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怎樣才能使孩子有顆善良的愛心呢?
1.讓孩子愛自己的媽媽
常常聽到周圍的一些母親抱怨:孩子如何不關心母親,有的甚至打罵母親。母親用血乳養育了孩子,孩子卻忘恩負義。
父母是孩子愛的啟蒙教師。孩子正是從父母彼此相愛、真誠相待中感受到家庭之愛,學會愛人的。一個連自己的媽媽都不愛的人,是不可能去愛別人的。父親對母親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孩子對母親的態度。從父母恩愛、彼此尊重的家庭裏走出來的孩子,他們對家人溫和親愛,對外人也謙讓有禮。
每當一年級新生入校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總要在校門口懸上大幅紅字標語:孩子,請愛你的媽媽!因為人生最聖潔、最美好的就是母愛。
愛媽媽是孩子愛的萌芽,是孩子善的開始。培養孩子尊重媽媽、愛媽媽的良好品質,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不要讓孩子對媽媽高聲大嚷。
(2)不要讓孩子嫌棄媽媽的嘮嘮叨叨,因為這也是媽媽的愛。
(3)告訴孩子,要關心媽媽,關心媽媽的身體,體貼媽媽的困苦,在媽媽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勇敢地站在媽媽的身旁說:媽媽,不怕,有我在這裏。
(4)教孩子感謝媽媽,感謝媽媽為了他付出了自己美麗的青春和寶貴的一生。
如此,培養出來的孩子才可能具有細膩溫柔的愛心。
2.培養孩子的同情心
人們發現,幼年、童年飼養過小動物的孩子,感情比較細膩,心地比較善良。相反,從小沒有接觸過小動物的孩子會感情冷漠。特別是在與同學發生矛盾衝突時表現為衝動易怒,出口傷人,行為殘忍,並且會欺負弱小的同學。總之,缺乏同情心的心靈堅冷如石。
為了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豐富細膩的感情,年輕的父母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支持孩子飼養小動物。在馬克思不太寬敞的家中,就喂養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鳥、貓、狗等,隻要孩子想養,父母都允許。沒有同情心就沒有善良,沒有善良就沒有人道。父母有責任培養和保持孩子的心永遠善良、柔軟。同情心是一種重要的心理品質。富於同情心的人善於了解別人的處境,隨時準備從道義上、行動上支持別人,從內心深處關心人、同情人。沒有同情心的人,他隻關心自己,隻顧自己的快樂,而無視別人的痛苦,在他的心目中不會有他人幸福的概念,他甚至會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漢斯的女兒雪麗剛會走路,漢斯就送給她一隻小兔子。雪麗愛它如珍寶,剛會寫一點字,就開始為它作生長記錄,自覺地擔負起了喂養它的責任。後來,漢斯還讓她養了一隻鳥和一隻小烏龜。好多中國朋友都勸他,不要讓孩子養寵物,一方麵是孩子接觸寵物不衛生,另一方麵是如果寵物有個三長兩短,孩子稚嫩的心靈會承受不住。但漢斯卻認為,隻要父母掌握尺度,讓寵物養成正確的衛生習慣,孩子就不會因寵物而染病;寵物出現生老病死的情況,這是自然規律,孩子早晚都要明了這一真相。除掉這些顧慮,孩子養寵物,為的就是培養其善良的天性:孩子本身就是弱小的,讓他們學著照顧寵物,其實也就是在學習照顧比自己還要弱小的生命。
講給孩子的故事
兩隻青蛙的命運
炎熱的夏季,夜已經深了,人們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而住在池塘邊的兩隻小青蛙白肚皮和大眼睛,卻怎麼也無法安然入睡。
白肚皮用怪怪的語氣說:“我說大眼睛老兄,這幾天生活過得怎麼樣,還好嗎?”大眼睛愁眉苦臉地說:“那好到哪裏去呢,現在人類捕殺我們,我們都快滅絕了。就拿那天來說吧,我正和弟弟們在池塘裏高歌,一張大網向我們撲來,要不是我眼疾手快,還不知是哪一道菜呢!”
白肚皮接著說:“是啊,有一天我正在田裏捉害蟲,隻見一隻大頭蒼蠅飛來,我猛撲過去。卻是一層網子包圍了我,要不是那時我又瘦又小,早就沒命了。”
說著說著,隻聽見“嗖”地一聲,這兩隻可憐的小青蛙又被抓了……
告訴孩子
小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也有感情,能感受到人們對它是友善還是惡毒。愛護小動物是一個人心地善良的表現。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就要愛護小動物。
16讓孩子感受到被人關心的幸福
做人處事箴言
告訴孩子,不要小看對一個失意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把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起,對一個無望的人賦予真摯的信任。也許自己什麼都沒有失去,而對於一個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人來說,也許就是力量,就是支持,就是寬慰。
巍巍在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因吃東西不小心導致胃出血,住進了醫院。在住院的七天中,大家都很關心巍巍,親人個個都抽出時間來醫院看他,媽媽也因心疼孩子而流下了眼淚。
出院後,爸爸告訴巍巍:“孩子,在你住院期間,常常都有同學來看你。還有同學每天都堅持來這看你,常問我你什麼時候才回來。”
巍巍感動地說:“這麼多人關心我,我覺得很幸福。以後我也會主動關心別人,讓他們也感受到被人關心的幸福。”
延伸閱讀
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
孩子是否懂得關心別人,是孩子將來能否親和社會、與人和諧相處的基礎和前提。孩子的愛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逐漸形成的,是一個從外在到內在、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愛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愛心播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