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尼日利亞的市場(2)(2 / 3)

文化和傳統在許多方麵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如宗教選擇、家庭結構、男女關係、語言、體育和休閑等。然而發展並不平衡。一般來講,城市的變化比鄉村的變化快得多。殖民地時代以前,權力集中在地方的國王及其親信手裏。宮廷爭鬥和對外擴張常常演變為民族之間的戰爭,成為那個時代生活的典型特征。伊博族仍然是個例外,他們的社會推崇平等,不允許權力集中到個人或小集團手中。

雖然引進更民主的政治製度之後傳統首領的權力和影響已經大大削弱,但他們在各自的地區內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被視為文化遺產的守護者,常常衝到第一線回擊西方價值觀的無情進攻,捍衛傳統的價值觀。北部地區的老年傳統首領尤其擅長在幕後施加影響,再加上當地信伊斯蘭教的傳統首領往往還是自己那個地區的宗教領袖,這就使一些傳統首領變得比他們直接行使權力的時候更有權勢。無論如何,現在不再稱他們為“國王”,提到他們時用得最多的詞是“傳統首領”。

由於幾乎從來沒有一套自動繼承的製度,一個傳統首領死亡後,就會有若幹人出來競爭王位。競爭者往往來自名門望族,隻有男性成人可以當選。有些地區,首領的位子按照傳統由一個家族傳給另一個家族,若幹統治家族輪流坐莊。傳統首領由選舉團選舉產生,選舉團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組成。選舉過程因族而異。值得指出的是,盡管選舉程序基本上沒有變化,但候選標準已大不相同。如今,最吃香的是學曆高、有專長的候選人。

宗教方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最早的宗教人侵來自北部,那是18世紀,富拉尼人在烏斯曼·丹·福迪奧的率領下打敗了豪薩人和北部地區的其他部落。征服者把伊斯蘭教強加給分布在那個地區的各個城市國家。如果不是定居在南部的英國人阻止,烏斯曼·丹·福迪奧就會把“聖戰”推進到海邊上(伯恩斯,1963年,第50~51頁)。早期的歐洲探險者和商人開始從南部來到北部,基督教傳教士接踵而至。如今隻有一小部分人仍然信奉當地的拜物教,47%的人自稱穆斯林,38%的人信基督教,剩下的15%信其他宗教。

尼日利亞人普遍注重精神生活。早在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傳人之前,多數民族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信仰,其中有愚昧的迷信,也有信奉最高存在的(伯恩斯,1963年,第264頁)。一些神職人員利用人們對超自然力量的畏懼獲得了可與國王相抗衡的社會權力。外來宗教花費了多少年的時間才把尼日利亞人吸引過來。

不少尼日利亞人嫌歐洲基督教派的禮拜儀式太枯燥,滿足不了他們的精神需求,也有的尼日利亞人總感到基督教傳教士有那麼點居高臨下的架勢。於是很快就出現了由尼日利亞人創建和領導的土著基督教派,特別是在以約魯巴人為主的西部地區。這些教派的共同點是,具有一種更能反映尼日利亞社會特征的禮拜形式:擯棄繁文縟節,和著節奏激烈的當地基督教音樂載歌載舞,禮拜儀式上信徒自發參與,注重同上帝的個人關係,等等。如今,這些教派中有一些正在迅速壯大。

現代化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變化,有許多受到了普遍的歡迎,但也有一些被認為是社會的退步。傳統的家庭大院的變化就是一個例子。過去,男孩子長大成人後就會在自己家附近得到一塊土地,供他們在上麵蓋房子,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女孩子長大一定要嫁人,成為丈夫的家庭成員。如今,年輕人更喜歡搬到城市居住,先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然後是為了找工作或做生意。城市裏麵土地缺乏,住房成本高,過去那種家庭大院的模式難以為繼。最終結果就是傳統的大家族逐漸衰落。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農村地區則停滯不前,甚至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