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教孩子嗎全集9(2 / 3)

愛心教育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會或得更自信更快樂。俗話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孩子愛心的培養,需要父母的愛心澆灌。世界五彩繽紛,人間豐富多彩,都需要有愛心的人去發現,去欣賞,去領悟。如何培養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呢?

1.愛心培養從娃娃抓起

嬰幼兒期是人各種心理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愛心的形成也是在嬰幼兒時期。因此培養孩子的愛心,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抓起。在嬰兒時期,父母要經常愛撫孩子,對孩子微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是孩子萌生愛心的起點。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要把自己看作孩子的夥伴,陪孩子遊戲、聊天、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被愛的幸福,為孩子奉獻愛心打下基礎。

2.給孩子正確的愛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愛自己的孩子,那是母雞都能做到的事。”關鍵在於怎樣去愛,如何去愛。獨生子女是家庭中唯一的孩子,特別是在“四二一”式的家庭中,獨生子女自然成了全家人愛的中心,愛的焦點,父母幾乎是別無選擇的把所有的愛給了這唯一的獨苗。愛孩子就是要有理智地去愛,而不是溺愛。嚴格要求正是愛孩子的一種體現。嚴格要求並不意味著對孩子扮出一副嚴厲的麵孔,更不是動輒就訓斥打罵,而是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凡提出來的要求就應該堅定不移的要求孩子做到。

3.保護好孩子的愛心

有時候父母由於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對孩子表現出來的愛心視而不見,或訓斥一番,把孩子的愛心扼殺在萌芽之中。比如有個小女孩為剛下班的媽媽倒了一杯茶,媽媽卻著急地說:“去去去,快去寫作業,誰用你倒茶。”再如有個小孩蹲在地上幫一隻受傷的小雞包紮,小孩的媽媽生氣地說:“誰讓你摸它了,小雞多髒呀!”孩子的愛心就這樣被父母剝奪了。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或剝奪孩子的愛心。

4.強化友好行為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一旦發現孩子的友善行為,就要及時地親吻、擁抱或讚揚孩子,也可以采取獎勵孩子小禮物等方式鼓勵他,受到鼓勵的孩子下次會比較容易再次出現類似行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閃光點”視而不見,孩子表現同樣行為的頻率就會低得多。鼓勵孩子的友好行為,讓孩子的這種友善的行為形成一種習慣。

5.拓展的交往範圍

父母總是把孩子關在家裏,是培養不出真正的愛心的。因為在家裏,孩子屬於“弱勢群體”,理應享受很多“特權”和“優惠”,大人總是不知不覺地讓著孩子。父母必須得把孩子帶出去,讓孩子在社區裏活動,讓他自由地與同齡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沒有“特權”和“優惠”的情境下,能否識別他人的好意、回應別人的好意,孩子又如何向他人表達自己的喜好。如果孩子的交往出現了不順利的情況,父母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應變能力怎樣。這些都能反映孩子“愛心情商”的高低,幫助父母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愛心。

6.為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

許多父母隻知道一味地疼愛孩子,卻忽略了給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其實施愛與接受愛是相互的,如果讓孩子隻是接受愛,漸漸地,他們就喪失了施愛的能力,隻知道索取,不知道給予,並且覺得父母關心他是理所當然的。有的父母以為給孩子多點關心和疼愛,等他長大了,他就會孝敬父母,疼愛父母。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你沒有給孩子學習關愛的機會,他們怎麼會關愛父母呢?還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都不重要,隻有學習好了,將來才會有一個好的前程,於是什麼事都為孩子著想,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習慣、品質、心理對孩子的成長、成才更重要,並且這些都需要在生活、學習中培養的,不會一蹴而就。

7.讓孩子熱愛動植物

孩子與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動物和諧相處,也是培養孩子愛心不可缺少的內容,是鍛煉孩子愛心的重要途徑。讓孩子學會愛護花草,愛護小動物。經常帶孩子到動物園,告訴孩子人類熱愛動物是動物的好朋友,人類更關愛小動物,讓孩子了解熱愛小動物。或者買隻小動物,小毛小狗小兔來家裏養,讓孩子親身體驗接觸小動物,孩子會很疼愛它,愛動物的人是個很善良很有愛心的人。告訴孩子大自然是人類好朋友,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是一種美德。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植物園、郊外走走,讓孩子領略大自然的美感。讓孩子在輕鬆愉快中培養愛心。

8.轉移孩子的壞習慣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冷靜的對待孩子的缺點,要寬容的給孩子嚐試性錯誤的機會,善意的批評要講方式,用博大的愛心去感化。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這才是愛。先聽聽孩子的想法,你會有新的體會,才能有目的的、恰當的進行評議,也隻有恰當的評議才能使孩子信服、接受你的建議。不直接地去指責、埋怨,多給孩子建議性的引導;不說不能怎麼樣,多說如果能怎麼樣會更好。讓孩子確實認識到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不是敵人,能讓孩子信服的父母是擁有博愛的父母。作為父母,放下架子,身入童境,循循善誘是關鍵。不怕孩子出錯,就怕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孩子壞習慣的糾正,全在父母的轉移和引導上。

9.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方法。

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在生活中,父母要教給孩子關心他人的方法。如,父母實在太累了,不能答應孩子一起做遊戲的要求時,不妨直接告訴孩子:“媽媽太累了,想休息一會兒,寶寶自己做遊戲媽嗎?”如果孩子答應了,父母一定不要忘記說:“寶寶真懂事,知道心疼媽媽了。”爺爺想要看報紙,可以請孩子幫忙拿眼鏡,如果寶寶做到了,可以表揚寶寶說:“真是好孩子,知道爺爺腿不利索,能幫助大人幹事情了!”經過多次練習和提醒,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孩子便會主動地關心他人,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自己幫助了他人而感到快樂!

10.進行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巧設意境,不失時機地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父母要做愛的發現者和講解員,及時進行愛的傳遞,讓愛從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長。如看到母雞保護小雞時,可介紹母愛的偉大、無私和奮不顧身;講故事、閱讀書籍也是培養愛心的方式之一。

11.讓孩子在實踐中塑造愛心。

與別人分享好吃好玩的東西,對別人說一些關心體貼的話,同情並幫助有困難的人,不計較別人的過錯,對別人能夠寬容和謙讓,孩子的愛心就是通過這樣一次次的行為模仿和強化而逐漸形成的。從孩子還隻有幾個月大的時候選,父母就要讓孩子學著與別人分享東西。孩子漸漸長大了,在餐桌上,可讓他學著給長輩夾菜;鼓勵孩子給爸爸媽媽拿東西;給客人讓座,讓孩子做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從中品嚐做了有益於他人的事而帶來的喜悅。

12.父母要富有愛心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隻有富有愛心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富有愛心的孩子。孩子時時刻刻把父母作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父母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等,讓孩子覺著父母是富有愛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怎樣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

父母箴言

孩子的樂觀品質首先來自家庭和諧、幸福氣氛,來源於父母的樂觀自信幽默豁達,來源於父母將自己的樂觀精神感染給孩子。這樣,即使在他們以後的生活中碰到困難挫折,他也能始終保持健康的心態,具備心理承受力,克服困難實現既定的目標。

生活中經常發現,有的孩子年紀雖然隻有五六歲,但神情很憂鬱,怕生人,怕說話,怕做錯事。在學校,熱鬧的地方找不到他的身影,在家裏,很少與父母家人說話,喜歡縮在自己的小房間裏。這類小孩子長大之後極有可能成為悲觀主義者,甚至引發精神疾病。相反,樂觀的孩子活潑可愛,思維活躍,他們將來可成為事業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組織者。

有位英國母親說:“我的孩子不一定要萬眾矚目,也不一定要成為世界首富,但他一定要快樂,不管在順境還是逆境永遠保持快樂的能力和智慧。”每個孩子從生下來就具有這種智慧與能力,而這種智慧與能力比考試得第一名更有意義,這種快樂與智慧可以讓人學會以健康的姿態來熱愛生活,並溫暖地度過一生。

父母怎樣培養孩子樂觀的品質呢?

1.限製孩子的物質占有欲

如果給予孩子物質的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錯覺。父母應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樂並不取決於占有物質財富的多少。別把孩子寵壞“給孩子太多會令他們誤以為追求物質就是快樂之源。”家庭心理學家這樣說。有人發現拿走了孩子大部分玩具後,他們反而變得更會動腦筋去玩,因而也更快樂。不重物質的孩子即使擁有得少一些也會很滿足,因為他們能夠更靈活地運用手頭所有的東西。這並不是說永遠不給孩子東西,隻是不應該使孩子誤以為快樂就是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東西。

2.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為孩子提供多種選擇,並給予必要的引導。孩子有了廣泛的興趣愛好,就容易擁有快樂的性格。倘若隻有一種事物令你快樂,那你就相當危險。舉個例子,某個孩子可能因為錯過了他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而整晚都不開心;但另一個興趣廣泛的孩子,他就會改為看書或遊戲,並同樣自得其樂。

3.密切同孩子之間的感情

讓孩子懂得與人和睦相處、與人關係融洽是快樂的一個重要條件。父母不能完全支配孩子的社交生活,但卻可以通過與孩子的親熱關係,引導他們如何與人相處。父母可以盡量安排孩子常與別的孩子一起玩,如參加同齡兒童的遊戲活動,或帶孩子到遊樂場跟小朋友玩耍;要是能隨時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裏來玩,那就更好。父母還應該幫助孩子培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態度。有時候,請孩子談談家裏的人和事,談談故事或電視節目中的人物可能會有的感受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4.和負麵評論說再見

成人們時常對各種人與事進行評論,其中不乏負麵的東西。例如,父母評論孩子幼兒園的園長很無能,或者兒童醫院醫生很馬虎等等。父母也許不會意識到這些評論對孩子產生的影響。但事實上,它們會讓孩子漸漸喪失對周圍人和環境的信任,從而失去安全感,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會快樂的。父母應該讓孩子覺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們本質上都是好人。

5.給孩子樹立一個實際的目標

建立一個可行的計劃,樹立一個實際的目標,讓孩子自己努力去實現。當孩子不斷看到努力的成果,樂觀、自信自然會充溢孩子的小腦袋。切記少用、不用否定性、傷害孩子積極性、自尊心的批評。即使孩子真的犯了錯誤,在客觀上分析、指正之後,再教他正確的方法,而不應過多地替他惋惜、後悔,如“你要是那麼做,一切就好辦了”等。孩子沉湎於回憶、懊悔多一分,他的樂觀精神便會少一分。

6.教導孩子要不屈不撓

應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樂,其秘訣在於有適應力很強的心理狀態,這使他們能很快地從失望中振作起來。在孩子受到某種挫折時,父母要讓他知道任何困難都會有一線轉機,前途總是光明的,並教孩子注意調整心理狀態,使他恢複快樂的心情。倘有出現經過孩子努力也沒能扭轉的情況,父母便應該幫助孩子尋求安慰自己的辦法,可聽音樂、看書、向別人傾訴心聲等。

7.讓孩子全身心投入

專家研究發現,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於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裏的投入並非指給孩子安排滿滿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因為那樣隻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快樂。而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例如集郵、拚圖等,它們並不是某種競技,卻同樣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8.給孩子一定的決策權

是指導還是控製孩子的行為,這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係。父母應設法給孩子提供機會,讓孩子決定選擇什麼、做什麼。一個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自然會是一個快樂的人。

9.讓孩子運動起來

無數的研究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強壯、體力充沛會帶給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覺,讓孩子快樂。另外,對孩子來說,跑、跳、遊泳、騎車等等體育運動本身就十分有趣,而這恰恰就是快樂的源泉。

11.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滿與和諧

家庭和睦也是培養孩子快樂品質的一個主要因素。有關資料表明,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能幸福生活的比在不幸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要多得多。

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父母箴言

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能有助於他形成高尚情操,愉悅精神,美化心靈和啟迪智慧。將會使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獲得更多的幸福,達到更高的境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孩子生下來幾個月就喜歡色彩鮮豔的東西,愛聽優美的音樂;一二歲的孩子就懂得穿新衣服好看,願意別人誇他美。但是,孩子在幼兒時期,對真正的美與醜是缺乏辨別能力的,往往以為衣服色彩鮮豔就好,不管顏色是否協調,有的以為式樣新奇的就美,不管好看不好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審美能力會逐漸提高,但畢竟還是很不成熟的,這就需要父母進行有益的引導,不斷給予培養和提高。

人們的審美觀念,是受時代、民族、階級、傳統、習慣、文化教養的影響和製約的。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和不同文化教養的人,有著不同的審美觀念。這種不同的審美觀念表現在審美理想上,有的高尚,有的低級;有的遠大,有的渺小。表現在審美的趣味上,有的健康,有的庸俗;有的向上,有的沒落。表現在審美的判斷上,有的正確,有的錯誤;有的深刻,有的膚淺等等。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教育孩子分清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從小就培養他們具有健康的審美趣味,給他們聽優美的音樂,教他們唱健康的、適合他們年齡特征的歌曲,給他們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指導他們正確理解欣賞大自然的美、勞動的美、日常生活的美以及藝術作品的美等等,使他們逐步具有高尚的審美思想、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審美判斷,逐步養成積極、開朗、朝氣蓬勃、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操,為將來具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美學修養以及創造美的生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為父母,怎樣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呢?

1.為發展孩子美感和審美能力提供條件

孩子天天生活在家庭環境之中,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情趣和習慣。家庭環境美,最基本的標誌就是幹淨、衛生、整潔、明亮。父母把家庭得井然有序,家具擺設合理,疏密適度,門窗明亮,幹淨的家庭環境給人以愉悅的感受,會使孩子感到舒適愉快,形成一種明快的美,無形中培養了他們愛整潔、愛幹淨的情感和美的習慣。若是把屋裏的東西擺得雜亂無章,裝飾庸俗土氣,沒有一塊孩子玩耍的空間,這些都不利於對孩子進行美的熏陶。

2.教育孩子懂得審美的辯證法

父母還應該教育孩子懂得美的辯證法。許多哲學的道理都是可以用現實中平凡的例子去說明的。如外表漂亮的金龜子、蝶類和各種蛾類,雖然它們鮮豔奪目,但因為它們齧食農作物,與人類為敵,往往不被認為是美的;而外表並不好看的蝙蝠、青蛙,卻因為能夠消滅害蟲有益於人類,人們都時時不忘它們,它們的本質是美的。又如下肢癱瘓仍然頑強學習的張海迪,耳朵聾了的音樂家貝多芬,他們都克服了生理上的巨大痛苦而為人民作出貢獻,成為受人尊敬的人。他們的心靈美,是值得每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都要好好學習的。這些生活中的例子,曆史上和現實中的人物事跡,證明了一條樸素的真理:為人類做出貢獻,雖然外表差一點,但人們也認為很美,而那些損人利己的,即使看起來很奪目,但本質是醜的。這些道理,靠泛泛而談,不容易使孩子信服,而從故事和見聞中的例子加以啟發和誘導,卻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通過這樣的審美教育,孩子就懂得了美的真諦。

3.培養孩子廣泛的藝術興趣

父母應借助於藝術的手段,培養孩子廣泛的藝術興趣,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高尚的情操,這對發展孩子通過藝術的美來提高審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對孩子來說,文學作品、音樂、舞蹈和工藝美術等都有巨大的感染力,並且富有形象性、直觀可感性等特點。如音樂可以陶冶孩子的情趣,優美的旋律能培養孩子的音樂聽覺,引導啟發孩子性格的溫柔,歌聲進入幼小心靈,起著潛移默化、發展智力和想象力的作用。父母還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學習一兩種樂器,如鋼琴、小提琴以及管樂等。玩玩具可以發展孩子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看圖書、聽故事能培養孩子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興趣和求知欲望。

4.重視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審美的過程離不開生動豐富的感性材料,因此要重視觀察力的培養,哪怕是一束花的放置、一幅圖畫的懸掛、一個裝飾品的陳設,都應具有形式美感的特點。可以從形狀、色彩、結構,以及平衡、對稱、變化、統一等方麵引導孩子仔細觀賞。另外,還可通過觀看圖畫、電視、工藝品、生活用品等活動,獲得造型美的粗淺知識。

5.引導孩子領略自然美

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欣欣向榮。對孩子來說,這一切都充滿了神奇的色彩。父母應利用大自然的美好對孩子進行美的熏陶,如帶孩子到郊外野遊,到公園做遊戲,到動物園觀賞動物等等。在欣賞時,家長最好把簡練的語言和眼前的風景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啟發孩子的靈感和想象力,加深對大自然美的領會,把孩子的思想感情帶到優美的境界中去。這些自然的景象,孩子們天天看得到,但都不知不覺地成為過眼煙雲,容易引起美的感受和聯想,腦子裏似乎沒留下什麼。隻有家長用適當的方式來啟發和誘導,孩子們才能從平凡的事物中體會到自然美,體味到其中蘊涵著的美。對於山水景物的欣賞更需要家長慢慢地加以引導,使孩子去領受自然造化的美美。孩子們徜徉在品類繁多的動植物大觀園中,能學到知識,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同時也接受了美的熏陶。

6.運用知識提高孩子審美能力

運用知識提高孩子審美能力,可從多方麵入手。比如,建築美的欣賞,建築藝術曆來被稱作為“凝固的音樂”。那些造型精巧、風格多樣的古今中外建築,以其巧奪天工而被世人讚歎,我國是建築藝術馳名世界的國家,在遼闊的國土上,有數不勝數宮殿、寺院、石碑、橋、塔、亭、台、樓、閣、軒、廊,像明珠一樣燦爛奪目。平時,父母有機會就可帶孩子觀賞,觀賞時,先讓孩子看到建築物的全貌,講解建築物的布局、功能、結構、色彩、造型上的特點,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古代建築宏偉、氣勢的美。有的古代建築和風景勝地還有動人的神話傳說,讓孩子了解這些故事和傳說,既可增長知識,又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使審美更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父母應該積極創造條件,用知識啟迪孩子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全麵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