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患有頑固性口瘡的患者,嚴重影響病人的進食和日常生活。到今天為止,由於病因不明,還沒有特效療法。
英國醫學專家發現,絕大多數頑固性口瘡患者與飲食有密切的關係。認為有關者主要有小麥、燕麥等效質類食品,奶製品以及加有色素的食品,這些食品一旦從飲食中被排除掉,目瘡即可迅速痊愈。另外還發現,有些人的口瘡所以時好時壞,可能與進食有關。關於頑固性口瘡的發生與飲食密切的機理,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因患者對某種或幾種食物產生了變態反應或不能耐受引起的。
長期患有頑固性口瘡久治不愈的人,不妨從飲食方麵找找原因。
服維生素C忌食蝦類
維生素C在醫用上應用相當廣泛,以前不認為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有什麼禁忌。現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動物科學係的科研人員在實驗時發現:在河蝦或海蝦等軟甲殼類食物中含有濃度很高的一種名叫“五價砷化合物”的物質,它本身對人體無毒害,但在服用維生素C片劑,特別是劑量較大時,由於化學作用,可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化成“三價砷”,即劇毒的“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
在服用維生素C期間,為了預防不測,要忌食蝦類,因病情需要而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時,要絕對忌食蝦類。此外,服用治療肝病,脫發的胱氨酸時,如不忌食蝦類食物,也會產生類似的毒副作用。
兒科低熱飲食宜忌
體溫超過正常平均體溫1℃,持續2周以上稱為低熱。祖國醫學對低熱的認識,不但指體溫超過正常,而且把自覺手心發熱、胸中煩熱,也列入本病範疇。
(1)飲食宜進:
①水分。宜多喝開水及流質飲食,如米湯、菜汁、牛奶、豆汁、水果汁等,宜少量多次飲用。
②合優質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雞等,宜食用。
③新鮮蔬菜及水果。宜多吃,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蔬菜應製成碎末或菜泥,水果可吃蘋果、橘子等。
④清熱的食物。如荷葉、草果、薏苡仁,黃豆芽、鮮竹葉、冬瓜等。
(2)飲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及辛辣調味品,食後會加重病情,故應忌食。
②熱性食物。如香椿、羊肉、胖頭魚、羊奶等,可導致發熱,加重病情,故應忌食。
③油膩食物。如肥肉、糕點等,可增加胃腸負擔,使病情加重,故應忌食。
④生冷食物。食後使消化功能低下,不利於身體的恢複,故應忌食。
⑤偏食。偏食影響小兒對多種營養的吸收,故應禁忌。
小兒夏季熱飲食宜忌
每年6~8月份,在我國南方溫熱地帶,常見周歲前後至兩歲間的小兒,有長期發熱並伴有口渴、多尿、少汗等症狀,但至秋後涼爽時,體溫即恢複正常。其病因至今未明,但由於其發生在夏季,故暫名為小兒夏季熱和暑熱征。
飲食宜進:①清淡涼潤且富有營養的食物。宜食綠豆湯、百合湯、冬瓜湯、西瓜汁、西瓜翠衣湯、粳米粥、薏米粥、白扁豆粥、荷葉粥、藕粉等。
②高熱能、高蛋白質食物。適用於患兒長期發熱,形體消瘦者食用。最好是流質或半流質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如豆漿、牛奶、豆腐、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以及豬瘦肉、魚等。
飲食禁忌:①冷飲。小兒夏季發熱,體溫增高,常見口渴喜冷飲,特別喜歡吃冰淇淋、雪糕、冰凍汽水等,但這類冷飲易使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導致營養不良,故應忌食。
②油膩食物。小兒發熱、消化不良,忌食油膩、油炸食物。在燒菜時,也忌放油太多。油膩食物妨礙小兒的消化,常可引起食欲減退、腹瀉等症狀,故應忌食。
③過甜食物。甜食不僅會引起胃腸濕熱而影響食欲,而且還會引起腹脹而引起消化不良,故應忌食。這類食物有各種甜飲料。水果罐頭、蜂蜜、水果糖、巧克力等。另外,在喝牛奶時也應盡量少放糖,以免引起腹脹,影響消化。
④助陽及熱性食物。本病多為陰虛之體,忌食升陽助火之品,如公雞、鯉魚、龍眼、荔枝、栗子、橘子等。
驚厥飲食宜忌
驚厥又稱驚風,是小兒時期較為常見的中樞神經係統器質性功能異常的一個嚴重症狀,屬祖國醫學兒科四大症之一。常見於1~5歲小兒,因小兒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尚未成熟,故發病率較高。驚厥可分急驚風與慢驚風兩大類。
臨床表現為突然意識不清,兩眼上翻,吐白沫,四肢抽動,通常數分鍾後緩解。
(1)飲食宜進:
①清火、化痰、熄風的食物。如竹筍、梨、甘蔗、西瓜、冬瓜、蘿卜等,急驚風患兒宜食。
②養陽、溫陽、益氣的食物。如羊肉、牛奶、雞蛋、蓮子、大棗等,慢驚風患兒宜食。
(2)飲食禁忌:
①刺激性食物。蔥、蒜等可刺激神經興奮誘發驚厥,應忌食。
②油煎、肥膩食物。油炸食物易積痰動風而誘發驚厥,故應忌食。
③發熱食物。如韭菜、胖頭魚、羊奶等,應忌食。
汗征飲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