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的哲學全集10(2 / 3)

基於此,要處理好與同事的關係,就必須正確認識競爭、正確對待競爭。

在現代社會中,競爭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每個單位都有晉升、提薪的機會,而在眾多的同資同級人中,晉升誰、提誰的薪,或者說誰能升級提薪,就全靠個人表現,這便出現了競爭。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競爭本身又有利於促進每個人的成長,有利於個人抱負的實現。對一個集體而言,競爭則有利於提高效率。

但是,競爭存在,不是不擇手段存在的理由,競爭應該是正當的,同事之間的競爭,更不應該把對手理解為“對頭”。競爭對手強於自己,要有正確的心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這是我一生的主張。隻有在能者麵前不怕暴露自己的弱點,才能不斷進步。”因此,同事之間的競爭要以共同提高、互勉共進為目的,以積極的競爭心態投入到競爭當中去。

競爭總是要分勝負的,就看你能否正確地對待勝與負這兩種結果了。有人在競爭中不擇手段,就是無法正視結果,不能認清這樣一個道理:競爭中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有成功者,就有失敗者,勝要勝得光明磊落,輸要輸個坦坦然然。同事之間的競爭,勝負隻說明過去,他勝了,你向他祝賀,你要從中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利於你以後的發展。同事之間的競爭,競爭中是對手,工作中是同事,生活中是朋友。競爭後,勝者不必得意忘形,輸者不必垂頭喪氣。

要能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孟子說:“養心莫善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說,人修身養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欲望。欲望很少的人,就是得到的不多也不覺得少;欲望很多的人,就是已經得到了很多仍然覺得少。

“知足者常樂”,誰不想得到晉升,獲得提薪呢?但現實中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得到,於是就有了競爭。競爭總有失敗者,何必那麼在意結果而沮喪呢?又何必為了此名此利而不擇手段,費盡心機呢?既然沒能獲得,還可以退而修身長智,下次再爭取嘛。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有一句名言:“人啊,把你的生活限製於你的能力,你就不會再痛苦了。”說的就非常有道理。

同事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既要搞好團結協作,又要謹慎小心地守住自己的發展領域,在競爭與合作中尋求一種平衡。同事應當是互相尊敬的對手,而不是冤家對頭,隻有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與同事和平共處,你才能在仕途上昂首闊步。

3.及時化解同事之間的小矛盾

同事幾乎天天見麵,各人的性格脾氣稟性、優點和缺點也暴露得比較明顯,尤其各人行為上的缺點和性格上的弱點暴露得多了,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衝突和矛盾。

宋蕾越來越討厭財務部的王會計,每次到她那裏去取報表什麼的,都要費半天勁,結果還被經理說成是“辦事慢吞吞的人”!王會計也非常討厭宋蕾,覺得她整天咋咋呼呼,不尊敬老員工。結果兩人越弄越僵,宋蕾摔東西、使臉色,王會計就說東道西、指桑罵槐。宋蕾真想換工作,可除了與王會計的矛盾外,一切都很順利,她還真舍不得這份工作,她該怎麼辦呢?

處在一個辦公室裏,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跟同事鬧矛盾,不但傷害感情,也影響工作,事情鬧大了,還容易引起領導不滿,影響自己的前途,所以跟同事鬧矛盾就是在自找麻煩。

其實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仍然可以來往。首先,任何同事之間的意見往往都是起源於一些具體的事件,而並不涉及個人的其他方麵。事情過去之後,這種衝突和矛盾可能會由於人們思維的慣性而延續一段時間,但時間一長,也會逐漸淡忘。所以,不要因為過去的小意見而耿耿於懷。隻要你大大方方,不把過去的矛盾當一回事,對方也會以同樣豁達的態度對待你。

其次,即使對方對你仍有一定的成見,也不妨礙你與他的交往。因為在同事之間的來往中,我們所追求的不是朋友之間的那種友誼和感情,而僅僅是工作、是任務。彼此之間有矛盾沒關係,隻求雙方在工作中能合作就行了。由於工作本身涉及到雙方的共同利益,彼此間合作如何,事情成功與否,都與雙方有關。如果對方是一個聰明人,他自然會想到這一點;這樣,他也會努力與你合作。如果對方執迷不悟,你不妨在合作中或共事中向他點明這一點,以利於相互之間的合作。

同事之間有了矛盾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能夠麵對現實,積極采取措施去化解矛盾,同事之間仍會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的關係更好。

要化解同事之間的矛盾,你應該采取主動態度,不妨嚐試著拋開過去的成見,更積極地對待這些人,至少要像對待其他人一樣地對待他們。一開始,他們會心存戒意,而且會認為這是個圈套而不予理會。耐心些,沒有問題的,將過去的積怨平息的確是件費功夫的事兒。你要堅持善待他們,一點點地改進,過了一段時間後,表麵上的問題就如同陽光下的水,一蒸發便消失了一樣。

如果是深層次的問題,你可以主動找他們溝通,並確認是否你不經意地做的一些事兒得罪了他們。當然這要在你做了大量的內部工作,且真誠希望與對方和好後才能這樣行動。曾見到有些人坐在一起,表麵上為了解決問題,而實際上卻是大家更強硬地陳述自己的觀點。

他們可能會說,你並沒有得罪他們,而且會反問你為什麼這樣問。你可以心平氣和地解釋一下你的想法,比如你很看重和他們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也許雙方存在誤會等等。如果你的確做了令他們生氣的事兒,而他們又堅持說你們之間沒有任何問題時,責任就完全在他們那一方了。

或許他們會告訴你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或許不是你心目中想的那一個問題,然而,不論他們講什麼,一定要聽他們講完。

同時,為了能表示你聽了而且理解了他們講述的話,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話來重述一遍那些關鍵內容,例如:“也就是說我放棄了那個建議,但你感覺我並沒有經過仔細考慮,所以這件事使你生氣。”現在你了解了症結所在,而且可以以此為重新建立良好關係的切入點。但是,良好關係的建立應該從道歉開始,你是否善於道歉呢?

如果同事的年齡、資格比你老,你不要在事情正發生的時候與他對質,除非你肯定你的理由十分充分。更好的辦法是在你們雙方都冷靜下來後解決,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直接地挑明問題和解決問題都不太可能奏效。你可以談一些相關的問題,當然,你可以用你的方式提出問題。如果你確實做了一些錯事並遭到指責,那麼要重新審視那個問題並要真誠地道歉。類似“這是我的錯”這種話是可能創造奇跡的。與同事相處千萬不能太較真,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讓它過去,斤斤計較隻會使彼此都不愉快。

4.幫助同事也要把握分寸

同事之間少不了互相幫幫忙,你對這種事情應該采取什麼態度呢?應該有樂於幫忙的熱心,但也要有分寸。

隻要是人,都會有善、惡之分,但是在辦公室裏與同事交往卻不可以厚此薄彼,最好是一視同仁地與他們打交道。

同事之間要能同甘共苦。“今天如果不加班的話,工作是怎樣也趕不完的!”假如有一位同事一邊看表,一邊歎氣地說這些話時,你也許會說:“唉!真是夠辛苦的!要不要我來幫你忙啊?”若能對他這麼說的話,那位加班同事的內心該會多麼感激啊!今天我幫你忙,明天也許變成你幫我忙了,這種情形在工作上是經常發生的。但要注意的是,熱心不能太過,你是同事,不是管家婆。

A女士非常重視同事間的交情,待人極其熱心:同事夫妻不和,她權充“和事佬”,講盡好話,讓他們破鏡重圓;同事弟弟過了適婚年齡仍無女朋友,她知道後自動請纓當紅娘,把所有自己知道的未婚姑娘都拉去介紹給他認識;同事要約會、要辦事,有未完成的工作往她桌上一放,她二話不說挽起袖子就幹……她雖然是熱心助人,但卻常幫倒忙,同事們幹脆送了A女士一個外號“管家婆”。領導對她的做法也不太滿意,認為各人的工作就該各人做。A女士實在很困惑,為什麼一心助人卻還落了一身不是?

A女士的問題就出在她沒有把握好“度”,她的幫助施得太濫,這樣“助人”自然就不會再有任何樂趣了。

生活中,工作認真、樂於助人的你,終日忙得團團轉。因為除了本身的工作,你還是“清道夫”,對其他同事的要求援手,一概接納。

不妨檢討一下,這樣做,是否經常弄得你透不過氣來,甚至要超時工作?如果達此程度,奉勸你應該重新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態度了。

誰都需要休息,要是你沒有停下來喘息和“加油”的時間,對本身的工作肯定有壞處。其次人是不能縱慣的,長久做“好人”,人家是不懂珍惜的,結果你可能是辛苦了自己,卻吃力不討好。所以你應該學習去拒絕別人。

當然不是叫你一反常態,隻顧自己,而是請你預先分析一下,那一件工作需要花多少時間,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又可以承受多少工作。別以為自己是超人,沒有人可以長期在巨大壓力下工作的,請解放自己。

好了,你確實有剩餘時間,不妨“擇人而助”,那就是研究一下哪種工作可以讓你學到新技巧,或在人際關係上有好處。否則,請婉轉地拒絕吧。

同事意欲另謀高就,且坦白向你要求做其介紹人。這位同事跟你頗為投契,甚至視你為“好友”,所以你總不應袖手旁觀。

然而,在你伸出援手之際,請注意自己的身份。

對工作不滿意的,是你的同事,不是你,所以,你是絕對不值得為此給自己的工作造成壞影響的。即使插手,也得聰明點、理智點。

首先,同事仍服務於公司,你若給他介紹新工作,等於跟公司作對,即使老板不怪你,要是有人拿此做話柄,在背後中傷你,多少對你是不利的。

如果剛巧確有份工作十分適合這位同事,不妨考慮以下方法:請公司以外的第三者給同事做介紹人,就是兩全其美之策了。

當然,若同事已離開公司,即已不是你的同事,以朋友身份向你求助,你就可以放開手去協助他了。因為沒有了利害關係、同僚關係,許多問題都不會發生,你要伸出援手,對你和他都是有益無害了。

不知是什麼原因,你的同事竟然在公在私均十分依賴你。

“沒有你,我真不知怎麼辦!”某同事常公開這樣表示。

你千萬別沾沾自喜,這絕不是一個好現象。試想,別人會怎樣想?以為你控製他別有妙法!何況,該同事永遠不能“站起來”,對你或多或少是一種障礙,你倆隻會一起停留在原職位。你實在有必要終止該同事處處依賴你的情況。

若是厲言正色,或十分公式化,或公然地向對方表示,你不會待他如過去的遷就,請他凡事自己決定和實行,這樣,當然會弄巧成拙,對方一定以為你嫌他煩,或是要獨自邀功,對你的好印象當即打折扣。

不妨婉轉和間接一些。例如對方要求你照例伸出援手時,你可以打趣地說:“其實這件事很簡單,你一定可以應付自如的,被我的意見左右可能不妙。”這番話是在間接提醒他:一個成功人士,必須獨立、自信。何況,這樣說一點也不會損及大家的情誼。

總之,辦公室裏“助人”要因時、因事、因人製宜,而且熱心也要有度,這樣才能給你帶來樂趣,才能讓雙方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