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懂得賞識,學會批評
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調動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是情緒的動物,他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受情緒的影響,而賞識正是調動孩子情緒的最佳方法。當然,教育離不開剛柔並濟,隻會賞識是明顯不夠的,有時候對待學生也要進行批評,但這批評必須注意方法。
1.對待孩子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
沒有比表揚和鼓勵更能讓學生愉快的東西了,而他們一旦得到表揚,知道了有好的表現,就會為老師喜歡的話,就會更加賣力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X老師正坐在臨窗的辦公桌旁,一邊承受著從窗戶裏透過來的初冬太陽光的溫暖,一邊聚精會神地批閱著學生的周記。一段特殊的話引起了他的注意:“當我拿到成績冊時,一看班主任的評語,真想大哭一場。我們的班主任給我寫了六七條缺點,優點卻隻有一條,可是有些缺點我已經改了,老師為什麼卻看不見呢?在班主任的眼裏,我有一身的缺點,什麼都不好,是個壞孩子,永遠不受老師喜歡……”這是誰寫的日記呢?翻以封麵看,原來是他們班前不久轉來的一個各方麵都比較後進的學生陳力。看了這篇日記,X老師便找來了陳力的成績冊,一段話映入他的眼簾:“該生勞動比較積極,經常主動幫助同學打掃衛生。但學習不認真,作業不能按時按量完成,書寫馬虎,上課不能遵守課堂紀律,影響老師的教學。課間喜歡追打哄鬧,和同學不能友愛謙讓,拾到東西也不能主動交公。希望今後能有所好轉。”
看了陳力的這篇日記和班主任的這則評語,X不由得想起了上個星期發生的一件事:在陳力同學報到後的第二天,他就在美術課上搗亂,把整個班級搞得一團糟,氣得美術老師把他送到辦公室,要X老師好好教育他。當時X也一肚子氣,他們這個優秀班級怎麼竟轉來這麼一個學生?於是便毫不留情地批評教育了他一頓,他想這也許能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產生一種上進的欲望,避免下次再出現這種現象。可是,事與願違,自從那次批評之後,陳力的表現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壞了。X老師深深地感受到:教師的每個神態、每句話及處理問題的每個方法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的批評教育不但沒使學生產生上進的願望,反而挫傷了他的積極性。作為班主任,這真是工作失職啊!
老師都偏愛好的學生,像陳力這樣的學生一定是受批評過多,而得到的幫助、鼓勵過少。於是X老師重新教育他、幫助他。首先,他找來陳力誠懇地向他承認了那天自己情緒較激動,語言也過火了點。說明這是老師的不對。然後又真誠地對陳力說:“隻要你能認真克服過去的不足,努力學習,你是一定能上進的,能變好的,老師對你有信心。”一番話使陳力激動得熱淚直流,他也承認了自己的不足,並決心今後要改正錯誤做個好孩子。從此,每當X老師看到陳力有了點滴的進步,就給予及時的表揚、鼓勵,並耐心地幫助他分析錯誤的原因,並逐漸改正缺點。一段時間內,陳力就有了明顯的進步,不但自己遵守紀律,按時認真完成作業,還能熱情幫助其他後進的同學。後來,X老師還發現陳力有繪畫的特長,便推薦他上美術興趣班,並讓他擔任班級的宣傳幹事。工作中,他積極找資料,設計版麵,常常為編好黑板報很晚才回家,然而卻沒有一句怨言。由於他的加入,班裏的黑板報設計很有特色,並多次被大隊部表揚。他嚐到了勝利的喜悅,從而更加堅定了上進的信心。在他取得一定進步後,X老師又走訪家長,既彙報了他的進步,又指出他父親管教方法的不當。他父親聽說孩子有進步,當即做了自我批評,還保證要與老師密切配合,教育好孩子。X老師便抓住這有利的“教機”,乘勢引導,在各方麵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力終於“抬起頭來走路了”。他笑了,這是X老師第一次看見他笑,笑得是那麼開心,那麼無憂無慮。是啊,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對於這一點,教師特別要精心愛護,而決不可輕易傷害。因為,自尊心和榮辱感是一個孩子前進的內動力。在幫助他們改正缺點或錯誤時,教師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切不可麻痹大意,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
一學期又很快地結束了,又要給學生寫評語了,回想起陳力的那則評語,X老師想:教師寫評語也應講究藝術,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既要看到學生的不足,也要看到他們的優點,要使學生看了評語更有信心和決心,從而更加努力奮鬥。想到這,他便拿起筆給陳力寫了這則評語:“這學期,你轉學來到我們班,給班級爭了不少榮譽,你的繪畫作品在市區都獲過獎,尤其你擔任了宣傳幹事的職務後,積極找資料,設計版麵常常為編好板報很晚才回家,由於你的努力,我班的黑板報多次受大隊部表揚。你還保持了原來的好品質,勞動積極主動,不怕髒、不怕累,並克服了一個個缺點,做到了遵守紀律,認真完成作業,課間哄鬧的現象也少多了。如果你能保持認真的態度,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課後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克服玩心重這個缺點,你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加油吧!你一定能行!”
X老師的教育方法無疑是高明的,學生一般都特別在乎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所以總是希望自己的優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希望老師能發現,如果是改正了缺點,他們更希望老師給予表揚和鼓勵,所以我們作老師一定要善於去觀察孩子發現他們的變化中的優點加以表揚和鼓勵。
2.表揚是最能鼓舞孩子上進心的
孩子一般都是有很強的上進心的,但有些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不願意自我激發這種上進心。老師在這個時候要想鼓舞孩子激發自己,最好的方法無疑就是表揚。
就拿家庭作業來說,學生按時的完成它,一方麵可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另一方麵又能讓老師收到教學效果的反饋。可有些學生偏偏缺乏這方麵的上進心,總是拖欠,對此很多老師都深感頭痛。
學生L便是一個拖久作業的高手,他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說“忘帶了”,二是說“作業本不見了”,三是幹脆沉默,一句話也不說,這常常讓他的老師幹著急,沒辦法。
新學期第一次查作業本,單缺L的,果真如此,老師沒有聲張,也沒立即追查。等到下午放學後,他請L來辦公室,輕聲對他說:“全班42人,今天卻隻交了41本作業……”還沒說完,L立即接下去說:“哦,我忘帶了。”這個招數使出來了。老師反問道:“那怎麼辦呢?”L不吭聲了。老師停頓一下想了想,接著說:“這樣吧,既然忘帶了,你馬上回家去拿,或者就在這兒再做一遍,你采用哪種辦法呢?”如老師所料,L選擇“再做一遍”。10分鍾不到,L便交卷了。老師一看,字跡潦草是全班之最,格式錯誤也是全班之最,卷麵肮髒更是全班之最。倒是習題全部做對了。老師故意一邊批閱一邊輕聲數:“一個V,兩個V,三個V……全做對了!你真不錯!正確率是全班最高之一!”L聽老師數紅V時,臉上表情已逐漸陰轉晴,聽老師講完,已忍不住微笑了。老師一把拉過L,輕撫著他的臉頰,對他說;“真高興,一開學我就知道了班上有一個挺聰明的學生。明天的作業,希望你也全對,有把握吧?“有!”這麼有信心!那我明天第一個就看你的作業!好不好?“好!”L開心地說。“但是,今天的作業雖然全對,卻隻能打100分,卻不能打100★。”老師打開早已準備好的一本打100★的作業,讓L查找原因。L不一會兒就知道為什麼不能加表示美觀的原因了。老師對照他的作業,有重點地詳細講解作業的基本要求,然後鼓勵他說:“你把作業謄寫一遍,第一次就打一個100★怎麼樣?”L一聽,更高興了,接過作業本,立即坐下來謄寫。老師看著他謄完,及時糾正他所犯的書寫錯誤。然後又逐一打上紅V,寫上100★。他欣喜地望著眉開眼笑的L,問他:“兩次作業,你喜歡哪次的?”“第二次的。”“我也是,第二次作業又正確,又美觀,明天的作業,希望也打一個100★!”
第二天一到校,老師便找到L檢查他的作業,這次作業比第一次在卷麵上有了很大進步,但仍有兩處亂塗部分,還錯了一道題。老師便悄悄跟他指出,讓他改過後再和全班同學的作業一起交到辦公室。作業講評時,老師展示兩次得了100★的作業,特別突出了L,全班同學用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這給L以極大的鼓舞。一周後,他的媽媽說:“L現在一到家就做作業,根本不用操心了。”
所以說,要想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就不能片麵的隻看學生的缺點,而是要把其優點當成重點,真誠的表揚他,鼓勵他更進一步,那麼通常學生都能振作起來,好好學習。
3.在孩子的缺陷中找出優點加以教育
孩子的缺陷一旦形成,便很難改掉,尤其是一些性格倔僵,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在其缺陷中尋找優點加以表揚,促醒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看看這位老師的回憶:
前不久我收到一封寄自美國西雅圖的信,是我過去的一位學生周進軍寫來的。
他在信中寫道:“……身在異國他鄉,最思念的是祖國,是故鄉,最想念的是老師,是您……在科學道路上攀登,我常想起那條蜥蜴和那張獎狀……”讀到這裏,我的思緒一下被拉到了14年前。
那年暑期,我被調到縣城一所小學任教,擔任五(二)班的班主任。開學的第三天上數學課時,一名女學生突然發出一聲驚叫:“蛇!”全班頓時炸開了鍋,一片呼叫聲。有的學生爬上了桌子,有的往教室外跑。數學課的女老師也慌了手腳,當我趕到教室時,隻見周進軍趴在桌子底下,伸手一把抓住一條蜥蜴,往一個小紙盒裏一塞放進書包,若無其事地坐到位子上。我讓驚魂未定的學生安靜下來後,要周進軍帶上紙盒離開了教室。
我竭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指著紙盒心平氣和地問:“你抓狗婆蛇(蜥蜴的俗稱),不怕它咬嗎?”周進軍低著頭,過了一會兒回答說:“狗婆蛇沒有毒,不咬人。”“是嗎?你怎麼知道的?”“我看過書。”“你什麼時候抓到的?””七八天了。”“這麼久了,喂什麼給它吃?”“我沒喂它。”接著,他主動承認不該將蜥蜴帶到學校,並把那條蜥蜴丟進了花圃。我沒批評他一句,讓他進教室上課去了。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對學生,特別是麵臨一個陌生的學生,就事論事隨便結論,不分青紅皂白訓斥批評,是教育者的大忌,這樣做達不到教育目的,還會傷害學生,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被動。
當天,前任班主任告訴我,周進軍是個淘氣包,貪玩、常作弄女同學,學習成績不好。
幾天後,我來到他家,避開他與他父母進行了交談。他的父母親都是領導幹部,工作繁忙,對學習上的事過問較少,兄弟中他最小,從小母親對他很放縱,養成了倔強的性格。兩個哥哥也說他是糊不上牆的稀泥巴。接著,我走進了他的小房間,書桌上有不少課外讀物,書桌下擺著一些瓶瓶罐罐,在一個紙盒裏躺著一條蜥蜴。“你又養了一條?”我問,他怯生生地說:“王老師,書上說,蜥蜴餓急了會吃掉自己的尾巴,我想試一試,看是不是真的。”他還告訴我,帶到學校的那條已試了6天,這條又餓了3天了。我熱情地鼓勵他把實驗進行下去,並告訴他如何做好觀察記錄。
第二天,我在班上介紹了周進軍的蜥蜴實驗,並表揚了他的探索精神。從此,他主動接近我,對我產生了好感。兩個星期後,他遞給我一個小紙盒,興奮地告訴我,蜥蜴的尾巴不見了。我和他一起剖開蜥蜴,在肚子裏找到了尾巴。他高興得不得了。
正在這時,縣裏要舉行科技小發明小論文競賽,我指導他整理蜥蜴實驗的記錄,寫成了一篇觀察報告,推薦給學校,學校又選送到縣裏,獲得了小論文二等獎。我陪著他參加了頒獎大會。那天放學後,他把獎狀端端正正捧在胸前,穿大街過小巷跨進家門,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把哥哥的獎狀都取下來,從今天起,要貼我的獎狀了!”
後來,同學們選他擔任科技活動小組的組長,六年級時當了學習委員,並以優異成績考入縣重點中學,再後來石油學院畢業後到祖國大西北一個油田工作,成了技術骨幹,曾兩度出國學習。在信裏他寫道:“……十幾年來,我得到各種獎勵20多次,局級的省級的都有,惟您陪我領的那張獎狀最珍貴,是那張獎狀給了我自尊,樹立了我的自信心,使我有了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是您,引導我步入科學的殿堂……”
學生的感激之情完全發自內心,躍然於紙麵,發人深省、引人深思,孩子們的缺陷如果不是品德上而隻是個性的貪玩、古怪、離經叛道,我們做老師的就不應該正麵嚴厲的批評他們,而是要對他們的那種古怪的破壞性加以誘導、表揚,讓其將破壞轉向學習,以保護孩子的天賦。
4.適當的沉默比直接訓斥要有效
對孩子的錯誤,如果其已經意識到了,知道老師發現了,等著一場狂風暴雨般的訓斥時,老師不妨用沉默來作最好的教訓,讓孩子自動的去糾正他的錯誤,有時候這種方法比直接訓斥更有效果,因為它能避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