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兵法09(3 / 3)

誰能夠精確地估算出因缺乏機智而導致的損失呢?——那些人生旅途上的跌跌撞撞、磕磕碰碰;那些生活中的彎路和陷阱;那些跌倒後的辛酸、苦澀與困惑;那些由於人們不知道怎樣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而導致的致命錯誤!

或許你接受過高深的教育,或許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受到過最尖端的訓練,或許你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是一個真正的天才,然而,你仍然可能在這個世界上鬱鬱不得誌或是難展宏圖。但是,一旦你能夠在原有才幹:的基礎上增加機智這種品質,並與才幹結合起來,你將驚奇地發現前途是多麼的坦蕩光明,而你在發展自己的事業時又是多麼的得心應手。

不管一個人是多麼的才華橫溢,天資過人,如果他缺乏足夠的機智來對才華和天資進行有效的引導;如果他不能夠在適當的時間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那麼他還是無法有效地施展和運用自身的才華。

與那些有著卓越才幹卻缺乏機智的人相比,成千上萬的人盡管才能平庸,但卻山於其機智靈活而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你處處都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僅僅因為不能主動尋找致勝的契機而備受挫折,遭受友誼、客戶和金錢方麵的巨大損失,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由於缺乏機智,商人因此流失了自己的顧客;律師因此而失去了富有的客戶;醫生則因此病人驟減、門庭冷落;編輯為此犧牲了訂戶;牧師則喪失了他在講道壇上的說服力和在公眾心目中的崇高形象;教師在學生中的地位為此一落千丈;政治家也為此失去民眾的支持和信任。

機智在商業活動中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對一個商人來說那就更是如此。在現代的大都市裏,有無數的誘惑在吸引著顧客的注意力,因而機智所起的作用就更為重要。

一位著名的商界人士把機智列為促使其成功的首要因素,另外的三大因素是:遠大的抱負、專門的商業知識和得體的穿著打扮。

如果一個人想要在自己的業務活動或職業中獲得成功的話,那他就必須擁有這種能贏得同事信任並幫助他結交可靠朋友的才能。一個真誠的友人會利用一切機會讚揚我們所寫的書,會不遺餘力地向他人仔細描述我們在最近一次開庭中的精彩辯護,或者是我們在治療某個病人時的神妙醫術;他們會在我們的名譽受到惡意的誹謗時挺身而出、仗義執言,並反駁和痛斥那些卑微的小人。

然而,如果缺乏機智的話,我們是不可能交到這樣肝膽相照、莫逆於心的知己好友的。

一個機智靈活的人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他所知道的一切事物,而且能夠巧妙地利用許多他所不了解的事物,通過熟練圓滑的技巧,他可以機敏地掩飾自己的無知,並比一個企圖展示自己博學的老學究更能贏得人們的尊敬。

在曆史上,借助機智成就大事者不勝枚舉。以林肯為例,機智使他得以從內戰期間無數不利的困境中解脫出來。事實上,如果缺乏這一重要因素的話,美國內戰的結果很可能會完全改變。

有人曾經說過:“每一條魚都有它的釣餌。”正如魚都有它的釣餌一樣,隻要我們具備足夠的機智,就可以在任何人身上找到突破的地方,從而接近他們――不管他們是如何怪僻乖戾,如何難以靠近。

適時變通:恰當運用善意的謊言

在交往中我們應該看到,辦公室人際關係錯綜複雜,人與人的關係是微妙不可言喻的。有時候,真誠未必能打動對方,而變通一下則能夠達到交際的目的,而且效果要比機械古板的真誠明顯得多,好得多。

使用善意的謊言,就是一種不錯的交際方式。當然,這種謊言盡管是善意的,但絕不是交際的主要手段。它隻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手段,而且還要符合道德規範。

通常情況下,當你的利益被他人侵犯,真誠相待無法得到維護時,不妨計劃一個小小的“陰謀”,編造謊言來震懾他或哄騙他,使自己正當的利益得到維護,挽回損失。

另外,還有很多善意的謊言是有必要的。比如醫生麵對著急的病人家屬,如果說:“沒希望了,你的親人快死了,無藥可救了……”那將對病人家屬造成多大的打擊?雖然事實如此,但也應該運用善意的謊言:“別擔心,會沒事的,我們正在用最好的醫療設備,最好的醫生進行搶救……”

實話實說往往會得罪別人,而生活中的恭維和奉承話,雖然許多都是虛偽和帶欺騙性的,但是卻可以使人高興;如果你說實話,就會獲得別人的臭罵。

有一個富人給自己晚年生的獨子過生日,很多親戚朋友都來慶賀,每個人見麵都祝福富人的兒子長命百歲。富人很開心,熱情地接待他們。最後來了一個人,見麵卻沒恭維和祝福長命百歲之類的話,而是說:“你兒子會死的……”富人頓怒,當場叫傭人把那人趕了出去。

是的,人都是會死的,最後來的那個人的話一點沒錯,但是在富人高高興興地為兒子過生日的時候卻不該說。說真話是要分地點和場合的。隻要對人對己有利,又不會危害社會,說點善意的謊言也未嚐不可。

在生活中,人人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的局麵,如果實話實說,勢必造成對方的難堪,影響氣氛。假如能夠根據情況,迅速反應說出幾句謊話,反倒效果會更好。

在工作中,如果你的朋友因在事業上受到挫折或在精神上受到打擊,痛苦不堪、悲傷不已。正麵的安慰可能更會加深他的傷痛。這種情況下,你可以編造一些謊言,促使他擺脫痛苦,重新振作起來。

人際關係其實可以說是人世間最脆弱的東西,這或許是因為它是建立在脆弱的人性的基礎之上的。在辦公室中,與大家和諧相處,也是搞好人際關係的重要一環。能做到與同事關係融洽,有利於消除剛到一個新的環境中所產生的不適應感和孤獨感。因為大家都有著相對更接近的情感和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話題。與同事相處,也不能太隨便,一定要有章法。

善於利用善意的謊言,其目的就是在辦公室競爭中更好地處理矛盾,有利於自身發展。在社交活動中,有許多地方可以運用善意的謊言來掩飾,隻要使用恰當,必定能使你的社交活動大放異彩。

加倍努力: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熱

在職場上,一個人即使能力再強、機遇再好,也不能保證一輩子一帆風順。稍有不慎,你就有可能坐上他人的冷板凳。

小李剛進公司時很受上司賞識,但慢慢的,他感到自己好像被上司“冷凍”起來了,到底犯了什麼錯誤,他自己也說不清。整整一年,上司不召見他,也不給他分配重要的工作。他隻好忍氣吞聲地呆著,就這樣過了一年,上司終於又召見他,並且提升了他,給他加了薪!同事們都很佩服他,說他把冷板凳給坐熱了。

人為什麼會坐上冷板凳呢?其中的原因很複雜。

1.自身能力有限

能力有限者隻能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但也沒差到必須讓人開除的地步。因此,上司和同事感到此人可有可無,當然不可能重用此人了。

2.經常出錯或錯誤嚴重

工作中不可能不出錯誤,但如果你總是出錯,或者犯的錯誤太大,讓公司遭受的損失太重,這樣就會讓上司和同事對你失去信心,他們害怕冒更大的風險,所以隻好暫時把你擱置一邊!

3.人際關係的影響

隻要你處於一個團隊之中,就要麵臨人際關係的問題,要像幹好自己的工作一樣處理好與上司和同事的關係。而且有些團隊關係複雜,這種地方你就得更加小心。如果你不善鬥爭,就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失勢,並坐上冷板凳。

4.大的環境發生了變化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很多人的發跡是由於一時的環境所致,因為他的個人條件適合當時的環境,可是時過境遷,英雄無用武之地了,這時候他隻好坐冷板凳了。

5.上司的個人好惡。

這種情況沒什麼好說的,也沒什麼道理可講,反正上司或上司突然不喜歡你了,你也沒轍,隻好坐冷板凳,等到他慢慢開始喜歡你。

6.冒犯了上司。如果你的上司或上司寬宏大量,他可能對你的冒犯不大在意。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在言語或行為上冒犯並惹惱了上司,你就有可能坐冷板凳。

7.威脅到上司的地位

如果你能力太強,又過於表現自己,你的上司或上司就會失去安全感,他們害怕你出頭,怕你對其位置構成威脅,怕你奪了他的位置,自然會給你坐冷板凳。

8.上司有意在考驗你

一個人要想做成大事,必須有勇氣去麵對挑戰,有耐心麵對繁雜的工作,同時也要有身處孤寂的韌性。對於上司來說,有時要培養一個人,除了讓下屬幹活之外,還會給他出一些難題,一邊觀察,一邊訓練。而且這種考驗上司事先不會讓你知道,知道就算不上考驗了。

有些人坐上冷板凳後,不去仔細思考其中的原因,隻知道整日抱怨,長此下去,反倒害了自己。其實,與其坐在冷板凳上自怨自艾,還不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行動向他人證實自己,用耐心好好把冷板凳坐熱。下列意見供你參考。

1.提高自身的能力

當你得不到重用時,正好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廣泛收集各種信息、吸收各種知識,以此增強自己的實力。一旦時來運轉,你便可躍得更高。

2.以謙卑的態度廣結良緣

當你坐上冷板凳後,你的朋友可能同情你,想辦法幫你;但那些平時對你不滿之人這時可能要高興了,他們巴不得你永遠站不起來。所以當你身處不利時,要學會以一種謙卑的態度廣結良緣,切莫提當年之勇。

3.更加敬業

盡管你坐上冷板凳後平時所做的事可能微不足道,但也要一絲不苟地做給別人看。別忘了,很多人都在冷眼旁觀,給你打分,如果你做得很好,他們也無話可說了。

4.學會忍耐

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成大事的人往往能忍受一時的閑氣,因為他們明白黑暗是暫時的,忍耐一會兒就會迎來黎明。

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相信你一定會把冷板凳坐熱。冷板凳都坐熱了,你就沒什麼好怕的了。此外,很多人都喜歡錦上添花,誇大其詞,當你把冷板凳坐熱後,自然會贏得他人的掌聲。

忍辱負重:在不滿的情況下仍堅持工作

決定離開公司往往隻基於一個原因,就是不滿現在工作環境,然而,在不滿的情況下仍堅持這份工作,原因可能就多了。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都可以反映出你不凡的耐力。無論做什麼事,其過程往往都是困苦的,隻有在困難時加一把勁,衝破障礙,才能有成功的一日。

不過,能夠真正支持你繼續下去的原因,不外乎兩點:不甘於向困境屈服,認為自己不會就此失敗,這確是可喜可賀的想法。另一想法就是來自經濟上的,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忍辱負重,以保持過得去的生活水平。

這兩種想法同樣可以證明你是絕對有條件成為優秀上班族,因為每個人所麵對的是現實的社會,故此腳踏實地,麵對現實才是坦誠上班族的風範。

最現實的問題是,繼續留在這裏,你又該如何應付辦公室內已經惡劣的人事關係呢?也許你並未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過,假設局麵已經水火不容,你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麵對的方法還是有的。

1.依然故我

最常見的事例就是依然故我。這種方法是保持自己在公司一貫作風,既不作少許屈服讓步,也不再計較他人議論和看法,隻求自己活得開心。

這種方式也不是絕對悲觀的。人類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習以為常,適應環境,假以時日,上司和同事或許會因你的一成不變而習慣之,從而接受你。

李文原則性極強,事事講求理想和自我,最討厭的就是要強將自己的價值觀念施加給別人,若有人不滿自己的意見就甚為不悅。隻是他工作表現極佳,人際關係卻甚為差勁。同事在背後的議論和疏遠,使他甚為沒趣,於是起了辭職的念頭。後來經上司挽留勸導才留下了。

由於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但又堅持不作改變,於是隻有默默耕耘,少說話多做事,漸漸同事間又開始接受他。雖然沒有什麼生死之交,但還說得過去,他已心滿意足了。

2.胯下求生

這樣的態度就如曆史人物韓信所受的胯下之辱。君子不吃眼前虧,忍一時之氣,無後顧之憂,實在無可厚非。當公司內普通人對你產生不滿,能夠暫且放下自我,力求改善,借以建立較好的人際關係,就是一種美德。若可因而改善人際關係,就不必再為日後的人事紛擾而擔心,可謂一勞永逸。

同事們對張哲的印象不太好,主要是覺得他自恃家境好就傲慢無理,愛擺闊。這使他在公司內孤立無援。張哲回心一想,發現自己確實有許多不是,於是便不動聲色地改進。他有時會刻意表現得斤斤計較,有時又裝窮,借以和同事同聲同氣,逐漸同事間又覺得他並非太差,就和他稔熟起來。他自然開心不已。

3.守株待兔

這種類型的人主要是不求進取,隻求奇跡。他們有別於“依然故我者”的是從不檢討,也毫不改變自己的態度,盡管別人已表現不耐煩,他們仍然視若無睹,照做不變,不懂知情識趣的重要。

理論上,這種做法是會令同事間關係惡化的,同事隻會越發不接受他甚至討厭他,直至他離開。唯有期望奇跡出現,讓同事對其觀感轉變,或是時來運轉,升官發財不必再顧慮其他人的看法。

不過,這樣的態度十有八九是要失敗的,因為沒有人會遷就你和容忍你。要成為社會一分子,就不能不稍作讓步,適應環境。否則於社會群體活動之中必定不容,到時後悔莫及,可能一事無成。

對於在事業上正春風得意的你來說,也許以上論調太過悲觀。不過,千萬別以為這是不必要的,認清方向,把握要訣,總是有利無害的。

永不服輸:什麼時候奮起都不晚

他五歲時就失去了父親。

他14歲時輟學開始流浪生涯。

他在農場幹過雜活,幹得很不開心。

他當過電車售票員,也很不開心。

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但軍旅生活也不順心。一年的服役期滿後,他去了阿拉巴馬州,在那裏他開了個鐵匠鋪,但不久就倒閉了。

隨後他在南方鐵路公司當上了機車司爐工。他很喜歡這份工作,他以為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他18歲時結了婚,僅僅過了幾個月時間,在得知太太懷孕的同一天,他又被解雇了。接著有一天,當他在外麵忙著找工作時,太太賣掉了他們所有的財產,逃回了娘家。

隨後大蕭條開始了。

他沒有因為總是失敗而放棄,別人也是這麼說的,他確實非常努力。

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但後來因生計所迫,不得不放棄。

他賣過保險,也賣過輪胎。

他經營過一條渡船,還開過一家加油站。

但這些都失敗了。

有人說,認命吧,你永遠也成功不了。

有一次,他躲在弗吉尼亞州若阿諾克郊外的草叢中,謀劃著一次綁架行動。

他觀察過那位小女孩的習慣,知道她下午什麼時候會出來玩。他靜靜地埋伏在草叢裏,思索著,他知道她會在下午兩三點鍾從外公的家裏出來玩。盡管他的日子過得一塌糊塗,可在此之前他從來沒有過綁架這種冷酷的念頭。然而,此刻他借著屋外樹叢的掩護,躲在草叢中,等待著一個天真無邪、長著紅頭發的小姑娘進入他的攻擊範圍。為此,他深深地痛恨自己。

可是,這一天,那位小姑娘沒出來玩。

因此,他還是沒能突破他一連串的失敗。

後來,他成了考賓一家餐館的主廚。但一條新修的公路剛好穿過那家餐館,他又一次失業了。

接著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齡。

他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到了晚年還一事無成的人。

幸福鳥,或隨便什麼鳥,總是在不可企及的地方拍打著翅膀。

他一直安分守己——除了那次未遂的綁架,但他隻是想從離家出走的太太那兒奪回自己的女兒。不過,母女倆後來回到了他身邊。

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都過去了,而他卻一無所有。

要不是有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還不會意識到自己老了。那天,他身上的什麼東西憤怒了,覺醒了,爆發了。

政府很同情他。政府說,輪到你擊球時你都沒打中,不用再打了,該是放棄、退休的時候了。

他們寄給他一張退休金支票,說他“老”了。

他說:“呸!”

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並用它開創了新的事業。

而他,也終於在88歲高齡時大獲成功!

上麵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哈倫德·山德士,肯德基的創始人。他用他第一筆社會保險金創辦的嶄新事業正是肯德基家鄉雞。他的故事證明了這個道理,即使上帝關上所有的門,他還會給你留一扇窗,而你自己,一定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

即便我們失敗千次、萬次,隻要我們有永不服輸的精神,什麼時候奮起都不晚,我們依然還有成功的機會。

天無絕人之路,不管你經過多少挫折、多少磨難,隻要你努力,一定會創造出奇跡。

不輕言放棄:再堅持一下或許就會看到成功

有一年中考作文題是一組漫畫:一個人挖井找水,挖了幾口井,都沒挖到有水的深度就放棄了,而且有一口井隻差幾鍬就可見水了,但他沒有堅持下去。其結果是挖井人發出這樣的感慨:“這裏沒有水!”並悻悻離去。這個作文題,實際上是在批評“淺嚐輒止”的不良學風,和“見異思遷,三心二意”的壞毛病。他能讓人得出這樣的結論:成功往往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在美國西部的“淘金熱”中,有一個人挖到了金礦。他高興極了。愈挖掘希望愈高,後來礦脈突然消失了。他繼續挖掘,但努力仍歸於失敗。他決定放棄。他把機器便宜賣給一位老人後,便坐火車回家了。這位老人請了一位采礦工程師,在距原來停止開采的地下三尺處挖到了金礦。這位老人從別人放棄的地方開始,淨賺了幾百萬美元,那個沒有“再堅持一下”的人知道了這個結果,肯定會後悔的。

世上有很多事,往往再堅持一下,就能取得成功。但如果停下來不做或把目光放到別處,那就會和畫餅充饑一樣,永遠達不到目的。這是個淺顯簡單的道理,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卻常常忘了它。我們常常會有“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遺憾。成功距我們僅一步之遙,我們卻在最後的關頭放棄了努力,讓勝利和我們擦肩而過,多麼令人遺憾呀!

黛比13歲時就依照巧克力食品包裝袋上的製作方法焙製甜餅。結婚後不久,她便想開一家甜餅專賣店。她拜訪了許多精明能幹的老板,詢問他們的建議。但他們的意見如出一轍,他們說:“放棄這念頭吧,人們的嘴巴已經被甜餅塞滿啦!”但黛比還是堅持在1997年8月開張了她的“菲爾茲太太甜餅店”。

第一天,黛比在店裏站了一上午,但一個甜餅也沒賣出去。但永不放棄的決心使她堅持了下來。站在店裏等不到顧客,她便將一疊甜餅放在托盤上,在大街上來回奔走,免費贈送。甜餅免費送完了,黛比便回到店裏,繼續烘烤甜餅。而這時開始有顧客上門了。她認出這些顧客就是剛才在街上免費吃甜餅的人。這天結束時,她點點鈔票,足足賺了50美元。到1983年,菲爾茲甜餅業已有3000萬美元,共有160分店,分布在美國17個州,以及香港、東京、新加坡、悉尼等地。

台灣企業家高清願當初在經營台灣的統一超市時,連續虧損六年。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堅持走自己的路。終於在調整營業方針、市民消費能力提高之後,統一超市開始轉虧為盈。高清願的故事告訴我們,人往往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最需要“再堅持一下”,這是自己勇氣和毅力的嚴峻考驗。膽怯的人往往會退縮,而勇敢的人則會經受住考驗,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適時調整,等待時機,也是不可少的。

“輕易放棄,總嫌太早。”記住這句話吧。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再堅持一下”。有時,在順境時,在目標未完全達到時,也要“再堅持一下”,不要因小小的成功就停步不前。

“再堅持一下”,是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是一種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堅強信念,也是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胸懷。它不是蠻幹,不是賭徒的“孤注一擲”,而是在通觀全局的和預測未來後的明智抉擇,它更是一種對人生充滿希望的樂觀態度。

在大地震的災難中,不幸的人們被埋在廢墟下。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亮光,連空氣也那麼少。一天,兩天,三天……還有希望生還嗎?有的人喪失了信心,很快虛弱下去。而有些人卻不放棄生的希望,始終堅持著,哪怕是在最後一刻……結果,他們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他們從死神的手中贏得了勝利。

在職場奮鬥的過程中,也需要再堅持一下,不輕言放棄是獲取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