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安德森曾經很感人地描述了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時事業失敗,整個人意誌消沉,差點兒要告別舞台。後來,她才慢慢恢複勇氣和信心,準備繼續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下去。有一天,她興高采烈地向母親說道:“我要再唱下去!我要每個人都喜歡我!我要創造完美!”
母親對她說:“那是個迷人的目標,但是,要知道,人在成就偉大的事業之前,必須先學會謙卑。”瑪麗聽了深有感觸,因此決心在音樂造詣上追求十全十美,而且是“想要”完美。“謙卑先於偉大。”這是母親給她的忠告。贏得別人注意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擔心結果如何,不要太在意別人是不是喜歡我們。隻要我們開始采取行動,努力去實踐那些將會激發愛和友情的事。我們不妨細心體會一下威廉·奧斯勒爵士所說的話:“不用為朦朦朧朧的未來擔憂,隻要實實在在地為現在努力即可。”
著名作家荷馬·柯羅衛是一個廣受歡迎的人,隻要碰到他的人,無論是清潔工、百萬富翁、婦孺老幼——都會在與他相處一刻鍾之內,對他產生好感。他既不年輕,又不瀟灑,更不是富豪,他有什麼吸引力呢?很簡單,因為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並且能讓別人感覺到他真的喜歡、關心他們。兒童會爬到他的膝頭;朋友家的傭人會特別用心為他準備餐點;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馬·柯羅衛會到這裏來!”那麼當天的宴會一定沒有人缺席。除了朋友間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馬·柯羅衛的家人也都十分敬愛他。他的妻子、兒女,也全都對他讚譽有加。
荷馬·柯羅衛從不擔心交不到朋友——因為他已經是每一個人的朋友。他不注重別人是否喜歡自己,隻是一心一意去愛別人。這就像格魯大使所說的:“外交的秘訣可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想要喜歡你。’”有經驗的推銷員一定都懂得,如果你一直擔心產品是否賣得出去,就一定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反而無法正確介紹產品。成功人士認為,好的銷售員不會去關心買賣是否能成交,而是一心一意去服務顧客。
打高爾夫球的人,目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柯維在教導學生如何與人溝通的時候,常常告訴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傳達的信息上麵。如果一個人遇事過於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產生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有一次,柯維準備發表一次演講,當時的聽眾據說相當難纏,他難免流露出緊張的情緒。“假如聽眾不同意我講的話,怎麼辦?”他憂心忡忡地問一位朋友,“假如他們不喜歡我,該怎麼辦?”“是啊,”朋友回答道,“他們為何要喜歡你呢?你要為他們幹什麼?你認為自己要講的內容很重要嗎?”
“我承認在我看來,我講演的內容很重要。”柯維回答說。
“接著說,”朋友說,“我倒覺得聽眾喜不喜歡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想講的內容講出來。至於他們喜歡或討厭你,又有什麼關係呢?你已經勝利完成你的任務。”
朋友的這番話改變了柯維對演講的整個看法。他體會到自己隻不過想傳達某些信息,而不是要刻意顯露自己的學問或風采。他演講的目的是要帶給聽眾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對他們的生活有幫助,而不是其他。結果他的演講贏得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和讚賞。
為了要得到友誼和情愛,我們必須先認清本末先後。要想贏得愛,先要值得被愛;要想贏得朋友,先要表示友善;要想讓別人對我們感興趣,就得先要對他們發生興趣。
將愛別人的那一麵發揚光大,使自己獨具愛別人的魅力,你就能贏得別人的喜歡。
5.言行不要太出格
言行上的趾高氣揚、放浪不羈是做人的大忌。而低調做人正好可以收斂自己的過分言行。有些人喜歡說大話、擺架子、耍威風,張揚賣弄,神氣十足,到頭來隻能淹沒在別人鄙夷的目光中。他們不管顯達也罷,落魄也罷,都可能要比別人經曆更多的挫折,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
一個人為人處世要力求在現實生活中,摒棄那些趾高氣揚、盛氣淩人、指手畫腳的行為。
信奉儒家學說的漢武帝征召天下有才能的讀書人。年已70多歲的川人公孫弘的策文被漢武帝欣賞,提名為對策第一。漢武帝剛即位時也曾征召賢良文學士,那時公孫弘已60歲,以賢良征為博士。後來,他奉命出使匈奴,回來向漢武帝彙報情況,因與皇上意見不合,並在朝堂上起爭執,引起皇上發怒,他隻好稱病回歸故鄉。這次他榮幸地獲得對策第一,重新進入京都大門,就決定要吸取上次教訓,凡事必須保持低調。
從此,公孫弘上朝開會,從來沒有發生過與皇上意見不一致而當庭紛爭的事情,凡事都順著漢武帝的意思,由皇上自己拿主意。漢武帝認為他謹慎淳厚,又熟習文法和官場事務,一年不到,就提拔他為左內史。
有一次,公孫弘因事上朝奏報,他的意見和主爵都尉汲黯一致,兩人商量好要堅持共同的主張。誰知當漢武帝升殿,邀集群臣議論時,公孫弘竟為迎合聖意放棄自己先前的主張,提出由皇上自己拿主意。汲黯頓時十分惱怒,當廷責問公孫弘說:“我聽說齊國人大多狡詐而無情義,你開始時與我持一致意見,現在卻背棄剛才的意見,豈不是太不忠誠了嗎?”漢武帝問公孫弘說:“你有沒有食言?”公孫弘謝罪說:“如果了解臣的為人,便會說臣忠誠;如果不了解臣的為人,便會說臣不忠誠!”漢武帝見他回答得如此機巧而妥當,十分滿意。從那以後,左右幸臣每次詆毀公孫弘,皇上都為他開脫,並在幾年後提拔他為禦史大夫。
公孫弘在皇上眼中是個謹慎淳厚的臣子,但有些大臣卻認為他是個偽君子。有一次,主爵都尉汲黯聽說公孫弘生活節儉,晚上睡覺蓋的是布被,便入宮向漢武帝進言說:“公孫弘居於三公之位,俸祿這麼多,但是他睡覺蓋布被,這是假裝節儉,這樣做豈不是為了欺世盜名嗎?”漢武帝馬上召見公孫弘,問道:“你有沒有蓋布被之事?”公孫弘謝罪說:“確有此事。我位居三公而蓋布被,誠然是用欺詐手段來沽名釣譽。臣聽說管仲擔任齊國丞相時,市租都歸於國庫,齊國由此而稱霸;晏嬰任齊景公的丞相時從來不吃肉,妾不穿絲帛做的衣服,齊國得到治理。今日臣雖然身居禦史大夫之位,但睡覺卻蓋布被,這無非是說與小官吏沒什麼兩樣,怪不得汲黯頗有微辭,說臣沽名釣譽。”漢武帝聽公孫弘滿口認錯,更加覺得他是個凡事退讓的謙謙君子,因此更加信任他。元狩五年,漢武帝免去薛澤的丞相之位,由公孫弘繼任。漢朝通常都是列侯才能拜為丞相,而公孫弘卻沒有爵位,於是,皇上又下詔封他為平津侯。
公孫弘拜為丞相後,名重一時。當時,漢武帝正想建功立業,多次征召賢良之士。公孫弘便在丞相府開辦了各種客館,開放東閣迎接各地來的賢人。每次會見賓客,他都格外謙讓恭敬。有一次,老朋友高賀前來進謁,公孫弘接待了他,而且,留他在丞相府邸住宿。不過每頓飯隻吃一種肉菜,飯也比較粗糙,睡覺隻讓他蓋布被。高賀還以為公孫弘故意怠慢他,到侍者那裏一打聽,原來公孫弘自己的飲食服飾同樣如此簡樸。公孫弘的俸祿很多,但由於許多賓客朋友的衣食都仰仗於他,因此家裏並沒有多餘的財產。
公孫弘活到八十歲,在丞相位上去世。以後,李蔡、嚴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嫠相繼成為丞相。因為言行不謹慎,這些人中隻有石慶在丞相位上去世,其他人都遭到誅殺。
聰明人很清楚自己的不當言行將意味著什麼。所以,他們處處小心,時時在意,所以在身處高位時,盡管險境疊生,也能保全自己。
據說李世民當了皇帝後,長孫氏被冊封為皇後。當了皇後,地位變了,她的考慮更多了。她深知作為“國母”,其行為舉止對皇上的影響相當大。因此,她處處注意約束自己,處處做嬪妃們的典範,從不把事情做過頭。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宮中按例發放的,不再有什麼要求。她的兒子承乾被立為太子,有好幾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東宮供應的東西太少,不夠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她從不把資財任情揮霍,從不搞特殊化,對東宮的要求堅決沒有答應。她說:“作為太子,最發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揚,哪能光想著宮中缺什麼東西呢?”因此,長孫皇後不但受到了李世民的敬重,而且也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也許你還沒有體會到身處險境時,自己的言行舉止所誘發的一切不利後果。但人貴有先見之明。如果你在順境中就可以注意自己的言行,必能贏得生活中的很多有利條件。
6.簡化自己的生活
讓自己優於別人,在地位和物質上令人羨慕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也許正緣於此,使得許多人難以安於現狀,安於平淡,安於簡單生活,甚至因此失去了低調做人的本色。然而,他們並未注意到在追求生活表麵的高層次時,就極容易讓精神的追求趨於麻木、低俗。而人生的價值卻正是精神的充實和滿足。
所以不少人對生活有一些過高的期望:擁有寬敞豪華的寓所;爭取更高的社會地位;買高檔商品,穿名貴皮鞋;跟上流行的大潮,永不落伍……這都並非人生價值的真正體現。
簡化生活,無疑可以改變這些過高的期望。富裕奢華的生活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並不能相應地給人帶來幸福。如果我們降低對物質的需求,改變這種奢華的生活目標,我們將節省更多的時間充實自己。輕閑的生活會讓人更加自信、快樂、輕鬆,並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提高生活質量。
許多人認為擁有豪宅能帶給人安全感,比財富、婚姻更為重要。但是,現在隨著土地價格的升高,擁有一幢房子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其實,如果仔細計算一下得失,想一想生活中其他的樂趣,就會發現它並不像一般人所奢望的那麼重要。
在簡化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容易做到的,例如改變飲食習慣,減少購物等。但調整人際關係,就需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勇氣,因為這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比僅僅麵對物質生活麻煩得多。
當然,簡化複雜的人際關係不像清理房間那麼簡單,還要學會拒絕。在你開始過簡單生活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一個要求:減少對別人的承諾,不論是對朋友還是家人。如果別人的邀請對你來說是沒有吸引力甚至乏味的,就應該學會斷然而禮貌地拒絕。
大部分人在整個工作日都很忙,晚上也有一些雜事需要處理,隻有周末才能完全由自己支配。要是這時候,有人要你去做一些不相幹的事,你就應該果斷地拒絕。暢銷書《我拒絕!我有罪惡感》告訴我們:“你可以用一些言詞上的技巧來減少你的承諾,讓你可以擁有自己的時間。”因此,你不妨試試在言詞上多下功夫,或許會別有效果。
如今社會上一些無聊團體多是為沽名釣譽而聚成的,他們的活動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財。低調做人,可以遠離這些團體的活動,反而會帶來更多的輕鬆和愉悅。
特別是對一些有了名譽和地位的人來說,有一些人或一些單位為拉攏關係,冠以這節日那節日請你去出席,帶家人去大吃大喝或者參加聚會。這些無聊的應酬讓生活變得匆忙混亂、毫無樂趣而言。如果你能低調做人,不去追逐這些虛榮和所謂的“高雅”,你就會減少許多煩惱,而更能安逸地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據說大科學家愛因斯坦著裝和修飾過於簡樸,日常生活不修邊幅,以致有一次去參加演講時,負責接待工作的人把他的司機當作了他本人,而把他當成了司機。
愛因斯坦吃東西非常隨便,外出時常坐二三等車,推導和演算公式常利用來信信紙的背麵;並且,他還經常穿著涼鞋和運動衣登上大學講壇,或出入上流社會的交際場合。有一次,總統接見他,他居然忘記了穿襪子,但這並不影響他在總統和人民心目中的偉大形象。
他初到紐約時,身穿一件破舊的大衣。一位熟人勸他換件新的。愛因斯坦十分坦然地說:“這又何必呢?在紐約,反正沒有一個人認識我。”
過了幾年之後,愛因斯坦已成了無人不曉的大名人,這位熟人又遇到了愛因斯坦,發現他身上還是穿著那件舊大衣,便又勸他換件好的。誰知愛因斯坦卻說:“這又何必呢?在紐約,反正大家都認識我。”
可見在生活上簡樸些、低調些,不僅有助於自身的品德修煉,而且也能贏得上下的交口稱譽。讓生活簡單一點,這不僅僅可以作為一種訓誨,也更是一種進身之道。
7.從卑微處修身養性
一個人如果一心隻想著做大事,對身邊的小事不理不睬,那麼這種人做不成大事。做大事的人不會拒絕身邊的小事,隻有把小事都能重視起來,做到盡善盡美,才能做好大事。從做小事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和認真程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能否受托大事。如果把你安置在一個不被關注的位置上,你會怎麼辦?是怨天尤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還是盡自己的所能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
許多年前,一個少女到東京帝國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幹!但她沒想到,上司竟安排她洗廁所!
洗廁所!實話實說沒人愛幹,何況她從未幹過這種活兒。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刻“造反”,想要嘔吐的感覺一次又一次地襲擊著她。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卻並未因此而降低;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