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理智的“懶”是一門藝術,是大智慧;是一種超然的境界、非凡的能力。
[BT2]8.窮人總是留後路
窮人凡事總是要給自己留條後路。因為他們相信多條路就多一些取得成功的機會。殊不知,凡事都給自己留條退路,就顯得太保守,老想著往後退。如果不給自己退路,那麼就隻有一條道——往前衝,而窮人最需要的就是這股闖勁——置之死地而後生。
窮人往往會不自覺地犯這樣的錯誤:在從事一項極為重要的事業時,他們往往先為自己預備好一條退路,以便在事情稍不順時,能有一個逃生之所。但是每一個窮人都應有這樣的認識:即便戰爭進行得非常激烈,如果還有一扇退卻之門為他而開,他大概是不會使出自己的全部潛力的。
隻有在一切後退的希望都已切斷的絕境中,一支軍隊才肯使出拚命的精神奮戰到底。斷絕你的一切後路,將你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貫注於你的事業中,並抱有一種無論任何阻礙都不向後轉的決心,這樣的精神是最難能可貴的。
中國有句古語:破釜沉舟。那是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鍋打破,把船鑿沉,意欲決一死戰,不給自己留下回岸的退路。古往今來,中外曆史上演繹了多少這樣悲壯的故事。
當凱撒率領他的軍隊在英國登陸時,他決意不給自己的部下留任何退路。他要讓他的軍士們明白此次進攻英國,不是戰勝,就是戰死。為此他當著士兵的麵,把所有的船隻都燒毀。拿破侖也一樣,他能摒除一切會引起衝突的顧慮,具有在一瞬之間下最後決心的能力。
當一個人,尤其是窮人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貫穿於自己選擇的生命的大目標時,把生命的火光義無反顧地投向自己的事業時,他就能產生一種偉大的力量,這種力量簡直是無法抵禦的。
俗語說得好:你怕“鬼”,“鬼”就不怕你;人不怕“鬼”,“鬼”也就怕人了。當然,這裏指的“鬼”是廣義上的說法,象征生活中的一切艱難險阻。當你能全神貫注於自己的目標,以至沒有其他因素能使你消極時,你會看不見也遇不到那些目標不定、意誌遊移的人所遭遇的困難與阻礙。你堅毅的決心會嚇退那些迷惑阻礙你心靈的魔鬼,使你衝破許多困難與阻礙,懷疑與恐懼,在如此堅定的靈魂麵前一切阻礙都會逃之夭夭。
一切妨礙勝利的仇敵,都會被你掃蕩幹淨!
有一類窮人在開始工作時,總是抱著必須取得成功的自信,擁有戰勝一切危險的決心;還有一類窮人在動手之時,缺乏特殊的目標與誌向,也沒有那種無論如何必須獲勝的堅強決心作後盾。很顯然,這兩類窮人的結果和境遇會有很大的差異。
最可憐可歎的是那些一直遊蕩、徘徊不定的窮人,他們也很想上進,但他們不能使自己像熒火蟲一般不曲不折地直飛向目標,他們不曾斷絕自己的後路,他們不曾下定義無反顧的決心。這些窮人在遇到阻擊時,因缺乏堅韌的耐力而向後轉,使這個世界多樹立了千萬個因放棄戰鬥而倒下者的墓碑。他們不明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貫注於目標就可以萌生堅強自信的道理。
窮人喜歡把重要的問題擱置一邊,留待以後去解決,這實在也是一種不良的習慣。
假如窮人染上了了這種習性,就應趕緊下大力氣去練習一種敏捷而有決斷力的本事。無論當前的問題多麼嚴重,需要你瞻前顧後權衡利弊,你也不要一直徘徊於優柔寡斷之中。
假使你仍然心存一種凡事慢慢來或幹壞了再重新考慮的念頭,你是注定要失敗的。我們寧可讓自己因果敢的決斷而犯下一千次錯誤,也不要姑息自己養成一種優柔寡斷的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取得成功的富人在剛開始不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而一旦他積累了經驗就不會使那些錯誤重犯了。
假如窮人能養成在最後一刻作出果斷決定的習慣,窮人在作出決斷時就一定能運用最聰明的判斷力,因為如果一旦你以為決定是可以伸縮的,不到最後一刻都是可以重新考慮的,你將永遠無法養成正確可靠的判斷力。
相反,一旦你能毫不遲疑地作出決定,並為你的決定斷絕一切後路時,你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聰明才智去應對你的選擇;當你對自己所作出的任何一個不健全不成熟的判斷感到痛苦不堪時,你對於自己所下的判斷也一定會十分小心。這樣,自然能使你的判斷能力大步提高。
[BT2]9.窮人信奉“小心駛得萬年船”
在窮人的觀念中,總是信奉“小心駛得萬年船”。他們相信“安全第一,穩中求勝”。隻要做得穩當,哪怕發展慢一點,也決不冒險求贏。尋求四平八穩的生意是最大的榮幸。豈知生意場上風險多,無風險的生意隻能做得平平淡淡,沒有大的起色。
大凡成功者都有這樣的體會:人在生意場上就是一項挑戰,是一項本能的想戰勝他人的挑戰,是一項經過準備、要贏得勝利的挑戰,從而顯得生意場上人人具有強烈的競爭心態。如果窮人不願冒險嚐試停留在自己麵前一閃即逝的機會,那麼他永遠隻能拾到他人遺下的肉骨。過度謹慎與粗心大意、漫不經心同樣糟糕,因為,人要做生意就離不開機會,過度謹慎就會失去機會,就會成為主張“安全賺錢”,而實際上賺不到錢的窮人。
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這在如今是許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冒險和出奇相聯,出奇和製勝相伴,所以西方的諺語說:“幸運喜歡光臨勇敢的人。”許多先前是商界的人,現在常常失落於種種局限之中,麵對著風險不敢衝刺。冒險是表現在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險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創立驚人戰績,就應敢於冒險。不冒險,怎麼會有機會?如果冒險了十次,六次成功,四次失敗,你還是成功的。
一個介紹世界成功人士故事的報紙欄目中報道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勒是美國一位貧窮黑人家庭中的孩子,為了在社會上生存,他決定把經商作為生財的一條捷徑,最後選定生產肥皂。
首先,他采取自銷的方法,挨家挨戶推銷肥皂達12年之久,後來,他獲悉供應他肥皂的那家公司即將拍賣,售價是15萬美元,他決定買下這家公司。但他在做肥皂生意之前的12年中一點一滴地隻積蓄了2.5萬美元,最後,福勒與那家公司達成了協議:他先交2.5萬美元的保證金,然後在10天的限期內付清剩下的12.5萬美元。如果他不能在10天之內籌齊這筆款子,就會喪失所交付的保證金,也就是說他將傾家蕩產。
為了籌集資金,福勒首先想到他在推銷肥皂的12年裏,獲得了許多商人的尊敬和讚賞,於是他去找他們幫忙。他從私交的朋友那裏借了一筆款子,也從信貸公司和投資集團那裏得到了援助。然而在第10天的前夜,福勒隻籌集到了11.5萬美元,也就是說,還差1萬美元。福勒回憶說:“當時我已用盡了我所知道的一切貸款來源。那時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間裏自言自語:我要驅車走遍第61號大街。”
夜裏11點鍾,福勒驅車沿61號大街駛去。駛過幾個街區後,他看見一所承包商事務所亮著燈,便走了進去。在那裏,坐著一個因深夜工作而疲乏不堪的人。福勒意識到自己必須勇敢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