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引來麻煩多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營養狀況得到改善,“發福者”日漸增多。“肥胖大軍”的迅速崛起,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新的災難。
1.肥胖是一種營養障礙
長期以來,有些人總以為隻要長得腰圓體胖,就意味著營養良好。其實,肥胖並不等於營養良好,它與消瘦一樣,都是營養障礙所致,二者所不同的僅是體內脂肪貯藏的多少。肥胖不僅顯示體內脂肪過剩,同時也顯示體內某些營養成分缺乏。如許多肥胖的兒童,體內常常伴有鐵、鈣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軟骨病等多種營養缺乏性疾患。
2.肥胖易導致各種血管疾患
身體肥胖的人除了皮下脂肪堆積過多之外,內髒和遍布全身的血管內也都堆滿了脂肪,所以容易引起多種血管疾患,特別是對健康和生命危害嚴重的心腦血管疾患。有關研究資料表明,肥胖者的高血壓發病率為正常人的1.5~3倍。而且,肥胖度越高,高血壓的發病率越高,血壓升高也越明顯。嚴重肥胖者的高血壓發病率高達50%以上。相反,如果采取減肥措施,使體重減輕,血壓也會相應地下降。
3.肥胖易誘發糖尿病
雖然不能說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但它對糖尿病的誘發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許多資料證實,肥胖程度越重,糖尿病發病率越高。目前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中,肥胖引發的疾病,最多的就是糖尿病。成年型糖尿病患者中,約有1/3的人屬於肥胖體型。幾乎所有的肥胖者,空腹血糖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升高。
4.肥胖易引起運動係統疾患
肥胖者過度增加的體重,對骨骼和關節等運動係統,特別是對脊椎和下肢是一種額外的負擔。骨骼、關節等組織長期支撐過重的體重,猶如每天扛著多餘的東西,久而久之,必然積勞成疾,發生關節炎、肌肉勞損或脊神經根壓迫,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關節變形,嚴重影響肢體活動。
5.肥胖易引起其他多種疾病
肥胖者由於血中膽固醇含量較高,膽汁濃度相對增加,再加上腹部脂肪的壓迫,膽汁排除障礙,最易引起膽結石。同時,肥胖者往往伴有肝髒內脂肪堆積,易引起脂肪肝、肝硬化。肥胖者易患濕疹、尋常性牛皮癬、毛發角化症、脂溢性皮炎、黑色棘皮症、皮膚萎縮紋、下肢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等多種皮膚病。此外,高度肥胖者,還常有精神異常,輕者表現為苦悶煩惱,重者可引起感覺、運動障礙,肌肉痙攣抽搐,站立和行走不穩,甚至造成自殺。
6.肥胖的女性容易患婦科病
子宮內膜癌與乳腺癌多見於肥胖婦女。在肥胖婦女中,乳腺癌發生率明顯增高,比以低脂肪食物為主的人群中的發生率高5~10倍。因為肥胖者體內脂肪堆積,刺激雌激素及催乳素分泌增加;大部分以腹部肥胖為主的女性,腹部脂肪雖然容易消除,卻對心血管病和乳腺癌具有較大的潛在危害。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大多數肥胖者都患有高血壓、高血糖、內分泌激素紊亂,其中雌激素是誘發子宮內膜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圍絕經期婦女肥者。
認識你的體脂肪
你一定聽過有人體重變輕了,外觀卻一點兒也看不出來;你一定也看到過,有的人曲線變玲瓏了,然而一問,體重卻改變不大。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原因就在於“體脂肪”。
一般人在計算自己的標準體重時,往往以(身高-100)×0.9的方式來計算,當體重超過這個數字,就緊張地嚷著該減肥了;而一旦減到自己想要的數字,就以為自己肯定變苗條了,卻忽略了體脂肪才是真正妨礙健康、讓你無法呈現體形美的因素。
體重變輕、外表卻一點兒也沒有變,很可能就是“體脂肪率”仍然維持不變的結果。造成這種結果,通常是因為極端節食所致。
要把全身脂肪的量估算出來並不容易,通常要做全身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才比較準確。也有一些儀器,利用測量身體的電阻大小而換算成身體脂肪的比率。它的原理是水的電阻小、脂肪的電阻大,脂肪越多測出的電阻越大,測出後再經由公式換算成脂肪的比率。雖然並不一定十分準確,但也頗具參考價值,最重要的是它的測量非常簡單方便。
一般定義體脂肪率男性超過25%算是肥胖,女性則是超過30%為肥胖,因為超過這個比率對身體健康就會有明顯的影響了。體脂肪率檢測數據參考下
體脂肪率檢測數據參考表
年齡 女性體脂肪率 男性體脂肪率 類型
30歲以下 16%以下 13%以下 瘦小型
17%~24% 14%~20% 健康型
25%~30% 21%~25% 警戒型
30%以上 25%以上 肥胖型
30歲以上 19%以下 25%以下 瘦小型
20%~27% 17%~23% 健康型
28%~30% 24%~25% 警戒型
30%以上 25%以上 肥胖型
從身體“脂”數到發胖指數
想了解自己的發胖指數,就必須從掌握你的身體“脂數”開始。體脂肪率是你是否發胖的一個重要指數。如果沒有體脂肪計,做下麵的測試題也能推算出你的體脂肪率大概是多少。
看清楚每一題,發現情況符合,就答“Yes”,最後看你答“Yes”有多少題,判斷你體脂肪率的範圍。清楚了嗎,那就開始吧!
問題:
1.現在比18歲時的體重多了5千克以上;
2.吃飯像秋風掃落葉一樣,一下掃光餐盤中所有的東西;
3.體重沒變,但肌肉卻越來越鬆弛了;
4.嘴總是不停,包裏總能找得著零食;
5.和油炸食物是好朋友,不能和它分家;
6.腰圍除以臀圍的比例大於0.76;
7.你有“電梯小姐”的雅稱,即使是從一樓到二樓也得搭乘電梯;
8.你總是不斷地減肥,又不斷地反彈。
答案:
A:6個以上是肯定答案,說明體脂肪率在30%以上。
你體內已經囤積了許多多餘的脂肪,再不采取行動改善的話,你會越來越胖。體脂肪率超過30%算是肥胖,不僅外表看起來臃腫,也容易患各種疾病,趕快下定決心開始減肥大戰,重新做回低脂美人。
B:3~5個是肯定回答,體脂肪率在25%~30%之間。
你看起來雖然不胖,但很結實。這可能也說明你正一步步向肥胖族靠近,趕快改變飲食方式與生活習慣,並開始做運動。
C:2個以下是肯定答案,體脂肪率在25%以下。
你的體脂肪率沒有超過25%,可以放心。雖然目前你仍是窈窕女子,但萬不可掉以輕心,保持好的飲食方式和生活習慣是保持你美麗身材的最佳途徑。
擺脫脂肪,塑造形體
脂肪堆積對人體形態美的破壞是多方麵的,總的來說全身肥胖給人的印象是臃腫、行動遲緩。局部脂肪堆積則會產生各種難看體形:堆積在腹部可以形成凸肚、將軍肚、啤酒肚;堆積在腰部則形成“水桶腰”;堆積在臀部兩側,則形成“葫蘆臀”;堆積在臀下部則形成“墜臀”;堆積在大腿髖關節周圍則形成“馬褲腿”;堆積在大腿內側則形成“燒襠褲”;堆積在下腹至後腰則形成“遊泳圈”;堆積在背部則形成“熊背”;堆積在上臂則形成“浪蕩臂”;堆積在頜頸部則形成“雙下巴”……總之,哪裏的脂肪過多,哪裏就難看。
蘋果形肥胖
特征:脂肪分布於上半身和腹部,屬於“中廣”型的身材,看起來像是蘋果般圓滾滾的。
典型代表族群:中年男性、圍絕經期女性。
由於腹腔脂肪多且分布在內髒器官周圍,脂肪容易遊離進入循環係統中引發其他疾病,因此,當腰圍除以臀圍,男性大於1、女性大於0.8,或者男性腰圍大於40英寸、女性腰圍大於35英寸,東方人則是男性大於90厘米、女性大於80厘米時,必須當心,以免造成健康危機。
梨形肥胖
特征:脂肪分布於下半身,例如臀部、大腿、小腿等部位,看起來下半身臃腫,像是西洋梨般下盤穩固。
典型代表族群:下半身缺少運動的人。
此類型的肥胖一般不會並發其他慢性病,但當下半身過於肥胖時,不僅影響外觀,也會造成皮膚疹或關節炎等毛病。那麼,你的脂肪究竟喜歡待在身體的哪個位置?做做下麵的測試題,對你了解自己的體脂肪很有幫助。
問題:
1.疲勞時,總是靠在椅子上。
2.就算收腹,小肚子仍然鼓鼓的。
3.站立時,總是駝背。
4.經常打不開瓶蓋。
5.手推不動門時,常用身體去推。
6.擦桌布總是擰不幹淨水。
7.不能一次用手抱5個以上的汽水瓶子。
8.坐在椅子上時經常蹺著腳。
9.蹲下的時候,腳後跟不能著地。
10.用膝蓋夾著紙做伸直運動,不能堅持5次以上。
11.下樓或走下坡路時,常常速度很快。
12.在公共汽車上,汽車一晃,往往站不穩,也隨著搖晃。
上麵情況你出現過嗎?
1~3項是檢查你的腹肌和背部肌肉的韌性如何。第1項和第3項都答“是”的人,說明你的腹部和背部肌肉的韌度和力量均欠佳,第2項答“是”的人你的脂肪很喜歡堆積在腰部,盡快加強腰部鍛煉吧!
4~7項是檢查你的胸部與手腕肌肉的韌度如何。打開瓶蓋以後手發抖或無法將物品抱在胸前的話,說明你的手腕韌度不夠。擰不幹擦桌布說明你不僅手無力,而且胸、肩部都無力,這樣易導致胸部脂肪堆積並下垂,要加強這個三部位的鍛煉。
8~10項是測試你腳部的力量如何。習慣蹺腳的人,說明腹肌及腳力都欠佳。第9項是檢查你大腿肌肉的韌度,第10項是檢查你膝蓋以下的韌度。若第8、10項全回答“是”,說明你需要做一些消除腹部脂肪的運動,並增強腿腳的力度。
11和12項是檢查你全身肌肉的韌度情況。很多人認為身材肌肉結實會像男人。其實,肌肉結實而不鬆弛,才能達到全身均衡的比例,使你擁有一個人人羨慕的勻稱身材。
當然,如果上述幾項,你一種情況也未出現,那一定要恭喜你啦!你屬於熱愛運動、筋骨柔軟、充滿活力的人,因此攝入的熱量便能經過正常渠道消耗掉,而不會轉變為脂肪。你隻要平時再多做些伸展及有氧運動就能保持好身材。
你真的需要減脂嗎
醫學意義上的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很多人雖是標準身材,但主觀上覺得自己很胖,不停地減肥。其實,現在很多人所說的肥胖都是言過其實,因為年齡的增長、營養攝入量較多,有些人隻是局部脂肪層略厚,未必是肥胖。
那麼什麼是標準體重呢?目前,全世界衡量一個人胖與不胖的通用指標是體重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其計算公式是:
BMI(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比如,一個人的體重是55千克,身高是1.6米,那麼BMI=55/1.6(上標2)=21世界衛生組織擬定的世界標準是:BMI 18.5~24.9為正常範圍,大於25為超重,大於30為肥胖。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0]×0.9腰臀比例=腰圍/臀圍男性標準腰臀比例是0.85~0.9,女性是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