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有強盛的經濟、昌明的政治和繁榮的文化。因此,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下高歌猛進的當代中國,自然應當是文化事業百花齊放、春色滿園的時代。胡錦濤同誌曾經指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必將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偉大複興。”這不單是一個科學的預見,更是推動中華文化大踏步進軍的號令。
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適應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戰略選擇。在創意經濟時代,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動,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新時期文化的多重價值和意義,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全麵認識,進而增強發展文化的自覺性,提高發展文化的真本領。因此,發展和繁榮文化建設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方針政策,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最好的曆史機遇;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然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麵推進文化體製改革,消除影響文化發展的一切體製機製障礙,最大限度地煥發全社會的文化創新激情,調動全社會的文化創新積極性,激發全社會的文化創造活力,形成全社會的文化創新氛圍和文化創新局麵。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前無古人的時代,我們理所當然要前超先賢,後啟來者。
為了給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經營者、研究者提供一個瞭望、借鑒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窗口和實證,我們選取了《文化創意產業參考》雜誌一年以來的所有訪談文章,以期通過深度的訪談,將文化產業界最著名的專家學者,最具有創意的行業領袖和最熟稔政策環境和輿論環境的主管領導的觀點,通過記錄與詮釋傳遞給讀者,幫助讀者了解國內文化產業市場的最新情況、發展模式以及經典案例等。這些訪談資料翔實,數據豐富,作為對文化創意產業理論研究領域的一次探索,力圖在觀點上新穎,在業態問題上與世界保持同步,在學術探索上百花齊放,從而實現曆史與現實銜接,宏觀與微觀兼具,從理論視閾上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