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道全集:生活中的狼性法則13(1 / 3)

第十二章 互助合作,配合協調,縱橫捭闔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讓我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在叢林中,荒原上,我們就是神。

[BT1]狼性團隊

[BT3]狼道之七十一:

[BT2]合作就是力量

合作、合作、合作,狼群的團隊是如此的強大,歸根到底就是狼性合作的原因。在草原上就是最凶猛的獅子也不敢惹狼群,可見狼群團隊的力量。“狼狽為奸”同樣是狼和狽的合作,也是一種團隊精神。

很少有一隻狼單獨掠取食物的時候,所以即使老虎看到狼群也會退避三舍,這就是群體的力量。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有所作為,他必須要認識到群體力量的重要性,並且要學會如何利用群體的力量。

企業強大的競爭優勢不僅在於員工個人能力的卓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團隊合作力量的強大。

合作可以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倍增效果。據統計,諾貝爾獲獎項目中,因協作獲獎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諾貝爾獎設立的前25年,合作獎占41%,而現在則躍居80%。

分工合作正成為一種企業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們能把容易的事情變得簡單,把簡單的事情也變得很容易,我們做事的效率就會倍增。合作,就是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的一個關鍵,世界正逐步向簡單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於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產物。

一個人若能引導其他人進行合作,以及從事有效的團隊工作,或者鼓舞其他人,使他們變得更為活躍,那麼,這個人的活動能力並不亞於以更直接方式提供有效服務的人。在工商企業中,有些人具有極高的能力,能夠鼓舞並指揮他屬下所有的人員獲得比在沒有這種指揮影響力之下更大的成就。眾所周知,卡耐基很能幹地指揮他個人的一些幕僚人員,因而使得這些幕僚人員當中的許多人也成為富翁。每位銷售經理,每位軍事領袖,以及各行各業的領導者,都了解“共同諒解及合作的精神”的必要性。要想獲得成功,必須擁有這種精神。這種和諧的大眾精神,可經由自動或強製的紀律而獲得。在這種情況下,個人的思想將被融合而成為一種“智囊團”,這表示個人的思想受到修正,彼此的思想合二為一。造成這種融合過程的方法很多,就如同將個人置身於各種行業的領導地位,每一位領袖各有自己協調追隨者的思想的方法。有人使用強迫的方法,有人使用說服的方式,有人則使用懲罰或獎賞的手段,其目的都是為了減少某一團體中的個人思想,使它們全部融合成為一個單一的思想。

在你發現這種團隊精神的時候,你將會發現雙方麵都很繁榮與友善。Cooperation(合作)這個單詞,被認為是英國文字中,最重要的一個單詞。在家庭事務中,在夫妻之間的關係中,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合作”這個詞,扮演了一個極重要的角色。由於這個合作的原則十分重要,因此,任何一位領袖如果不從領導才能中了解及運用這項原則,他將無法堅強及持久。

[BT3]狼道之七十二:

[BT2]榮譽感——團隊的靈魂

狼與狼之間的默契配合成為狼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幾隻分散的狼在捕獵中變成一個合作、有力量、團結的團隊,他們都知道自己必須執行的任務,不管做任何事情,它們總能依靠團體的力量去完成。為了集體目標的實現,它們也完全可以犧牲自己。

學習狼的團隊精神就要培育狼性團隊的榮譽感。

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團隊是沒有希望的團隊,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員工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正是榮譽感,將優秀者與那些至今仍沒有做出什麼成績的人區別開來。

如果一個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有足夠的榮譽感,對自己的工作引以為榮,對自己的公司引以為榮,他必定會煥發出無比的工作熱情。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對自己的員工進行榮譽感的教育,每一個員工都應該喚起對自己的崗位和公司的榮譽感。可以說,榮譽感是團隊的靈魂。

如果一個員工沒有榮譽感,即使有千萬種規章製度或要求,他可能也不會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完美,他可能會對某些要求不理解,或認為是多餘而覺得厭倦、麻煩。

成績可以創造榮譽,榮譽可以讓你獲得更大的成績。一個沒有榮譽感的員工,能成為一個積極進取、自動自發的員工嗎?如果不能認識到榮譽的重要性,不能認識到榮譽對你自己、對你的工作、對你的公司意味著什麼,又怎麼能指望這樣的員工去爭取榮譽、創造榮譽呢?

[BT3]狼道之七十三:

[BT2]責任明確,各負其責

遠在人類出現社會分工之前,狼群在捕獵的過程中,就已經自覺地實施了明確的分工,成為我們效仿的榜樣。

狼群在對獵物的捕殺過程中,分工的明確程度是超出我們的想象的。有些大狼負責偵察,掌握獵物出沒的規律;有些大狼負責聯絡,把幾個家族的狼群都調遣到攻擊的最佳位置;有些大狼負責警戒,以便發現不利情況,早做對策;有些大狼擔任總攻,專門攻擊獵物的中堅力量;有些大狼擔任斷後,保護狼群迅速撤離戰場……

狼王、頭狼、大狼無疑是狼群中的核心所在,它們指揮若定,擔負著各部門的領導責任,率領自己的狼群參與作戰,完成了一次次漂亮的攻殺。

如果缺乏分工,狼群就不可能實施大規模的捕獵活動,不可能一次捕獲到幾十、幾百隻的黃羊、馬匹,也不可能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艱難地繁衍下去。與此相類似,如果人類不實施社會分工,那麼每個人都必將為衣食所困,無數的發明家、文學家、哲學家都將無法出現,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就根本無從談起。

在企業內部,實施明確的分工,就能使每一個員工都明白無誤地了解到自己所負的責任。在幾乎所有的商業活動中,都離不了三種工作,那就是采購、銷售和財務。隻有采購員把價廉物美的原材料采購來,銷售員把公司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推銷出去,財務人員把公司的賬目管理得清清楚楚,公司才會有健康發展的強大動力。

“沃爾—馬特”是美國最大的百貨連鎖店,它的老板羅伯森?沃爾頓在2001年的全球大富豪排行榜上,首次超過了比爾?蓋茨,以453億英鎊的家產成為世界首富。

沃爾頓對員工的管理十分嚴格,他製訂了完善的規章製度,要求他的所有員工都必須盡職盡責地完成自己的分內工作。

他所有的連鎖店都實行著一條被稱為“太陽下山”的工作原則,其具體要求是當天的事情必須要在太陽下山之前完成。隻要顧客提出了某項要求,每一個員工都必須在太陽下山之前給予令顧客滿意的答複。

這條原則被我們表述為分工負責、按時完成本職工作。“沃爾—馬特”的生意之所以興旺發達,就是因為它的每一個員工都身體力行地做到了這一點。

夜半時分,商店已經關了門,但隻要有顧客打來電話求購某件商品,員工必定立刻駕車出發,把商品送到顧客的手中。

沃爾頓還獨樹一幟地提出了“十英尺態度”的要求,他要求他的每一個員工,當顧客走到距自己十英尺的範圍時,必須注視著顧客的眼睛,主動詢問顧客需要哪方麵的幫助。

“十英尺態度”的貫徹執行,使每一個顧客都在“沃爾—馬特”店裏感受到了春風般的溫暖,享受到了體貼入微的周到服務。

常去“沃爾—馬特”連鎖店的顧客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店裏的員工經常會狂熱地大聲喊叫:“誰是第一?顧客!”

這同樣是沃爾頓對員工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要求員工們齊聲大喊,不僅是為了讓“顧客至上、分工負責”的觀念更深人人心,同時也是為了使員工在緊張工作的過程中,能有一個放鬆自己的時刻,使自己的精神振奮起來。

就這樣,每個員工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切實負起自己的責任來;“沃爾—馬特”連鎖店的生意一派興旺,沃爾頓的財富也隨之逐日增多。

恒基偉業公司是我國一家很有規模的高科技公司,其拳頭產品“商務通”投入市場後,獲得了非凡的銷售業績。公司的知名度空前提高,規模迅速擴大,在市場競爭中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