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征指不正常出汗,在臨床上有時屬征,有時屬病。在某些病中見出汗者為證,以出汗為主訴。而不屬於某種疾病的一個症狀者稱為病。中醫學認為,本症主要原因為小兒氣血未充,腠理不密而致津液發泄過甚,一般分為自汗(白日多汗)、盜汗(入睡時多汗)兩大類(尚有紅汗、絕汗、黃汗、戰汗等,在此不予贅述)。自汗多屬陽虛,盜汗多屬陰虛。
(1)飲食宜進:
①含維生素B、維生素C多的食物。盜汗會損失大量維生素B及維生素C,故宜食用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麥類、粗米、蔬菜、水果等。
②滋陰、補虛食物。如山藥、大棗、蓮子、銀耳、麥片、糯米、桂圓等,兼有自汗者,還可食羊肉。
(2)飲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動火食物。如蔥、生薑、韭菜、蒜等,應忌食。
②油膩食物。多汗患兒常體虛,消化功能低下,食用油膩食物更影響消化功能,故應忌食。
③生冷食物。因其食後可造成胃納呆滯,出現消化不良,故應忌食。
口腔炎飲食宜忌
口腔炎是指口腔粘膜的炎症。如果病變局限於口腔某一部位,即稱為該部位的炎症,如舌炎、齒齦炎、口角炎等。本病在小兒時期較為多見,尤其是嬰幼兒。常發於唇紅部及鄰近口周圍皮膚和口腔糊膜。分散在或成叢的小水泡,周圍有紅邊。初起時發癢,繼而有痛感。水泡很快潰破,形成淺潰後迅即結痂,數日即脫落自愈。全身症狀較輕,所屬淋巴結有時略腫大。嬰兒發生口腔糊膜炎症者,常因拒食啼哭才被發現。
(1)飲食宜進
①優質蛋白質食物。宜進食蛋和豆製品,以增強小兒體質,促進康複。
②新鮮黃綠色蔬菜、水果。如苦瓜、蘿卜白菜、菠菜、莧菜、西瓜、西紅柿等宜多食,以補充多種維生素、無機鹽。
③多次飲水。可保持口腔粘膜潮濕,防止口腔內細菌繁殖。飲料宜溫涼。
(2)飲食禁忌:
①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能助熱生濕,不利於口腔黏膜愈合,故應忌食。
②油煎、炸食物。因其食用時碰到口腔粘腔可引起疼痛,不利於愈合,故應忌食。
③助火生熱食物。如花生、櫻桃食後會使病情加重,久治不愈,故應忌食。
④甜膩食物。因其可直接作用於口腔粘膜,使之不易愈合,故應忌食。
支氣管炎飲食宜忌
支氣管炎多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支氣管粘膜充血腫脹,分泌物粘稠,致使支氣管阻力增加,但肺實質受累很少。部分患兒有過敏體質。發病年齡多在1~3歲,不少患兒多次發生。
(1)飲食宜進:
①清淡並有助於化痰、止咳的食物。可選擇黃豆、豆腐新鮮青菜、西紅柿、胡蘿卜等。
②水果。如梨子、荸薺、蓮藕和蘋果等,宜多吃。
③含維生素A豐富的食物。如肝、腎、蛋黃等,可維持呼吸道上皮組織的健康,應多食。
④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適於發熱患兒食用,如米湯、牛奶、菜汁、蒸雞蛋羹、麵條等。
(2)飲食禁忌:
①油煎、炸及不發酵的麵食。這些食物不易消化,食後妨礙脾胃運化,生熱脹氣,煎耗津液,助濕生痰,以致咳嗽、咳痰加重,故應忌食。
②生冷食物。因其易汙染並且是一個刺激因素,寒主收引,易使氣管痙攣,粘膜上皮細胞活動減慢、損傷,加重咳嗽,使痰不易排出;脾胃受傷,飲食不化精微而成痰液等廢物,痰液久貯,則使急、慢性支氣管炎加劇,日久易形成支氣管擴張症、肺氣腫,故應忌食。
③辛辣、刺激性食物。食後刺激氣管,損傷粘膜,使局部充血。水腫,引起嗆咳,甚至引起粘膜破裂出血,形成咯血,導致支氣管擴張症加劇,危害甚大,故應禁食。
小兒肺炎飲食宜忌
小兒肺炎是細菌和病毒等所致的肺部炎症,多發於冬、春兩季。既有突然出現發燒並陷入呼吸困難,也有以類似感冒的症狀開始發病,咳嗽逐漸加重,燒越來越高。嬰兒臉色蒼白,也不吃奶,呼吸淺而快。
(1)飲食宜進:
①流質飲食。病兒因高熱呼吸增快,丟失水分較多,應注意營養素和水分的補充,可給予牛奶、米湯、菜汁、水果汁等。
②半流質飲食。退熱後宜進食,如爛麵條、蒸雞蛋羹、餛飩、粥及麵包等。
③優質蛋白質食物。恢複期應注意加強營養,宜食用牛奶、雞蛋、豬瘦肉、豆製品等。
④新鮮蔬菜、水果。如菜泥或碎菜末,水果可吃蘋果、橘子等。
(1)飲食禁忌:①高蛋白飲食。豬瘦肉、魚和雞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蛋白質在體內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素。小兒進食蛋白質多,排出尿素相對也會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帶走20毫升水分。因此,高熱失水的患兒應忌高蛋白飲食。
②糖。小兒肺炎患者多吃糖後,體內白細胞的殺菌作用會受到抑製,食人越多,抑製就越明顯,使病情加重,故忌多食。
③辛辣食物。因其刺激性大,而且容易化熱傷津,故肺炎患兒在膳食中忌加辣油、胡椒及辛辣調味品。
④油膩厚味。肺炎患兒消化功能多低下,若食油膩厚味,則更影響消化功能,以致抗病力降低,故應忌食。若喝牛奶應將上層油膜除去,乳母也應少吃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