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8(3 / 3)

還是這一部電視劇,又講述了類似的一個故事:客房登記員梅甘和侍者戴夫,由於工作繁忙,新婚不久卻無法度蜜月,便私自在飯店的總統套房幽會。這是嚴重違反飯店規定的行為,應受到嚴厲的處分。但卡博琳夫人原諒了他們,反而謊稱自己要外出旅遊幾天,將自己房間的鑰匙交給了他們,請這對新婚夫婦能夠在工作之餘享受新婚的甜蜜。

這位管理者無疑是相當聰明的,正是她這種處事方法,牢牢掌控了員工的感情,使他們對領導者感激不盡,從而在工作上盡力報答善解人意的卡博琳夫人。

實際上,部屬對領導者的印象大多來自日常頻繁的細節。所以領導者要多與部屬接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借用一些時機和場合,用自己的熱誠去關心部屬、影響部屬、感化部屬,使部屬真切地感受到領導者溫暖的心,從而更加熱愛工作。

要明確褒獎與奉承的界限

沒有人會因褒獎而憤怒的。被褒獎當然比被指責來得愉快,即使是常板著麵孔的人,當他被褒獎時,臉上的肌肉也會放鬆的。

當然,必須有值得褒獎之處,才能褒獎,無緣無故地褒獎,就可能是在奉承、巴結了。

對鄰居和企業無關的人奉承,或許無傷大雅。但若以一企業領導者的身份對部屬奉承,是會使其人格大受損傷的。

如有值得褒獎的事實,率直地稱讚是有必要的。領導者將自己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不管是領導者本身或是被褒獎的部屬,心中都會感到無限喜悅的!

內心的喜悅應適當地加以表現出來。但若褒獎過度而成為奉承,就不適當了。

不過,褒獎與奉承之間的差距是很難區別的。

部屬認為自己的工作非常優異時,領導者就必須以“好好幹吧”的口氣勉勵他。部屬在感激之餘,將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不過,要是部屬沒有值得稱讚之處,而領導者胡亂地加以奉承的話,那就會降低自己的身價。

s公司照例在公司成立的紀念日時表揚資深員工,對象是連續工作達十年以上者,有一年,當M先生在接受表揚時,卻出了問題。M先生確實是在公司工作了十年以上,可是他經常遲到、早退的工作態度卻是令人看不慣的,因此大家議論紛紛,到底是誰將這種“懶鬼”表揚上去的?

上述之例足以說明,事實與表揚之間常有出入。同時也告訴我們:隨意褒獎,是會引起很嚴重的後果的。

領導者應該了解,褒獎部屬並不比指責來得容易。領導者必須持著誠意,將私心除去,如此才能處事公正。

褒獎的方式要依對象而異

在以往的社會裏,是不會輕易褒獎人的。即使有必須褒獎的事實,也不會將它說出來,而將其放在心裏,因此,年輕人往往不了解領導者的想法。

近來,愛情的表達方式,雖也日趨於直截了當,但是對一般年紀較大的人來說,還是覺得難為情的。

企業也由於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法。領導者所使用的方法,如果太過於劃一,也是不能發揮效用的。

例如,部屬做了值得獎賞的事,若對方是年輕人,獎賞的語氣多少應稍有誇張的意味,握手是必要的。相反地,若對方是年事較高者,以“好好幹”一句話,就已充分地表示了獎賞的意思。再者,年輕人除了褒獎的言詞外,總是期待有獎金、獎品,若能大量地提供,會有更好的結果。在拿到獎品後,馬上拆開,發出了“真是謝謝”、“這是什麼東西呀”等率直的表現。相反地,年事較高者對於一句讚賞的話就很感激了!

姑且不論上述兩種作風孰好孰壞,領導者要褒獎部屬時,都必須因人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在同一團體內,並不是每種方法都行得通的。不過,至少領導者得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

以上說的都是褒獎的技巧,這是不容忽視的。在褒獎部屬時,領導者左顧右盼、邊看書籍邊說話,即使褒獎了員工,也無法使員工感激,反而會招來反感。

褒獎多少也需要點演技,不過對部屬不能造成侮辱,不然會得到反效果的。像最近歌手們流行邊唱邊跳的歌唱方法,這都是為了引起特殊效果,此種方法在企業上有時也是必要的。

采用必要的間接褒獎法

部屬有值得褒獎的行為時,必須給予適當的稱讚。若已對自己的行為沒什麼記憶,卻受到褒獎,是不會有什麼效用的。因此在直接獎賞外,必須還要有間接性的方法。

這方法就是當他本人不在場時,對其他人員說:“他最近出勤率非常好”、“他的工作沒發生任何錯誤”等等,間接的褒獎會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同時也能使他本人感到振奮。

這種方法通常都能收到良好的效用。同時,領導者對某一部屬的稱讚,可能會引起其他同仁的共鳴,這在團隊精神上是很有用的。

間接的褒獎方法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領導者絕對不能在背後說部屬的壞話,這點很重要。如果需要糾正,最好當麵指責他。在其他同仁麵前也不能表示對某人的不滿,萬一事情傳到當事人的耳裏,就會造成在領導者之間的磨擦。

常有職員在酒席上,說出對上司不滿的話語,但是等他酒醒後卻是一個忠實的部屬。領導者聽到部屬的怨言,也常是在這種場合。每個人均對自己可能會遭到背地批評感到不安,彼此信賴關係也就因此而遭到破壞。

間接褒獎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應該活用它。可是背地裏說部屬的壞話是會破壞間接褒獎方法所得來的效果。

領導者並不是聖人,有時也會將平時對部屬的不滿一一說出。所以,領導者必須靠身心的修養,才能夠不壞事。

唐代文學家陳子昂說:必要的讚揚和獎勵不給予,雖有賢才也不會效命。古人“誠信”兩字取天下,就是講求“情義利”對部屬,隻要有利,特別是市場經濟的今天“利”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

合理正確地獎懲人才

任何一個辦得好的企業,它的管理人員所以能盡到管理責任,主要是因為它對管理人員能及時地和公正地進行評價,同時,又用此評價作為依據,對他們作出恰當的獎勵或懲處。凡是這樣做的公司,它的各級管理人員就能盡到自己的管理責任,並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有上進心。很自然地在工作中展開競賽。久而久之,在該公司中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工作作風和傳統習慣:以上進為榮,以消極平庸為辱。這種優良傳統的形成,是企業的精神財富,是無價之寶,是財運亨通、年年賺錢的基礎。

但是,要對管理人員的工作做出正確的評價,必須有一整套的評價製度和方法。在美國和歐美各大公司中,往往要聘請心理學專家來主管對各個人的評價工作。

對一個管理人員的評價,必須是全麵的和係統的。評價一個人的工作成績,切忌片麵性和主觀性。因此,不要草率地根據一兩件事,就對某個管理人員的品質、責任心和工作能力作出判斷。對一個人作出正確的判斷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檢驗和比較。

在進行評價的時候,要聽其言,觀其行。要把他作出的工作成績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在一家公司裏,首先要看他的工作是否推動了公司的發展,是否有助於公司完成它的目標。公司要特別防備那些隻會說而不會做的人,要獎勵那些埋頭苦幹和認真負責的人。

在有些公司裏,有些人隻會阿臾奉承,無實際的工作能力。這種人,為了使公司重用自己,有時不惜吹牛說謊,誹謗別的優秀管理人員。公司應該防範他們升任高職,因為提升了這些人,就等於懲罰了那些真正一心為公司工作、認真負責的人。那些隻會花言巧語,又無實際能力的人,往往喜歡說謊和誹謗別人。因為他們自己既無實際工作能力,又想要獲取要職,惟一的出路就隻有說謊或誹謗別人。公司若縱容這些人,就等於用一堆垃圾堵塞了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通道。因為讓這種人擔任管理職務,他屬下或與之平行的人,就不能發揮作用,甚至會因此而埋沒人才。

經常看到有些公司,由於用人不當,把那些隻會說,而不會做的人提拔到重要的管理職務上,造成公司內真正能幹的人不安心工作,甚至紛紛要求離職。最後,使公司裏自上而下形成一種說空話的作風,各級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也失去了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長此以往,等於抽掉了公司的靈魂和活力,最終導致公司虧損甚至破產。

米契爾·拉伯福是美國一位有名的管理專家,他是一位從車間裏成長起來的管理者。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他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許多企業、組織之所以無效率、無生氣,歸根到底是由於它們的人才考核體係、獎罰製度出了毛病。拉伯福說,他所辛辛苦苦發現得來的這條世界上最偉大的管理原則就是:“人們會去做受到獎勵的事情。對今天的組織體係而言,其成功的最大障礙,就是我們所要的行為和我們所獎勵的行為之間有一大段距離。”

中國古人早就發現: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楚王好細腰,國中多餓死。”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論是古代的君王、官吏,還是今天的總統、經理,你獎勵什麼,懲罰什麼,無疑就是向世人昭示你的價值標準;你的下屬、人才,或者認同你的價值標準,努力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成為你所希望他成為的那種人;或者不接受你的價值標準,脫離你的企業、組織而去;或者就是陽奉陰違,投機取巧。

作為一個管理者,建立自己正確的(即符合企業、組織根本利益的)、明確的(即不是模棱兩可、搖擺不定的)價值標準,並通過獎罰手段的具體實施明白無誤地表現出來,應該是管理中的頭等大事。

拉伯福說,他在管理實踐中有兩大發現:1.你越獎勵的行為,你得到的越多。你不會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獎勵的。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判定人和動物會做對他(它)們最有利的事。2.在嚐試著要做正確的事時,人們很容易掉入這樣的陷阱:即獎勵錯誤的行為,而忽視或懲罰正確的行為。結果是,我們希望得到A,卻不經意地獎勵B,而且還在困惑為什麼會得到B。

也就是說:一是你要求人們做出什麼行為,與其僅僅停留在希望、要求上,不如對這種行為作出明明白白的獎勵更來得有效;二是人們往往犯這樣的錯誤:希望、要求得到A,卻往往得到了B,原因是他自己往往不經意地獎勵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