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的哲學全集11(1 / 3)

第十章 表現忠心處處小心

低調做人的哲學在處理與領導的關係時作用更為明顯。領導是你的頂頭上司,一定程度上掌握著你的前途命運,所以,與領導接觸尤需謹慎,要拿出十分的小心和十二分的忠心去做事。

1.以誠懇的態度麵對領導的批評

當我們受到上司批評時,最需要表現誠懇的態度,從批評中確實受到教育,得到啟發,改進了工作方法。最令上司惱火的,就是他的話被你當成了“耳邊風”。如果你對批評置若罔聞,依然我行我素,這種效果也許比當麵頂撞更糟。因為,你的眼裏沒有領導,太瞧不起他。

批評有批評的道理,錯誤的批評也有其可接受的出發點。切實地說,受批評才能了解上司,接受批評才能體現對上司的尊重。比如說錯誤的批評吧,你處理得好,反而會變成有利因素。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麼,你這種做法產生的負效應,足以使你和領導之間的感情距離拉大,關係惡化。當領導認為你“批評不起”、“批評不得”時,也就產生了相伴隨的印象——認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

當然,公開場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評、錯誤的指責,心理上是難以接受的,思想上也會造成波動。妥善的方法是,你可以一方麵私下耐心做些解釋;另一方麵,用行動證明自己。如果是當麵頂撞,則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開場合,你覺得下不了台,反過來也會使領導下不了台。其實,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評,他會在潛意識中產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他也會琢磨,這次批評到底是對還是錯。

依靠公開場合耍威風來顯示自己的權威,換取別人的順從,這樣不聰明的領導是不多的。其實,你真遇到這種領導,更需要大度能容,隻要有兩次這種情況發生,跌麵子的就不再是你,而是他本人了。

同領導發生爭論,要看是什麼問題。比如你對自己的見解確認有把握時,對某個方案有不同意見時,與你掌握的情況有較大出入時,對某人某事看法有較大差異時,等等。請記住:當領導批評你時,並不是要和你探討什麼,所以此刻決不宜發生爭執。

受到上級批評時,反複糾纏、爭辯,非得弄個一清二楚才罷休,這是很沒有必要的。確有冤情,確有誤解怎麼辦?可找一兩次機會表白一下,點到為止。即使領導沒有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沒必要糾纏不休。

在晉升的過程中,有人充滿信心,有人謹小慎微。但不管怎樣,突然受到來自上級的批評或訓斥,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要處理得好,首先要明白上司為什麼要批評你。

我們可以這樣認為:領導批評或訓斥部下,有時是發現了問題,必須糾正;有時是出於一種調整關係的需要,告訴受批評者不要太自以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簡單;有時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威信和尊嚴,與部下有意保持一定的距離;有時是“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不該受批評的人受批評,其實還有一層“代人受過”的意思……明白了上司為什麼批評,你便會把握情況,從容應付。

挨批評雖然在情感上、自尊心上受一定影響,但如果你不情緒低落,而用一種反思維的態度對待自己,即像古人說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一定會受益匪淺。過於追求弄清是非曲直,隻會使人們感到你心胸狹窄,經不起任何的考驗。

2.珍惜上司的信任

要想爭取上司的信任,當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有人認為“比其他人做更多的工作,超時工作”是最重要的,這隻能是老觀念而已。新一代的老板則認為:工作並不算繁重,卻要趕時才可完成,這是低智商行為。

要想使上司對你另眼相看,最實際的是在工作盡責外,還要注意你的上司如何做他人的工作,怎樣與高層行政人員溝通,其他部門又擔任什麼角色。當你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時,老板當然會對你青睞有加。

如果你能幫助上司發揮其專業水準,對你必然有好處。例如,上司經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你盡快替他將所有檔案有係統地整理好;要是他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係緩和;如果他最討厭做每月一次的市場報告,你不妨代勞。這樣,上司覺得你是好幫手後,你自己也可以多儲備一些工作本錢。

要想自己名利雙收,不可隻滿足於做好分內事,還應在其他方麵爭取經驗,提升自己的工作“價值”,即使是困難重重的任務,也要勇於嚐試。分析一下哪些問題才應勞煩老板注意,如果真有難題,請先想想有什麼建議,更不應投訴無法改變的條例。

與上司保持良好的溝通。這種技巧十分微妙,給上司簡潔、有力的報告,切莫讓淺顯和瑣碎的問題煩擾他,但重要的事必須請示他。

耐心尋找上司的工作特點,以他喜歡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強,更不要急於表現自己。

隨時隨地,抓緊機會表示對他忠心耿耿,以你的態度說明一個事實: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會盡己所能為你服務。“言必行,行必果”,說出的話要算數。不要以為上司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這樣做,他會看在眼裏,一定會很明白你的意思,對你日漸產生好感。

聽到對公司有什麼不利的謠言或傳聞,不妨悄悄地轉告上司,以提醒他注意。

不過,你的措辭與表達方式須特別注意,說話簡明、直接為最佳方式,以免發生誤會。

適應不同上司的工作形式,也是白領人士必須懂得的技巧。如何去適應?一點也不困難,隻要本著誠意去與對方接觸,摒棄一切主觀看法或者其他同事的不正確意見即可。

上司向你下達任務後,先了解對方的真意,以免因誤會而種下惡根或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誰都知道與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對自己的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自己做錯了事,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責任。解釋並不能改變事實,承擔了責任,努力工作以保證不再發生同樣的事,才是上策,同時得虛心接受批評。

要使上司信任你和準時完成工作,做任何事一定都要檢查兩次,確認沒有錯漏才交到上司麵前。謹記工作時限,若不能準時做好,應預先通知上司,當然最好不必這樣做。必須圓滿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上司告訴你應該怎樣去做。

上司願意選擇你作為他的下屬,他對你的印象自然很好,你必須丟開對上司的偏見,事事替他著想,把他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3.不要做讓上司難堪的事

在領導的眼裏,如果自己的下屬在公開場合使自己下不了台、丟了麵子,那麼這個下屬肯定是對自己抱有敵意或成見,甚至有可能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公開發難。正如一位心理學家所說的那樣:“人們都喜歡喜歡他的人,人們都不喜歡不喜歡他的人。”這樣,在公開場合不給領導留麵子的結果便是,領導要麼給予以牙還牙的還擊,通過行使權威來找回麵子,要麼便懷恨在心,以秋後算賬的方式慢慢報複。

這種結果,自然是下屬在提出批評和意見時所不願看到的,也違背了他的初衷。他大概忘記了,無論是領導還是他本人,都是中國人,都生活在充滿人情兒、十分講究人際和諧的同一個社會中。

領導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特別是在其他領導或者眾多下屬在場的時候的形象,這決不僅僅是因為有個文化的潛意識在作祟,更是在於領導從行使權力的角度出發,維護自己權威的需要。這種需要因受到公開的檢驗而變得更加強烈甚至是不可或缺。

如果下級的意見使領導感到難堪,即使他是出於善意的願望,即使他的確是“對事不對人”,但其結果卻必然是一樣的:使領導的威信受到損害,自尊受到傷害。

威信受到損害,便會使權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損失。它影響到領導在今後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因此人們不禁要問,他說的是否都對呢?是否會產生應有的效果?……這樣,下級在執行中便多了幾分疑慮,這必然會降低領導權力的有效性。因為服從越多,權力的效果就會越好。行使權力必須要以有效的服從為前提;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

自尊心受到傷害,是最傷人感情的,因為它觸動了人最為敏感的地帶,挫傷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信條。在公開場合丟麵子,這說明領導正在失去對下級的有效控製,於是,人們不禁對他個人的能力乃至人格都產生了懷疑。因此,無論是誰,身處此境,最先的反應肯定是怒火中燒,而不是理智地對意見內容的合理性進行分析。那麼,此後的一係列舉動肯定都是很情緒化的。即使他很有麵子、很得體地將這件事掩飾過去,情感上的憤怒依然是存在的,這個陰影將會把你美好的印象浸沒,使你在後來飽嚐麻煩,悔恨不已。

因此,若一領導當眾受到下屬的傷害,丟了麵子,即使當場不便發作,日後也會有所忌恨,甚至予以報複。因為如果他不這樣做的話,可能還會有其他人會當庭責難,使他下不了台。“殺一儆百”、“殺雞給猴看”的道理正是緣由此處啊!

鍾白是個很有前途的青年,能力出眾,工作認真,備受領導器重,進公司不過一年就當上了業務部主任,以此來看他一定會步步晉升,前途無量的。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鍾白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經理陪著從深圳趕過來的老總到業務部視察,總經理對業務部這半年的表現很滿意,鼓勵大家再接再勵,並說大家有什麼意見盡管提。鍾白沒客氣,張嘴就來了一句:“總經理,您不能光說不做啊!幾個月之前就說給我們加提成,可到現在也還沒兌現呢!”總經理愣了一下,然後連說:“好,好,回去我再研究一下!”然後匆匆離開了業務部。後來聽說總經理出門後就恨恨地說了一句:“那人是誰啊?怎麼這麼不懂規矩!”不用說,鍾白在這家公司自然是前程無“亮”了。

鍾白錯就錯在不該不分場合亂提意見,而且還偏偏提了一個讓老總下不來台的意見,惹惱老總的後果就是大好前程付諸東流,一個月後,鍾白就被迫離職了。鍾白的遭遇頗具代表性,這其中的經驗與教訓,為人下屬者都應當三思並引以為戒。

所以,下級在公共場合給領導提意見時,一定要注意給領導留有麵子。

留麵子,首先表明你對領導是善意的,是出於對領導的關心和愛護,是為了幫助領導做好工作。這樣,他才願意理智地分析你的看法。

留麵子,還表明你是尊重領導的,你依舊服從他的權威,你的意見並不是代表你在指責他,相反,你是在為他的工作著想。

留麵子,其實就等於給自己留下了充分的餘地,下屬可利用這個餘地同領導在私下裏進行更為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同時這個餘地還表明,下屬隻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議權,而領導仍保有最終決斷的權威。留有餘地,還會使下屬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見並不確切或恰當,還有替自己找回麵子的餘地。

當然,我們講公開場合提意見要注意領導的麵子,並不是鼓勵下屬“見風使舵”,做“老好人”。我們是非常讚成對領導多提建設性的寶貴意見的,同時也對直言不諱、敢犯龍顏者表示深深的敬意,我們的著眼點隻是在於提意見要注意場合、分寸,要講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