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恢複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個小錘,然後認真地,麵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敲了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十分鍾過去了,二十分鍾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幹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一小錘一停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什麼。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塊大塊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進行到四十分鍾的時候,坐在前麵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霎時間會場立即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擺渡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人們好像都聽到了那小錘敲打吊球的聲響。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裏。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隻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麼,你隻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麵對失敗。
諸葛亮借草船借箭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
我們知道,要借到箭,需要許多方麵的條件,比如要有船,要有裝在船上的稻草人,要有駕船,擂鼓,誘使曹軍箭支攻擊的兵士。這些對東吳方麵都不在話下,即使暫時沒有,也可以立刻準備,這都是人力可以辦到的。
但是即使如此,諸葛亮在當孫權與周瑜的麵立軍令狀時,還是要了三天的期限。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要“借”箭,還需要一個江霧彌漫的天氣條件,這既是一個事關成敗的關鍵條件,又是一個人力所無法創造的條件。諸葛亮知道隻有第三天江上才可能起霧,他唯一能做的也隻有兩個字:等待。
所以,行事進取,還要學會等待。該等則等,許多時候,冷靜的等待正是最明智的選擇。
等待絕不是無可奈何的被動的放棄。於等待靜觀中審時度勢,尋找戰機,本身就包含著主動進取的因素。
很多創業者,尤其是靠技術起步的創業者,往往對何時進行融資舉棋不定。馬上就融吧,擔心自己的權益被融資方侵奪;不融吧,資金量又實在太小,想進一步發展都很難。技術轉化為產業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並不是所有的技術都適合市場,所以,如果能自己先摸爬滾打一段時間,既逐漸積累些經驗,又確認自己的位置,同時也能給投資者相當的信心,這時候去融資,往往能夠左右逢源。因為所有的投資商都講究“先投人再投項目”,隻有你這個人經受住了市場無情的考驗,你才會得到人們的青睞。所以,等待是必要的。
但等待並不等於一味死等,在等待中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訓練一種判斷能力,知道善於捕捉時機,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女作家到美國去訪問,在紐約街頭遇到一位賣花的老太太,穿著相當破舊,看上去身體很虛弱,但臉上卻露出了祥和和高興的神情。女作家挑了一束花後說:“看起來,你很高興。”老太太說:“為什麼不呢?一切都這麼美好。”女作家隨口又說了一句:“對煩惱,你倒真能看得開。”老太太的回答卻令女作家大吃一驚。老太太說:“耶穌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是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三天後就是複活節。所以,當我遇到不幸時,就會等待三天,一切就恢複正常了。”
“等待三天!”多麼平凡而又充滿哲理的生活方式,它把煩惱和痛苦拋到一邊,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全力去收獲快樂。
人要學會“等待三天”的生活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就因為不能“等待三天”,而留下了終身遺憾。
在生活中,需要“等待三天”的事很多。嚴冬過去是春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等待,必須有堅強的意誌力,要對心中的等待有信心、有耐心,還要有恒心。一個人如果下決心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下決心要做成什麼樣的事,那麼,擁有像狼一樣的耐力和驅動力會使他心想事成,如願以償。
在匆匆忙忙、風風雨雨的人生之旅,你難免會遇到失意碰壁後的茫然與困惑,當你麵對周圍不盡人意的環境時或者正視到內心的疼痛和蒼白,你要冷靜下來,暫時放慢你的腳步,因為你需要等待。等待不是無原則的停止,等待是另一種進步,等待也不是原地踏步,而是進取中的思索。如果說進取是一練飛瀉的瀑布,那麼等待則是一潭深邃的湖泊。
學會等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急功近利者不會等待,往往慌不擇路,落得一敗塗地;狹隘自私者不善等待,常常錙銖必較,睚眥必報,從而失去了許多機遇。等待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堅定的目標,寬廣的胸懷。
等待,不是消極頹廢,而是整裝蓄勢;不是停滯不前,而是縝密思索,以便選準進取的最佳路徑和突破口。薑子牙八十高齡遇文王,這是意誌的磨練。沒有熟透的果子是青澀的,未經吹打的心靈是稚嫩的。在沒有學會遊泳之時就茫然下海是體會不到遨遊之樂的,相反卻有被淹著的危險。所以,等待也是一份成熟。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心靈的年輕才少了些慎重與平和,多了些氣盛和浮躁;少了些等待和大度,多了些遺憾和無奈。但是,有一天當你終於學會心平氣和地等待時,你也就擁有了一份恰如其分的成熟。
[BT3]狼道之四十二:
[BT2]耐心驚人
最佳的出擊機會都是等來的,在戰場上,隻有付出極大的耐心,才能等來這種機會,趁敵人鬆懈之時,發起攻擊,就能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的勝利。在市場競爭中,隻有像狼那樣,做到心靜如水,抵製住市場中的各種誘惑,耐得住寂寞,才能等來更大的商機。
“一鼓作氣”的故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當敵軍第一次擊鼓、企圖進攻時,曹劌命令自己的部隊守住陣地;當敵軍第二次擊鼓時,曹劌仍舊要求士兵死守;到了敵軍第三次擊鼓,曹劌才下令士兵出擊,很快就擊敗了敵人,取得了勝利。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是曹劌經驗的總結,其核心內容隻有一句,就是耐心等待戰機。
耐心,耐心,再耐心,有太多的時候都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耐心,克服盲動心理,來等待機會:敵強我弱,援兵未到,隻能耐心地死守待援;敵方弱點尚未暴露,攻擊目標難以確定,隻能耐心地再作偵察;形勢尚不明朗,攻擊很難得手,隻能耐心地等待,尋找更好的出擊機會……
狼群對黃羊的包圍圈已經形成,狼們都已潛入攻擊的前沿陣地,但它們仍不會貿然發動攻擊。
狼們還在等待,耐心地等待。它們看著黃羊吃草,等著黃羊吃得越來越飽,直到黃羊吃得大腹便便,再也無法奔跑起來,它們才發起斷然一擊。
狼的耐心是驚人的,它們捕獵的勝利都是這樣耐心地等來的。優秀的企業家都是像狼一樣耐性極好的人,他們都願意付出大量的時間來耐心地等待商機。
日本著名企業家堤義明在父親的病榻前接管了龐大的家族企業,父親留給他一句臨終遺言:忍住,一定要忍住,至少忍10年!
他把父親的遺言牢記在心,守著龐大的家業,忍住了一次又一次建功立業的衝動,而把大量的精力用於解決家族內部的事務,以自己的信義和智慧做出了一係列明智的決斷,徹底平息了家族內部的紛爭,博得了家族內外的一致讚譽。
10年過去了,他終於耐心地等來了出擊的機會。他立刻投入巨資,在輕井澤旅遊區購置了大量土地,進行開發,興建了王子大飯店、高爾夫球場、網球場、滑雪場等娛樂場所,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為自己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接著,他又乘勝進擊,開辦了好幾個高山滑雪場,組建了自己的西武獅王棒球隊,都取得了空前的勝利,創造著新的商業奇跡,直到他登上世界首富的寶座。
有了10年的耐心等待,他排除了內部的隱患,化解了一係列的風險,奠定了出擊的根基,終於等來了一個成功的最佳時機。
沒有耐心的人絕對不會是成功的人,心浮氣躁,頭腦發熱,都會招致極其嚴重的失敗。
金融大師索羅斯在做出投資決策的時候,是十分慎重的。他要親自對證券市場的最新動態進行調查研究,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做出全麵的判斷和預測,之後還要耐心地等待機會。他說:“要想成功,你需要從容不迫,你需要承受沉悶。等待過程中,最好多多思考、多多閱讀和反省。”
20世紀70年代,銀行業很不景,股票持續低迷,投資人對銀行股票避而遠之。索羅斯經過細心調查,卻發現銀行業已經有了積極的變化,一大批富有才幹的大學畢業生已在銀行裏圖謀發展,扭轉局麵的曙光已經出現,贏利情況已大有好轉。
在那段時間裏,索羅斯對銀行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他認真地搜集有關信息,分析、彙總、判斷、得出結論。他耐心地等待機會,直到機會來到自己麵前。他果斷地抓住這難得的機會,一次投入大量資金,購進了大量銀行業的股票。
不久,銀行業股票出現大漲,當別人如夢初醒,爭先恐後地搶購時,他已經到了套現的時候了,賺得腰纏萬貫。
在證券市場上,耐心就能等來賺大錢的機會,在市場經營中,耐心就能尋找到對手的弱點所在,等來更好的投資機會,可觀的收益也就有了保證。
在市場競爭中,耐心是必不可少的。讓我們都來學習狼的耐心吧,像狼那樣善於等待戰機,更大的成功就會被我們牢牢抓住。
[BT3]狼道之四十三:
[BT2]利用最佳時機
獵物出現的時機是稍縱即逝的,如果不及時采取行動,獵物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正是由於狼群最善於利用戰機,它們才獲得了極大的打圍成果。
機會是善於偽裝的財神,我們必須睜大眼睛,透過表麵現象,看透實質內容,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抓住為自己帶來收益的絕佳機會,開創全新的事業。
“時間就是金錢”,這是當前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如果認真觀察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能把時間變成金錢的人隻是很少的一部分,絕大多數人卻仍在慷慨地把時間揮霍掉,金錢並沒有被他們所捕獲。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相同的,但人們對機會的利用卻很不相同。有的人視而不見,任由機會失去;有的人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致使機會很快消失;有的人卻眼明手快,行事果決,牢牢把握住了機會,從而獲得了成功。
狼是最懂得利用戰機的,狼把每一次戰機都視作上天的賞賜。它們知道隻有毫不猶豫地抓住機會,自己使自己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裏免去衣食之憂。
機會也是如此。當機會出現在我們麵前時,所展現給我們的麵目並不是十分清晰的,這就需要我們睜大眼睛,透過表麵現象,一眼看到實質,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抓住為自己帶來收益的絕佳機會。
比爾?蓋茨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也是舉世聞名的世界首富,在2007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上,他名列第一,以560億美元的資產,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最有錢的人。
當他還在哈佛大學讀法律的時候,他就下定決心,準備退學,然後全力經營他的軟件公司。這遭到了他父母的堅決反對,他們認為讀完大學再去經商是完全可行的,哈佛學位對全世界的年輕人來說,都是很高的榮耀,他不應這麼輕易地放棄。
但他決心已定,不容更改,因為他看到了個人電腦的光輝前途。電腦必將進入成千上萬個普通的家庭,在這場競爭中,隻有抓住機遇的人,才能收獲更大的成果。果斷放棄哈佛大學的學位,表麵上看是個極大的損失,但卻有助於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創業之中去。
盡管他把這一前景描繪得無比美好,但卻仍然無法說服他的父母,於是他隻好在父母的一致反對中,堅決地退了學。
事實證明他是正確的,他獲得了空前的成功。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開發新產品中,使他的產品能以更高的品質、更優的服務快速占領市場。
從他不到20歲開始創業,到他40歲那年,他以平均每天淨賺160多萬美元的業績,向億萬富翁的目標邁進。當有人向他請教成功的秘訣時,他說:“創業之前必須經過冷靜思考,對你的目標產品要有心得。你的產品優良,自然會不斷找到新的買家。”
在別人還沒有看到機會之前,我們就要憑著自己的銳利目光,看透機會的巨大現實意義,並立刻采取果斷的行動,隻有這樣,才可能像比爾?蓋茨一樣,開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
機會總是來去匆匆,不肯在我們麵前做過多的停留,時效性特別強。如果這次錯過了,那麼類似的機會有可能就永遠失去了,這該多麼令人痛心啊。
然而在我們的一些企業裏,由於長期計劃經濟的熏陶,一些人還抱著過去的習慣不放,對商機缺乏應有的敏感,在變幻無窮的市場動態麵前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會議討論中,致使商機白白失去。
這就提示我們,一定要努力適應市場經濟的法則,徹底拋棄傳統的觀念,善於發現商機,抓住商機,利用商機,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要想把商機運用出成效,還必須隨時把握市場形勢,對各種市場力量都有正確的分析與估計,如此才能根據它們的對比變化,做出正確的決策,采取有效的行動。
皮爾?卡丹是世界著名的服裝設計師,但他的興趣並不局限在服裝的狹小範圍內。他憑借自己在服裝界所闖出的響亮名聲,廣泛進行多種經營,如打火機、香水、手表、畫廊、電影院、摩天大樓、餐廳等等,而且無不成功。
1981年,巴黎著名的瑪克西姆餐廳陷入了破產的困境中,消息傳來,皮爾?卡丹十分高興,他認為自己出擊的最佳時機到了,於是毅然投入150萬美元,把餐廳買了下來。
許多人都認為他難以成功,但他卻胸有成竹。他對餐廳進行了重新設計,營造出一派優雅、寧靜、舒適的藝術氛圍,同時又不惜重金請來一些名廚,精心製作美味佳肴。
他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將餐廳向普通的老百姓開放,菜肴的價格完全滿足工薪階層的消費標準。這個決定頓時震驚了整個巴黎,因為原先的這家餐廳一直采用會員製,顧客很少,白天基本上閑置,隻有到了晚上,才有不多的一些會員前來光臨。
皮爾?卡丹的舉措無疑是石破天驚的,老百姓們紛紛前來,體驗上流社會的消費方式。一時間人滿為患,餐廳內外都排起了長隊,營業額逐月上升。
皮爾?卡丹看到餐廳生意如此紅火,就抓住時機,又在世界各地開了多家分店,很快使他收獲了可觀的財富。
他說:“我是冒險家,我製造報紙第一版新聞已經有40年了,事實證明我成功了。”
狼的背景
有一則報道說:多年前,澳大利亞政府實施了一項名為馴增量的計劃,以大量捕殺狼群的方式,讓原本因人類過度捕獵而數量銳減的馴鹿得以迅速增長,期盼能再次引來人們恢複馴鹿的活動。一時間大量的狼被殘忍地屠殺。在血腥中,人們卻驚異地看到,那些目睹著在人類屠刀下倒下的同伴身影的狼,眼睛中竟然沒有恐懼沒有悲傷,流露出的是一股可怕的沉靜——一種迫人心扉的原始傲氣,一種天生的桀驁不馴的野性。
在原野中,狼並不是獨來獨往的。當漫長的冬夜來臨,狼群在追捕食物的時候每一匹都爭相衝在前頭,在清冷的月色中,它們跳躍著身軀超越在同伴之上,它們的目光盈盈發著藍光,迸射出野性。攝影家卡爾?希倫德斯曾經長時間將鏡頭對準狼,在他看來,狼是一種特別的動物,是野性的象征。他說:狼的眼睛是你所能想像到的最感人心魄的東西。它們的眸子裏包含著北半球所有的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