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星照耀疏勒,陣雲籠罩祁連。
戰氣如此之濃烈,夫君還不知道要在軍中待多少年!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詩,反映了當時戰亂不斷的社會現實。南朝梁武帝後期,發生了著名的“景侯之亂”,使得南朝持續動蕩了許多年。而在北方,北魏政權先是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不久又演變成北齊和北周,這兩個國家相互征戰多年,持續不止,因此,戰亂程度較南方更為過之。有些迷信思想的作者,認為這是戰氣過盛所致。因為戰亂不斷,思婦的等待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注釋】
①蘇合:蘇合香。②妍:美麗。
【譯文】
寂靜的青樓在大路邊,窗前下起紛紛白雪。
池塘上的鴛鴦總是成雙成對,而我帳中的焚香還在獨自燃燒。
屏風好似有意遮住明月一般,獨自睡眠隻有燈火依舊。
遼西地區天寒地凍,水應該很少,薊北的鴻雁飛過幾千。
但願你能早日從北國回來,以慰問我片刻的歡顏。
【賞析】
這是一首典型的閨怨詩。詩的女主人公是一名青樓女子,獨自守在閨樓裏默默承受著孤獨與寂寞。她深夜無法睡眠,害怕去看天上的明月。她思念的人前去遙遠的北國,無法回來。她時時刻刻盼望著那人能夠早日回來,這種寂寞的生活她等不下去了。
這首詩語言自然,詩句對仗工整,描寫思念之情委婉含蓄,真實地展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
南朝樂府——子夜歌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①。
理絲入殘機②,何悟不成匹③!
【注釋】
①望如一:懷著相通的願望。②殘機:殘破的織布機。③何悟:哪料到。
【譯文】
當初我與你相識之時,
多麼的渴望兩心如一。
如今蠶絲放入了殘破的織布機,
哪料到最終還是織不成布匹。
【賞析】
這首詩中主人公渴望兩心相知,誰料,二人之間的感情卻像是放入一台破的織布機,織出的布匹殘破不堪。暗喻他們的愛情遭遇苦果,難以發展成婚姻,以至於自己僅僅留下傷心和絕望在身邊。
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①。
忽見陌頭楊柳色②,悔教夫婿覓封侯③。
【注釋】
①凝妝:盛妝。②陌頭:道邊。③覓封侯:為封侯而從軍。
【譯文】
深居閨房的少婦,平日不知道什麼是憂愁;春天打扮得非常講究,登上了翠樓的最高處。突然看見大路兩邊楊柳樹青翠的顏色,回想到分別的夫君;後悔當初慫恿丈夫從軍,爭取立功封侯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深閨少婦的苦悶及哀怨,足以引發人們^t功名利祿和人生幸福的思考。
首二句反題意而述,寫一位正當妙齡的女子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及她“不知愁”的“凝妝上翠樓”。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晨,女主人公經過一番精心裝扮之後,興衝衝地登上翠樓。此二句表現了少婦無憂無慮的青春歡樂和春光明媚的景象。
三、四句點明詩的寫作意圖。“忽見”是少婦漫不經心遠望而見。“陌頭楊柳”是春天最常見的景色,女主人公漫不經心地瞥見楊柳依依。“楊柳色”即春色,楊柳易衰,春色難留,自然使少婦由景聯想到自己青春易逝,想到當初慫恿丈夫去求取功名,如今自己留守深閨,辜負了青春年華。末句是女主人公觸景生情引起的感傷和哀怨,更是她的省悟:悔恨當初慫恿“夫婿覓封侯”的過錯。
王維——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①,輕羅已薄未更衣②。
銀箏夜久殷勤弄③,心怯空房不忍歸。
【注釋】
①桂魄:指月亮。②輕羅:輕薄的絲織衣服。更衣:指換上厚暖的衣服。③弄:彈奏。
【譯文】
月亮初升,露出彎彎的一線光明;秋夜微露開始降落地麵。輕盈的羅衫已嫌太薄,還沒有換上秋天穿的衣服。夜已深了,還在手撫銀箏不斷地撥弄;隻因心裏害怕那間空寂的閨房,不想回去。
【賞析】
這是一首寫閨怨的詩。
前兩句意為明月初升秋露微涼,女子未及更換厚暖衣物,仍穿著輕薄的絲綢。這兩句寫秋夜景物,給人以淒清之感。而“未更衣”寫出女子慵懶、無奈的情態。後兩句說反複彈奏銀箏直到深夜,心裏害怕冷寂的空房實在不願回去。女子寂寞難耐,難以入寢,隻得反複撥弄銀箏排解心中的空虛。一個“怯”字點出全詩閨怨的主題。語雖委婉,情卻細膩,女兒家那羞澀的情感被遮掩得嚴嚴實實,可一旦點破,那怨情也就躍然而出,不言而喻了。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①。
卻下水精簾②,玲瓏望秋月③。
【注釋】
①侵羅襪:露水打濕了絲織襪子。②水精簾:即水晶所製簾子。③玲瓏:澄澈明亮的樣子。
【譯文】
白玉般的石階上逐漸出現一片露水;夜已深了,露水打濕了她的綃絲羅襪。於是,她退到屋中,把水晶簾放下來,隔著透明的簾子又再次望著那輪圓圓的秋月。秋月啊,何時我們才能像你那樣團團圓圓呢?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詩,雖然在題目中標有“怨”字,可詩中並未出現一個“怨”字。
前兩句以“生白露”與“夜久”互相照應,以簡要的敘述,點明時令和具體時間,把讀者置於秋季深夜的環境中。隻有夜很深了,台階上才會出現露水,站在玉階上的女主人公的羅襪也才會被濕透,之所以羅襪濕透說明女主人公巳經在台階上站很久了。“羅襪”一詞又能引發讀者的聯想,因曹植《洛神賦》中有“羅襪生塵”句,洛神是一位絕世美女,所以詩人用此典故即暗寫女主人公的美麗。三、四句寫女主人公退回到屋內準備入睡了,月光又成為她寄托相思的對象。月之玲瓏,人之幽怨,成了很好的對照。當女子由癡想轉入凝望時,她就可以繼續在想象中與自己的那一位“伊人”相聚,一訴相思了。
劉方平——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①。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注釋】
①金屋:指華麗的宮殿。
【譯文】
紗窗外的日頭已落下去了,天色逐漸變得昏暗。在這豪華的宮室裏,沒人發現我的淚痕。春天快要過去了,寂寞空曠的庭院裏,梨花落得到處都是,卻無人前來打開門看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