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組織和紀律是成功的基礎
我們知道,真理是不會因為環境不同而有所改變的,因為它的正確性早已經過時間的嚴格考驗。我們狼族的組織定律,其有效性是通過歲月的嚴峻考驗的。
[BT1]狼性紀律
[BT3]狼道之五十六:
[BT2]紀律——事業的基礎
學習狼的生存法則就要學習狼的紀律。
古語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司也一樣。公司要達到商業目的,就必須先構建有紀律的、團結有力的、無堅不摧的團隊。團隊要想完成任務,就必須磨礪團隊中每個成員無比堅強的信念,就要求每個成員要有嚴明的紀律來約束自己。
讓我們來看一下關於一個海盜的故事吧!
在羅伯茨的海盜生涯中他總共搶劫了四百多條船,他有著非常複雜的人格內涵,首先和別的海盜不一樣,他從不喝烈酒,隻喝淡茶,他還是一個非常注重章程的人,有一份羅伯茨製定的船規是這樣寫的:
一、對日常的一切事務每個人都有平等的表決權。
二、偷取同夥的財物的人要被遺棄在荒島上。
三、嚴禁在船上賭博。
四、晚上8點準時熄燈。
五、不許佩帶不幹淨的武器,每個人都要時常擦洗自己的槍和刀。
六、不許攜帶兒童上船,勾引婦女者死。
七、臨陣逃脫者死。
八、嚴禁私鬥,但可以在有公證人的情況下決鬥,殺害同伴的人要和死者綁在一起扔到海裏去(皇家海軍也有類似規定)。
九、在戰鬥中殘廢的人可以不幹活留在船上,並從“公共儲蓄”裏領800塊西班牙銀幣。
十、分戰利品時,船長和舵手分雙份,炮手、廚師、醫生、水手長可分一又二分之一份,其他有職人員分一又四分之一份,普通水手每人得一分。
在其他的海盜船也有類似的規定,但執行最嚴格的就是羅伯茨,由於這種種行為和紀律,他獲得了“黑色準男爵”的綽號,這份海盜的“十誡律”用後世曆史學家的話說洋溢著“原始的民主主義”。
當你的企業和員工都具有強烈的紀律意識,每一條紀律都不觸犯,在不需要找借口絕不找任何借口時,比如質量問題,比如對工作的態度等,你會猛然發現,工作因此有了一個嶄新的局麵。
看看武警94600部隊的小劉在《一分鍾不離隊也是兵》中寫道:
退伍老兵告別軍旗,摘下帽徽、領花、軍銜,嚴格講就不是兵了。但是,我們連的曆史裏卻記錄著這樣一位退伍老兵的故事。
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天上午11點多,連長李秀傑站在操場,準備給即將離隊的退伍老兵點最後一次名。點到金有財的名字時,沒有人應答。李連長看了看手表,皺起了眉頭:“金有財說要到鎮上郵局取存款,怎麼現在還不回來?”
正在這時,李連長耳邊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報告!”趙連長回頭一看,隻見老兵金有財站在身後,上氣不接下氣地喘著粗氣,汗珠順著鬢角往下淌,連棉衣上都騰騰冒著熱氣。
“金有財,事情辦好了嗎?”李連長關切地問。“報告連長,錢沒取,我看要到點了,就趕緊往回跑……”金有財回答。
原來,上午9時,金有財向連長請假到鎮上郵局取存款,剛到鎮裏就發現一輛農用三輪車被大貨車撞翻在路邊,車上兩人受傷。他立即報警,並組織路過的群眾搶救傷員,一直忙了一個半小時,才想起取款的事,趕緊往郵局跑。到了郵局,排隊取款的人挺多。他排了一會兒隊,心裏算了一下時間,估計取到錢就要誤了點名,於是就拔腿往外走。後麵的人說:“小夥子,好不容易快輪到你了,咋不取了?”金有財說:“部隊要點名,時間不夠了。”一位小青年打量著他說:“你是個退伍兵吧,軍銜、領花、帽徽都摘了,還怕啥呀?”他邊走邊回答:“一分鍾不離隊也是兵!”
就這樣,金有財一路小跑,按時回到連隊,趕上了最後一次點名,中午就乘車離開了連隊。第二天,李連長拿著他上交的士兵證,替小金取出存款,彙到家鄉。
在金有財的心中,軍隊紀律是保持部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們發揮最大潛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紀律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戰鬥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質還要強烈。紀律隻有一種,這就是完善的紀律。假如你不執行和維護紀律,你就是潛在的殺人犯。
紀律是一切製度的基石,組織與團隊要能長久存在,其重要的維係力就是團隊紀律。要建立團隊的紀律最首要的一點是:領導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維護紀律。
紀律可以促使一個人走上成功之路。怡安管理顧問公司的陳怡安博士曾說過,領導者的氣勢有多大,就看他紀律有多深。一個好的領導者必定是懂得自律的人,而且也一定是可以堅持及帶動團隊遵守紀律的人。
[BT3]狼道之五十七:
[BT2]視服從為美德
當狼王已經確定後,其餘的個狼總是聽從它的領導,這也是狼的紀律。
服從是一種美德。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嚴格的規章製度和嚴明的紀律,就如同一盤散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服從,企業將會潰不成軍,何談競爭和生存。
請看一看一位畢業於軍校的將軍給一位學員的父親的信:
為什麼我們讓這些孩子經受四年艱苦的教育?他們住在冷冰冰的兵營,上午9點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裏倒垃圾,水池必須始終幹淨,不堵塞。如此多的規定和規則,為什麼?因為一旦畢業,他們將被要求全無私心。在軍隊的這麼多時間內,他們將要吃苦,將在聖誕節遠離家庭,將在泥地上睡覺。這份工作有許許多多的東西讓他們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因此,必須習慣這樣。
背上有癢不能抓,這能夠有什麼好處呢?學員知道,軍人就是要連背癢都能忍得住。
如果一支部隊裏士兵都在左搖右晃拚命抓癢,還能稱得上是訓練有素的部隊嗎?
服從的觀念在企業界同樣適用。每一位員工都必須服從上級的安排,就如同每一個軍人都必須服從上司的指揮一樣。大到一個國家、軍隊,小到一個企業、部門,其成敗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是否完美地貫徹了服從的觀念。
服從是行動的第一步,處在服從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指示做事。服從的人必須暫時放棄個人的獨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屬機構的價值觀念。一個人在學習服從的過程中,對其機構的價值觀念、運作方式,才會有更透徹的了解。
當然,軍校的訓誡和要求是從軍事指揮的角度來製定的,在企業中不能機械地照搬。而且,並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正確,上司也會犯錯誤。但是,一個高效的企業必須有良好的服從觀念,一個優秀的員工也必須有服從意識。因為上司的地位、責任使他有權發號施令;同時上司的權威、整體的利益,不允許部屬抗令而行。一個團隊,如果下屬不能無條件地服從上司的命令,那麼在達成共同目標時,則可能產生障礙;反之,則能發揮出超強的執行能力,使團隊勝人一籌。
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徑教練,每當見到運動員,便苦口婆心地勸他們把頭發剪短。據說,他的理由是:問題並不在於頭發的長短,而是在於他們是否服從教練。
可見,縱然不懂教練的意圖,但不找借口地服從,這才是教練所期望的好選手。同樣,不找借口地服從並執行,這才是企業所期望的好員工。
對於下級來說,命令,首先要服從,執行後方知效果;還未執行,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大談見解和不可執行的理由,走到哪裏都是不受歡迎的角色。對於有瑕疵的命令,首先還是服從,在服從後與領導交流意見,共同改進和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於軍事化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從”,隻有“服從”才能造就一支高效率、富有戰鬥力和競爭力的隊伍,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BT3]狼道之五十八:
[BT2]執行,不找任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