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闋則是幽歎的延展、悔情的細化,揭示了女子的內心活動。她假設如果不給夫婿放行,將他羈留家中,讓他足不出戶以讀書為伴,她則在一旁飛針走線陪他。這樣,她認為才是沒有枉費青春的日子。夫妻分隔,讓她成了曠夫的怨女,她實在不好受,因此也才有了這通篇的文字(當然是通過詞人的代言)。
這首詞就這樣以代言的形式,寫出了一個怨婦的心聲。其中的人生價值觀,顯然帶有世俗婦女之取向。在這樣的婦人看來,夫妻廝守,是至為寶貴的家庭生活;珍惜男歡女愛的青春歲月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作為少婦“曠閑”在家中,是“年少光陰虛過”。這多少代表了平民的立場,並且有合理的人性追求。此首詞行文中,雅言俚語相混淆,俗處見其活潑清新。整首詞內心的躁動不安,正反映出這位少婦是有血有肉的婦女。
蘇軾——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①,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②。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③,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秣豔一枝細看取④,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⑤。
【注釋】
①轉午:天已到午後。②瑤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③蹙:褶皺。④稂豔:豔麗。⑤簌簌:墜落貌。
【譯文】
廳室內靜無人聲,一隻雛燕JL穿飛在華麗的房屋。梧桐樹蔭JL轉向正午,晚間涼爽,美人剛剛湯沐。手裏搖弄著白絹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困倦斜倚,獨自睡得香熟。簾外是誰來推響彩鄉的門戶?白白地叫人驚散瑤台仙夢,原來是,夜風敲響了翠竹。
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取一枝秣豔榴花細細看,幹重花瓣JL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風驟起,驚得隻剩下一樹空綠,若等得美人來此處,殘花之前對酒競不忍觸目。隻有殘花與粉淚,撲撲籟簌地垂落。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上闋寫佳人,沒有容貌等外在描繪,隻寫佳人的氣質風度。下闋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並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在作詞章法上,自是變格,但上下兩片仍關聯很深。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鬱憤的身世之感。從詞意用語看,當是其被貶黃州後之作。
趙令畤——蝶戀花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珠簾,人在深深處①。紅杏枝頭花幾許②?啼痕止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③,宿酒醒遲④,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歸信誤⑤,小屏風上西江路。
【注釋】
①人在深深處:語出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句。②紅杏枝頭花幾許:化用宋祁《木蘭花》“紅杏枝頭春意鬧”句。③沉煙香:即點燃的沉香。④宿酒:隔夜殘存的酒,殘醉。⑤飛燕又將歸信誤:古有飛燕傳書的故事。
【譯文】
想要減掉羅衣,可是寒氣還沒有退去。珠簾也無心卷起,一個人在深閨中閑居。紅杏枝頭的花不知還剩幾許,美麗的麵龐尚有啼痕,隻恨這清明時的細雨。
終日無聊悶坐,看著沉香的輕煙一縷。昨夜喝悶酒而大醉,今早醒來得太遲。被惜春的情懷所困,心中充滿了愁緒,飛回的燕子又耽誤了帶來回信,我淚眼淒迷,呆呆地望著小巧的屏風,那上麵畫的是遙遠的西江的水路。
【賞析】
這是一首閨中懷人之作。上闋著重寫閨中人不可言的愁緒。詞的前三句繪出一幅“深閨春思圖”,接下來一直到結尾是具體的、深一層的揭示。“紅杏”句表明她“惜春長怕花開早”的心情,因此說“止恨清明雨”。下闋緊接上闋,意脈不斷,進一步刻畫女主人公的心情。閨中人終日獨坐,寂寞冷清,百無聊賴。“盡日”這三句是重彩濃墨,具體而細膩地寫出她的愁思。“飛燕又將歸信誤”在感情上再生一層轉折,隻留下她空對屏風。末句懷春,幾許衷腸之相思,更寫出了她的一往情深。
李重元-憶王孫
萋萋芳草憶王孫①,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②。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③。
【注釋】
①萋萋芳草憶王孫:劉安《招隱士》有“春草兮萋萋,王孫遊兮不歸”句。②杜宇:即杜鵑。③雨打梨花深閉門:無名氏《鷓鴣天》:“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譯文】
茂盛的芳草,仿佛也憶念著在外的王孫。我憑倚在高樓之上,望著柳外的遠天徒自傷神。杜鵑的叫聲淒厲悲哀,令人不忍再聞。天色臨近黃昏,無情的風雨吹落梨花,我無可奈何地關上深深的院門。
【賞析】
這首小令寫閨中少婦憶念遠行遊子,以女子口吻寫來,句句含情,情致深婉。
作者首先選取“萋萋芳草”這一典型景物,化用劉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點明題旨。芳草萋萋一方麵暗示往昔伉儷同遊賞春的無限美好時光,另一方麵又勾起了女子強烈的思夫情懷。作者選取的第二個典型景物是其人登高遠望時所見之景。“空斷魂”三字寫出樓再高也無法望見,尋人不見時內心極度的悲傷失望,以至“杜宇聲聲不忍聞”。杜鵑一聲聲“不如歸去”的啼叫引起主人公思念卻不得見、不得團聚的肝腸寸斷。“欲黃昏”點明時間轉移,見出眺望盼歸之久。“雨打梨花深閉門”還是寫景,卻是視覺聽覺一並寫來。暮春之時,雨泣花殘,尤添感傷,隻能深閉重門以逃避愁緒。
全詞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寫景由遠而近,由放到收,聲情並茂而蘊含極多,極盡纏綿悱惻之意。
李玉——賀新郎
篆縷銷金鼎①,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②?惟有楊花摻徑③。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透,鎮無聊、滯酒厭厭病④。雲鬢亂,未忺整⑤。
江南舊事休重省,遍天涯、尋消問息,斷鴻難倩⑥。月滿西樓憑闌久,依舊歸期未定。又隻恐、瓶沉金井。嘶騎不來銀燭暗,枉教人、立盡梧桐影。誰伴我,對鸞鏡⑦。
【注釋】
①篆縷:盤香的煙縷。②王孫:草名。③糝徑:鋪滿小路。④鎮:全。埽酒:被酒所困。厭厭:同“懨懨”精神不振貌。⑤忺:高興。⑥倩:請,懇求。⑦鸞鏡:指鏡子。
【譯文】
銅爐中香煙上升,酒氣沉沉,庭中的樹影已轉向偏東,畫堂裏冷清寂靜。芳草碧綠而茂盛,也不知那位離人現在何處,唯有飄落的楊花,如點點白雪,落滿小徑。我一人獨臥玉枕上沉沉睡眠,懶洋洋春睡。簾外已飄落殘紅,春天將盡,我感覺毫無心緒,像喝多了酒一樣一身病態。頭發零亂,我也不想去梳整。江南舊事,不願意再重新回想,遍天下去尋訪消息,能寄書信的鴻雁不捎來消息。月光灑滿西樓,我一直依欄遠望,可是他的歸期依舊沒有一定。怕隻如同銀瓶沉入金井,再也沒有希望重逢。等得太久,我守著昏暗的殘燭,聽不到他歸來的聲音。徒自讓我久久佇立,直到梧桐消失了陰影。如今又到了夜間,而我依然孤單對著鸞鏡。
【賞析】
歌詞寫出閨中的無邊寂寞,從而道出佳人的相思之苦。佳人整日麵對“金鼎”篆香,孤寂獨坐,依賴飲酒打發時光,或者用昏沉沉的春睡來麻木自己。佳人乃為情所困、為情所苦。這種相思之苦,由來巳久。曾多少次“西樓憑欄”,遙望遠方,也曾多少次想方設法“遍天涯、尋消問息”來尋覓心上人的蹤影。然而,書信無憑,“歸期未定”,枉教人枯立“梧桐影”底,苦苦相戀。
袁去華——劍器近
夜來雨。賴倩得、東風吹住。海棠正妖嬈處。且留取。
悄庭戶①。試細聽、鶯啼燕語②。分明共人愁緒。怕春去。
佳樹。翠陰初轉午。重簾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風絮。偷彈清淚寄煙波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彩箋無數。去卻寒暄,到了渾無定據④。斷腸落日千山暮。
【注釋】
①悄:寂靜。②鶯啼燕語:語本皇甫冉《春思》:“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③煙波:指茫茫江水。④“彩箋”三句:意謂來信之多,不計其數,除了寒暄問候的話,看不出有其他含義。
【譯文】
夜間的綿綿細雨,那帶雨的海棠花分外美麗。願這美景長留不去。庭院中悄然無聲。我用心仔細聽,小燕黃鶯啼唱聲聲悅耳,分明與人一樣明白人間情意,生怕春天走得太快。枝條美麗的綠樹,樹蔭一片轉過正午。我剛剛睡起,層層簾幕還未卷起,我一個人寂寞地觀看紛飛的柳絮。我偷偷抹去傷心的眼淚,寄與那煙波浩蕩的江水,待江水流到江頭的故人那裏,告訴她我淒涼之景。唉,你寄來的情書雖然多,除去那些問候話,歸期卻毫不定,也未說何時才歸來。夕陽中我凝神遠望,所見到千山茫茫,令人斷腸。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懷人的閨怨詞。開頭寫雨過風急的春日,海棠花劫後獨秀,分外妖嬈,而閨中思婦卻聽著門外的“鶯啼燕語”胸中湧起萬千愁緒,最後寫閨中佳人起床後的紛繁思慮。“偷彈清淚”的細節與“寄煙波”的思緒交彙相融,言思人憔悴,欲寄淚以自明。“彩箋無數”三句寫意中人的情薄。“斷腸”句以景作昭示,喻別離的傷痛永無窮盡。這首詞結構較有特點:上中闋是表現佳人的心理活動,下闋將動作細節與心理活動交叉描寫。最後一句以景結情,留下深長餘味。
陸淞——端鶴仙
臉霞紅印枕。睡覺來、冠兒還是不整①。屏間麝煤冷②。但眉峰壓翠,淚珠彈粉。堂深晝永。燕交飛、風簾露井。恨無人,與說相思,近日帶圍寬盡。重省。殘燈朱幌③,淡月紗窗,那時風景。陽台路迥④。雲雨夢,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⑤,怎生意穩。
【注釋】
①覺來:醒來。②麝煤:一種名貴香墨。③幌:簾帷。④迥:遙遠。⑤因循:疏懶。
【譯文】
張炎《詞源》說:“陸雪窗《瑞鶴仙》、辛稼軒《祝英台近》,皆景中帶情,而存騷雅。故其燕酣之樂,別離之愁,回文題葉之思,峴首、西州之淚,一寓之詞。”此詞相傳是作者為歌姬盼盼所寫,是一首扣人心弦的思婦詞。上闋細膩地描寫了女主人公無心梳妝、對景傷心懷遠的情況,表現了她的慵懶、淒冷與孤寂,體現出其內心的相思之苦。下闋追憶前情,“殘燈朱幌,淡月紗窗”的清美境地中歡樂的往事,更反襯出眼前的淒涼、幽怨。“待歸來”以下設想遠人返家後委屈地嗔怪他的情景。全文文詞綺麗,句句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