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排列卡片。作為孩子,必先將這些卡片按照數字的順序排成一橫列,然後將適當數量的物品分別成雙地放在卡片下麵。這樣就能讓他們很容易看出奇數和偶數的差別。
3.簡單加減法運算
使用數棒來做10以下的加減法,更容易讓孩子掌握。
將數棒邊靠邊地一根根放在一起。
先把1的數棒放到9的數棒旁邊;
接著把2的數棒放到8的數棒旁邊;
然後把3的數棒放到7的數棒旁邊;
最後把4的數棒放到6的數棒旁邊。
如此做出所有和為10的數棒等長的組合。
這個很簡單的遊戲代表10以內數字的加法:1+9、2+8、3+7、4+6。
然後,當他將那些木棒放回原位時,他必須拿走4放在5下麵,然後依序拿3,2及1。這個動作讓他能以正確的順序放回木棒,同時,他也做了一連串的減法:10-4、10-3、10-2、10-1。
在這項輕鬆地移動物品的遊戲中,孩子的智能不必費力地去想一組分離的單位代表一個總數量的難題,而是將精神投注在更高層次的活動練習,那就是預估放在一起的數量。
真正數字的教學,表示了從木棒到使用不同的單位計數過程的進展。當數字被孩子掌握時,它們代表的是抽象概念,而木棒則是具體的,也就是它們代表某一數字單位的“整體”。
語言的“綜合性”功能及它為智慧所開啟的廣大工作領域,是借“數字”的功能而顯示的,而數字可用木棒替換。
下麵再介紹一種方法:
裝有光滑卡片的盒子,卡上粘著1~9的數字,是自砂紙上剪下來的。這個與卡片上黏有砂紙字母的那一組類似。教的方法一樣。讓孩子先按書寫方向“觸摸”數字,同時講出它的名稱。這次孩子要比學字母做更多的工作。
(1)先讓他看如何將每一個數字放在數目一致的木棒上。
(2)當學會所有數字後,第一個練習是將數字卡放在按順序排序的木棒上,這樣的安排形成相連貫步驟。孩子重複這個智慧遊戲可持續許久,因為排卡片往往是孩子很感興趣的。
4.單位組合練習
單位組合練習是孩子將來學習數量級數學概念的基礎,同時也有助於加強孩子對數字規律性的把握。
采用與加減法運算同樣的教具,當孩子拿著自己的數字,經過使用,他會知道如何將單位組合在一起。
練習一: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可用一組釘子,另外再給孩子們各式各樣的小東西——小木棒、小方塊、籌碼等。
這個練習是在數字對麵放置它所代表數量的物品。可用教材中的一隻盒子,這個盒子隔成很多空間,在每一空格上,寫一個數字,然後讓孩子在該數字的空格裏放置數量相同的釘子。
練習二:
將所有數字放在桌上,在其下放置它所代表數量的小方塊、籌碼等。在裝有釘子的盒子裏,有一格上麵寫“0”。在這一格裏“什麼都不許放”,然後接著那一格才是“1”。
“0”代表什麼都沒有,放在“1”旁邊方便我們數,當我們數到9時,接著便出現10。
如果不用1作單位,而用10的木棒,那麼我們就可數10、20、30、40、50、60、70、80、90。
在一個框架裏裝卡片,上麵寫著號碼10到90。這些號碼固定在框上,可由另外放進去的1到9遮蓋0的部分。如果蓋住0的是1,則數字變成11,如果是2蓋住0,則變成12,以此類推到9,然後再看二十幾的部分,一直下去,從10到90。
這個練習剛開始時,可用木棒做11到19的數。就如框裏開始從第一個10開始時一樣,我們拿代表10的那支木棒,然後將1的木棒放在0的位置,蓋住10內的零。之後,拿走1的木棒及數字1,將2的木棒放在10的木棒旁,數字2蓋住0,以此類推到90再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