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1(3 / 3)

何爾特是在晚上與周末為蘋果公司做設計工作。他放棄了傳統的直線型設計原理。因為這一技術已有50年沒變他無愧是位經驗豐富的電機工程師,勇於突破傳統,最後他為蘋果Ⅱ型設計出一組新的電源供應器,該產品成為蘋果Ⅱ型的專利項目之一。而且它可大大減少外殼,而且不用風扇了。

3.解決頻率調幅器的問題。喬布斯堅持這仍由羅德·何爾特來完成,因在70年代中期,美國聯邦通訊管理委員會對新電子產品所放出的無線電波幹擾的程度有很嚴的規定。當何爾特測試電路板時發現,蘋果Ⅱ型所放射出的無線電波幹擾強度遠超過美聯邦通訊管理委員會的標準。無論怎樣調整都無法降到可接受的程度,這樣就必須全麵改變蘋果Ⅱ型的電路板設計不可。

喬布斯拒絕這樣做,在思考後他的務實觀念使他想出廠一個絕妙的應付方法。因為問題隻有在無線電頻率調幅器接到電腦上才發生,以後這一調幅器又會轉接到美聯邦通訊管理委員會測試者的家用電視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調幅器從電腦中移走?而且當時所有電腦出售時都附配自己的調幅器,但並沒有強性規定電腦必須加配這個調幅器不可。如果客戶從另外一家公司買了調幅器,因而產生幹擾情況那麼要負責的是客戶本身而非蘋果公司。

最後喬布斯還是找到馬蒂·斯柏吉爾,斯柏吉爾按喬布斯要求的規格,製造調幅器。他說:“我的責任就是讓美國聯邦通訊管理委員會挑不到蘋果公司的毛病。”

4.尋找一家最好的廣告商與公共關係負責人來策劃蘋果Ⅱ型的商標與媒界宣傳。

喬布斯有一種神奇的能力,即他能找到解決某一問題的最佳人選。英特爾公司的精美廣告深深觸動了喬布斯,他以慣有單刀直入的個性直接打電話向英特爾公司的市場經銷部門,詢問這些廣告出自何人手筆,答案是吉斯·麥克納廣告代理公司。

有一個星期,喬布斯每天都打電話到公司找吉斯·麥克納,死纏活賴地要他來蘋果公司看看他的產品,喬布斯稱這是使整個世界“燃燒”起來的電腦。最後,該公司負責接洽業務的弗蘭克·柏吉同意後駕車前往時想:“老天!這小子還真是有點邪門。”當喬布斯從廚房中冒出來時,柏吉頓時愣在那裏約有兩分鍾之久:喬布斯留著一嘴胡誌明式的胡子,長發披肩,穿著破牛仔褲,腳穿一雙休閑涼鞋。這時柏吉腦海裏唯一的念頭就是想溜之大吉,但後來有兩件事深深吸引了柏吉,一是喬布斯是位精明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小夥子,二是喬布斯講的東西柏吉有一半聽不懂。但他對新創立的公司很有研究,單從外表是無法看出一個公司是否具有創造發明的能力,更不能憑公司創辦者的外表來斷定他的公司的未來?不過弗蘭克·柏吉仍然對蘋果公司不放心。

當時喬布斯決心非要麥克納公司來做他的廣告代理人。

因此他每天打三四次電話給這位廣告代理界的老前輩。最後他的死命堅持的作法終於深深打動了這位公關專家。麥克納是位專業廣告商,一直與報社維持著很好的關係。他具有非常傑出的“造勢”本領,能把小公司顯出比其原有規模大得多的印象。他同意接手蘋果公司的業務。但沃茲尼克對這些廣告宣傳持否定態度,他認為隻有產品質量才管用,才是成功的根源,其他都無關緊要。

在同意接受蘋果公司的業務後,麥克納決定首先要更改蘋果公司的商標圖案,他指派一位最佳的藝術指導羅布·簡諾夫來處理這件事。簡諾夫設計了一個彩色的蘋果,帶有彩虹般的線條,蘋果邊還被咬了一口,至今蘋果公司仍沿用這一商標。他解釋說:“喬布斯一直堅持要有高品質的公司形象,希望商標看起來高貴華麗,不要像飛機模型那樣那麼笨拙。而且簡化蘋果的線條,另外再畫出一個被咬的缺口這樣才能使蘋果看起來不致於像個大番茄。”

另外,麥克納專心地尋找能讓全國人都注目並能一炮而紅的機會。他認為打廣告的最佳媒體是男性刊物,並且是大家從未曾想到過可登電腦產品廣告的媒體。在無數次選擇之後,他競選中了《花花公子》。

5.解決資金問題。因在《花花公子》作廣告的費用極高,而且公司營運也急需資金,同時各種設計工作已完結,因此當時蘋果公司的狀況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資金。

一開始喬布斯還是先想到他曾工作過的阿塔利公司,經艾·阿康的介紹,喬布斯去見公司總經理周·基南,一踏進辦公室,他開口就說:“你應該買我們的產品”,隨後便把他那雙髒兮兮的光腳丫子放到周·基南的辦公桌上。這使周·基南無法忍受,大怒不止。

又經艾·阿康的引介,喬布斯與沃茲尼克兩人一起去西曼科特公司,因為該公司供沃茲尼克所設計的蘋果Ⅱ型電路板的兩種最重要的零組件——處理器與高速隻讀晶片。喬布斯為討一個好價錢和爭取30天無息賒欠,與公司的業務經理爭論不休,最後喬布斯肯定蘋果Ⅱ型電腦必定會暢銷,並威脅以後無論如何再也不會和該公司作生意了,若不同意我們就去找別的公司。就在雙方僵持不下時,沒有生意頭腦的沃茲尼克突然打斷喬布斯,說:“隻有這家公司在製造這項產品,而正合我們用。”這害得喬布斯當場傻眼,原想踩沃茲尼克的腳已經來不及,更有趣的是喬布斯順勢從椅子上溜到桌下,人不見了。當喬布斯爬回椅子上時,這位經理被逗得哈哈大笑不止。最後他拒絕殺價,但同意30天無息賒欠買零組件,金額達4萬美元。事後這位經理打電話給艾·阿康感謝給他介紹來兩位活寶。

後來喬布斯找到了創業投資家麥克·馬克庫拉。在馬克庫拉被蘋果Ⅱ型電腦完全吸引以後,最後投資91000美元到蘋果公司,同時以個人名義擔保,允許蘋果公司取得250萬美元的信用貸款。而這位曾任職於英特爾公司的投資家得到的報償是他與沃茲尼克、喬布斯各占相同股份,都是30%,剩下的10%給羅德·何爾特。新投資的生效日期是1977年4月16日。這一天也是兩海岸電腦展示會的開幕日。

於是他們幾人於1977年1月3日(即卡特總統的宣誓就職日)經過長時間的磋商後議定了合作的細節,一致同意簽署一份把蘋果公司更名為“蘋果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文件。後來人們一般把1977年1月3日作為蘋果公司的創建日。

喬布斯等人一致認為參加西海岸的電腦展示會對蘋果公司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喬布斯是電腦俱樂部的電腦迷,並且是與展示會主辦人鑒約的第一批人。所以蘋果公司搶占了一個好位置:直接麵對大門進口的好攤位。同時馬爾庫拉竟花費5000美元布置裝飾這一攤位,使其具有戲劇化的震動效果。在4月16日上午10點開幕時,蘋果電腦公司已把這一創世紀的電腦新產品安置妥當,此時喬布斯也穿上了他有生以來的第一套正式西裝,在電腦旁作解說。蘋果Ⅱ型在展示會成為一枝獨秀,最引人注目。

兩天的展示會下來參觀者竟達13000人。這表明個人電腦時代的序幕即將揭開。而真正揭開這一序幕的是蘋果Ⅱ型在個人電腦市場上的首次大暢銷。

到4月底,電腦展示會後的十多天內,蘋果Ⅱ型的訂單就達300台。到77年底,已賣出蘋果Ⅱ型電腦4000多台。人們形象地把這隻有16K內存、價格為1195美元的蘋果Ⅱ型像薄煎餅一樣暢銷。1978年約出售8000多台,到1979年一跳增長4倍,達到35,000台。在1979年的業績達4.7百萬美元。這一年,蘋果已成為個人電腦的代名詞。到1980年,則超過1億美元。蘋果Ⅱ型電腦的月產量很快達到2.5萬台。

1980年12月12日星期三,為籌集資金,蘋果電腦公司的股票公開上市。在1小時內,公開承銷的460萬股被搶購一空。出價是每股22美元,但上市第一天就以29美元賣出。價格的上升使蘋果電腦公司的市場價值達12億美元。突然間,蘋果電腦公司產生了4個億萬富翁和40個百萬富翁。喬布斯當然排在第一,達2.564億美元,馬克庫拉居第二位,達2.39億美元。沃茲尼克所持有的股票價達1.293億美元。就連與沃茲尼克離異的妻子也因其所持沃茲尼克的股票而身價狂漲到4240萬美金。

兩年後,蘋果電腦公司進入《財富》雜誌所列的500家大企業,開始了僅僅問世5年就進入500強的最快記錄。

喬布斯成為白宮的座上賓,美國總統裏根對喬布斯十分賞識,稱他為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

當時就半導體產業而言,產品的生命周期隻有1年左右的時間,美國標準廣告術語是“創新與改進”,汽車的款式逐年更新,電腦也是如此。所以蘋果電腦公司自1978年末開始了代號為“薩拉”(Sara)的新計劃,它是以總工程師戴爾·桑德女兒的名字,新計劃推出後的電腦稱“蘋果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