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傍狼而生,以狼為準
我們可以死,但是永遠不會變節!我們可以死,但是要自由和尊嚴地去死!我們可以死,並不是因為我們不重視生命。
[BT1]狼性準則
[BT3]狼道之十七:
[BT2]一點一滴
工作中我們運用“狼性準則”,可以讓我們做得更好。工作中的全心全意、盡職盡責是不夠的,還應該比自己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更多一點,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給自我提升創造更多的機會。而這些應該成為我們的精神。
率先主動是一種極珍貴、備受看重的素養,它能使人變得更加敏捷,更加積極。無論你是管理者,還是普通職員,每天多做一點的工作態度能使你從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樣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你的行為也會使你贏得良好的聲譽,並增加他人對你的需要。與四周那些尚未養成這種習慣的人相比,你已經具有了優勢。有了這種習慣就使你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會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務。
身處困境而拚搏能夠產生巨大的力量,這是人生永恒不變的法則。而擁有“狼的精神”會是你永遠的財富。如果你能比分內的工作多做一點,那麼,不僅能彰顯自己勤奮的美德,而且能發展一種超凡的技巧與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強大的生存力量,從而擺脫困境。
提前上班,別以為沒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睜大眼睛在瞧著呢。如果能提早一點到公司,就說明你十分重視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刻鍾到達,可以對一天的工作做個規劃,當別人還在考慮當天該做什麼時,你已經走在別人前麵了!
工作中,不要擔心自己的“渺小”。“偉大”的工作者都是點滴積累而鑄就的。一個飽受折磨的新兵到頭來成長為一名極棒的戰士;一個身材過於矮小的球員卻成為一名球星;一個被認為無學習能力的孩子,不僅能夠學習,而且成功地獲得了大學獎學金。這樣的例子好似鍥而不舍的精神一樣無窮無盡。多做事就是機會,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公司的一切都可以是不重要的,將問題解決才是他心中的唯一想法。
每天多做一點,不應該隻是口號,而應該成為我們的精神。我們的初衷也許並非為了獲得更多的報酬,但往往獲得的更多。
有這樣一個故事: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讚成你報複!破公司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a問:“為什麼?”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麵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就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後,他有了許多的忠誠客戶。再見麵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了,準備升我做總經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其實這也是b的初衷。
工作中,隻有付出大於得到,讓別人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我們應該認識到工作是點滴幹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和說出來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
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
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也許在這兩個故事中你不能找出很多和“狼性”之間的共同點,但有一點就夠了,他們都具有自己特別的精神:成功人士的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獅子和羚羊的努力上進。工作中,我們更是要培養自己的“精神”,從點滴做起,慢慢積累。
一點一滴是要靠自己來完成的,如果你是一名貨運管理員,你必須發現貨運過程中的每一個錯誤;如果你是一名郵差,你必須保證信件及時送到……。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如果你想成功,你還必須發現和你的責任無關、但是你卻能看到的每個錯誤。以防止公司受到不必要的損失。你如果做了,你也就播下了成功的種子。
學習狼的生存法則就必須自覺行事,自動自發,不然你就得挨餓。
老板不在身邊卻更加賣力工作的人,將會獲得更多獎賞。如果隻有在別人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無法達到成功的頂峰。在很多的時候,是你自己來決定你自己的一切的。
我們在做事的時候,首先要使自己來符合我們要做的事情,要讓事情更好的話,自己必須變得更好。一般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抱怨別人,但是,抱怨對於解決問題有多大的幫助呢?假如幫助不是很大的話,那麼何不嚐試先讓自己做好,也許效果會更好。
那些被認為一夜成名的人,其實在功成名就之前,早已默默無聞地努力了很長一段時間。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累積,不論何種行業,想攀上頂峰,通常都需要漫長時間的努力和精心的規劃。
一點一滴地做事,同時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那些成就大業之人和凡事得過且過的人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成功者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沒有人能促使你成功,也沒有人能阻撓你達成自己的目標。做到了你就是成功的狼。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麵對會議室裏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
他接著問“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最後,這位演說家說: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肮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我們要說:“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
[BT3]狼道之十八:
[BT2]主動自發
狼的準則是你不主動生活,生活就會拋棄你。在工作中,我們同樣應該具有這種狼的精神。
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曆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係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象得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係。隻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足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人世中的許多事,隻要想做,都能做到,該克服的困難,也都能克服。關鍵是看你是否有一顆主動生活的心。
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主動自發。主動,指的是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他人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常規”的智慧和判斷力。自然世界中沒有一匹狼是坐享其成的,生活中的“墨守成規、坐享其成”也必然沒有成長的空間。要有狼的主動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挑戰自我
其實,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塊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塊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
兒子問:爸爸,那塊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麼回答:你說那塊石頭喔?從你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什麼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
這塊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塊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塊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裏非常不是滋味,那塊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
十幾分鍾以後,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鬆。
媳婦早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鍾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塊石頭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人們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生活中的“成規”嚇怕了,不敢去麵對自我、挑戰自我。抱著下坡的想法爬山,便無從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悶而無望,那是因為你自己沉悶無望。改變你的世界,必先改變你自己的心態。有了主動的心態,才會有了成功的可能。
當然,挑戰自我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在我們一步一步的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打好自己的基礎,麵對我們要涉及的每一門人生學科,都要認真對待,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學習和領會。要有一種主動學習的精神,在學習中鍛煉主動的心態。
自信是主動自我的“精髓”,自信也是所有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之一,要想成功,首先必須建立起自信心,而你若想在內心建立自信,即應像一個勇敢的鬥士一樣去麵對自己,然後再種植信心,並加以鞏固。信心建立之後,新的機會才會隨之而來。人生的機遇不是等到的,而是靠自己“抓”到的。
二、培養意識
意識的培養應該是多元化的,一個比較健全的意識是成功的關鍵。在意識方麵,狼要比我們人類做得堅決,狼為了自己的生存,可以想象出無數種方法來取得它想得到的食物,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價。
要想在現代社會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於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並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導或同事麵前要善於表現自己的優點,有了研究成果或技術創新之後要通過演講、展示、交流、論文等方式和同事或同行分享,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也要勇於承認。隻有積極主動的人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中獲得成功,隻有善於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機會。
整個世界都存在著競爭,人類社會,包括大自然都是優勝劣汰的。社會中的競爭意識是我們所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
國外一家森林公園曾養殖幾百隻梅花鹿,盡管環境幽靜,水草豐美,又沒有天敵,然而幾年以後,鹿群非但沒有發展,反而病的病,死的死,竟然出現了負增長。後來他們買回幾隻狼放置在公園裏,在狼的追趕捕食下,鹿群隻得緊張地奔跑以逃命。這樣一來,除了那些老弱病殘者被狼捕食外,其餘的鹿的體質日益增強,數量也迅速地增長。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人天生有種惰性,沒有競爭就會故步自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競爭對手就是追趕梅花鹿的狼,時刻讓梅花鹿清楚狼的位置和同伴的位置。跑在前麵的梅花鹿可以得到更好的食物,跑在最後的梅花鹿就成了狼的食物。
人無意識不立。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做“公園裏的梅花鹿”。我們所缺少的就是一種讓自己“取得領先”的競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