不順手。結果升級、加薪的機會卻被別人得去了,你隻有“天真”的牢騷。
第三種:非讓男士請客
按理說,男人是不應該吝嗇的,尤其是與女士在一起的時候,是要有點兒男子漢的派頭。比如請女士吃飯、喝咖啡、吃冷飲。但這必須是男士主動向女士提出邀請,而不是女士要求男士請客。可是,有時女人就是不懂這個道理,她們不是以女性的魅力來喚起男人的主動、大方和瀟灑,而是直接向男人乞討,叫男人左右為難。男人麵對這樣的女人,總是不自在,感覺很不好。女人在男人麵前,還是保持點兒矜持為好。
第四種:工作不用心
你可能心不在焉的工作,時常遲到早退,拖延工作或者東遊西逛打發工作時間。隻是因為你並不促使自己恰如其分地工作,所以你根本就沒有發揮你的潛能。由於你的自製行為有了問題,使你形成了不良的工作習慣,阻礙了你的升遷晉級。善於觀察的人常怪你為何不能做得更好。起初,上司或許也有點失望和惋惜,可是到了後來也不抱什麼希望了。上司總是想方設法把這種人打發走,或者把她調到無足輕重的崗位上。
第五種:領導麵前獻殷勤
對單位的領導要尊重,對領導正確的指令要認真執行,但不要在領導麵前獻殷勤。有些人工作上敷衍塞責,或者根本沒本事,一見領導來了,就讓座、倒茶、遞煙,甚至公開吹捧,以討領導的歡心。這種行為,雖然與同事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但正直的同事都是很反感的。他們會在心裏瞧不起你,不想與你合作,有的還會對你嗤之以鼻。如果你們單位的領導確實優秀,你真心誠意佩服他,那應該表現得含蓄點,最好體現在具體工作上。有些人還經常瞞著同事向領導反映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同事們平時在辦公室裏談論的。這實際上是一種變相的獻殷勤,同事得知後,也會厭惡的。
第六種:霸氣十足
女秘書與上司接觸的機會最多,也常是上司的心腹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女秘書容易自我陶醉、霸氣十足。這樣的女秘書很令同事討厭,同事們對她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感。上司常因工作忙而讓女秘書代為傳達指令,但這並不表示女秘書有權對員工發號施令。所以女秘書切忌以“二把手”自居,否則,不但會使上司的指令難以執行,也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麻煩。
別戴錯“眼鏡”:職場上最忌諱的四種“鏡子”
在職場上奮鬥,就像馬拉鬆長跑,相互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頻繁跳槽,還有的甚至被同事們排擠、孤立。也許,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無幾,隻是有人給自己戴上了一副無形的“眼鏡”,以這種麵目去為人處世,自然無法將職場看得清楚、明白。
1.反光鏡
反光鏡原是一塊透明的玻璃,在鍍銀之前我們可以透過它看到一個清晰的世界,可一旦加上點銀子,就使我們眼中隻剩下自己。戴上“反光鏡”的人,整日盤算的就是自己那點蠅頭小利,做任何事情都會以自我為中心。
張銘在一家事業單位從事建築設計工作,工作中他非常認真負責。有一次,他利用雙休日加班,將已經擬定的設計方案自作主張地做了修改,也沒存備份。為此,領導狠狠地批評了他,同事們雖不樂意但也隻好陪著他加班趕製設計圖。張銘卻認為自己的設計有創意,心中對領導和同事很是不滿。後來,同事出差時請他取個包裹,或職稱考試時求他代個班,他都不願意,認為自己做好份內的工作就夠了,沒必要去為別人做什麼。不久後,他便成了單位上的孤家寡人,連在食堂吃飯別人也不願意和他坐在一個餐桌上。
在與同事相處時,我們要記得為他人著想,否則很容易被人誤解為自私、冷漠。因為眼裏沒有別人的人,別人眼裏自然也不會有他。在具體工作中,更不要隻埋頭苦幹不抬頭看路,多聽聽別人的看法和意見,學學他人的經驗和做法,通過相互的溝通、協作,肯定會使你的工作與人緣更加出色。
2.放大鏡
放大鏡可以將眼前的一切放大,透過它,我們隻能見到別人的偉岸和高大,感到自己的渺小與不足。所以用放大鏡看世界的人,總是很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
一位營銷專家給職場新人講授市場經營的成功案例。台上專家口若懸河,台下新人們齊刷刷地做著記錄,可參加崗前培訓的王莉總覺得專家像是在說“百信鞋業”的經驗,隻是將失敗的案例改為了成功的,於是在課程結束之前她向專家提出了疑問。專家聽了,笑著說:“不錯,前麵我講的例子和數據完全與事實相悖。實際上,我今天並不想傳授營銷課程本身,隻是要告訴大家一個大膽思考、敢於懷疑的經營理念。請記住,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權威。”
在職場上請你放下放大鏡片,用欣賞而不是膜拜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們。唯唯諾諾的老好人和“棉花糖”隻能得到別人的同情,而不是尊敬。如果你在某一方麵確實不如人,也請告訴自己:一個木桶的容積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3.凸鏡
在人車湧動的岔路口,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麵交通凸鏡,透過它,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完全縮小的世界。這有點像農戶家養的大白鵝,在它們的眼中,人是很小的動物,其他的一切也都是渺小的,所以它們的膽子特別大,動不動就四處攆人。
某公司策劃部經理王先生是個海歸派,他自恃有洋學曆,又獲過一個國外設計大獎,就到處宣揚自己的才華,動不動用英文訓人,說別人的設計都是垃圾。憑心而論,他的設計確實有獨到之處,可他那種咄咄逼人的氣勢讓人很不舒服。所以幾次麵臨提升,領導都以他的設計“叫好不叫座”、“不符合當地實際”為由,沒給他機會。
在任何時候,一個處處壓製別人、叫喳喳地把別人風頭搶盡的人,都得不到周圍人的欣賞與欽佩。真正成熟的職場人,不會妄自尊大,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相比,他會隨時放低姿態,謙虛地向上級和同事請教。這樣,擁有了寬廣的胸懷和平和的心態,再加上自己的才華,才能在職場競爭中遊刃有餘。
4.有色鏡
有色鏡可以幫我們擋住烈日,但它也會讓我們眼前的世界失真。因為世上的人和事都在不斷變化,我們不可以用僵化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是青蛙背著蠍子一起過河,因為以前有過過結,所以它們各懷心事,怕對方加害自己。到了河中央,蠍子揚了揚毒尾巴,青蛙以為它要蜇自己,便害怕地縮了縮身。於是蠍子感到有水漫到自己腳上,慌亂中將尾巴放下不小心觸在青蛙背上,結果青蛙被蜇死了,蠍子也淹死了……
同事之間有意見、有爭辯是很正常的,但我們一定要學會去化解這些矛盾,其前提就是坦誠地、毫無偏見地與對方進行溝通。“有色”眼鏡會蒙蔽我們溝通的眼睛,請摘下它,這樣給了別人一個機會,也為自己帶來了希望。
職場上留下了每個人的汗水和傷痛,也記載著歡笑與成績。隻有拒絕職場的各種“鏡子”,還你我以本來的麵目,才會讓上班成為真正讓人期待的事情。
如此同事:細數辦公室之忍無可忍
在職場中,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卻無法選擇同事。當你過五關斬六將得到心儀的職位,充滿信心地準備大幹一場時,或許你會發現,天哪,我的辦公室裏怎麼會有這樣的同事!
1.愛開屏的孔雀
幾乎都知道一個讓孔雀開屏的秘訣,那就是拿一塊花布在孔雀麵前晃一晃,驕傲的孔雀就會展開自己的尾巴和你比美。辦公室裏也不乏這種“愛開屏的孔雀”,他們自我感覺良好,炫耀不分時間和地點。隻要有新人或陌生人在,他就不厭其煩地介紹自己的經曆,被什麼人接見過,同誰誰共過事,上司怎樣高度評價了自己的工作等等,直到對方肅然起敬為止。剛來的新人可能還為自己有這樣的同事而驕傲,但時間長了,發現他翻來覆去總是那一套“演說詞”,就不免心生厭煩。
2.愛貪小便宜的家夥
王濤的部門主任是個愛占小便宜的家夥,公司給員工的福利一般發到他這級為止,為下級領的電影票、代金券什麼的經常被他以種種理由“忘記”了。有時他輕描淡寫地打聲招呼,更多時候瞞天過海不見了蹤影。
王濤代表公司去一個合作單位開聯歡會,會上有一個抽獎活動,王濤幸運地抽到了一台冰箱。王濤深知這個獎是應該屬於公司的,自己拿不合適,就給主任打了個電話,請示如何處理。主任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支走了王濤,徑直將冰箱抬回了自己家!第二天,還笑眯眯地拍拍王濤的肩膀:“小子,手氣不錯!下次這種活動還派你去!”王濤差點氣暈過去!
3.搔首弄姿的偽少女
有些女職員自恃小有姿色,總愛在男同事麵前充分施展“女性魅力”,卻不料成了女同事們的笑料和眼中釘。王雅的公司新來了一名文員,腰圓腿粗,卻喜歡穿迷你超短裙,和男同事說話嗲聲嗲氣,讓人聽一句,雞皮疙瘩起一片,辦公室裏的女職員幾乎沒人理她。
王雅以前還有個同事,明明半老徐娘了,卻總是刻意把自己打扮成小姑娘的樣子,穿泡泡裙,留娃娃頭,說起話來動不動就是“我們女生……”還特別喜歡告訴別人自己有一個12歲的女兒,上街時常被誤認為是姊妹倆,讓人驚呼:“呀!你看上去還是個小姑娘嗎,怎麼可能有12歲的女兒!”她就天真而滿足地做少女狀的笑,可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已成了笑柄!
4.眼睛朝上的“馬屁精”
這號人不太注重與下級甚至同級同事交往,總伺機捕捉能令自己一步登天的機會。人往高處走,這是一種普遍心態,但若做得太過火,“馬屁精”的綽號恐怕是逃不掉了。
5.沒完沒了的“祥林嫂”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每當旁人問及他的近況,他都會習慣性地回答:“不太好。是這樣的,你聽我說。”然後,從小孩感冒3天不好,到自己最近心率不齊,再到這次升職被人“暗算”,直說得你替他扼腕歎息。下次再問他的近況,又聽到那句:“不太好。是這樣的,你聽我說。”他這裏永遠沒有好消息,就像祥林嫂見人隻會說:“我單知道冬天裏有狼……”
6.恨比天高的“杜十娘”
牢騷滿腹、怒氣衝天,這些就是“杜十娘”們最顯著的特征。盡管偶爾一些“推心置腹”的訴苦多少能構築出一種“辦公室友情”的假象,但綿綿不休的抱怨會讓身邊的人苦不堪言,因為他們把自己的苦悶克隆了一份。
7.不知疲倦的小喇叭
工作間裏一些小打小鬧式的玩笑無傷大雅,但要警惕它們發展成為令人生畏的閑話乃至傷人的謠言。很多不懂得三思而後語的人無意中就會成為各種流言的傳播媒介。
以上七種人雖無什麼大是大非,但其作為卻實在令人難以忍受。但話又說回來了,既然同事無法選擇,那麼我們就隻有暫時忍讓,或注意防守並進行適當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