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宣帝旻寧道光皇帝手上,中國發生了巨大的曆史變化。道光皇帝雖然是清中葉一位沒有什麼建樹的皇帝,既不是開國之主,也不是亡國之君,他處的時代應該說是個平庸的時代,但又是中國曆史的重要分水嶺。這位皇帝30年的統治時期,成了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語”,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百年變革的起點、一個新時代的“序言”。道光皇帝是鴉片戰爭的頭號當事人,也是惟一一位跨越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代史的皇帝。在他治國時發生的比剃發更為嚴重的事件——八國聯軍打入北京。這個事件,遠比以前所有朝代的邊犯都要嚴重。因為以前的邊犯,都是周圍的鄰邦發動的戰爭,挑起事端的少數民族,從文明和先進程度看,都遠不如中原之國。這次不同,這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強大、較有實力、生產關係和生產力,都有重大變化國家聯合起來的侵略。也正是這種侵略,才使我們國家的社會性質有了改變。鄱陽也和中國絕大多數地區一樣,淪入了封建半封建殖民地社會。一方麵傳統經濟受到較大衝擊,另一方麵先進生產技術和新的文化觀念,也開始通過水,源源流入進古鄱大地。同樣,這個時期不少徽商,更加看好鄱陽。
眾所周知,鴉片戰爭的爆發,是因為這場戰爭以前,中國和外國的貿易優勢在中國,洋貨敵不過中國土產,茶、絲、瓷、棉布、中藥的輸出量逐年增加,白銀源源流入中國。英國為了挽救對華貿易逆差,加緊輸出了鴉片,既毒害了中國人民,又使白銀大量流入了英國。所以江西宜黃黃爵滋等人,提出了由皇帝下詔的《欽定嚴禁鴉片煙條例》。英國侵略者為了保護他們自己的罪惡目的,於是爆發了鴉片戰爭。兩次鴉片戰爭,讓帝國主義用堅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中國被再次強迫開放了10處通商口岸,九江是其中的一個。外國侵路者通過九江口岸掠奪的物產,首先是茶葉。祁紅婺綠,祁門的紅茶,婺源的綠茶,是徽州府的土特產,徽商的出口大宗,都必須由昌江至鄱陽而到九江,鄱陽成了徽商茶葉的重要集散地。如果我們要想了解當時徽商在鄱陽的盛況,不妨看看創建於萬曆年間的徽州會館。徽州會館是鄱陽創建時間最早的會館,隨著時間和商貿的擴大,它已經不能滿足徽商的需要。徽商們於是在大清王朝267年的時間裏,曆經多次的修建、重建和擴建,至公元1831年道光十一年又大事更修,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重修,公元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再修。三次大修,徽州會館煥然一新,規模之大,建築風格之靚麗,都可以冠鄱陽各會館之首。前後左右分四進,右為敬梓軒,軒前是敦誼室,後為芝蘭室,右往務巷口方向是座別墅。這座別墅,後來租賃做了鄱陽第一座火力發電廠——晡曜電廠。此外,還有30多米長的廣場,廣場前設有戲台。僅徽州會館不算,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四年,婺源會館也在徽州會館南邊臨河處落成,婺源民國前隸屬徽州。鄱陽河街,居然有兩座同屬一個州的會館,可想而知,那時徽商對鄱陽的看重。
徽商在鄱陽的興起,不僅繁榮了鄱陽的市場,也推動了鄱陽經濟的發展。到清朝同治、光緒年間,鄱陽商業形成了徽、撫、南、饒四大商幫競爭的局麵。當然,實力雄厚的還是徽商。典當、錢莊等資本較大的金融業,基本上由徽商操持。鼎盛時,徽商占市場的三分之一的份額。永豐錢莊、朱怡和當鋪、胡和興當鋪、宏裕布店、恒裕隆南雜貨店、太和春藥店、萬恒升鹽店、協和昌茶葉店以及太平春酒家、天興醬園、誌美南貨店……其觸角伸及商業各個領域。
太平軍的陷城和庚孒教案
進入大清王朝,實際上也是進入了多事的王朝,在這個時期,不但發生了影晌中國曆史進程的事,也給鄱陽在各方麵留下很大影晌,其中影響最大的又數兩件事,太平軍與庚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