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 父母怎麼辦02(2 / 2)

批評不是目的。批評的目的也絕不是使孩子心灰意冷、垂頭喪氣,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挨批評,使他們充分地反省,改正錯誤;要讓孩子明白,怎樣做才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批評孩子的目的更不是為了父母自己出氣,而是為了教育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作決定。

2.批評前先肯定孩子的優點

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愛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全盤否定,孩子犯了點錯誤就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這對教育孩子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孩子小,有缺點、犯錯誤是正常的,絕不要一見孩子犯了錯誤就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如果我們隻針對眼前的錯事指責孩子,而忽略了其優點,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大人隻能看到他不好的行為。我們對孩子應該有個全麵的認識,孩子有缺點,也有優點。有時孩子出於好心,結果卻做了錯事,我們在批評時一定要客觀分析,一分為二地對待孩子。最好先稱讚孩子的優點,接著輕描淡寫地“不過……”,指出其不足,讓孩子慢慢體會自己的不足之處,慢慢改正。孩子都是喜歡表揚的,這樣的批評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3.根據孩子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評方式

批評比表揚更複雜,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更大,要特別慎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的性格、氣質有所不同,采取的批評方法也要有所區別,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在批評膽小的孩子時,可以摟著孩子的肩膀,或拉著孩子的手,給孩子講道理。責備孩子時,應該用眼睛正視孩子,一邊指責一邊適當增加身體接觸,這樣就能夠達到恩威並用的效果。

4.給孩子一個認識錯誤的過程

家長批評、懲罰孩子往往心急,總想“立竿見影”,以為孩子全都認可了就改正了,其實不然。孩子對錯誤有個認識過程。有的孩子接受了批評之後會猛然醒悟,而有的對家長的批評還有個消化的過程。在孩子還沒徹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就要求孩子百分之百“認罪”,其實是自欺欺人。即便孩子低頭認罪了,也是違心的。另外,即使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其行動上也還有個轉化的過程。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加深認識的時間,耐心等待,不要操之過急。

5.批評的言語要適當

有些家長認為加重批評的言詞能對孩子起到更深刻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批評越過火,孩子可能越反感,教育效果可能越不理想。“你算完了,這一輩子全完了,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麼笨的孩子”;“你真是混蛋透頂,不可救藥”。

麵對這樣過火的語言孩子會感到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是,很容易產生自卑感,甚至破罐子破摔,“反正我算完了”,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批評的效果無形中就降低了許多。要使孩子對批評心服口服,就必須做到公正、合理。批評要實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要以為說得越重越好。

當然批評、懲罰太輕也不行,太輕不足以引起孩子警惕,麩皮蹭癢也沒什麼效果。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查清楚,合理、公正、適度地批評,以免超過了“度”,事情走向反麵。

批評雖然談的不是優點,但運用好了卻能起到調動積極性的作用,會促使孩子把人性中最美、最好的一麵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