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3]狼道之七十七:
[BT2]善於溝通
狼的溝通交流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擅長觀察是狼族的溝通秘訣。無論是在攻擊還是被襲時,它們都會自覺地觀察同伴的眼神及肢體語言,傾聽同伴的嚎叫,洞察敵方的意圖,以期和同伴達成戰略上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了良好的溝通與協調(不管是與主管、同僚或下屬),行事就不會滯礙難行。
有研究發現,一個人一天中60~80%的時間花在與親人、朋友、下屬、同事或顧客間的溝通活動上。通過研究一萬個成功者的案例發現,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15%,其餘85%取決於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良好的人際溝通效率。
為此,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一、傾聽他人
他人講話時,聆聽是一種禮貌和誠摯的表現。此外,客觀地替對方著想,聽聽對方的內心感受,對於了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也要聽他把話說完。
二、善於表達
對每個人來說,說話水平的高低,其效果是大不一樣的。同一件事情,有人磨破嘴皮,卻白費口舌;有的人寥寥數語,便能化幹戈為玉帛。會說話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平時細心體察,心領神會,用時方能滔滔不絕,切中要害。
三、與人為善
與人為善,有利於營造輕鬆愉快、心情舒暢的環境和良好的溝通氛圍,以便消除對方的戒備心理,使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為對方所接受。隻要平時注意實踐和積累,不斷提高自身的協調能力和公關能力,就能體會與人成功相處和交往的樂趣,從而感受到與人溝通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
四、睜大眼睛尋找溝通機會
不管你的就業狀況如何,你都需要隨時進行職業溝通。自認為自己很外向的Moran會在離自己家不遠的咖啡店裏主動把自己介紹給陌生人認識,然後同他們保持經常的聯係——這些人當中甚至包括他十幾歲時打工的那家麥當勞的經理。對此,他解釋說:我認為職業溝通是職業發展需要的最簡單而又最重要的一項技能。不要僅僅依賴業內的一些活動來進行職業溝通。接受采訪的專家們都一致認為,參加大型的普通貿易展覽、通過在線廣告應聘工作、給陌生的公司打電話以及向各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投遞簡曆實際上都是在浪費時間。
專家們認為,應該注意與那些有助於你職業生涯發展的人進行溝通,同他們建立並發展關係。Korn/Ferry International的高級合作夥伴Adam Charlson負責為矽穀的軟件公司招聘銷售和市場營銷人員。他說,在大多數時候,如果你能夠深入的挖掘一下自己現有的接觸麵,你就會發覺給陌生的公司打電話實際上是不必要的。“隻要用心,你總是可以找到能夠把你介紹給你想要認識的人的人選。”
五、開闊眼界
有時候,你需要走出自己現在的圈子,就像Moran所做的一樣。他走訪了30家公司,要求與它們的IT經理麵談,親自遞交自己的簡曆。他遭到了很多的拒絕,但還是想辦法見到了一些重要的人物。這樣的經曆幫助他建立了很多有價值的職業關係。
像Moran這樣的人在IT領域裏並不多見。很少有IT專業人員願意自己推銷自己,如果不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的話,他們幾乎不會走進陌生的公司,接觸完全陌生的人並同他們進行簡短的交流。
應該感謝電子郵件,它為我們提供了通過一些簡單的接觸數據庫組織技能來取得進步的機會。例如,通過Microsoft Outlook,Moran把自己接觸過的人歸類到了不同的文件夾當中,例如客戶、銷售商或朋友。下麵是他在溝通組織方麵的一些秘訣:
他創建了一個名為“下一步接觸目標”的文件夾,裏麵包括的是他打算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進行聯係的人。
他把所有需要恢複的重要電子郵件都拖入了名為“立即回複”的文件夾當中。
隻要一有空閑時間,他就會發內容相同(簡要說明自己想要做什麼)的電子郵件,觀察每一個收件人的反應,以此來了解他們的性格。
他會經常向自己接觸過的人詢問他們的最新消息。
他說:“每個人都希望別人關注自己的存在”。按照他的觀點,那些你經常關注的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自我推銷。
想要保持職場上的人際溝通,建立強大的人際關係網,一個辦法就是按照專家建議的那樣在辦公室的牆上貼上提醒自己每天都要努力進行職業溝通的內容。
六、溝通是職場必備的品質
不管你通過電子郵件或是電話同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有多強,你都仍然必須學會在各種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抓住進行職業溝通的機會。Moran建議說:“如果你還不具備這樣一種品質,那麼一定要趕快培養。要嚐試著在不談技術的情況下與他人進行交談。”
Moran認為,要通過培養興趣愛好或是讀與技術不相關的書、做與技術不相關的事來為自己尋找更多的交談話題。這樣在與他人進行交談時你才能更加積極、更加投入。
至於如何解決害羞的問題,Kaye提供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握手、索要商業卡片、離開。然後,通過電子郵件來向你剛見過的人介紹更多關於你自己的信息,讓他了解你的目標。
電信谘詢顧問Ken Hilving建議說,如果你能夠事先知道將要和誰談話,那麼可以做一些調查研究工作。他自己就經常對將要接觸的人進行研究,看看他們的名字是否在某篇雜誌文章裏出現過、他們是否參加過某些專門的人際交流活動或是他們的個人網站是否介紹了某些詳細的興趣愛好。如果能夠了解到他們的性格愛好,Hilving就會發電子郵件給他們,提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談自己的觀點。
有的人可能會對此感到不以為然,但Hilving卻認為這樣做顯示的是一種才幹。當他同管理人員見麵時,他會直接提出這些管理人員平時在工作中所接觸的技術或應用的戰略來進行討論。他會給他們分發自己的商業卡片而不是簡曆,同他們進行雙向交流。這會使他們對你產生興趣。
七、注意開拓溝通領域
怎樣與人溝通是重要的,與誰溝通也是重要的:不要僅僅把自己接觸的圈子局限在IT領域。Hilving本人就會參加當地商會的會議,他甚至建議同在教堂工作的人進行溝通。Moran說,要努力去結識自己公司的IT部門之外的人,通過各種方法,不要忘了自己家人的同事可能也會對你有所幫助。最後,還要同以前的同事、下屬以及客戶保持聯係,也不能忽視VC公司,因為這些公司通常都有從事招聘工作的人力資源方麵的合作夥伴。
在同各家公司的管理人員進行麵對麵的接觸之前,你可能需要先通過電子郵件來同他們進行溝通,需要等上幾個月的時間。但是,在有了前麵的溝通之後,如果你提出見麵的要求,大多數管理人員是能夠在喝咖啡的時間擠出五分鍾給你的。如果他們對你說自己所在的公司至少在未來的半年之內沒有招聘計劃,你該怎麼辦?微笑,告訴他們到時你會再來跟他們談——這是Moran的建議。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麵對壓力,我們更加需要溝通。我們來看三個案例。
案例一:
27歲的朝暉是一家公司的秘書,她的經理是軍人出身,對人講話總是不自覺地有一種咄咄逼人的味道。每次開例會的時候,他都會大聲對朝暉說她有什麼事情應該做而沒有做。這導致朝暉工作的時候很緊張,特別是當經理一站在她的身邊問話,朝暉就感到腦子裏一片空白。“這樣在他的麵前我就像一個白癡!”麵對心理問題專家,朝暉感到很委屈:“我不能和他討論任何問題,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對我!真想換一個工作。”
在寫字樓生涯裏我們遇見過許多類似朝暉這樣的情況,但換一個工作是否能夠真正地解決問題?不用專家建議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首先應該讓自己遠離一種“受害人”的角色。所謂”受害人”,是指我們總認為別人是在針對自己,特別是頂頭上司。“他總是大聲指責我!”“我幾乎不敢和他交流!”等等。
在分析了朝暉所處的情況,專家提示,我們首先應該弄清楚老板真正的用意。因為一旦你認為老板是在針對你個人,那麼以後你自己就很難和他進行有效的交流。這樣隻會加劇問題。在你最終決定采取行動的時候(比如辭職),你應該回頭看看作為一個老板他這種表達方式的用意是什麼。
後來,在接受並嚐試了心理問題專家的建議後,朝暉明白她的經理作為一名出色的行政人員,隻是認為這種咄咄逼人的談話方式令他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朝暉解釋盡管我依然不喜歡,我自己感覺舒服多了。甚至有一次我很坦率地告訴他,“我想你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是每當你提高聲音對我說話,反而讓我沒辦法很好答複你問題”。結果,雖然朝暉的老板依然用那種方式講話,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融洽了很多。
案例二:
33歲的陳嘉是製片人,她在接受心理谘詢時事業已經小有成就。但是,她在工作中一樣遇到了非常頭痛的問題。她對專家描述:“我正在籌備一部音樂題材的影片,因為對音樂不是十分了解,我便請了一位在專業上比較有名的朋友做我的助手。但是,他卻讓我在全體工作人員麵前很丟臉。更讓我生氣的不是他,而是麵對這種情況我自己的‘無能為力’!開始時,他總是對我的建議冷嘲熱諷,讓我一見到他就緊張。有的時候真想炒掉他!”
在這類情況下,專家認為很多女性不能麵對來自於他人的“挑釁”,多半是對自身能力估計不足。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對所處環境、局麵的控製能力不強,在這種情況發生後,冷靜分析自身實力是最有效擺脫尷尬困境的途徑。
陳嘉聽取意見後,冷靜仔細地分析了自己當時的情況,雖然她在音樂方麵的知識確實不如那位專家,但也並不表明陳嘉在製作節目的能力上就比他差。在排節目的間隙,陳嘉對他說:“我非常感謝你對工作的投入。因為這個領域我並不十分熟悉,所以你對我的幫助很大。但同時,我也非常希望你了解,在製作節目方麵我大約有10年的經驗,所以有一些做法與你意見不同,希望我們以後可以很好地溝通!”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們的合作基本上還是很愉快的。陳嘉感到在具體分析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情況,直接把你的想法講出來會更有利於排除自己心理上的恐懼。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還可以運用在你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你正在電影院看一部自己喜歡的影片,你身邊的一個人卻偏偏不停地打手機——很讓人心煩,是不是?當你終於忍無可忍小聲提醒,她卻對你怒目而視,這時的你會怎麼做呢?大概很多女性會選擇繼續忍讓甚至感到尷尬仿佛做錯事的是你而不是她。其實,在這種情況你應該運用自己的優勢。你有權一字一頓地表明自己立場:“請去休息室打電話好嗎?因為這樣,我實在聽不清電影對白!”當然,也許你會遭到她的反駁,但是你要明白,你是對的,而且同樣想安靜看電影的人肯定會站在你這一邊。
這種分析形勢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各種尷尬場麵往往都很有效,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妨多加使用,同時,它也不失為提高自信的好方法。
案例三:
凱麗為一家銷售公司做文案工作,在快到中國農曆春節的時候,按照公司習慣,經理交給她一大堆名片,並親自挑選了很多精美的明信片要她按照名片逐一地打印寄出。在接過名片時,凱麗曾提醒經理將已經變化地址或沒有往來的客戶挑出來。但是,她的經理非常不耐煩,他說:“名片上所有的人都要寄到!”兩天後,當凱麗把已經打印好的明信片交給他過目,他卻大聲指責她將一些已經不在中國的客戶錯誤地打印在了“最精美”的明信片上。當時凱麗覺得非常委屈,但是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
這雖然隻是一個小例子,但是區分什麼是自己的問題、什麼是他人的問題對於職業女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麵對這樣的情況,抱怨是沒有效果的,而且通常你也不會有更多的解釋機會。但是,如果可能,你不妨和自己的經理進行溝通。在專家的建議下,凱麗利用休息的時間和經理談了自己的想法。
凱麗嚐試著讓她的經理了解,隻有擁有融洽的溝通,她才能將經理的意圖與自己的創意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才會使他們雙方的工作更加有成效。其實,她的經理很明白她的意思,也了解到凱麗是責任很分明的人。在此之後,他們之間的合作愉快多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每一個上司都愛推卸責任,隻是他有一種自我保護的潛意識,不願意在自己的下屬麵前承認某些失誤是出於他的因素。所以,沒有必要對此耿耿於懷,但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最好能將問題婉轉提出,以利於今後工作。
[BT3]狼道之七十八:
[BT2]平等的溝通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文管理,所謂“人文管理”,其核心是旨在塑造協調人際關係從而創造出極大的群體合力。它強調管理者與員工的平等溝通,就像狼群中頭狼與其成員的交流溝通,以期達到戰略上的某種默契。
眾所周知,通信巨頭華為在企業管理中始終把人文管理放在首位。
華為在2000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總裁任正非在管理這家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排行榜上利潤指標連續高居第一,其利潤率是海爾、聯想的四到五倍的企業時,正是苦心地運用和創造性地運用了“人文管理”的精髓。通過極富感染力的總裁講話,實現上下級的平等溝通,協調著華為企業中人與人的關係,增強著所有華為人之間的親和力,也提高了華為企業精神的凝聚力,從而有效地消除企業內耗。任正非是一個很少與媒體打交道的“神秘”總裁,但他的員工卻能與其有著高度一致的企業意識,正是得益於其與員工的平等溝通。
從華為成功的“人文管理”可以看出平等溝通在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的情緒心理學家拉紮勒斯提出,當前麵臨的事件觸及個人目標的程度是所有情緒發生的首要條件,當該事件的進行促進個人目標的實現時,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反之,則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情感。平等溝通可以化解下屬的抱怨情緒,可以創造奇跡。許多人際誤會、矛盾乃至衝突都源於人際溝通障礙。一項調查表明,員工中80%的抱怨是由小事引起的,或者說是由誤會引發的抱怨。對於這種抱怨,管理者絕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給予認真、耐心的解答,因為有時誤會造成的裂痕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另外20%的抱怨往往是因為公司的管理出了問題。對這種抱怨,管理者要及時與員工進行平等溝通,先使其平靜下來,然後采取有效措施,盡快加以解決。溝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下屬的抱怨情緒,任何輕視溝通的念頭都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