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老子的傳說,最著名的要數“紫氣東來”的故事。相傳周康王時,東宮賓友尹喜觀星望氣,見東方紫氣西移,天文呈現出祥瑞之象,知道將有聖人入關,就求為函穀關令。第二年夏天七月,老子果然離開中原西行入關,尹喜就把他挽留下來,對他執弟子之禮,邀請其到玉樓觀。老子給他講授了《道德五千言》。次年,老子升天而去。尹喜繼續留在玉樓觀清修三年,撰寫了《關尹子》。尹喜後來遠赴蜀地追尋老子,也升天成仙。
道教在關於老子的傳說上,進一步加以神化。到魏晉時老子已傳為玄妙玉女所生,並認為他是宇宙生成的根本,是萬物之源。
“神”和“仙”是一回事嗎
神仙是道教修煉達到的最高境界。神與仙的分別就在於:神是先天真聖,仙是後天真聖,是由人修煉而成的長生不死者。不但長生不死,而且具有種種神通,所以仙也稱為神仙。道教後期,神與仙常常混淆不清,一律通稱為神仙,並受到信徒的崇拜。
道教是多神教,其神仙係統非常龐大,堪稱世界第一。道教眾神仙考察其來源,大致有三:一是道教自己發明的,如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等;二是由我國古代神話與民間傳說中的神仙轉化而來,如東王公、西王母、八仙等;三是借用佛教的神鬼,如閻羅王等。也就是說,道教神仙譜係實際上既有天生的真神,也有凡人得道成仙者,還有曆史上的帝王將相與文化名人。總之,古往今來、天上人間的名流,大都被道教拉進了自己的神仙譜係。
“雷公電母”是怎麼來的
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聖母”“閃電娘娘”。雷電崇拜,起自上古。
雷公電母之職,原來是管理雷電。但是自先秦兩漢起,民眾就賦予雷電以懲惡揚善的意義。道教繼承中國古代對雷公電母的信仰。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在其編定的《道門科範大全集》的多種祈求雨雪的科儀中,都以雷公電母作為主要啟請的神靈。
在一些規模較大的道觀和廟宇中,常有雷公電母的供奉。雷公神像作力士狀,裸胸袒腹,背插雙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巴長而銳,足如鷹爪。左手執鍥,右手執錘,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世稱雷公江天君。電母之像則容如女,貌端雅,兩手執鏡,號曰電母秀天君。雷公神誕之日為六月二十四日。道教信徒一般隻是在祈求雨雪時才奉祀雷公電母,專門奉祀的已不多見。但在道教大型齋醮儀禮中仍列有雷公電母之神位。
“閻羅王”的形象是誰
按照道教《玉曆寶鈔》等說,閻羅王並非是陰曹地府第一把手。說也奇怪,在唐朝末年興起的地府十王之說,稱整個陰間有十個主宰分居十殿,即通稱的十殿閻王。其中第五殿主宰就是閻羅王。這位閻羅王,據說他“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申雪,降調此殿”。
可見自隋唐到清代,就多流行諸家閻羅王之說。
一是隋將韓擒虎。韓擒虎是隋初大將,《二十四史》多諱鬼神,很少記有陰陽界故事,而韓擒虎死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記進本傳,可見在初唐時,這個傳說是頗為風行的。
二是北宋名相寇準。寇準以秉直見聞於民間。惟剛正者,常能令人長相思,這大概是他得以從諸多文武大臣行列間被選拔的一個原因。傳說他的愛妾蓓桃臨死前說:“吾向不言,恐泄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大概在他生前已經流傳此說,所以當時就有人在驛舍側,掛起寇準圖像,上麵寫有“今作閻羅王”字樣。
三是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拯。包拯死後出任閻王,在當時就有傳說。
包拯的剛正直言、執法嚴峻,自然是人們理想的閻羅王最佳人選。東方傳說文化是講現世報的,陽世之冤,陰司必報,所以必須要有包拯做閻羅王,才能了結冤報也。
四是南宋江丞相。江丞相即江萬裏,為人剛直,因觸犯權奸賈似道,回鄉,後來元兵攻陷江西都昌,他投水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