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西莉·布萊克講述了自己的如下經曆:
“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忙亂,在亞利桑那大學學風琴,在城裏開了一所語言學校,還在我所住的沙漠柳牧場上教音樂欣賞的課程。我參加了許多大宴小酌、舞會和在星光下騎馬。有一天早上我整個垮了,我的心髒病發作。‘你得躺在床上完全靜養一年。’醫生對我說。他居然沒有鼓勵我,讓我相信我還能夠健壯起來。
“在床上躺一年,做一個廢人,也許還會死掉,我簡直嚇壞了。為什麼我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呢?我做錯了什麼?我又哭又叫,心裏充滿了怨恨和反抗。可我還是遵照醫生的話躺在床上。我的一個鄰居魯道夫先生,是個藝術家。他對我說:‘你現在覺得要在床上躺一年是一大悲劇,可是事實上不會的。你可以有時間思想,能夠真正地認識你自己。在以後的幾個月裏,你在思想上的成長,會比你這大半輩子以來多得多。’我平靜了下來,開始想充實新的價值觀念。我看過很多能啟發人思想的書。有一天,我聽到一個無線電新聞評論員說:‘你隻能談你知道的事情。’這一類的話我以前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可是現在才真正深入到我的心裏。我決心隻想那些我希望能賴以生活的思想——快樂而健康的思想。每天早上一起來,我就強迫自己想一些我應該感激的事情:我沒有痛苦,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兒,我的眼睛看得見,耳朵聽得到,收音機裏播放著優美的音樂,有時間看書,吃得很好,有很好的朋友,我非常高興,而且來看我的人很多。
“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九年了,我現在過著很豐富又很生動的生活。我非常感激躺在床上度過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亞利桑那州所度過的最有價值、也最快樂的一年。我現在還保持著當年養成的那種習慣: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的事,這是我最珍貴的財產。”
你也可以每天早上算算自己有多少得意的事。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滿足,不為缺少的而憂慮,這樣就容易使自己快樂起來。
在對待金錢和地位上,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年賺六萬的人如果要采用一年賺十萬塊錢的人的標準,結果一定是失落感籠罩,而非滿足感縈繞。如果人人都和洛克菲勒比較,我們的社會一定比現在更動蕩不安,許多人也會終生不滿,生活在痛苦的深淵裏。
這些不知足者的原因在於心理不平衡。他們通常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又深受貧窮所苦。他們專心一意追求金錢和往上爬,以填補“情緒的缺口”,可是再多的汽車、衣服或現金,卻怎麼也填補不了心靈的無底洞。另一種造成這種心理不平衡的原因是:價值觀扭曲。有些人從小被諄諄教誨:有錢是老大,沒錢靠邊站;唯有錢是力量。在經典之作《什麼讓山米跑》一文中,山米是一個典型的美國窮人,他對錢永不知足,因為他一向被灌輸的人生目標就是賺大錢。在力爭上遊的過程中,他感到生命空虛,覺得自己的一生就像一部在真實世界裏不斷上演的通俗劇。
每個社會階層都有他們本身的期望層次。舉例來說,隸屬那70%滿意型金錢風格的人,住在一間價值八萬美元的房子裏,就覺得很快樂。而如果是不滿足型的金錢風格,他的期望層次就會不斷升高:可以負擔得起15萬美元的房子時,眼睛已經看到20萬美元;擁有20萬美元的房子時,30萬美元的又已成為“必需品”。任何經濟階層中,期望層次不斷上升都是刺傷不滿意者的利刃,而固定和符合身份的期望層次,則是滿意型金錢風格者常保快樂的護身符。
有人為了調查而去拜訪了居住在洛杉磯有名的“壞區”瓦茲(洛杉磯黑人暴動中心之一)的居民。他們共25位,全是黑人,貧窮且社會地位低下。談話中,調查人故意煽火,引他們談社會階級問題。他問:“似乎你們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相當滿意。你們對附近比弗利山莊裏麵那些要什麼有什麼的有錢人,不覺得氣憤嗎?”
這些瓦茲居民大多表現得沒什麼怒火,他們滿意自身狀況,幾乎從來沒有去想過那些擁有高社會地位的鄰市居民,那是另一個世界,而他們隻關心自己所屬的世界。說到有沒有錢的時候,提到的是鄰家的“弟兄們和姊妹們”。統計他們的金錢風格,七成滿意,分散在知足常樂型、量力而為型和冷靜掙錢型。
雖然貧富不均,但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圈子裏,貧窮人還是愉快地接受了,因為他們不攀比,才有可能讓快樂自然湧動。
麵對生活,我們要有淡泊之心,對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用積極的態度麵對人生,這樣就能獲得寧靜與平和,從容而快樂的生活。
修心箴言:
麵對生活,我們要有淡泊之心,對擁有的一切感到滿足,用積極的態度麵對人生,這樣就能獲得寧靜與平和,從容而快樂的生活。
3.世上有比錢財更重要的東西
很多人一輩子都在忙碌奔波,為了名譽、金錢,最終他們得到了,卻失去了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這樣的人生毫無快樂可言。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心靈能夠得到自由和快樂,這就需要一顆淡泊的心,在麵對世俗和名利時,不受外界的影響,能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才是真正的富有。
一對男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甜蜜的愛情高潮過去之後,他們開始麵對日益艱難的生計。妻子整天為缺少金錢而憂鬱,悶悶不樂。有錢才能買更大一點的房子,買家具家電,才能吃好的穿好的。可是他們的錢太少了,少到隻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開支。
她的丈夫卻是一個很樂觀的人,他不斷地尋找機會開導妻子。
有一天,他們去醫院看望一個朋友。朋友說,他的病是累出來的,常常為了掙錢不吃飯不睡覺。回到家裏,丈夫就問妻子:“下次如果給你很多的錢,但同時讓你跟他一樣躺在醫院裏,你要不要?”妻子連想都沒有想,說:“不要。”
過了幾天,他們去郊外散步,他們經過的路邊有一棟漂亮的別墅,從別墅裏走出一對白發蒼蒼的老者。丈夫又問妻子:“假如現在就讓你住上這樣的別墅,不過同時你得變得跟他們一樣老,你願意嗎?”妻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才不願意呢!”
有一天,新聞報道說,他們所在的城市破獲了一起重大團夥搶劫案,這個團夥的主犯搶劫現鈔超過100萬,被法院判處死刑。罪犯押赴刑場的那一天,丈夫對妻子說:“假如給你100萬,讓你馬上去死,你幹不幹?”妻子生氣地說:“你胡說些什麼呀?給我一座金山我也不幹!”丈夫笑了:“這就對了。你看,我們原來是這麼富有:我們擁有生命,擁有青春和健康,這些財富已經超過100萬,我們還有靠勞動創造財富的雙手,你還愁什麼呢?”妻子把丈夫的話細細地咀嚼品味了一番,也變得快樂起來。
人的財富不僅僅是錢財,它的內涵豐富。錢財之外還有很多很多,還有比錢財更重要的東西。如果你在金錢與健康之間選擇一樣,你會選擇哪一樣呢?金錢是重要,但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即使有再多的錢,也無福消受。打個比喻,如果你有胃病,但讓你去享用一桌價值200萬元的宴席,麵對著滿桌子山珍海味、美味佳肴,可因為你的胃病,你根本就吃不下或者是消化吸收不了,你會感到快樂嗎?絕對不會!然而,一個健康的人,哪怕他的兜裏隻有兩元錢,但是一碗麵條他都能吃得很香很高興。再比如說,如果常常有椎間盤突出的病痛糾纏你,那麼給你一張十米長的豪華大床,你同樣睡得不會舒服。可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他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倒頭呼呼大睡。
如果把健康的身體比作“1”,金錢、地位、名譽等就都是這個“1後麵的“0”。沒有了健康的身體,那麼後麵這些不也都變成了“0”了嗎?現在麵對金錢與健康,你又將如何選擇呢?不停地工作可以換來很多很多的金錢,可是你的健康卻也在亮起一路紅燈。這個時候,我們要拿得起放得下,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能夠生活得更好點嗎?沒有了一個健康的身體,又何談幸福的生活,因此說,有時候對金錢的放棄是另外一種獲得。“千金散盡還複來”,世間有很多人看不到這一點,許多煩惱也由此而生。他們難以與幸福結緣,卻常常要和不幸結伴而行。
擁有一顆淡泊心,萬事都以平和心去對待,得意時,能夠淡然;失意時,能夠泰然。在各種磨難麵前,各種誘惑麵前,都能夠坦然處之。用淡泊心看待人生,自會獲得心靈的安穩和快樂。
修心箴言:
人活著,最重要的是心靈能夠得到自由和快樂,這就需要一顆淡泊的心,在麵對世俗和名利時,不受外界的影響,能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這才是真正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