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給孩子兩張卡片,視情況而定,上麵貼著的可能是兩個元音字母或兩個輔音字母,假設這兩個字母是i和o,我們在出示卡片時就說:“這是i,這是o!”當我們教給孩子字母的讀音後,馬上就叫他描這個字母,仔細向他示範這個字母的描法,如果有必要就把著他右手食指像書寫一樣在砂紙字母上描一遍。
知道怎樣描,這意味著知道寫某個字母符號必須遵循的方向。
為了學會寫這個字母,孩子可以無數次地重複這種動作;如果他偏離了,光滑的紙板麵就會警告他的錯誤。
孩子一旦能熟練地描繪字母,就很喜歡閉著眼重複,讓砂紙指引著手指移動,不用眼睛看。於是通過直接的肌肉觸覺就建立起對字母的知覺。這種印象會指引孩子的手進行相應的運動。這種運動也就固定了肌肉記憶。
當我們用這種方法給孩子看字母並讓他描摹字母時,其實同時發展了三種感覺:視覺、觸覺和肌肉感覺。用這種方法形成的對書寫符號的印象比原來隻用視覺的方法所獲得的印象所花的時間要短得多。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肌肉記憶最強,同時也最容易。事實上,有時候孩子不看字母,隻通過觸摸就能認出字母來。此外,這些印象同時也和字母讀音建立了聯係。
③語言。
對於輔音字母,我們隻發音,而且在發音後立即把它和元音相拚,讀出所組成的音節;並利用與不同元音相拚,改變這項小小的練習。必須經常注意強調輔音字母的發音,重複這一輔音字母,例如,m,m,m,ma,me,mi,m,m。當孩子重複時,就讓他單發這個音,然後再和元音拚讀。
在教完輔音之前,不必教完所有的元音,孩子一旦知道一個輔音,他就可以組字。
這並不就是教輔音字母時可實際遵循的特殊規則。往往由於孩子對某個輔音字母的好奇使我們去教那個他想知道的字母:某個名稱可能喚起他急於知道那個組成這個字的輔音,並且,孩子們的這種意願比任何字母教學規則都更有效。
此外,在開始教書寫的同時,就已開始教閱讀。當我們給孩子一個字母並清晰地發出它的讀音時,通過視覺,也通過肌肉觸覺,在他心目中固定了這個字母的印象,他還把聲音和相應符號聯係起來,即把聲音和文字符號聯係起來。但是,當他看和認的時候,就是在閱讀;當他觸摸時,就是在書寫。這樣,他的心理同時接受兩種動作,並逐漸發展成兩個不同的過程:閱讀和書寫。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不用去區分閱讀與書寫的難易程度,以決定孩子是先學閱讀還是先學書寫。我們必須擺脫所有的偏見,等待由實踐來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個體差異將自然表現出來,不同孩子的發展顯示出不同的優勢。
6.從拚字到主動書寫
拚字練習的逐步增加和熟練,為孩子內心衝動或探求精神作好了準備,孩子擁有了信心,遲早會充滿能量,以自發爆炸的方式主動進入書寫。實際上,這是正常兒童的奇妙反應。隻有當三個階段的準備練習都已做完了,而孩子自己又沒有主動寫的時候,才去鼓勵他寫。這裏存在著一種延遲書寫活動的危險,孩子最後可能陷入毫無頭緒的努力。
父母可根據以下3個標誌判斷孩子書寫條件是否已經成熟:
(1)填畫幾何圖形的平行線條是否規則;
(2)閉眼識別出砂紙字母;
(3)拚字正確而熟練。
在直接叫孩子書寫之前最好至少等上一個星期,讓他能自發地開始書寫。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進行指導。
(1)首先在黑板上劃線,引導孩子把字書寫得正規,大小適度。
(2)引導孩子重複進行觸摸砂紙字母的練習。
(3)不直接去糾正孩子的書寫。因為孩子不是通過重複書寫,而是通過重複書寫準備練習來完善書寫。
有一個初學寫字的小孩想寫好黑板字,他拿來了所有砂紙字母,在書寫前先觸摸三遍需要寫的那些字母。如果他覺得一個字母寫得不好,就擦掉,再觸摸這個字母卡,然後再寫。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真正的書寫成為了一種檢驗,是一種內心衝動的表露,而不是一種練習。像神秘的靈魂是通過祈禱來完善一樣,他們是通過類似書寫但又不是書寫的練習來掌握和完善的。
嚐試之前先使自己作好準備,在繼續前進之前先完善自己,這一思想體現出一種教育價值。為了進一步糾正其錯誤而大膽地讓孩子做他做不好或力所不及之事,這會使兒童對自己犯的錯誤失去敏感性。
這種方法裏麵含有一種教育觀念,就是教孩子謹慎,避免犯錯誤;教孩子認真,精益求精;教孩子謙虛,使之消除幻想,追本溯源,不滿足現有成績,不斷進步。
剛剛開始進行那三種練習的孩子和已經書寫數月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重複著同樣的練習,這使他們團結友愛,平等相待。這裏沒有新手和老手的區別,所有孩子都用彩色鉛筆填圖形,觸摸砂紙剪成的字母,用活動字母表拚單詞;小的在大的旁邊,得到大的幫助。
一般來說,4歲的孩子就對書寫有了強烈興趣。觸摸砂紙剪成的字母練習,是許多孩子非常感興趣的一項內容。對於3歲到5歲的孩子來說,通常1到3個月,書寫就能基本掌握。但這裏麵也存在兩個主要困難,一是肌肉感覺遲鈍,二是口語的某些永久性缺陷,會妨礙孩子把口語正確轉譯成書麵語。
至於技巧,孩子們從一開始就能寫得好,字母樣式寫得圓滑、流利、漂亮,與砂紙模型字母的樣式極為相似。更重要的是,書法是教孩子書寫的良好形式,也是糾正原有缺點的一種方法。這對一個孩子來說要經曆長時間的努力,一邊看字帖,一邊根據字帖模仿必需的動作,此時正是肌肉記憶的生理敏感期。
因此教會孩子書寫時,可訓練孩子書法,讓孩子觸摸行書體的字母,注意形式美,同時通過填圖,練習字母書寫的流利。
7.閱讀訓練法
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對書寫符號的含義的解釋,作為一種智力活動,閱讀訓練一般從名稱開始。從開始寫的時刻起,到高級閱讀階段,通常需要兩個星期,而要達到熟練,比熟練的書寫要慢得多。
1.什麼是閱讀
書寫和閱讀應該清楚地區分開來,因這兩種活動並不是絕對同時進行。與一般想法不同,書寫先於閱讀。不要把孩子寫字後的檢查,認為是閱讀,這種檢查不過是在把符號翻譯成聲音,如同最初他把聲音翻譯成符號一樣。
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對書寫符號的含義的解釋。一個孩子,當他還沒有聽見這個詞的發音,而是看到用桌上的字母卡片拚出這個詞來時,就認識它並能說出它的意思,這才是閱讀。他讀出的詞與書麵語言的關係,就像他聽到的詞與口頭語言的關係一樣,兩者都是接受別人傳達給我們的語言。所以在孩子看不懂書麵文字的意思時,不能說他會閱讀。
可以說,書寫主要是心理運動機製起作用,而閱讀則純粹是智力活動。但是我們的書寫方法是閱讀前的必要準備,它能大大降低閱讀的困難。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用活動字母拚字或寫字時,他有時間思考用什麼字母來組成一個字。寫一個字比讀同樣一個字花的時間要多得多。
一個會寫字的孩子,如果一個字擺在他麵前讓他讀,說出這個字的意思,他會沉默很久。如果他要閱讀,那就必須有高級智力活動的介入。
2.閱讀訓練法
(1)教具
先準備若幹用普通的書寫紙做成的小卡片,在每一張卡片上用行書體清楚寫上某一個熟知的名詞。
(2)訓練方法
如果孩子已多次讀過這個名詞,那就把它拿來放在孩子眼前,使他容易明白這個詞的意思。這些書寫遊戲所用的東西,可以靈活選擇,例如球、娃娃、樹木、羊群、各種動物、玩具士兵、鐵路,以及許多各種各樣的簡單的圖形,在家裏,則可以選擇各種家具和電器。
如果說書寫是指導和完善孩子們的口頭語言的運動機製,那麼閱讀就是幫助他發展思維及其相應的語言,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交語言能力。
閱讀訓練從名稱開始,這裏不存在從難詞或易詞開始的問題,因為孩子已經知道怎樣讀任何一個詞。也就是說,他知道拚寫出的任何一個詞的讀音。
老師或家長可以讓孩子慢慢讀出寫好的詞的讀音。要是讀音是正確的,我們就隻說一聲“讀快一點!”這時孩子便更快地讀第二遍,但往往還不能理解其意思,於是我們就重複說:“快一點,再快一點!”孩子一次比一次讀得快,重複著這同一組合音,終於突然意識到了這個詞的意思。於是孩子看著它,像認識了一位朋友一樣,表現出小朋友們經常流露出的滿意的神情。這樣就完成了閱讀練習。課程往往進行得很快,因為孩子已經經過書寫準備。
孩子們讀出了這個詞後,就把這個詞的卡片放到叫這個名字的物品下麵,練習也就結束了。
(3)一個遊戲
老師或家長也可給孩子做下麵這項閱讀訓練的遊戲:
①把各種玩具都擺在一張大桌子上,每一件玩具都有張卡片,上麵寫著玩具的名字。
②把這些小卡片折疊起來放在一個籃子裏,把它們弄亂,讓那些會讀詞的孩子有秩序地從籃子裏抓出一張卡片,各自拿著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靜靜地打開,看那是什麼,不準讓旁邊的人看到,然後再重新折好並保守秘密。
③讓孩子手裏拿著折好的卡片,清楚地說出那件玩具的名字,以便檢查他說得對不對。如果他讀得清楚,並能正確指出那件玩具,就讓孩子擁有它。這無疑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有趣的是,在“兒童之家”做這個遊戲時,老師們發現一些孩子讀對了卡片上的玩具名稱後,卻拒絕領取玩具。這些孩子說,他們不願耽誤遊戲時間,寧願換張卡片,再讀卡片。
(4)讀卡片
①兒童之家的老師製作了數百張卡片,在上麵寫著孩子的名字、城市和物品的名稱,有的也寫著從感覺訓練中已知的顏色、特征的名稱。
②接著把這些紙片放到一些打開的箱子裏,放在孩子們可自由使用它們的地方。
③通常情況下,孩子會讀完一隻箱子裏的卡片後才去讀另一隻箱子裏的卡片,表現出了強烈的閱讀願望。
(5)孩子們的小卡片
讓孩子自己製作小卡片,卡片上可以隨孩子的興趣寫下一些詞語或文字。例如簡單地記下購買的物品,如鉛筆、橡皮、墨水、圓珠筆等。這種方法需要孩子自願進行,它的意義就在於,能夠讓孩子記住高頻詞,從而增強實際生活能力。
3.注意
經驗表明,從孩子開始寫的時刻起,到高級閱讀階段,需要兩個星期。然而,閱讀要達到熟練的程度卻比熟練的書寫要慢得多。
並不是所有同齡的孩子都在一個時間內學會書寫和閱讀,因此不僅不應強迫孩子,也不要邀請和哄騙他來寫字和讀字。換句話說,當孩子對這種課沒有自發興趣時,最好不去強迫他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