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清朝以後 從多元到多彩多姿(6)(1 / 3)

首先是水運發展空前昌盛。前麵說過,在以水為主要交通樞紐的一千多年裏,鄱陽雖然是隨著水運的發展而發展,但它的真正昌盛,應是近兩百年,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後的20世紀70年代。乾隆中期,朝廷規定廣州一港通商後,饒河承載除瓷器和茶葉之外,閩浙徽地區也有大量貨物改道鄱陽中轉。從月波門也就是高門,到姚公渡的饒河岸邊,“千帆安泊,百貨歸墟”,甚至連河南岸,也常常有不少等待泊位卸貨的船隻,說“駢檣十餘裏,開肆數百家”毫不為過。湖南、福建、廣東的船隻,本省南昌、撫州等地的船幫,爭相湧進饒河。於是,船家和商賈聯手組成同鄉幫會,饒河北岸河街,除明朝已建的徽州、都昌會館之外,從務巷口一路向東直到左家巷口,這個時期相繼建起了撫州、南昌、瑞州、福建、婺源、湖南、廣東等一座座規模宏大的會館。那時,鄱陽的饒劃子、草托子、平頭子、行江子、鴉尾子、雞尾子;鄱樂餘萬的倒劃子、浮艄子;景德鎮的東江子、西江子、鴉艄子;都昌的羅蕩子;南昌的土狗子;九江的巴鬥子;撫州的大肚子、撫舠子;上饒、弋陽舠子;贛州、吉安的沙排子,這些以人力搖櫓蕩槳,撐篙扯纖,民間素稱“十八子”的各種木帆船,把饒河擠得滿滿當當。公元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第一艘動力小火輪,駛進了饒河。十年後,鄱陽自己擁有了小火輪。1936年,鄱陽有輪船22艘,載貨量416·5噸;各種木帆船1780多隻,載貨量1·8萬噸。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民經濟的大發展,鄱陽水運事業發展空前。到20世紀60年代,大馬力、大噸位船舶,逐漸取代小木帆船。1958年縣航運營運企業,有木帆船991隻,總載量7945噸;1959年為858隻,總載量7953噸。這個時期,雖然船的隻數減少,噸位卻相對增加,可見運載能力有了較大提高。此後,又不斷向大馬力大噸位的動力船發展。而港口的貨物吞吐能力,1960年年吞吐量293·4萬噸;客運高峰是1975年,共40·3萬人次。20世紀80年代初期,僅從水運運出糧食2884·5噸,那時的饒河,的確是晝夜繁忙,四季熱鬧,一條河街被大大小小的各種船隻和搬運號子,裝點得格外富有生機和朝氣。

其次是農業生產與銷售,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糧食從清朝中期後,不但稻穀耕作已經普遍流行雙季種植,而且講究“三耘”、“三蕩”、“犂以三複為率”等耕作技術,並且廣泛使用先進生產工具,如用水車“戽水以資灌溉”。水利工程,防洪灌溉從修建小型圩堤防洪、堰壩蓄水,到新中國成立後興建大型圩堤、水庫,使農業生產基本實現了旱澇保收。糧食經營,公元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鄱陽便有吳萬生、合豐、王恒昌、舒文昌等糧行40多家。此後,又有嚴順泰、吳鼎泰、楊外泰、江怡元、胡和盛、謝長順、舒義泰、劉茂泰、洪水順、元泰豫等糧號脫穎而出。糧食加工手段,也由礱磨到動力機械。除糧食專營外,油行(榨坊)、油店也遍布城鄉,資本較厚,名氣較大的先後有義源、和祥、長升、和茂、茂豐、和生、元平、昌記、恒新、恒豐等20多家。蓮子、煙葉也是大宗出口的土特產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協和昌茶葉店加工生產的珠蘭花茶葉,曾與鄱陽脫胎潻噐帽筒一道,參加了1905年的巴拿馬博覽會,並且同樣獲得了褒獎。

再次是漁業發展空前。清同治以後,隨著商業往來的加大,水產消費,由餐館酒樓船家商鋪的每天所需,到加工醃製出口,使漁業生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專業漁民隊伍迅速擴大,水產加工行業應運而生,段正甫、戴友保等專門進行鮮魚加工的魚行,為鄱陽的水產遠銷開了先河。接著,集加工、經營的魚行越來越多,舒順昌、姚康順、陳萬集、周複昌、張新昌、董永新、董複興、董正太、張發記等魚行,黃、吳、戴等姓氏的魚莊,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鄱陽水產營銷大軍,鹽幹魚、淡幹魚、糟魚、紅粬魚、大花片、小花片、鯉幹片、銀魚幹、鳳尾幹、烏魚圈等四大類20多個品種的開始暢銷全國各地。到新中國成立後,又走出了國門,遠銷東南亞、東歐等國家和地區。夜半為市,通宵達旦的剖、洗、醃、曬和“一把刀,幾把鹽,太陽底下曬幾天”的鮮魚加工,既是鄱陽那個時期的一道風景,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此外,商市商貿變化巨大。近些年來,鄱陽縣城的變化太大了,城區麵積已經擴大了三分之二,尚未改造的舊城區,隻剩下依稀可見的大體輪廓。那麼,舊時的鄱陽縣城是什麼模樣,上了年紀的人多少有點印象,年紀輕一點的,或從農村、外地遷來的,恐怕不一定清楚。據曆代《縣誌》記載,吳芮築城時,周長僅七裏;東吳周魴用十三年時間,增修為九裏三十步;南宋紹興年間大水,城毀,郡守史定之借此增修至十二裏,以後城郭大體在這個範圍。也就是說,在重農抑商的年代,縣城一直在東湖以西。商業基本上也多在城內,這從洪邁《夷堅誌》中,也能看到一些痕跡。清初以前的街道構建:北起朝天門至永平門,今五一路派出所(原石油公司)的所在位置,南至老百貨商場前的東門口,這條街現在叫五一路,原先稱之為橫街;西起蠙洲門至人民醫院,北至靈芝門到十八坊,中間交叉的地方叫十字街;小龍橋往東至上官嶺,叫府門口;七條巷至嗚山廟叫府背街;從十八坊至鄱中老校門的高門,有兩條往饒河方向的街道,分別叫老街和新街;此外,從老街北端至永平門經德化橋為直街。而這些所謂的街,除小龍橋至東門口的直街,以及橫街商店較密集之外,其他多是幾家商鋪點綴其間。城外,自寶勝橋至洪家巷,也就是現在的三中即原芝陽師範,到肝膽醫院及再往北一百多米,是自古以來的陸運主要通道和城外市場。而永平門也就是東門口,往東至姚公渡的蘆洲,雖在隋大業年間,經郡守梁文謙、巡官劉宗宏率民眾,培築為江岸為市。但在清初以前,商市也隻是畫橋以西較為繁華。後來,隨著水運和商業發展的需要,這一長溜地方,才逐漸熱鬧起來。這個結論,除綜合各種資料之外,特別是從畫橋與新橋的重建時間牛,得到進一步證實。可以肯定地說,在19世紀中葉以前,畫橋以東雖為街市,但不一定繁華,畫橋和新橋的坍塌與否,並不影響商貿交往。所以舊縣誌結論說:“清乾嘉年間,城內的永平市(應為城外),‘商賈輻輳,百貨所集’。縣城已為附近區域物資集散、供應的中心。有‘長街十裏,煙火萬家’之說。”而農村集市,乾隆中葉至嘉慶年間,全縣有大小集鎮19個,店鋪3百來家。據舊縣誌記載,“(清乾隆、嘉慶間)鄱北的石門街、鄱中的四十裏街、鄱南的古縣渡等集鎮‘以魚、油、鹽、粟、帛相互貿易’”到道光至民國初,增至為36處,商店也增至1300多家。不少集鎮由墟市發展為全日商市。至於鄱陽鎮,按1937年的統計數字,商店總數已達1930戶,新中國成立時,鄱陽商業零售網點共2355個,從業人員3560人,這時候的鄱陽,五行八作各行各業一應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