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的人生收獲多3(2 / 3)

“修身養性”的根本目的,是要確立自信。

人本來應該是個“歡樂的表現體”,所以,要時時處處保持“最棒”的良好狀態。首先,從內心深處保持歡樂的最佳狀態,這是至關重要的。人生不過百十年,說起來很長,但實際上過起來也很快。與整個的曆史長河相比,那就更是轉眼即逝的短暫一瞬。因此,凡事都要大氣一點,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注意忘卻不快,更不能自尋煩惱讓自己“活得累”。

頓悟舍得:

給“活得累”開的藥方是四個字,即“修身養性”。具體來說,就是麵對困難和挫折鼓起勇氣,樹立信心;要努力尋找自己在生活中的恰當位置,腳踏實地地為社會、為他人幹點事,以充實自己;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沒有必要為一些個人和家庭小事斤斤計較。

4.舍得下小麵子,日後才有大收獲

在中國,麵子是個大問題,人們常說,人要臉,樹要皮。自古以來,中國就是重農輕商的。古代的四大行業,所謂“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商業是排在最後的。司馬遷作《史記》,將為商賈立傳的《貨殖列傳》排到全書的最後,在司馬遷的思想裏,商賈的地位,連從事看相、算卦的都不如。

所以,有的人開始創業時,因為恥於與“商人”聯係在一起,就掩飾說自己做生意是為了創一番事業。但真正的商人毫不掩飾自己的目的,理直氣壯地說是為了賺錢!威力打火機有限公司老板徐勇水麵對“你創業成功的動力是什麼”的提問時,他的回答是:“就是為了賺錢,過上好日子。”

正是因為這類商人臉皮“厚”,才能賺到別人賺不到的錢。他們認為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加上他們敢為天下先的膽識,決定了他們敢四處闖蕩,占據了外地人不屑一顧的那些領域,不聲不響地富了起來。

當年在街上擺攤,依靠擦鞋度日的小擦鞋匠,如今已成為台灣製鞋業的領導品牌之一“阿瘦皮鞋”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羅水木。已到古稀之年的他笑著回憶:“年輕時我長得瘦小,體重不到50公斤,街坊都叫我‘阿瘦’,既親切又貼切。”

20世紀50年代還是一個很多人穿不起皮鞋的年代,擦鞋可謂“金字塔頂端的五星級服務”。但是在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東雲閣”大酒家樓下已形成了一條“人龍”,在“金融一條街”工作的上班族,正排隊等候名聲響亮的“阿瘦仔”擦鞋,盡管“阿瘦仔”擦一雙鞋的價格比吃一頓正餐還貴。隻見在“人龍”的最前端,身手利索的“阿瘦仔”拿著豬毛刷和擦鞋布,飛快地給客人的皮鞋上油、擦亮、磨光,同樣的程序毫不馬虎地堅持五輪,才算大功告成。

“阿瘦仔”擦鞋攤附近,擦鞋攤、擦鞋店林立,但要想找到“擦五遍,亮五天”的擦鞋師傅,除了“阿瘦仔”,可說是“別無分號”,“擦鞋找阿瘦”的口號不脛而走。

“我絕對不會因為客人多,為了搶時間而減少一道工序。”羅水木驕傲地說,“客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能騙得了一時,客人也終究會發現。”從十歲起就輟學的他,頭腦中有一種模糊的“品牌觀念”——“阿瘦仔”的招牌,沾不得一點兒灰塵。

創業路上不乏艱難險阻,即使是擦皮鞋,羅水木也全心投入,終於獲得了顧客的信任,從台灣街頭一個不起眼的小擦鞋攤,到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新台幣(約合6.8億元人民幣)的“龍頭企業”。

在成功商人看來,麵子不值幾個錢,能賺大錢才算有麵子,這是成功商人獨特的“麵子觀”。在他們的觀念中,如果你想在社會上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就要放下身份和麵子,讓自己回歸到“普通人”。同時,也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批評,做你認為值得做的事,走你認為值得走的路。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對於那些寧願吃“低保”,也要保住麵子而不願努力打拚掙錢的人,是最讓人瞧不起的。

成功商人當初不也一貧如洗嗎?但他們能丟掉麵子,頂著壓力努力賺錢,“自救者得天救”,成功商人能賺錢而且賺了錢就在情理之中了。

頓悟舍得:

放下麵子更易獲得成功,因為舍棄麵子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彈性,不會有刻板的觀念,而能吸收各種資訊,形成一個龐大而多樣的資訊庫,這將是他的本錢;舍棄麵子的人能比別人早一步抓到好機會,也能比別人抓到更多的機會,因為他沒有麵子的顧慮。

5.人生哪可常勝,你要學會認輸

在人生的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誰都會有敗下陣來的時候。那麼,學會認輸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課了。學會認輸並不意味著軟弱,也並不意味著從此就得以失敗者的麵目示人,相反,懂得認輸的人卻具備了非凡的人生智慧,而這樣的人必然是大氣的人。隻有懂得舍得之奧意的人,才知道學會認輸的意義所在,懂得認輸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明白認輸後自己該怎樣走好今後的路。

那麼,學會認輸到底是什麼?一個人如果聽慣了這些詞:百折不回、堅定不移、前仆後繼、永不言悔……那麼,他可能不敢去認輸,而這樣的人更應該學會認輸。

學會認輸,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張臭牌時,不要再希望這一盤是贏家。隻有傻子才在手氣不好的時候,對自己手上的一把臭牌說,咱們隻要努力就一定會勝利。當然,在牌場上,大多數人在摸到一張臭牌時會對自己說,這一盤輸定了,別管它了,抽口煙歇口氣,下回再來。可在實際生活中,像打牌時一樣明智的人,卻少之又少。想想看,你手上是不是正捏著一張,舍不得丟掉?

學會認輸,就是在陷進泥塘裏的時候,知道及時爬起來,遠遠地離開那個泥塘。有人說,這個誰不會呀!不會的人多了。那個泥塘也許是個不適合自己的公司,也許是一堆被套牢的股票,也許是個“三角”或“多角”戀愛,也許是個難以實現的夢……

生活中不同的人在這樣的泥塘裏是怎樣想的?他們會想,讓人家看見我爬出來一身汙泥多難為情呀;會想,也許這個泥塘是個寶坑呢;還會想,泥塘就泥塘,我認了,隻要我不說,沒人知道!甚至會想,就是泥塘也沒關係,我是一朵荷花,亭亭玉立,可以出汙泥而不染……

學會認輸,就是在被狗咬了一口時,不去下決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咬了一口以後,不氣呼呼地非要抓住“元凶”不可……

也許有人會說,這有什麼不懂,誰也不是傻子。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被另一類狗咬以後,很難做到不去跟狗較勁。至少我們常見到這樣的人,他不承認現實中有“蚊子”和“走狗”,他永遠在抱怨蚊子的可恥和狗的卑鄙,到處尋找報複“小人”的契機。

學會認輸,就是上錯了公共汽車時,及時地下車,另外坐一輛車。

這也好懂,隻是人們這樣的行為,一旦不是在公共汽車上出現,自己就不太願意下車了。比方說,如果是一樁婚姻,一個寫了一半的劇本,一項正在從事的發明,難!於是就努力向售票員證明是他的錯,是他沒有阻止自己登上汽車;努力說服司機改變行車路線,教育他跟著自己的正確路線前進;下決心消滅這輛汽車,因為消滅一個錯誤也是件偉大的事業;甚至堅持坐到底,因為在999次失敗後也許就是最後的成功。

人生道路上,我們常常被高昂而光彩的語言弄昏了頭,以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精神堅持死不認輸,從而輸掉了自己!學會認輸應該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識,臭牌教過我們,泥塘教過我們,蚊子和狗也教過我們,隻是我們一離開這些老師,就不願從上錯了的車上走下來。

記住:該認輸時就認輸,該撒手時就撒手,該前進時就前進,該後退時就後退。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強中還有強中手!誰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勝利者的地位,隻有學會認輸才能不輸不敗!

頓悟舍得:

隻有懂得舍得之奧意的人,才知道學會認輸的意義所在,懂得認輸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明白認輸後自己該怎樣走好今後的路。

6.放下包袱也許會擁有另一種情懷

如《好了歌》所言,人們都曉神仙好,就是財富、功名、生命、子女、嬌妻等等忘不了。

財富、功名、生命等等,終歸於無。

億萬身家,亦不過日食三餐、夜眠六尺,最終也難免水火官盜並逆子五子分金,頓化烏有。智者有言,子孫勝於我,要錢幹什麼?子孫不如我,要錢幹什麼?

功名之戀,更是無味。古來王侯將相萬萬千千,如今無不荒塚一堆、默默於野。孜孜以求,若為民造福、建功立業,當予肯定;若為竊位謀私,現實之報在於牢獄,未來之報重在無間、禍及子孫。

貪生怕死,人之本性?然,人生不過百年,貪生生不住,怕死死照來。此身皮囊,不過人之衣衫,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終將一死。貪生何趣,怕死無益。平常以對,自在逍遙。

人家的短長,是人家之事,與你何幹?他臉上有汙,洗不洗,他自己決定,你老放在心上,豈不累倒?即便與人家有恩怨是非,亦當放下;讓他三尺,地闊天寬!

對於上述之理,世人未必不知,就是知而不悔,就是一個——放不下!

大眾當知,一切皆是空,萬緣當放下。

放下是智慧的選擇。俗語雲,葫蘆掛在牆上好好的,掛到頸上幹什麼?要明白,抱著太累,背著受罪,擔著吃虧,放下真美!

放下是徹底的解脫。擱下手上的,抖出懷中的,卸掉背部的,除去肩頭的,滌淨心間的,輕輕鬆鬆,快樂如仙!

放下是本性的提升。萬緣放下,光明照耀,本性如華!少了無謂的貪欲,去了無味的爭奪,沒了無聊的糾葛,斷了無恥的根由,塵埃滌淨,本性歸來,境界頓轉,極樂現前,何其妙哉!

放下是進步的開端。輕裝上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無欲無求,進步之始,成賢之本,成聖之基。

讓一切隨緣吧!不要讓自己負累,放下包袱也許會擁有另一種情懷,無需這麼貪婪,無需刻意把握,給自己一片靜寂的天空,把情感彙入流沙放歸大自然,讓心語劃過星空把傷感帶走,放一首輕快的音樂洗滌心靈的塵埃,放下憂鬱,放棄心儀卻又無緣的人,放棄一段情,不愛就散了吧!何必給自己套上沉重的心靈枷鎖。夕陽西下還有再升時,風雨過後總有彩虹再現。學會珍藏昨天,希冀未來。給自己一片自由的空間,開啟另一扇心門,留無奈於天際,把悲傷放逐,讓歎息隨風,欣賞屬於自己的亮麗風景。

頓悟舍得:

放下是智慧的選擇。俗語雲,葫蘆掛在牆上好好的,掛到頸上幹什麼?要明白,抱著太累,背著受罪,擔著吃虧,放下真美!

7.輸贏成敗在所難免,你要學會擺正心態

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子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持稱絕對不會,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三個人於是一起來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子的欽佩。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英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這樣生活才能妙趣橫生,這樣,你才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我們的心靈有著太多的負重,有得到就會有失去。然而,倘若你緊緊抓住失去不放,得到就永遠也不會到來。放下失敗,抓住成功,就可以讓生命重放光彩。而這一切,需要你有一顆淡泊名利得失、笑看輸贏成敗之心。個性樂觀的人對得失看得很淡,他們認為“得”是勞作的結果,無論勞心勞力,“得”都是心願的實施,了得了心願,卻難免會失去追求。得到功名利祿的時候,滿心喜悅,但同時也失落了沉思與警醒;得到虛榮的時候,靈魂卻在貶值;失去最愛的時候,便得到了永恒的寄托;失去依賴的時候,便得到了人生必備的磨礪;失去憧憬的時候,便得到了現實的選擇。

人生就是一場遊戲,有時你會贏,有時則會輸。你應該訓練自己掌握遊戲的規則,這樣你就會盡可能多地在遊戲中獲勝。兩個工程師合作承擔了一個研究項目,在項目即將完成時,做了一次試驗,結果出乎意料地失敗了,他們從中發現了一些以前未曾預見的問題。麵對困難與挫折,一位工程師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完成研究項目的能力,而另一位工程師卻為此感到欣慰:幸好現在及時發現了問題,這樣可以在這個項目投入實際運作時避免許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