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可謂源遠流長。在各種精美飲食的背後,都有著怎樣的起源呢?那酸甜苦辣的口感之中,又隱藏著何等的滄桑呢?來吧,讓我們一起去觸摸真實而生動的曆史,讓我們零距離感受飲食文化的來龍去脈吧。
“狗不理”包子
在天津快書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演員不停稱讚“狗不理”包子。這“狗不理”可是天津的第一大特色呢,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說是到了天津沒有吃“狗不理”包子,就和到了北京沒有登長城一樣,是一大遺憾哪。
心靈手巧的“狗子”
大約在我國清朝的時候,天津郊縣的一戶農家生了一個兒子,那時候都興給剛出生的孩子起一個狗啊豬啊的小名,說是這樣好養活。這個新生兒的小名就叫“狗子”。一轉眼,狗子就長到了14歲,家人送他出門去學個手藝。
狗子來到一家蒸食鋪當小夥計。這家鋪子專門賣肉包子,生意還不錯。狗子天生就聰明伶俐、眼尖心細,不久就掌握了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藝。技術學到手了,狗子也有了自己的小算計。他不願意就這樣一輩子寄人籬下,便離開了蒸食鋪,用自己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擺了一個包子攤兒。
狗子不理人
說起狗子做生意,那可真是貨真價實不欺客。他是天津最早用骨頭湯做餡、用發麵做包子的人。經狗子的手做出來的包子外形小巧玲瓏,就像是一朵綻開的白菊花,而且口感柔軟,鮮而不膩,真可以說是色、香、味、形四樣俱全。
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狗子的包子一下子就在天津出了名,方圓百十裏的人都前來品嚐狗子的包子,生意真是無比興隆啊。狗子每天都忙著做包子、收賬,忙得連老顧客和他打招呼都顧不得抬頭,連吭也不吭一聲。時間久了,人們都說:“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的綽號就這樣傳開了。
老佛爺也喜歡
眼看著生意一天天好起來了,狗子就重新開了一家小包子鋪,還給自己的包子鋪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德聚號”。誰知道新老顧客們都不理他這一套,仍然堅持叫他“狗不理”,狗子也隻好接受了這個名字。
“狗不理”包子的名聲太響亮了,簡直就是天津的第一塊招牌,甚至驚動了當時的直隸總督袁世凱。袁世凱吃過“狗不理”包子以後,被包子那鮮美的味道給鎮住了,連聲叫絕。我們都知道袁世凱善於拍馬屁,他連忙定購了一批“狗不理”包子,連夜入宮奉獻給慈禧皇太後。慈禧仔細品嚐了“狗不理”包子,大悅,大加讚賞。“狗不理”包子“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從此在全國聞名遐邇,生意越來越紅火了。現在的“狗不理”包子已經成為了天津和全國聞名的傳統風味小吃。
“狗不理”包子美名揚
“狗不理”包子鋪至今已經接待過一批又一批的國外旅遊者。西哈努克親王到天津時特地邀請“狗不理”包子鋪的廚師在他的住處為他專門製作“狗不理”包子;就連美國總統布什任前駐華聯絡處主任時,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嚐“狗不理”包子呢。
香氣撲鼻的羊肉泡饃
說起我國的美食,川菜、湘菜、粵菜等南方口味的菜肴名揚全國,可是在大西北地區也有一樣獨具特色的吃食呢,那就是頗具美譽的羊肉泡饃。要想吃到地地道道的羊肉泡饃,那可一定要去西安走一圈啊。
衝動的宋太祖
說起這羊肉泡饃,還和宋太祖趙匡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呢。趙匡胤小小年紀就胸懷大誌,立誌要創出一番事業來。他在23歲那年從河北涿州老家離家出走,準備白手闖天下。年輕人總是十分衝動,做事沒有計劃。趙匡胤很快就花完了身上的銀兩。等他好不容易來到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時,摸遍全身上下也就隻剩下兩塊幹餅子了。
吉人自有天相
俗話說“一文錢逼死英雄漢”。趙匡胤身上沒有銀兩,隻好流浪街頭,終日忍饑挨餓。這一天,趙匡胤實在是餓得受不了了。他蹲在街頭,掏出懷裏珍藏的幹餅子,張口就咬。說來也巧,趙匡胤正好蹲在一家正在煮製牛羊肉的店鋪前,這家的掌櫃心腸軟,看見趙匡胤狼狽的樣子,就起了慈悲之心。
羊肉鋪掌櫃把趙匡胤叫過來,給他一個大碗,讓他把自帶的幹餅子掰碎放在碗裏,然後給碗裏澆裏一大勺滾燙的羊肉湯,放在火上煮得爛爛的給趙匡胤吃。這一大碗羊肉湯煮饃香氣四溢,簡直是趙匡胤吃過的最好吃的美食了。
故地重遊
掌櫃的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窮得沒飯吃的年輕人最後竟然當上了宋代的開國皇帝。黃袍加身的趙匡胤再也不愁吃喝了,可是在他心底深處,天下最好吃的美食佳肴還是當年長安那一碗羊肉煮饃。
後來,趙匡胤路過長安,便攜帶文武大臣找到當年的那家店鋪,讓掌櫃的再做碗羊肉煮饃給他吃。那位老掌櫃早就忘記了當年的事情,可是總不能拒絕親自來訪的皇上吧。老掌櫃思來想去,叫夥計們把餅子掰得碎碎的,在裏麵放了幾大片羊肉,連餅子帶肉一起放進肉湯鍋裏煮。等餅子快煮爛的時候出鍋,親自奉給皇上。
美食還是這裏好
趙匡胤細細品嚐之後,覺得這次羊肉煮饃的味道幾乎和當年沒有絲毫差別,仍然是那麼的鮮美無比,勝過了天底下的各種山珍海味,於是大加讚賞:“這羊肉泡饃的味道實在是好。”並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櫃。趙匡胤走後,皇帝專門來吃羊肉泡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長安。從此,羊肉泡饃就成了長安的一大名吃。
聞著臭、吃著香
臭豆腐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風味小吃,喜歡它的人對它讚不絕口,而討厭它的人一聞到它的臭味兒老遠就繞著走了。都說這臭豆腐是聞著臭、吃著香的,是真是假,你嚐一塊兒就知道啦!
金榜落第的可憐人
說起這臭豆腐的由來,還挺有意思的。在清朝康熙八年的時候,一個叫王致和的安徽人進京趕考,可惜沒有考中。王致和家是賣豆腐的,家庭條件隻能算是一般,父母親辛辛苦苦攢錢供他讀書,就是希望他能夠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誰知王致和在考場上發揮不利,失去了風風光光回家鄉炫耀的機會不說,就連身邊的盤纏也沒剩下幾個了。
王致和是個要麵子的人,他打算先在京城謀個生計,等賺夠了路費再回家。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他一個讀書人,既沒有強壯的體力,又沒有足夠的本錢,做些什麼好呢?想來想去,王致和覺得還得使用家裏祖傳的謀生方式賣豆腐。說幹就幹,他租了間小屋子,購買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掙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