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的哲學全集15(3 / 3)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涵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應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潔如新”這一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甚至哭過鼻子。這時,她麵臨著這人生第一步該怎樣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回想剛入社會時的雄心壯誌,她猶豫了。

正在這時,單位的一位領導來視察她的工作。這位領導看她無精打采的樣子,默默地替她洗開了馬桶。

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連最難洗的地方也不放過,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確信足夠幹淨了為止。然後,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竟然毫不勉強。

那一次的經曆讓她的心靈大受震撼,也正是從那一次起,她不再對洗馬桶的工作感到難以接受。相反,她能以最平和、也最熱情的心去對待經她之手的每一份工作。幾十年之後,她成了一家著名商社的董事長。而且成為董事長之後,她也依然保持著那份認真和熱情。可見,一個人若甘於從卑微事做起足可以提高自己的修養,培養做大事的能力。

帕爾梅首相在瑞典是十分受人尊敬的領導人。他雖貴為政府首相,但仍住在平民公寓裏。他生活十分簡樸、平易近人,與平民百姓毫無二致。帕爾梅的信條是:“我是人民的一員。”

除了正式出訪或特別重要的國務活動外,帕爾梅去國內外參加會議、訪問、視察和私人活動,一向很少帶隨行人員和保衛人員。隻是在他參加重要國務活動時,才乘坐防彈汽車,並有兩名警察保護。有一次他去美國參加一個國際會議,人們發現他竟獨自一人乘出租車去機場。1984年3月,他去維也納參加奧地利社會黨代表大會,也是獨自前往的。當他走入會場,沒有人注意到他,直到他在插有瑞典國旗的座位上坐下來,人們才發現他,都嘖嘖稱讚不已。

同普通群眾打成一片是帕爾梅為人的重要特點。帕爾梅從家到首相府,每天都堅持步行,在這一刻鍾左右的時間裏,他不時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有時甚至與路人閑聊幾句。帕爾梅同他周圍的人關係處得都很好。在工作之餘,他還經常幫助別人,毫無高貴者的派頭。帕爾梅一家經常到法羅島去度假,和那裏的居民建立了密切的聯係,那裏的人都將他看做朋友。他常常獨自騎車閑逛,鍘草打水,劈柴生火,幫助房東幹些雜活,彼此之間親如家人。

帕爾梅喜歡獨自微服私訪,去學校、商店、廠礦等地,找學生、店員、工人談話,了解情況,聽取意見。他從沒首相的架子,談吐文雅、態度誠懇,從沒有前呼後擁的威嚴場麵,深得瑞典人民的愛戴。

帕爾梅平易近人,他同許多普通人通過信件建立了友誼。他在位時平均每年收到1.5萬多封來信;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國外,為此他專門雇用了4名工作人員及時拆閱、處理和答複,做到來者皆閱,來者均複。對於助手起草的回信,他要親自過目,然後才能簽發。這一切都使他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日益高大。在瑞典人民的心目中,帕爾梅是首相,又是平民,是領導人,又是兄弟、朋友,他是人們心目中的偶像。

一個人的卑微隻源於心靈的猥瑣與無知。帕爾梅的平易近人,親曆親為不僅不能表明他的卑微,反而證明了他的崇高。從卑微處培養自己的心性是每一個聰明人的做法。從卑微處見精神,是每一個旁觀者心裏的一塊明鏡。不要拒絕你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份工作。認真的對待它們,你才可以收獲更多。

8.喜愛自己的平凡

我們是這世界的一粒沙。沒有光澤可以炫耀,沒有花香可以醉人,沒有聲音可以展喉,沒有氣魄可以撼物……而我們卻擁有了平凡。因為平凡,我們無法與價值連城的珠玉並列;因為平凡,我們無法與一流的讚譽齊名。我們是什麼?我們隻是平凡的一粒沙。可是,我們就該哭泣嗎?不,我們既然沒有那麼多,那就連哭泣都不需要。為我們的平凡舉杯,告訴這個世界:盡管我們平凡,但我們卻因為平凡而快樂著。

因為平凡所以偉大。生活有目標,想出人頭地,可以說是一種相當積極的心態,可是這必須建立在對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惟有對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讓人更發憤向上。相反,如果對平凡生活的狀況一直抱著不滿的態度,那麼想出人頭地的想法,反而會帶來負麵的影響。

不管多麼平凡渺小,一個能把一家大小的生活都照顧得很好的母親,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值得我們尊敬了。不僅我們需要這樣想,這些默默耕耘的人更需要有這樣的自信。那些不懂得成功藝術的人,通常是那種不懂得從平凡中找出偉大的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成功哲學,隻要你能夠打心靈深處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滿足,那麼你就已經離成功不遠了。一個人如果無法成功對待人生的話,那麼他的一生就會變得毫無意義。為了做到這點,最重要的是必須能夠在心裏麵描繪出自己成功的樣子來。

藝術家芥川龍之介說過這樣一句話:“希望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快樂,必須從日常的瑣事愛起。”這句話你不用擔心無法理解,隻要照字麵的意思解釋就可以了。人生其實就是由一大堆瑣事堆積起來的。然而就因為是瑣事,所以我們大多都不會去在意它,甚至也記不得它。想去愛這些瑣事,並且把它們都做好,必須有相當的努力與能力才能做到。

在公司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這種人,他們看起來樸素踏實,也沒有什麼過人的能力,可就是能夠把事情做得有條不紊,所以步步高升。

“為什麼像那樣的人也當得上經理呢?”

“也許因為他善於拍馬逢迎吧!”

其實,那是因為這種人善於處理公司中的瑣事才有今天的地位。相反的,那些叱吒風雲於一時的人,往往到了最後都會被遺忘,因為他們雖然相當的搶眼,可是對公司而言,他們的貢獻卻不如那些善於處理瑣事的人。

可以說平凡是一種十分積極而有意義的心態,因為隻要你把自己對人生的苛求拋開了,你就不會再有挑肥揀瘦的想法而愉快地接受現實中的繁雜瑣事了。

如果你覺得自己並沒有特別傑出的能力,那就盡可能地試著做一個平凡的人物,把瑣事做好,因為公司和人生的事務有九成以上都是煩人的瑣事。如果你能夠把那些瑣事做好的話,那麼你就可以像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樣,受到很高的評價。

千萬不可以小看你做的這些瑣事,它們有時候也可能是改變曆史的重要關鍵也說不定。到那時候你可能會在無意中成為人們眼中的英雄。

被人們認為是迄今為止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的愛因斯坦曾告訴我們:“不要努力去做一個成功的人,寧可努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他不但給我們指明了一個人生發展的取向,而且也教給了我們一種對待人生的方式。這可能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生箴言吧!

9.責任重於一切

在人類社會,社會權利需要人類履行自己的職責。一旦責任感有所消退,社會將會崩潰。沃爾特·斯科特先生說過:“如果人類停止相互幫助,種族必定滅亡。從母親教育孩子要有責任感起,到死亡之際為人們揩去所有拘束,我們都不能脫離互助而生存。因此,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都有權利向同類請求得到幫助。沒有人能夠毫無愧疚地拒絕別人的求助。”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信心、勇氣、謙虛、無私。無數的誘惑包圍著人們,然而憑借信心和勇氣,我們都能夠置之不顧。責任要求我們行事正直,有愛心。正義拒絕所有形式的自私、悲觀和殘忍。如艾斯克裏先生所說的:“善終將戰勝惡,使所有惡事物向善事物轉化。它將使黑暗變為光明,使欺詐變成誠實。”

責任感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變得順暢。它幫助我們去理解、去學習和服從,它使我們具有克服困難和抵抗誘惑的力量,以及完成目標的追求,使我們變得誠實、友愛、真誠。一切經驗都在教導我們要塑造自我。我們拒絕幹壞事,爭取做好事。逐漸地,就成為了我們每天努力去爭取的一切。而日複一日的努力使得這一奮鬥變得更容易了。我們播種了,就會得到收獲。

培塞斯說:“我認為隻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才能使塵世的生活變得有趣。沒有它,生活便成了一架空骨骼。但是,一個人的天賦越高,他所承擔的責任也越重。”他曾對一位年輕人說:“懷著希望和信心朝前走吧,這是一位飽嚐生活艱辛的老人給你的忠告。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永遠要站得正、行得直,我們必須愉快地投入到多姿多彩、不斷變化的生活中去……對人生的這種領悟是達到更高生活目標的途徑,而決不會阻止我們愉快地使用它。而且我們必須這麼做,否則,我們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徹底地投入到行動中去。”

青少年時期是成長的時期,它是整個人生的春天。年輕人投身社會,並嚐試各種生活。在生活中,他被自己的父母疼愛,從他們那裏接受高尚品德和價值觀念,他必須維護父母的榮譽,不做任何讓他們蒙羞的事情。“證明你自己無愧於你的父母”是古希臘七賢人之一佩雷安德爾的一句名言。一個家族的形象就像一個人的形象一樣,是依靠堅強的毅力才使榮譽得以生輝。但是,如果年輕人的心智不經過培養,就不會出現希望的花朵,那麼,我們即便不是絕望,也將會沮喪地預見他以後的人格。

所以,責任首先是在家庭中學到的。孩子們赤身裸體地來到這個世界,他的健康、個性、道德、身體都要依靠其他人來培養。最後,孩子們吸收了各種理念,通過正確思想的指引,學會了服從師長、自我控製、善待他人,並充滿責任感和幸福感。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意願,而且無論其意願是好還是壞,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源於其父母的影響力。

當他們完全脫離了家庭,開始獨立生活時,這種影響力就將伴隨他們的人生旅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不為任何人負責。相反,這時的他們開始對自己的獨立生活負責。而且,他們還開始具備了更高層次的責任感,並在心裏形成了一種高度負責精神,開始默默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在所有責任中,許多都是私下履行的。因為公眾生活是為人所知的,但是私生活卻沒有人能看得見——如精神和靈魂方麵的內心生活。它們可能是有價的,也可能是無價的。沒有人能毀滅精神,它隻能自我泯滅。但是,隻要有心讓自己和他人過得更好一點、更美一點、更高尚一點,就能使自己做到最好。

10.對自己負責

也許你可能會說,雖然自己也希望能以樂觀的心態開始每一天,但由於大多數時你都生活在一種個性被束縛、發展受到阻礙的不良環境中,生活在一種足以挫傷人的熱誠、消磨人的誌氣、分散人的精力、浪費人的時間的氛圍中,所以你沒有勇氣去斬斷束縛自己的繩索,更沒有毅力去拋棄一切可以憑借的東西,而僅僅依賴自己的努力去向更高遠的目標攀登,你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步入一種獨來獨往、散漫無聊的環境中,而你的誌向最終會因沒有活動的空間而在失望之中歸於毀滅。

假使你要想成就事業上的偉大,要想求得自我的充分發展,你就必須首先不惜任何代價,取得精神上的自由。

將你生命中的最高、最好的東西發揮出來,對自己負責。當然,要做到這些你必須得經曆大量的痛苦、承受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要向各種阻礙和困苦做不懈的鬥爭。要知道:如果沒有經過磨琢,鑽石所內含的光芒和華美是絕不可能顯現出來的,而磨琢就是將鑽石從黑暗中釋放出來所必需的過程。

許多人都被愚昧所囚禁,他們永遠得不到自由,他們的精神永遠被封鎖著,從不對外開放。他們沒有將自己從愚昧中釋放出來的勇氣,於是,本可以達到優越地位的他們,就隻能終身屈居下層了。還有許多人更是為偏見與迷信的桎梏所束縛,於是他們的生命越來越狹隘渺小。這類人最為可憐,他們已麻木到了不知自己不自由,反而硬要說別人不自由的程度。

那些在世界上曾經成就過偉大事業的人,他們偉大的動力、寬廣的胸懷、豐富的經驗,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呢?成功者會告訴你,那是奮鬥的結果;他們還會告訴你,他們正是在掙脫不自由、改變不良環境以及實現理想的種種努力中,使自己得到了最好的訓練,接受了最嚴格的品格修養。

有願望而不能得到滿足、有誌向卻被窒息,這是人生的一種悲哀。它會削弱人的能力、消滅人的希望、破滅人的理想,它會使人成為一個空殼。

在今天,有許多人本來可以指揮別人的,現在卻處處受製於人,就因為他們被債務、不良的交際及種種不良的習慣所束縛,以致使自己失去了表現能力的機會。

不管待遇怎樣優裕、報酬怎樣豐厚、地位怎樣高不可攀,你千萬不可以去從事一種妨礙你自由、光明磊落地做事的工作,你不應當讓任何顧慮鉗製你的行動!你應當將自由、獨立作為你神聖不可侵犯的權利,對自己最深處的那個聲音負責。隻有這樣,你才不會辜負自己的潛力。

所以,退一步而言,即使我們不為其他人和物負責也應該為自己負責。當然,一個人一旦懂得了對自己負責的真正涵義,也就不會再對其他的一切視而不見了。對自己負責是對他人、對社會負責的前提,我們須把自己的一切處理好,才可能處理好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