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雞蛋敲破了,當然能夠豎起來呀!”人們不服氣地說。
“現在你們看到我把雞蛋敲破了,才知道沒有什麼了不起。”哥倫布意味深長地說,“可是在這之前,你們怎麼誰都沒有想到呢?”
那些諷刺哥倫布的人,臉一下子變得通紅。
的確,很多創新之舉看起來似乎也很平凡,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它之所以成為創舉,就是因為人們往往會對這樣平常的事視若無睹,隻知道用已知的道理去想問題,而不曉得要轉換一下角度。要知道,隻要換個角度,平凡的世界就會完全不同。
一位美國汽車修理師很喜歡開玩笑。有一次,一位在公司內擔任高職的博士來他這裏修車,一邊修理一邊和博士聊起天來。他從引擎蓋下抬起頭來,問道:“博士,有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來到一家五金店買釘子,他把兩個手指頭並攏放在櫃台上,用另一隻手做了幾次錘擊動作,店員就給他拿來一把錘子。他搖搖頭,指了指正在敲擊的那兩個手指頭,店員便給他拿來了釘子,他選出適合的就走了。那麼,接著進來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你猜他是怎樣表示的呢?”
這位博士微微一笑,心想:“這麼簡單的問題還來考我?”他胸有成竹地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幾次剪的動作。
修理師一看,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啊!你這個笨蛋。他當然是用嘴巴說要買剪刀啊。他隻是瞎子,又不是不會說話。”接著,他又頗為得意地說,“我用這個問題把咱們公司裏所有的碩士、博士都考了一下。”
“上當的人多嗎?”博士急著問。
“不少。”汽車修理師說,“幾乎是所有人都答錯了。”
“為什麼?”博士不無詫異地問。
“因為你們受的教育太多了,博士。”汽車修理師笑了。
如果不懂變通,不能把知識運用自如,不知道在不同的情形下需要轉換角度看問題,那麼再多的知識也隻能成為束縛思想的負累,會限製我們的發展,有的時候還會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因為我們同樣會用對一個人舊的看法去看待他,而不知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道理。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靈活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根據事物的發展而作出判斷。
11.必要時壯士斷腕
唐代的竇皋在《述書賦下》中說:“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是說,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不能因為有些人的小毛病就連他大的才華都一起排斥了;當被蝮蛇咬到手的時候,應該砍下中毒的手,以免蛇毒擴散到全身。
事實上,壯士斷腕也就是一個取舍的問題,雖然在有些情況下壯士斷腕是個很艱難的抉擇,但是也是必須做出的選擇。
有一陣子,剛剛成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顯得有點著急,因為,他遇到了麻煩。
他心煩的事,不是在美國境內那場沒完沒了的官司,而是比官司更令人擔心的事情正在發展中。
他發現,電腦軟件市場微妙地改變了,因為Windows係統似乎不再被人們喜愛,銷售量也首次出現跌勢。
微軟官司纏身之時,他的競爭對手見機不可失,便紛紛乘虛而入,像太陽微係統公司的爪哇語言,較微軟更具優勢,而惠普推出的數據機隻裝Oracle的軟件,以致於Windows係統被束之高閣,此外,蓮花公司的免費操作係統也在市場上頻頻出招,就連26歲的墨西哥小夥子米格爾·德伊卡薩所開發的Gnome網絡,也向微軟發出挑戰。
在比爾·蓋茨憂心忡忡的時候,微軟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開香檳慶祝,連蓮花公司免費操作軟件的發明人托瓦爾茨也興奮地說:“突然之間,Windows係統就失去了主宰地位,真是時過境遷啊!”
不過,他們還是高興得太早了,因為對比爾·蓋茨來說,競爭越激烈,他反而越有活力與挑戰力。在經過短暫的煩惱之後,比爾·蓋茨做出了令人震驚的選擇,他壯士斷腕般地選擇了10倍速時代的生存策略:“吃掉自己的幼子!”
他知道,“讓每家每戶擁有一台個人電腦”的口號已經不適用了。於是,他提出了全新的戰鬥口號:“人們能夠為所欲為,想去哪裏就去哪裏,不論是個人電腦還是光纖網絡,方式不限。”
微軟不僅加快研發Windows 2000,還做出激勵人心的決定,那就是研發人員可以自由開發一個與Windows係統無關的產品。最後,微軟獲得了勝利,重新取得了主宰電腦操作係統市場的地位。
微軟能不能繼續稱霸,能夠維持多久的繁榮,在10倍速變化的時代,誰也說不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吃掉自己的幼子”,將會是另一種全新的思維,它將使世界不斷創新,不斷出現科技奇跡!
什麼是比爾·蓋茨“吃掉自己的幼子”的思維精髓,其實簡單來說,就是要“勇於突破自己”,也就是要在必要的時候勇於壯士斷腕,學會取舍,懂得進退。為了避免被過去的成就所束縛,采取更為靈活的手段應對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隻有這樣才能突破自己,並超越別人。
在自然界中,動物們常常會演繹這種壯士斷腕的傳奇。當狐狸被獵人布下的夾子夾住了一隻腳時,它會咬斷自己的腳,然後逃走。這是因為它明白,不舍棄自己這隻腳,那就得舍掉自己的命。這是最自然的選擇,也是最正確的選擇。
12.真理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這家公司適用的工作方式,到了另一家公司就行不通;對這個學生適用的教學方法,在另一個學生身上根本看不到效果;能讓這個女孩感動的情話,在另一個女孩麵前如同笑話;在本地賣得很火的商品,到了外地卻無人問津。
這是因為,任何道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或者是隨著事物的發展有所變化,或是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所以才要學會靈活變通,否則隻認準一條死理,難免要有寸步難行的時候。
托馬斯·傑斐遜是美國第三任總統,他在給孫子的忠告裏,提到了以下10點生活的原則:
(1)今天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推到明天。
(2)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要麻煩別人。
(3)決不要花還沒有到手的錢。
(4)決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你不需要的東西。
(5)絕對不要驕傲,那比饑餓和寒冷更有害。
(6)不要貪食,吃得過少不會使人懊悔。
(7)不要做勉強的事情,隻有心甘情願才能把事情做好。
(8)對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要庸人自擾。
(9)凡事要講究方式方法。
(10)當你氣惱時,先數到10再說話,如果還氣惱,那就數到100。
約翰·丹佛是美國矽穀著名的股票經紀人,也是有名的億萬富翁,在對記者的一次答辯中,他也發表了對以上幾個問題的看法。從鮮明的對比中,可以看出一個政治家和一個商人的截然不同。
(1)今天能做的事情如果放到明天去做,你就會發現很有趣的結果,尤其是買賣股票的時候。
(2)別人能做的事情,我絕對不自己動手去做。因為我相信,隻有別人做不了的事情才值得我去做。
(3)如果可以花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我就絕對不從自己的口袋裏掏一個子兒。
(4)我經常在商品打折的時候去買很多東西,哪怕那些東西現在用不著,可是總有用得著的時候,這是一個預測功能。就像我隻在股票低迷的時候買進,需要的是同樣的預測功能。
(5)很多人認為我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這有什麼不對嗎?我的父母我的朋友們在為我驕傲,我看不出我有什麼理由不為自己驕傲,我做得很好,我成功了。
(6)我從來不認為節食這麼無聊的話題有什麼值得討論的。哪怕是為了讓我們的營養學家們高興,我也要做出喜歡美食的樣子,事實上,我的確喜歡美妙的食物,我相信大多數人有跟我一樣的喜好。
(7)我常常不得不做我不喜歡的事情。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沒有辦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正像我的理想是一個音樂家,最後卻成為一個股票經紀人。
(8)我常常預測災難的發生,哪怕那個災難的可能性在別人看來幾乎為零。正是我的這種動物的本能使我的公司在美國的曆次金融危機中逃生。
(9)我認為隻要目的確定,我就不惜代價去實現它。至於手段,在這個時代,人們隻重視結果,有誰去在乎手段呢?
(10)我從不隱瞞我的個人愛好,以及我對一個人的看法,尤其是當我氣惱的時候,我一定要用大聲吼叫的方式發泄出來。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準則,想找到一個固定的模式是不可能的。
13.大路走不通,就走小路
人們形容一個人不知變通,隻知道盲目堅持的時候,常會說他“一條道走到黑”。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人們常說的,“條條大路通羅馬”,要達到目的並不是隻有一種方式,也不是隻有一條途徑。所以當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就試試走另一條路吧。
海爾在國內外都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影響力。但是海爾進軍海外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海爾剛剛在美國建廠時,美國人根本不知道海爾是什麼公司,產品是什麼,更何況美國市場上電器產品的種類極其豐富,要想打開美國市場談何容易。
1999年,海爾用年薪25萬美元聘請了美國人邁克作為海爾美國貿易部總裁。邁克認為要讓美國人知道海爾,事半功倍的做法是讓海爾產品進入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
沃爾瑪在全美國有2700多家連鎖店,每一家店內都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名牌產品,但是想讓它接受一個陌生的品牌十分困難。整整兩年的時間,邁克甚至沒有機會讓沃爾瑪看一眼海爾的產品。直到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沃爾瑪總部的對麵豎起一塊海爾的廣告牌,這樣沃爾瑪的高層每天在工作的間隙眺望窗外的時候都能發現海爾。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沃爾瑪負責采購的高層對這個整天等候在窗口的海爾有了興趣,開始詢問下屬海爾是什麼品牌,開始約見海爾代表……海爾在沃爾瑪出售的產品品種已從最初的一兩種發展到後來的近十種。
美國海爾貿易公司總裁邁克說:“廣告張貼出去之後,我們賺了不少眼球,但廣告並不是我們贏得沃爾瑪這種重要客戶的惟一原因,我們有很好的質量、很好的服務以及很好的技術支持。我認為,至少我們擁有三個客戶所欣賞的基本要素。沃爾瑪選擇海爾是因為海爾能夠提供需要的產品,海爾在沃爾瑪的銷售情況很好,隻是相對於日本和韓國產品,我們還要提高設計,我相信我們公司的實力和能力。”
其實邁克沒有說出來的是,海爾贏在不會“一條道走到黑”,此路不通就另覓他途,隻要目標不變,走哪條路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天,日本一家公司需要租用一個船塢,所以他們派一名叫山本的職員去一個港口谘詢相關事宜。
因為路途遙遠,山本到達港口時船塢的負責人已經下班了,隻有幾個工人在邊抽煙邊聊天。山本走近他們,微笑著問道:“請問哪位能告訴我該跟誰談租船塢的事兒?”可那些工人誰也不理他。他再問時,有個人惱怒地答道:“沒有空餘的船塢了!”但山本還是接著問:“那什麼時候能租到呢?租金是多少?”那些人都覺得這個人太不知趣了,先是瞪他,後來就繼續聊天,當他不存在。
可山本卻毫不氣餒,向他們討煙抽。可能是出於禮貌,有個人給了他一支,他接過煙,在說“謝謝”的同時拍了拍那個人的肩膀。他又向另一個工人借火,並在點煙時拍了拍那個人的手。
這樣山本以煙為話題終於拉近了與工人們的距離,他有意無意的身體接觸也打開了工人們的防備之心。他說:“我女兒總是勸我戒煙,她從老師那兒知道,吸煙可能誘發癌症。”工人們紛紛點頭,因為他們的家人也都有類似的擔心。
後來,一位工人終於告訴他:“要想在這兒租船塢,隻能先在港口租一條船並把船塢包括進去。”接下來他又從工人那兒獲取了足夠的信息,因此使公司在租船塢的過程中沒遇到什麼問題。
在一般人看來,當山本第一次被拒絕時,這件事就已經沒有希望了,應該放棄了。但是山本並沒有放棄,他堅持了下來,既然工人們不願意回答他的詢問,那就和他們聊天,當關係拉近了,信息自然也就可以獲得了。
古人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眼前似乎沒有路可以走的時候,不要著急,再堅持一下,看看是不是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也許,新發現的路還是條捷徑呢。
14.為人處世不可因循守舊
因循守舊也就是拒絕了發展變化,可是世界始終是在變化著的,並不因為你的拒絕而有所改變。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就不能因循守舊,而是應該在該發展的時候發展,在該改變的時候改變。不能總是以老眼光來看問題,更不能對周圍的發展變化麻木無知,那樣的話我們就會被時代拋在後麵,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了。
唐明皇時期,安祿山發動叛亂。叛軍一路上勢如破竹,這一天攻打到了雍丘,著名將領張巡率領雍丘軍民進行了積極的抵抗。守城戰堅持了40多天,城中的箭都已用完了,無箭可用還怎麼打仗?大家都急壞了。
張巡想了個主意,他叫士兵們紮了一千多個草人,給草人穿上黑衣,係上繩子。晚上,叫士兵提著繩子把草人從城牆上慢慢放下去。圍城的叛軍以為是唐軍偷越出城,就一陣亂箭射去。等草人身上紮滿了箭,士兵們再把草人拉上城來。這樣反複好多次,得到了十幾萬支箭。如此反複多次,叛軍終於知道了張巡在用草人借箭的計策,於是當張巡再把草人放下來的時候,射出去的箭越來越少,稀稀落落的。
有一天夜裏,隻見又有好多人從城上吊了下去。叛軍將士都哈哈大笑,嘲笑張巡愚蠢。有個將領說:“張巡還想用草人來騙我們的箭呀,弟兄們,別上當啦!咱們不理它,讓他們幹等著吧!”
過了一陣子,有人報告城牆上的草人不見了。那個將領說:“咱們不射箭,張巡準是等得不耐煩,把草人收回去了。沒事啦,大家都睡覺去吧。那些人隻會縮在城裏不出來,沒什麼作為。”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從哪裏突然跑出一支唐軍,直向叛軍兵營殺來。城裏唐軍也擂鼓呐喊,殺出城來。叛軍將士早已進入夢鄉,遭到這突然襲擊,立刻大亂。叛軍將領從睡夢中驚醒,以為是唐朝的增援大軍殺來了,不敢抵抗,慌忙下令放火,把那些工事壁壘一齊燒毀,然後逃跑了。原來這又是張巡用的計。這次吊下城來的不是草人,是唐軍的敢死隊。敢死隊下城以後就找地方埋伏起來,到深夜發動突然襲擊,城裏再呼應助威,好像增援大軍從天而降。其實敢死隊一共才500人。等叛軍驚慌逃跑,敢死隊和城裏的唐軍乘勝追殺十多裏,取得大勝才收兵回城。
人一旦形成了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這就是“因循守舊”的後果。
美國德州有座很大的女神像,因年久失修,當地州政府決定將它推倒。這座女神像曆史悠久,許多人都很喜歡,常來參觀、照相,可以說,它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德州的象征,很多人都是從幼年時起就已經習慣了女神像的存在。
推倒後,廣場上留下了幾百噸的廢料,有碎渣、廢鋼筋、朽木塊、爛水泥……這些廢料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隻能裝運到很遠的垃圾場去。200多噸廢料,如果每輛車裝4噸,就需50輛次,還要請裝運工、清理工……全部費用至少得花25000美元。但是沒有人為了25000美元的勞務費而願意攬這份苦差事。
斯塔克卻獨具慧眼,竟然在眾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情況下,大膽將差事攬在自己頭上。因為在他看來,這些“廢物”真正是無價之寶。他來到市政有關部門,說願意承擔這件苦差事。他說,政府隻需拿20000美元給他,他就可以完全按要求處理好這批垃圾。
合同當時就定下了。斯塔克還得到一個書麵保證:不管他如何處理這批廢物垃圾,政府都不幹涉,不能因為看到有什麼成果而來插手。
然後斯塔克請人將大塊廢料破成小塊,進行分類:把廢銅皮改鑄成紀念幣;把廢鉛廢鋁做成紀念尺;把水泥做成小石碑,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塊,標明這是神像的著名桂冠的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塊標明是她那可愛的嘴唇……裝在一個個十分精美而又便宜的小盒子裏。甚至朽木、泥土也用紅綢墊上,裝在玲瓏透明的盒子裏。
更為絕妙的是他雇了一批人,將廣場上這些廢物遮擋起來,並嚴密看管,禁止別人隨意觀看。這引來了許多好奇的人圍觀。大家都盯著大木牌上寫的字:“過幾天這裏將有一件奇妙的事情發生。”
是什麼奇妙事?大家都很好奇。
有一天晚上,有一個人悄悄溜進去偷製成的紀念品,被抓住了。這件事立即傳開,於是報紙電台廣播紛紛報道,大加渲染,立即就傳遍了全美。斯塔克神秘的舉動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好奇心。
這時,斯塔克開始推出他的計劃。他在那些盒子上寫了一句令人傷感的話:“美麗的女神已經去了,我隻留下她這一塊紀念物。我永遠愛她。”
斯塔克將這些紀念品出售,小的1美元一個,中等的2.5美元,大的10美元。紀念品都很快被搶購一空。
斯塔克的做法在全美形成了一股極其傷感的“女神像風潮”,結果他從一堆廢棄泥塊中淨賺了12.5萬美元。
如果按照慣性思維,那麼斯塔克不僅不可能賺那麼多錢,而且還有可能做賠本買賣。
拒絕“因循守舊”,和大多數人走完全相反的路,而不是簡單地追隨別人的腳步,像其他人一樣去考慮問題,這是“柔”字訣的另一種表現方式。
15.能屈能伸才能適應社會
能屈能伸是為人處世的寶典,當然屈也要屈得有理有據才可以,如果不論什麼情況都一味地選擇“屈”,那不僅不能適應社會,反而還會被社會的變化所舍棄掉。所以,無論是“伸”還是“屈”,都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
從前,有一個原本十分繁榮的國家,自從新的國王繼承王位掌管大權後,勵精圖治不眠不休,可是國家卻日漸衰落蕭條了,新國王十分不解。
於是,國王啟程前往名山寺廟,訪求大師的指點。當國王到達之後,看到大師靜靜地端坐在石頭上,眺望著鄰近的山穀冥想。他向大師說明來意及自己的困境之後,屏住呼吸誠摯地等著大師的教誨,然而大師卻一言不發,隻是微笑著示意國王隨他下山。
他們來到一條水波滔滔的大河邊,大師麵對河水冥思片刻,便在岸邊架起一堆柴。天色暗了,柴堆被點燃,火苗愈來愈大。大師讓國王坐在火堆旁,這樣不發一語地看著熊熊烈火劃破夜幕,直到黎明。隨著天色漸亮,柴薪燒盡,火焰也慢慢地熄滅了。
這時,大師才第一次開口說話:“現在你明白你無法像前任國王一樣,維持國家繁榮昌盛的原因了嗎?”
國王麵帶困惑,並沒有明白大師的用意,說:“請原諒我的愚鈍,請大師明示。”
大師並沒有直接回答,反而接著問道:“昨天晚上,熊熊的火焰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國王答說:“晚上燃燒的火焰,顯得那麼強大威武,它劃破夜空的黑暗,似乎有著挑戰萬物、橫掃一切障礙的力量。”
大師又問:“那熊熊烈火過後,留下了什麼?”
“隻有一堆灰燼與一些餘溫而已了。”國王答。
大師再問:“那我們身旁的這條大河,經過了一個晚上,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河水靜靜地流著,很安靜,幾乎沒有感到它的存在。”
大師問:“這條河流過之處,你看到什麼景象?”
國王答:“綠油油的大地,盛開的花朵,欣欣向榮的大樹。”
接著,大師走到河邊,望著緩緩流過的河水,不再說話,留下國王若有所悟地靜靜深思。
火可以向夜空挑戰,但在燒盡所有的柴薪後,隻留下灰燼而已。水永無聲息地流淌著,滋養綠油油的大地、盛開的花朵,還有欣欣向榮的大樹。
表麵的激烈往往是由於內心的軟弱,真正的力量,往往如同流水一般沉靜。懂得柔與忍的做人哲學的人就會擁有流水一樣的力量,可以從容淡定地創造偉業,遠離浮躁的平凡世界,在該奔騰的時候大浪滔滔,在該迂回的時候細水潺潺。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有一尊被稱為“鎮館之寶”的跪射俑。它被稱為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傑作。陝西省就是以跪射俑作為標誌的。
仔細觀察這尊跪射俑你會看到:它身穿交領右衽齊膝長衣,外披黑色鎧甲,脛著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綰圓形發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雙目炯炯,凝視左前方;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做持弓弩狀。
跪射的姿態古稱之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擊的兩種基本動作。坐姿射擊時重心穩,用力省,便於瞄準,同時目標小,是防守或設伏時比較理想的一種射擊姿勢。
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清理各種陶俑1000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複。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是惟一一尊未經人工修複的。仔細觀察,就連衣紋、發絲都還清晰可見。
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
專家說,這得益於它的低姿態。首先,跪射俑身高隻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間。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當其衝,低姿的跪射俑受損害就小一些。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定性,與兩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傾倒、破碎。因此,在經曆了千年的歲月風霜後,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頂天立地”有的時候並不一定就適合為人處世的原則,倒是“能屈能伸”才更能經曆社會的考驗。這既是自然的選擇,也是經過曆史實證的做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