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世嫉俗類型的人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非常的看不慣,認為社會變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快活不下去了,並把自己的這種情緒帶到工作當中來。
和這類同事合作,有好的一麵,因為如果他們對單位的某些製度、福利有意見時,往往會衝到最前麵為大家謀些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但千萬要注意,倘若你的某些行為或所具備的氣質引起他的忌恨,那麼,他會處處跟你過不去。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愛走極端,所以,對付憤世嫉俗類型的合作者最好敬而遠之,睜隻眼閉隻眼算了。
第六,敬業樂群的合作者。
這種類型的同事由於工作態度和辦事方法得當,頗受領導的肯定和合作者的讚賞。凡是他所在的單位或群體,都會有著不錯的成績。這種合作者,會感染其工作同仁,使組織或部門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給其他同事帶來一個合作而和諧的工作環境。
當單位順利時,大家共同努力,有福同享;當單位不順時,大家都緊咬牙關,奮發圖強,有禍同當。平時沒事的當兒,他會主動地訓練新手,培養團體實力;工作忙的時候,他又能影響合作者,相互提攜。
所以,這種類型的合作者,無論高你一級還是和你平級或是你的下屬,在與他們相處時,你要學著和他們一樣敬業樂群。如果你的表現不如他們的話,你就會被比下去,從而在與合作者競爭時處於被動地位。
第七,躊躇滿誌的合作者。
躊躇滿誌的人,事事都有主見。他之所以躊躇滿誌,是因為一直處在一種極順的狀態之下,使他不曾吃過失敗的苦頭,因此,他也不怕失敗。這種合作者不會隨便接受別人的意見,如果你聰明的話,在沒有利害衝突的情況下,不要與他計較。
如果他是你的主管,那麼,你在他麵前不要亂出點子,盡管照著他的意思去做,他會把他的意思明白地告訴你。因為他怕你笨,所以他會多下功夫。
有時,他也會很有禮貌地問你一下,對他的看法有沒有意見?此時你要做的就是立即肯定。你若稍有猶豫或再多問上兩句,都會被他小瞧幾分。
和同級的此類同事相處,不能太順著他,隻有讓他得到點教訓,才能真正地改變及幫助他。
對這種類型的部下,要交給他一些極富挑戰性的工作做。成功了,也不必說什麼,失敗了,就讓別人去做,要讓他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八,佯裝無能的合作者。
佯裝無能的人可能看起來很笨,連一些很簡單的事都幹不了,看得你都想過去幫他一把。
實際上,這恰恰中了他的計,他這一切隻不過是“作戲而已”,目的在於偷奸耍滑,隻要能不幹就不幹,以虛心請別人幫忙的態度把自己分內的事推給別人去做,即使出了事,也是別人的責任。
對待這類合作者的請求你應該委婉地拒絕,因為這種幫助是毫無止境的,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沒完沒了,到頭來隻能影響到你自己的事情。所以,你應該對他說:“對不起,我也很忙。”當然語氣要自然而坦誠,他碰了一次“軟釘子”後自然會知趣地走開。
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成事,所以在合作的過程中要盡量了解對方的弱點和缺點,但不要死盯著這些弱點和缺點不放,而是有的放矢地從中找到避免矛盾激化、使合作更加順暢的最佳切入點。
5.後發製人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應變
策略運用後發製人的策略,往往是先讓對方動手,自己主動退讓一下,然後再反擊,以製服對方。由於後發製人是在對手已經有了行動,並且從一定意義上對自己構成了威脅之時的應變,因此,它是一種重要的臨危應變術。
《荀子·議兵》雲:“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後發製人的策略在軍事上的運用很多。
公元221年7月,劉備為報東吳殺害關羽之仇,親自率領軍隊攻打孫權。孫權命陸遜率五萬軍兵迎敵。戰爭持續了幾個月。到第二年2月,劉備重新組織兵力,沿江而下,向東吳發動了大舉攻擊。東吳軍麵對強敵,采取後發製人之策略,先讓敵人一步,退至夷陵(湖北宜昌境)一帶。陸遜領軍與蜀軍相持半年之久,待蜀軍士卒疲憊、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時,陸遜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決戰,以火攻大敗蜀軍。
1812年6月,拿破侖親自率領六十萬步兵、騎兵和炮兵組成的聯合部隊,向俄國發動進攻。俄國用於前線作戰的部隊僅二十一萬,處於明顯劣勢。俄軍元帥庫圖佐夫根據敵強己弱的局勢,采取後發製人的策略,實行戰略退卻,避免過早地與敵軍決戰。在俄軍東撤的過程中,庫圖佐夫指揮部隊采取堅壁清野、襲擊騷擾等種種方法,打擊遲滯法軍,削弱法軍的進攻氣勢。9月5日,俄軍利用博羅季諾地區的有利地形,給予敵軍以大量殺傷。接著,又將莫斯科的軍民撤出,讓一座空城給法軍。10月中旬,法軍在莫斯科受到嚴寒和饑餓的巨大威脅,不得不撤退。此時,庫圖佐夫抓住戰機,予以反擊,將法軍打得大敗。幾十萬法軍,幸存者隻有三萬人。
將計就計就是一種典型的後發製人術。順著對手的計謀施計,使對手的計謀為己所用,或當對手用其計謀時,卻落入我方的圈套,這就是將計就計的應急應變術。
將計就計的基點,是對對手的謀略有了充分的認識和了解,然後,佯順其意,在對手的計上用計。公元前506年冬,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等指揮下,千裏迂回,從楚國防禦薄弱的北部邊境深入楚地。吳軍進至大別山一帶時,先派先鋒夫概出兵挑戰,擊潰了迎戰的楚軍。此時,孫武分析楚軍主帥子常有僥幸取勝的心理,判斷其必定在夜間前來劫營。於是,將計就計預先做了部署。果然,楚軍想乘吳軍立足未穩,夜襲吳軍大營,這正好中了孫武的圈套。經過一場激戰,不僅偷襲吳營的楚軍被擊潰,而且,楚軍大本營也被事先安排的伍子胥、夫概等兵將所劫。
公元412年,劉裕想剪除政敵劉毅,但一直沒有好的辦法。突然,劉毅上表請求調其本家兄弟、兗州刺史劉藩到江陵充當他的副手,劉裕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於是將計就計,答應了劉毅的請求。當劉藩到石頭城(江蘇南京)拜辭時,劉裕將其抓了起來,投進了監獄。隨即命手下部將王鎮惡率領一支精兵,打著劉藩的旗號,以赴任為幌子,混過了劉毅下屬的關卡,偷襲江陵,最後除掉了劉毅。
唐朝初年,竇建德率十餘萬大軍進軍洛陽,要救被唐軍圍困在洛陽的王世充。秦王李世民依靠虎牢之天險阻擊竇建德的軍兵。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李世民得知竇建德想等唐軍糧草用盡而把馬放到河北吃草時襲擊虎牢,於是將計就計,率軍北渡黃河,抵達廣武(山西境內)南邊,留下一千多匹馬放牧於河邊,以引誘迷惑竇建德,晚上便率唐軍悄悄地趕回虎牢。竇建德果然中計,出動全部兵力進攻虎牢。李世民待竇建德軍隊疲憊後,予以反擊,大敗竇軍。
將計就計不僅在軍事上被廣泛運用,在政治鬥爭中,也是一條重要的應變之術。公元201年,曹操掌權不久,急需人才,便召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看出漢朝國運衰微,朝權已落入曹操之手。司馬懿是大士族的後裔,而曹操乃宦官之後代,他不願屈節事曹。於是,他以患風病不能起居為由,拒絕應召。曹操馬上懷疑司馬懿是借口推辭,對己不敬。為此,曹操派人扮作刺客前去查驗。一天深夜,刺客悄悄潛入司馬懿的臥室,暗中觀察,見司馬懿果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仍不放心,揮刀向司馬懿劈去。刺客暗想,司馬懿如果是裝病,見到利刀奪命,一定會匆忙招架。可是,司馬懿隻是睜開眼睛瞅了瞅刺客,身子仍然像僵屍一樣一動未動。刺客這才信以為真,收起佩刀,回去向曹操稟報。其實,司馬懿在刺客潛入臥室之時就已察覺,並且猜到是曹操派來打探其病況的。他十分清楚,如不露馬腳,定會安然無恙;若露出破綻,必然死在刺客刀下。所以,司馬懿將計就計,演出了這場驚險劇。
明朝韓雍在南蠻駐守時,有一個郡守要打探韓雍營寨的情況。一天,郡守準備了豐盛的酒菜,用一個大盒子裝上,還把一個女子也藏在盒子裏,直接進獻到韓雍的營帳中。韓雍見到抬進的大盒子,就猜到裏麵必有隱藏的東西。於是,他召請郡守入軍帳,當麵打開盒子,並讓藏在盒子裏的女子出來獻酒。酒畢,仍請女子進盒子,然後把盒子還給郡守,使女子隨著郡守一起離開了營寨。韓雍將計就計除埋伏,既沒有違郡守請他飲酒的好意,又若無其事地處理了郡守安插的探子,真可謂高明之舉。
後發製人是一種效率極高的成事策略,但對一般人而言又是一種難以運用到位的高級智慧。第一,它要求你能夠沉得住氣,有一種做大事的氣度;第二,它要求你具有善於應變的機智;第三,它還要求後發之時有對“前勢”的充分把握。
總之,後發製人要求的是後發先至,追求的是一切盡在掌握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