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首句寫屋內的透過紗窗的光線隨著日落、黃昏降臨而越來越昏暗。“日落”“黃昏”象征詩中人慘淡的命運,營造了淒涼、暗淡的氛圍。第二句用漢武帝少年時願以金屋藏阿嬌的典故,暗示了詩人身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之中,“淚痕”寫出了金屋中女子垂淚巳多時,內心無比淒涼哀怨。第三句以院中空寂無一人更襯出“金屋”的孤寂冷落。從屋內漸暗寫到屋外的春晚花落,從近處的香無一人寫到遠處的庭空門掩,直寫到第四句庭院中飄落的滿地梨花。尾句是對“春欲晚”的引申和補充,在淒涼孤寂的庭院中潔白耀目的滿地梨花,不正寄寓著詩人傷春的情緒嗎?因此此處雖無“怨”字,但怨情自現。
詩人釆用重疊渲染和反複勾勒的手法寫景,同時以象征手法點出了詩中人的命運。
李益——江南曲①
嫁得瞿塘賈②,朝朝誤妾期③。
早知潮有信④,嫁與弄潮兒。
【注釋】
①江南曲:樂府《相和歌》舊調,源自江南民歌,多寫男女戀情。②瞿塘:長江三峽有厲糖峽,在今重慶奉節。瞿塘賈:指經長江入蜀經商的商人。賈,商人。③妾:古代婦女的謙稱。④潮有信:指潮水漲落有固定的時候。信,信期,約定的歸期。
【譯文】
嫁給瞿塘峽一個商人,常常耽誤與我約定好的回家日子。早知道潮水漲落有固定時間,且講誠信,我就嫁給弄潮的人了。
【賞析】
開頭以平淡質樸的語言刻畫了女主人公幽怨的心理。女主人公感歎自己嫁作商人婦,不能與丈夫朝夕相處。丈夫總是不能信守與她的約定,一次次讓她空等、失望。“朝朝”以疊字形式表達出了女主人公對丈夫經常誤期未歸的無奈和失望之情。三、四句委婉傳神地表達了少婦的怨情。詩人以出乎意料的手法讓女主人公異想天開,想到潮水有信,對比丈夫的無信而後悔不曾嫁給弄潮之人。這句話深刻地折射出了女主人公內心極度的苦悶、幽怨和無奈。這位少婦並非真的要改嫁,隻是在極度苦悶中自傷身世,悔不當初罷了。這是思婦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心的。
此詩的妙處在於以極質樸平實的文辭表達了獨守空閨少婦極真切的怨情。
李商隱——無題(其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①,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為遠別啼難喚②,書被催成墨未濃③。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④。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⑤。
【注釋】
①來是空言去絕蹤:歸來重逢已成空言,人去之後再無消息。②夢為遠別啼難喚:積思成夢,夢中卻為遠別而悲啼,但遠別之人卻喚不回來。③書被催成墨未濃:墨還沒磨濃就急急地寫了給情人的書信。④“蠟照”二句:寫室內華美的陳設,透出寂寥的氣氛,是主人在追憶往昔的歡樂。半籠,半映。金翡翠,指有金翡翠花紋的被子。麝,指麝香。度,透過。繡芙蓉,繡以芙蓉圖案的帳子。⑤“劉郎”二句:劉郎已恨仙凡路隔,仙境渺不可及,而我與情人更遠隔萬重蓬萊山,相會杏不可期。蓬山,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譯文】
預約要來,卻隻是空話,當初離去後,至今無影無蹤;現在,月亮已經西斜,鍾樓上響起報五更的鍾聲。剛才做夢了,夢中和你相會,頃刻卻又作遠別,啼泣呼叫都沒把你叫應;醒來被情思所逼,倉促給你寫成了書信,墨汁都還來不及研濃。再回看臥室,蠟燭的光亮半籠照著屏風麵上畫的金翡翠;麝香的氣味微微透過繡著荷花的床帷,好似我們剛才就在這裏親切依彳畏。我這個劉郎已怨恨你原來居住的蓬山離這JL太遠,不料到你現在與蓬山卻還隔著萬重高山!
【賞析】
這首詩曲折哀婉地表達了愛情的纏綿淒惻。
首聯寫夢醒後的思緒和見聞。詩人以戀舊的口吻反複致意,埋怨對方失約。此聯寫出了詩人孤寂、悵惘的心緒。頷聯追憶夢境。詩人因思念而成夢,可夢境瞬息而去,緊接著便因惜別傷離而悲泣。“啼難喚”寫詩人想到心上人要離自己而去的焦急與不舍:短暫的歡聚頃刻化為烏有,以致泣啼的“遠別”亦難喚回,可謂情深意切。頸聯轉寫室內景物,亦真亦幻,形象地傳達出詩人寂寥的心情。“繡芙蓉”是帳的代稱。此句中翡翠鳥和芙蓉花在古詩詞中常作愛情的意象,暗示夢境中與戀人短暫歡聚時溫馨的情境。末聯借漢武帝求仙未得的典故暗示兩人愛情受阻。此二句以空間的綿長寫悵恨的綿長,表達了詩人對戀人一去香無蹤跡,書成也無法寄達的苦恨。
全詩把心理描寫與環境襯托結合了起來,構成激蕩回旋、沉鬱頓挫的格調。
李商隱——無題(其二)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①。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②。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③。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④。
【注釋】
①“重幃”二句:女子在帷帳深幽的閨中醒來,長夜無眠。重幃,指帷帳深幽。莫愁,古樂府中傳說的女子。此處泛指年輕女子。臥後,醒來後。②“神女”二句:與情人相會隻能在夢中,而自己隻是孤身一人。③“風波”二句:意謂自己如柔弱菱枝,偏遭風雨之欺淩,又如芬芳之桂葉,卻得不到月下甘露的滋潤。④“直道”二句:即使這番相思毫無好處,也不妨礙我把這惆張之情化作一片疾情。直道,即使。清狂,疾癲。
【譯文】
莫愁的住室中,雙層幃帳深深地垂落到地上;在這靜靜的長夜裏,她躺在床上回想過去。我的戀愛生活,就像巫山神女和楚王歡會,隻是一場夢;我這個小姑本來就是單身獨處,無丈夫和情郎。世上的風波不信我這棵菱枝十分脆弱,肆意去衝撞;誰能讓月下的白露滋潤我這片桂葉,令它散發清香?即便說這樣苦苦相思全無結果,白費心腸;也不妨就失意終身,作一個情癡,不狂而狂。
【賞析】
這是一首愛情詩,寫女主人公自傷不遇的身世。
首聯寫環境氛圍的幽靜。此聯說重重帷帳掩著的深閨之中,女子躺在床上輾轉難眠,靜靜的夜晚就像是又細又長的流水。清夜的空幽正映襯出長夜的難熬。頷聯以楚王夢遇巫山神女和樂府《清溪小姑曲》的“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新居,獨處無郎”兩個典故,抒寫自己雖曾經有過幻想和追求,但到頭來終是好夢一場。頸聯意為風波險惡,菱枝柔弱,無力反抗,桂葉自有清香,卻無月露潤香。這裏的“風波”喻指無情的命運,“菱枝弱”比喻女子像菱枝一樣柔弱,“桂葉香”比喻女子美質芳香如桂。尾聯寫自己雖然明了相思無益的道理,卻仍要執著追求到底,哪怕因情傷感,讓人說是清狂也無所謂。“清狂”猶今所謂癡情。
李商隱——嫦娥①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②。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③。
【注釋】
①嫦娥:古代傳說中的後畀之妻。②“雲母”二句:寫月宮之冷清寂寞狀。雲母屏風,用雲母石飾製的屏風。長河,銀河。③“嫦娥”二句:要知道天上如此,嫦娥也要懊悔,不該偷藥奔月了。
【譯文】
映在雲母屏風上的燭影,漸漸幽暗了;銀河漸漸西斜垂地,晨星寥落,也逐漸隱沒。嫦娥呀,你現在肯定後悔當初偷吃了長生的仙藥,孤自一人飛升到月宮;麵對著碧海一般的青天,你每夜都在思念你的後羿吧!
【賞析】
此詩詠嫦娥,卻未寫眾所周知的嫦娥奔月,而是寫了想象中嫦娥奔月後的情景。起句即說雲母屏風上映出深重的燭影。這裏的“雲母屏風”和“燭影”都是月宮中的景物。第二句說銀河漸漸落下,曉星也在西沉。這兩句都是寫景,然而這景中暗含著人的活動與情感。又是一個漫長的夜晚熬過去了。誰在熬夜呢?自然是那個奔月的嫦娥。那些景物顯然都是嫦娥眼中的景物。正是她在這漫漫長夜枯守孤燈,細看燭影的。她不是急著奔月成仙的嗎?而今月巳奔,仙巳成,何以如此呢?自然是應了蘇軾的那句“高處不勝寒”,月宮雖無凡間的苦惱喧雜,但也沒有世俗的溫情幸福。於是而有三、四句:嫦娥想來應會後悔當初偷吃了仙藥奔月,如今隻得孤身一人在月宮中夜夜望看碧海青天。這當然是詩人的揣測,但寫得合情合理。
此詩意象優美,情調感傷,語言含蓄,情韻綿長。
劉方平——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①,不得到遼西②。
【注釋】
①妾:古時女子自稱。②遼西:遼河以西,為丈夫從軍之地。
【譯文】
用棍子將黃鶯兒攆走,不讓它在我家樹枝上啼叫。啼叫時會驚醒我,使我不能在夢中到遼西與夫君團聚。
【賞析】
首句寫詩中的女主人公要拿棍趕走可愛的黃鶯,這不禁挑起人的好奇心,想詳知內情。次句解釋了這一奇怪行動的原因:不想讓它在樹枝上啼叫。黃鶯歌喉婉轉,悅耳動聽,給春日增添無限生機,而女主人公卻不想聽,還如此惱怒,這令人更為不解。第三句緊承上句,用“頂針”手法,進一步寫女主人公的反常行為。結句交代出引起上述一切反常動作、心態的根本原因:她刻骨銘心地想在夢中與遠在遼西戍邊的丈夫相會。如此氣惱地趕打黃鶯,煞費苦心地準備再“夢”,讓人不能不感歎唏噓。
詩中不著一個“怨”字而怨氣幽長,偏鋒側擊,癡中見怨,效果奇妙。
顧複——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
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譯文】
漫漫長夜呀,你拋下我到哪兒去了呢?一點音訊也沒有。閨門緊閉,眉頭緊鎖,眼看著一彎新月漸漸西沉,天就要亮了,怎麼能夠忍得住不去思念他呢?看看孤單單的衾被,心生怨恨。此情此景,如果換成是你,你才能明白我對你的思念有多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獨守閨房女子心態的詞。從總體上看,女子怨而不恨,這既是個人修養好的表現,也是女子閨怨時間還不長的原因。詞的開篇以反問句開頭:漫漫長夜,你拋棄了我到什麼地方去了呢?長時間也不通個音訊。反問過後,女子的情緒一點點變得低落起來。這其中有直接特寫——眉斂,也有景物烘托——香閣掩,月將沉。
女子在情緒消沉一陣之後,情緒又開始波動起來。她說:“我忍,我忍,我不去找你,讓你覺得難堪。”但是獨自一人睡在屋子裏,怎麼不覺得孤單呢?這裏是女子的胡思亂想了,她以為男子在跟別的女人一起睡覺,但是出於矜持,卻又極力壓抑自己這種情緒。
心理學上有一種“換位思考”,我們人之間相互爭執、推諉、指責對方,這種狀態似乎永遠無法使自己的意誌作出合理的決斷。不過如果我們交換角色,去扮演和你爭吵的人,用他們的觀點和理由來說服扮演自己的人,就會覺察出自己的固執相當的荒謬可笑。這首詞中,女子在孤單而無法消遣的時候,希望男子能夠理解和認識到她的感受。於是提出了“換我心,為你心”的想法,也許這樣做,人們之間才能夠真正地相互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