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燃燒脂肪:塑身減肥靜悄悄2(1 / 3)

Part1/不小心被脂肪“算計”

不管怎麼吃,怎麼懶得運動,緊身牛仔褲依舊那麼合身,這可能嗎?當然可能。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說明你體內的新陳代謝就沒有“甩開膀子跑起來”。

新陳代謝是我們身體裏一列消耗熱量的小火車,如果能把它的速度提起來,脂肪燃燒也能大提速。

你是怎樣變胖的

隨著生活日益豐富,外出以車代步,緊張又高效的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加,加上鍛煉缺乏……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身體不知不覺變胖,贅肉、蘿卜腿、大餅臉……纏上你。減肥之前最好先弄清使你肥胖的原因。

肥胖與脂肪

肥胖是一種生理現象,是人體內脂肪沉積過多的表現。脂肪細胞內的脂肪呈粒狀沉積增多,脂肪細胞逐漸增大,不知不覺中就肥胖起來。

認識脂肪

脂肪分為中性脂肪和類脂。

中性脂肪,即三酰甘油,是豬油、花生油、豆油、菜油、芝麻油的主要成分;類脂,指磷脂、膽固醇和脂蛋白等。脂肪細胞由80%的脂肪、18%的水以及2%的蛋白質組成。

脂肪的來源:糖類、動物脂肪和植物油、體內攝入的多餘熱量。

糖類

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分為單糖類(存在於水果、蜂蜜中)、雙糖類(存在於蔗糖、牛奶、糖果、甜食中)以及多糖類(存在於穀類、米、麵、土豆等中)。

單糖類和雙糖類食物極易被人體吸收,大量攝入引起血糖升高,也容易轉化為脂肪而引起血液脂肪升高。相反,多糖類食物,需經過消化緩慢吸收,有利於轉化為能量供人體使用。

動物脂肪和植物油

動物脂肪中含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植物油中含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脂肪被食入後通過代謝轉化為熱量供人體使用,或轉化為體脂儲存於脂肪細胞中。

體內多餘熱量

當攝入的熱量過多,長期超過人體活動所消耗的熱量時,多餘的熱量將轉換為體內脂肪,儲存於脂肪細胞內。

對於女性來說,幾乎在青春發育期開始的同時,脂肪就已經在女性的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部位開始沉積。皮下組織內脂肪沉積是形成女性特有體形特征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皮下脂肪的沉積就塑造不出女性特有的美。

脂肪細胞是個大油庫

脂肪是體內貯存能量的倉庫,一個個合成的脂肪滴儲存在脂肪細胞裏,當需要脂肪的時候再通過脂肪酶加以分解釋放出熱量。

脂肪主要提供熱量;保護內髒,維持體溫;協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參與機體各方麵的代謝活動等等。

脂肪正反說

肥胖,人人都怕它,因為它不僅直接有損形體健美,而且引起多種疾病。苗條是當今的一種審美潮流,所以,愛美的女性更怕肥胖。

許多人往往把發生肥胖的原因歸罪於多食脂類物質,所以有些已經足夠苗條的少女也拒絕進食脂肪,結果,反而損壞了俊美的容貌和得體的身材。

其實,攝取一定量的脂類物質是必要的。因為有一類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它們必須溶解在脂類物質中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如果缺乏脂類物質,盡管在膳食中增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還是會造成這類維生素的缺乏症,這類維生素稱為脂溶性維生素。

值得一提的是:脂肪本身對保持青春少女的曲線美具有特殊的作用。例如,脂肪能使你的皮膚豐滿而不會皺縮,富於彈性而不會鬆軟,能增加皮膚的光澤和潤滑,使你的身材勻稱而顯示曲線之優美。

如果缺乏脂肪,過於苗條,皮膚就緊貼骨骼,則骨骼的錐形、三角形、凹凸形的輪廓特征就非常顯眼,優美的曲線反而被糟蹋了。楊貴妃有一美,即她有雪白粉嫩的皮膚,白居易在詩中用“溫泉水滑洗凝脂”之句,來形容楊貴妃的皮膚白嫩柔滑。可見脂類物質對保持人們的皮膚之美有它的功勞。

正常狀態下,女性的皮下脂肪組織普遍比男性豐厚,特別是在女性乳房、腹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更加明顯。如果這些皮下脂肪堆積的位置和數量適當,會給女性帶來一種形體上成熟的美。

反之,脂肪異常堆積是脂肪在人體某些特定部位如軀幹、臀、大腿,呈堆積狀態,致人體形改變。腹部常見呈球形、葫蘆形、懸垂形及圍裙形改變;臀部則有肥大、垂臀與方臀等改變;大腿與上臂也常呈近端粗而遠端細的變化。如果這些脂肪堆積得不當,則會給人留下一種臃腫的感覺。

別讓肥胖悄悄靠近你

有時候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你的身材走了樣,一不小心就變胖了。

這裏,我們一起來清點一下使你變胖的可能原因,當然,爸爸媽媽帶給你的肥胖(遺傳因素)這裏就不說了。這裏討論的是,在這個豐富多彩的社會中,導致你變胖的後天因素。

糟糕的飲食習慣

盡管肥胖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對單純性肥胖來說,飲食因素,尤其是不良的飲食習慣,是致胖的主要原因。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進食速度快:肥胖的人大多食欲良好,吃東西很快,以至狼吞虎咽,食物未得到充分咀嚼就咽下,不能成為食糜而敷貼於胃壁,所以常常已經吃了不少東西仍感饑餓。同時,由於咀嚼時間過短,迷走神經仍在過度興奮之中,從而引起食欲亢進。此外,由於過快進食後血糖濃度升高,等到大腦飽中樞輸出停食信號時,往往已經吃了過多的食物。

零食不斷:有些胖人,特別是孩子和年輕肥胖的女性,看起來正餐量不多,但零食不斷,從而造成體內聚集的總熱量大大超標。

不吃早餐:許多女性采取“饑餓減肥法”,企圖通過少吃甚至不吃早餐的方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結果卻事與願違,甚至適得其反。因為不吃早餐會使午飯時的空腹感增強,從而促進食物的吸收,而豐盛的午飯會很快被吸收,形成脂肪,久而久之導致肥胖。

晚餐不當:很多人因為時間原因,習慣早餐、中餐吃得簡單,一到晚上與家人團聚,時間也充裕了,於是雞、魚、肉、蛋、菜擺滿餐桌,而這樣的安排並不科學。因為食物在體內消化後,一部分進入血液形成血脂,傍晚時血液中胰島素的含量又上升到一天中的高峰,胰島素可使血糖轉化成脂肪凝結在血管壁和腹壁上,久而久之,人便肥胖起來。

吃糖過多:糖分不但容易吸收,而且能增強促進脂肪生成所需酶的活性,並能刺激具有促進脂肪合成作用的胰島素的分泌,從而使脂肪蓄積。

偏食:偏食能導致營養攝取方麵的不平衡,使一些營養元素缺乏。就目前所知,缺乏維生素B便能導致肥胖。因為維生素B能使脂肪變成能量,參與脂肪代謝的B族維生素主要有維生素B(下標1)、維生素B(下標2)、維生素B(下標6)等。這些維生素主要存在於糙米、麥皮及許多新鮮蔬菜、水果中。

運動不足

運動是身體健康不可缺少的活動,也是我們保持健美的良方。然而,社會節奏的加快,工作的忙碌,讓我們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運動,去鍛煉身體。

即使在生活中,我們的運動量也越來越小。能乘電梯,絕不爬樓梯;能坐車絕不走路;走路也總是慢吞吞,跟不上別人;從來不參加任何體育活動。

運動可使肌肉收縮而消耗大量的熱量,不僅使人胖不起來,還能使肌肉發達。《科學》雜誌有報道說,肥胖症患者比普通人每天活動的時間少150分鍾,結果熱量也少消耗1464焦(350卡路裏)。長此以來,肥胖難免會找上門來。

所以,走路、逛商店,甚至扭動你的腳趾,都有助於控製體重。那些天生坐不住的人就算多吃也不要緊,因為好動習性能讓她們保持身材苗條。

酒精為肥胖加油

酒是人類最古老、較常用的飲料,它同人體的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本草綱目》對飲酒的評論為:“少飲則和氣血,壯神禦風,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助火。”很明顯,少量飲酒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但過量飲酒則是有害的。

酒屬於純熱能食物,每克酒精可提供29千焦的熱量,遠遠超過蛋白質和糖類的產熱量。一般認為,100克白酒即可提供1500千焦的熱量。所以飲酒極易造成熱量過剩而招致肥胖。

同時,酒精本身還可以刺激脂肪組織和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血中遊離脂肪酸含量增高,有利於三酰甘油的形成,從而引起肥胖。一般情況下,飲酒同時伴有進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就更容易導致肥胖的發生,特別是經常飲用啤酒的人,腹部脂肪囤積稱為“啤酒肚”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酗酒者往往很少進食,所以並不見肥胖,反而可見營養不良症。

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肥胖

你是那種一放假就睡一整天的人嗎?你知道睡眠太多與肥胖有關係嗎?事實上,造成肥胖主因的脂肪,確實很容易在晚上累積於身體內,原因就在於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身體處於清醒狀態時會因為交感神經的作用而顯得極為活潑,但是一旦進入睡眠狀態,身體的副交感神經就取代了交感神經的地位,所以會使脂肪容易堆積。

此外,在睡眠期間,熱量的消耗量會降到最低,沒有被消耗掉的熱量,就容易堆積成為脂肪。如果你是吃完就睡的人,就如同日本的相撲選手想要增加體重時,就會大吃大喝之後立刻倒頭就睡;或者在睡前大吃東西,甚至不仔細咀嚼就囫圇吞棗吃下去,所以在不知不覺當中就變成了超級大胖子。

這樣的生活模式使熱量容易在睡眠中累積成脂肪。睡前吃東西不但會發胖,還會影響睡眠。因為你的胃為了消化你吃下去的食物,在半夜必須努力地工作,而這種刺激會傳達到腦部,讓你睡得不安穩。於是,生活也就愈來愈不規律了。

緊張、壓力使你肥胖

現代人的肥胖,壓力是難逃幹係的,更糟糕的是,壓力和肥胖又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壓力過大,導致我們的飲食結構不合理,進餐過快,生活沒有規律,吸煙、喝酒等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讓我們攝入了過多的熱量,為肥胖提供了基礎。

壓力過大的人很容易尋求食物的慰藉。以下幾種原因可能導致了人們在壓力下變得肥胖。第一是工作壓力大,生活規律紊亂,吃飯時間非早即晚,暴飲暴食,容易發胖;第二是壓力下容易失眠,長期如此,內分泌紊亂,也可以導致肥胖;第三是壓力下對甜食情有獨鍾,而甜食高脂高糖,最容易形成脂肪;第四是壓力下的腦力勞動者缺乏活動和鍛煉,不利於脂肪的消耗;第五就是人們在壓力下會尋求一種宣泄壓力的方式,很多人不幸采取了吃東西這樣的方式,甚至依賴食物過重而患上“貪吃症”,這最容易導致肥胖了。

所以,愛美的女性要記住,要減重,先要減壓。

脂肪過多讓你變了樣

有人認為“胖點沒關係,隻要沒病就好”。當然,健康才是美,然而,肥胖卻是疾病發生的溫床。肥胖的身體不僅讓你遠離美麗,顯得衰老,更讓你靠近疾病。

肥胖是疾病發生的溫床

一般人對於脂肪,都是持敬而遠之的態度,認為脂肪是破壞身材及身體的“毒藥”。事實上,脂肪除了能為身體提供能量之外,脂肪與磷脂結合所形成的物質,是構成身體完整結構,特別是神經和腦組織所必需的成分。

然而,體內脂肪過多,則對身體、精神都會造成極大負擔。體內過多的脂肪會影響機體的代謝活動,導致許多疾病。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肥胖是疾病發生的溫床”。

那麼到底在什麼範圍內的脂肪含量才算正常,超過多少量就算肥胖呢?這在後麵的體脂肪率部分中會講到。

總的來說,脂肪含量的增高與肥胖程度成正比。當然,一些局部肥胖的人,如腹型肥胖的人,脂肪含量在她們總體重量中並不顯得特別高,但那些脂肪卻足以使她們生活得“行動不便”;而另一方麵,發育成熟的女性在胸腹及臀部略微增厚的脂肪,又使她們變得豐滿迷人。

因此,可以這樣說,脂肪的增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過多的脂肪。過多的脂肪的確給肥胖者帶來不少麻煩,諸如行動不便,怕熱,影響體形,易產生疲勞,易患各種疾病,等等。對此,我們的確要下決心,把那些多餘的脂肪趕出體外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