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道全集:生活中的狼性法則12(2 / 3)

在一個個經濟熱點中,由於人們的從眾心理,盲目跟風,但市場容量是有限的,大家一擁而上,往往造成經濟泡沫,結果絕大部分的投資者都賺不到錢,反而會虧本。你未第一個發現金礦,未能掘到第一桶金,也許你永遠挖不到金子,因為挖金子的人太多了。大量的事實證明,許多時候,業內跟風不是一條成功之路,業外跟風也無可取之處。回報再豐厚的項目,隨著蜂擁而上的人群,也會很快失去魅力;再平常的項目,隻要率先被市場所認可,也會形成滾滾財源。

[BT3]狼道之六十五:

[BT2]出奇製勝

狼在捕捉獵物時常常出奇製勝。出奇製勝的謀略思想,其核心在於辯證地看待“奇”與“正”的關係,不要以為一次奇招製勝,便認為此招永遠是奇;也不要以為常用的戰法,就永遠不能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而要隨情況的變化而變換奇正戰法,從而達到正變奇、奇變正,奇亦勝、正亦勝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出奇製勝”這一謀略已被廣泛應用,並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它不僅表現在營銷領域裏的奇謀妙計,而且還表現在產品廣告宣傳領域裏的創新發明。這方麵的精彩戰例數不勝數。

在眾多戶外廣告媒體當中,列車廣告由於目標受眾範圍廣,越來越受酒類廣告主的青睞,成為旅遊經濟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自2000年以來,古井貢酒在全國主要鐵路幹線連續兩年發布了列車展板廣告。由於廣告發布期間正值中國鐵路第四次全麵大提速之後,鐵路的核心競爭優勢得以極大提升。旅客流量大,乘客滿意度高,為古井貢酒創造了一個極佳的廣告媒體傳播環境。列車乘務員的反饋和北京華鐵公司的調查顯示,廣告發布以後乘客對古井貢酒係列產品廣告反映良好,在列車車廂內,少不了古井貢酒的話題。

根據市場的分布、目標的定位以及產品訴求與資訊的統合,實施有效的策略性投放,瞄準目標消費群體,是市場製勝的關鍵。基於此,古井貢酒公司策劃者們精心選擇了如下的發布線路:北京—深圳,北京—廣州,北京—佳木斯,鄭州—青島。

古井貢酒係列廣告在上述鐵路列車的4個線路的展板廣告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它基本上覆蓋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並且貫穿南北。這裏不僅是人口密集地區,而且也是經濟發達地區,人口的流入和流出量比其他內陸地區多出很多倍。這更加大了廣告受眾量和提高了廣告的投放質量,從而直接和間接地刺激了產品消費,增強了品牌競爭能力,提升了品牌價值,對擴大產品的目標市場提供了強有力的品牌形象支持。

目前,“出奇製勝”這一謀略還被廣泛應用到品牌動作領域裏的創新。

2001年,北極絨決定進入羽絨服行業,由於該行業強手林立,但幾乎全部采用鴨絨,秦全躍(當時的“南北通——世紀神光公關策劃聯盟”總策劃)提出以鵝絨取代鴨絨的差異化策略出奇製勝。通過在新聞發布會上製造“羽絨服升級換代,鵝絨有望取代鴨絨”的新聞誘餌,由此引發出震動全行業並受到全社會廣泛關注的“鴨鵝大戰”,相關報道近1000篇(其中CCTV多次自發做了長篇專題報道),使“北極絨鵝絨服”後來居上,一鳴驚人。最終,“鴨鵝大戰”以包括羽絨服老大“波司登”在內的所有名牌企業紛紛跟風采用鵝絨而告終。

“出奇製勝”這一謀略也已被廣泛應用到企業培訓新員工的領域裏。

打造最適合本企業的優秀人才,獨特有效的培訓方式,往往是名企出奇製勝的絕招。

在歐萊雅,除了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沒有像營養品一樣人人必“吃”的培訓,歐萊雅講究的是“按需培訓”,讓員工自己來回答:“你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時候,人事部門通過跟每個員工上級的溝通,來製定針對他的培訓計劃。

對有潛力的員工,歐萊雅對其開展管理技能的培訓。在中國,歐萊雅與中歐工商管理學院合作,為具有發展潛力的員工提供在職的MBA課程(項目管理、非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戰略等模塊)培訓,為年輕的中國經理製定長期的職業發展計劃。

1998年,集團在新加坡建立了集團第一個管理培訓中心——亞太區管理培訓發展中心,為集團培養高級管理人才。針對有發展潛力的高級管理人才,專門製定培養體製,這些人才一旦被發掘,則會接受特別的培訓,安排專人指導和提攜,並通過有序的職業發展步驟,逐步達到高層人員的目標。

[BT3]狼道之六十六:

[BT2]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也是狼慣用的智慧。“瞞天過海”無論怎樣辯說都開脫不出一個“騙”字,然而又不能用一個“騙”字概括其全貌,其中的“騙”必須有能“瞞天”,且能“過海”的內涵。

相傳唐太宗率兵30萬,離開長安遠征遼東。大軍到達海邊,太宗舉目遠眺,滄海茫茫,一望無邊,看來此海難渡,不禁焦急起來。大將薛仁貴見狀,心生一計:他請太宗進入海邊的一座彩色營帳,命文武百官飲酒作樂。一時笙歌四起,美酒飄香。此情此景竟然使太宗忘記了憂愁,沉浸在歡樂之中。正在酒酣之際,太宗忽聞帳外有波濤洶湧之聲,便急忙揭開帳幕向外張望。這才發現自己與30萬大軍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馬上要到達彼岸。原來薛仁貴擔心太宗因大海阻隔而放棄東征,便瞞著他指揮大軍渡海。因為皇帝貴為“天子”,所以叫做“瞞天過海”(事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

瞞天過海這一計謀在商界被廣泛應用,克羅克的經商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

克羅克原先是美國的一個窮光蛋,沒讀完中學就出來做工,以養家糊口,維持生存。後來,他在一家工廠當上了推銷員,一方麵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另一方麵,也是更主要的,他在推銷產品過程中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人,交了許多朋友,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大量有關經營管理方麵的寶貴經驗。一段時間後,他開始越來越不滿足於給別人當雇員了,一心想創辦自己的公司。

可選擇哪一行呢?“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們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他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當時美國的餐飲業已遠遠不能滿足已變化了的時代的要求,亟須改革,以適應億萬美國人的快餐需求。

想歸想,要將其變成現實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必須為之付出一定的代價。克羅克麵臨的首要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要實現鴻鵠之誌沒有啟動資本就如同“水中月”、“鏡中花”,可望而不可即。“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話一點不假。對於一貧如洗的克羅克來說,自己開辦餐館又談何容易呢?

思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在做推銷員工作時,曾認識了開餐館的麥克唐納兄弟,自己倒不如憑雙方交情先打入其內部學習,以最終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

主意已定,他找到麥氏兄弟,對其進行了一番讚美後,話鋒一轉,開始講述自己目前的窘境,待博得對方的同情後,便不失時機地懇請麥氏兄弟無論如何要幫他這個忙,答應他留在餐館做工,哪怕是做一名跑堂的小夥計也行,否則,他的日常生活將麵臨危機。

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接觸中,克羅克深知這兩位老板的心理特點。為盡早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他又主動提出在當店員期間兼做原來的推銷工作,並把推銷收入的5%讓利給老板。麥氏兄弟見有利可圖且又考慮到眼下店裏確實人手不足,便十分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克羅克進入快餐店後,很快就掌握了其實力與條件。為取得老板的信任,他工作異常勤奮,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他曾多次建議麥克兄弟改善營業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顧客;並提出配製份飯、輕便包裝、送飯上門等一係列經營方法,以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服務種類,獲取更多的營業收入;還建議在店堂裏安裝音響設備,使顧客更加舒適地用餐;他還大力改善食品衛生,狠抓飲食質量,以維護服務信譽;認真挑選店堂服務員,盡量雇傭動作敏捷、服務周到的年輕姑娘當前方招待,而那些牙齒不整潔、相貌平常的人則安排到後方工作,做到人盡其才,確保服務質量,更好地招待顧客。當然,他的每一項改革都使老板感到滿意,因為,他的言談舉止總是表現得那麼坦誠,那麼可信賴,給人留下謙虛謹慎的極好印象。由於他經營有道,為店裏招攬了不少顧客,生意越做越好,老板對他更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了。餐館名義上仍是麥氏兄弟的,但實際上餐館的經營管理、決策權完全掌握在克羅克的手中。這一切正是通向其最終目的的鋪路石,可憐的兩位老板一直蒙在鼓裏,對此並無絲毫戒心,甚至還在暗自慶幸當時留下克羅克的決定是對的,多虧他的有效管理和辛勤治店,餐館的生意才這麼興隆,財源滾滾而來,大有“伯樂相識千裏馬”之自豪與快慰。

不知不覺,克羅克已在店裏幹了6個年頭。他的羽毛漸漸豐滿,翅膀越來越硬,展翅騰飛的時機日趨成熟,便暗暗加快了行動步伐,他通過各種途徑籌集到了一大筆貸款。

該與麥氏兄弟攤牌了,他想,事到臨頭,不容再難為情,繼續拖延下去了,他諳熟兩位老板素來喜歡貪圖眼前利益,為一時的需要常常會忘記原來最基本的要求。為此,克羅克充分做好了談判前的思想準備。

1961年的一個晚上,克羅克與麥氏兄弟進行了一次很艱難的談判。起初,克羅克先提出較為苛刻的條件,對方堅決不答應,克羅克稍作讓步後,雙方又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克羅克以270萬美元的現金,買下麥氏餐館,由他獨自經營。麥氏兄弟盡管有種種憂慮與不安,但麵對如此誘人的價格,他們終於動心了。“270萬美元,整整270萬美元呀!這麼優惠的價格,傻瓜才會不接受呢!”雙方就此達成協議,並很快進行了產權交割,辦理了有關移交手續。

第二天,該餐館裏發生了引人注目的主仆易位事件,店員居然炒了老板的魷魚,這在當時可以說是當地一特大爆炸新聞,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快餐館也借眾人之口,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國的知名度。到此為止,克羅克的“瞞天過海”之計也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

克羅克實施“瞞天過海”計的成功,就在於他了解麥氏兄弟的脾氣性格,僅以讓利5%就輕易打入了麥氏快餐館;隨後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對老板的刻意奉迎,換取了兄弟倆的信賴,使兄弟倆認為他處處替自己著想,感到雙方利益一致,便自動消除了對他的猜忌,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多種建議。經過逐步滲透、架空,老板本已“名存實亡”,最後一場交易,全部吃掉了麥克唐納快餐館,雙方談判以克羅克的“瞞天過海”計大功告成而宣告結束。

無獨有偶,在日本也發生了一個類似的示假隱真,店老板巧發財的故事。

某年秋天,在日本的神戶有家經營煤炭的商會正式掛牌營業了,周圍充滿了歡慶的氣氛。該商會的老板就是少年得誌、氣宇不凡的久永君。說起來,他成立商會還多虧父親的老友藤澤先生慷慨解囊和全力相助,對此厚意,久永君刻骨銘心,念念不忘,並隨時準備報答,正像中國古話所說: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開業沒幾天,來了一位客人,自稱是當時神戶最有名的飯店——春山飯店的侍者,請求約見商會老板,並恭恭敬敬地遞上一份請柬及一份舉薦書。久永君接過請柬,隻見上書:久永先生親啟,落款:山口三太郎。久永君看了一眼來者,疑惑地打開請柬及舉薦書,待閱完後,才知是藤澤先生部下道原舉薦來人山口三太郎與其做煤炭生意,為表示謝意,山口三太郎準備在春山飯店略備薄酒一桌,以便席間向久永君請教生財之道,請柬中字裏行間都充滿了對久永君的無限敬慕之情。既然是自己恩人部下舉薦的朋友,焉敢怠慢,不看僧麵還得看佛麵呢。他向山口三太郎講了幾句客套話後,便欣然應允,表示願意於今晚前去赴約。

夜幕很快籠罩了大地。久永君換上一身筆挺的西裝,帥氣十足地來到春山飯店,山口三太郎早已在那裏恭候大駕了。一進飯店大門,久永君就受到了周到熱情的服務,酒席上的美味佳肴令他大飽口福,再加上山口三太郎不時地阿諛奉承,久永君不免有些飄飄然,得意洋洋起來……

酒酣耳熱之際,正是談判的好機會。山口三太郎深諳此道,他認為時機已到,便態度極虔誠地向久永君提議到:“久永先生,我有一個好朋友阿部君,是日本橫濱的一個著名的煤炭零售商,信譽好,客戶多,生意很興隆,如果先生您信得過我並願意給我提供一個為您效勞的機會,我很樂意為你們從中牽線搭橋。對於您,可以由此擴大煤炭銷售量,增加銷售渠道,從而加速資金周轉,取得更多的收益;對於我的好朋友阿部君來說,由此便會擁有可靠而穩定的貨源,經營也會更有起色,至於我本人,隻想從您那裏得到一定量的傭金即可。”

久永君聽罷此言,並未立即作答,他在猶豫不決,雙方談判陷入了僵局。

山口三太郎瞥了對方一眼,並沒有逼對方馬上做出決定,而隻是若無其事地招來服務小姐:“小姐,聽說你們神戶的特產瓦礫燒餅味道不錯,能否勞您駕給我買些來?”說著,便從口袋中掏出一大遝子錢來,並隨意從中抽出兩張大額的作為小姐的小費。

久永君望著那厚厚的一疊票子,再看看山口三太郎付小費時的灑脫樣,斷定對方肯定是個資金實力雄厚的大老板,與其做生意不會有什麼危險的,便主動與山口三太郎就煤炭交易一事做了詳盡的洽談,爽快地答應了其要求。

待酒足飯飽,雙方正式達成協議後,兩人握手言別。待久永君一離開,山口三太郎就急急忙忙奔向汽車站,以便搭末班車返回橫濱,今天在春山飯店這樣的高消費對他簡直太奢侈了,怎能是他所承受得起的呢?

久永君做夢都不會想到,山口三太郎其實隻不過是橫濱的一個小煤炭經理商,眼看著要關門破產,生意做不下去了,他從朋友那裏得知久永君與藤澤道原君的特殊關係後,便以自己的煤炭店作抵押向銀行貸了一部分款;並以欲與久永君做煤炭生意為借口請道原君為其寫了一封舉薦信;然後,再借助於春山飯店這一堂而皇之的大舞台,成功地上演了一出“瞞天過海”戲。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順理成章,山口三太郎高超的談判本領使他不花分文,將久永君煤炭商會的煤,轉手賣給阿部的零售店,一進一出,一來一去,獲利頗豐,一度瀕臨倒閉的小煤炭店又如日中天,蓬勃發展起來。

“瞞天過海”——用於經營賺錢,其技巧和方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欺騙”的手段暗中行動,將你賺錢的企圖隱藏在明顯的事物中,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一般人對司空見慣的事物,往往不會懷疑,此計就是利用人們的這一錯覺,來掩蓋自己的真正意圖。

[BT3]狼道之六十七:

[BT2]外圓內方

說到狼的智慧不得不提外圓內方的處世技巧。

“外圓內方”者的內心是分裂的,他們最大的困惑和苦痛就是如何將雙重的人格自覺地在現實中加以彌合。然而,隻圓不方,是一個八麵玲瓏、滾來滾去的“○”,那就是圓滑了。方,是人格的自立,自我價值的體現,是對人類文明的孜孜以求,是對美好理想的堅定追求。一個成熟的人,無論處在人們可以想象還是無法想象的困境,他都能矢誌不移、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求對人類對社會的最大貢獻。

“外圓內方”,並非老於世故、老謀深算者的處世哲學。圓,是為了減少阻力,是方法;方,是立世之本,是實質。船頭,為什麼不是方形而總是尖形或圓形的呢?是為了劈波斬浪,更快地駛向彼岸。人生也像大海,處處有風浪,時時有阻力。我們是與所有的阻力較量,拚個你死我活,還是積極地排除萬難,去爭取最後的勝利?事事計較、處處摩擦者,哪怕壯誌淩雲,即使聰明絕頂,也往往落得壯誌未酬淚滿襟的結果。為了絢麗的人生,需要許多痛苦的妥協。舊中國,在封建高壓下,為了維護人格的獨立,許多正直而又有智的知識分子,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逐漸形成了“外圓內方”的性格,不是鋒芒畢露,義無反顧,而是有張有弛,掌握分寸。

真正的強者總是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成熟的管理者應該掌握一種外圓內方,綿裏藏針的管理、處事技巧,讓別人的攻擊因為沒有著力點而不能發揮作用,反之自己隻需輕輕一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這才是真正的經營管理高手應該做的事情。

假裝不知,實際上清楚;假裝不行動,實際上因不能行動,或將待機而動。

[BT3]狼道之六十八:

[BT2]擒賊先擒王

“擒賊擒王”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十八計,它明確指出:“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於野,其道窮也。”意思是說,要想消滅敵人,就必須首先擒殺敵人的首腦,摧毀敵人的主力軍,這樣一來,敵人就會像脫離大海的蛟龍一樣,困於平野之中,無計可施,隻好豎起白旗投降。

這條計謀是十分高明的,它果斷地拋棄一切細枝末節,而把攻擊的目標直指對方的首腦所在,計劃將對方的中堅力量徹底消滅,使對方群龍無首,一敗塗地。

狼同樣是運用此計的典範。

馬群中的兒馬子特別凶悍,敢於和狼群硬碰硬地對攻。一旦狼群對馬群實施攻擊,兒馬子就會圍成一圈,把老馬、幼馬、母馬、病馬保護在圈內,和狼群對峙。

為了最大限度地消滅馬群,捕獲到更多的美食,狼群就把攻擊的重點放在了兒馬子身上。狼群冒著被兒馬子踢死踢傷的危險,向兒馬子發起凶猛的集團衝鋒,雖說總有幾頭狼以身殉職,但兒馬子的陣線還是被衝垮了。頓時馬群一片混亂,狼群趁機大開殺戒。

與對手展開互不相讓的競爭,要想盡快地取勝,也要運用此計,從根本上下功夫,從最關鍵之處著眼,先努力解決最具決定性的部分,那麼其他環節也就會迎刃而解了。

孫正義是日本最年輕的大富豪,在他成立軟庫公司、決心從事軟件批發的時候,他還是個無名之輩,沒有哪家軟件公司願意請他做代理。

他想,要想盡快地打開局麵,就必須擒賊擒王,先爭取和日本最大的軟件公司哈德森公司聯係上。

當年10月,在大阪舉行了一個電子產品展銷會。他不惜花費800萬美元,租下了離出口最近、場地最大的那個展廳,邀請各大軟件公司前來參觀。

展銷會結束後,他找到哈德森公司的社長工藤浩提,向他提出做他們公司總代理的請求。但工藤浩提向他提出了一個很苛刻的要求,要他向哈德森公司先撥付3000萬日元的巨款,以表示他的誠意,展現他公司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