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窮什麼7(1 / 3)

9.窮人的愚昧

與愚昧相連的通常是貧困。而貧困又通常是導致愚昧的主要原因。比如說迷信,在窮人中的泛濫程度絕對是大於富人群體。盡管也有不少富人求神拜佛,但除了獲得片刻的心理安慰,隻有他們知道自己的財富來自自己,而絕非神靈。

迷信,一般指信神信邪。從心理學上講,指人們對內心中認為生命個體有支配力量的神靈的畏懼和遵循狀態,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遇到不可認知之物而無所適從,或遇到難以克服的挫折和障礙時所表現出來的對鬼神天命等的認同,祈求以改善自己命運的一種信仰和行為,而這種行為,在窮人中尤其盛行。

陳某,女,二十四歲,無業。多次聚眾參與封建迷信活動,被公安機關收審,不知悔改。最近又參與迷信活動,為一患病的六歲女孩治病,結果延誤病情導致女孩死亡。雖然她不是主謀,但為此自責,自願來心理診所,要求心理醫生給予幫助。陳某向心理醫生作了如下自述:

“我的父母文化都很低,曆來相信命運,說自己今生受窮都是前世所致,還請了算命先生給我算命。後來我從算命書上了解到,人都有四柱八字,四柱就是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每柱都處於一定的天幹地支,把每個人出生年份的幹支、月的幹支、日的幹支、時的幹支湊成八個字,就是八字。據八字可以推算人的吉凶禍福,每個人的命運都在出生時就決定了。你說玄不玄?本來開始我也不相信的,但在十八歲那年,我身患痼疾,高考落榜,又加上失戀,到廟裏去求了個簽,求人解了,還真神,每條都說中了。於是,我真的相信了這世界上有神靈。你看,如今我仍穿著紅襪,掛著護身符,隻要我虔誠,神靈一定會保佑我的,如不敬重神靈,就會被五雷劈頂。”

陳某是由病態的社會文化與生活挫折導致其產生了異常心理中的迷信心理。其表現為輕信妄言、受騙上當,相信人的命運在出生時就決定了的,相信求簽的靈驗,相信披紅掛綠的驅災、避邪,相信“不敬神靈,就會五雷劈頂”。迷信是當今社會窮人群體中仍有市場的病態社會心理,它是反科學的愚昧心態與行為,若不加以矯正和製止,一定會害人害己危害社會。

王某,女,三十八歲,農民。下麵就是她的自述:

“我們那地區的人都認為‘三十八’是個不吉利的數,說每個人的三十八歲都是生命的一個‘坎兒’,這個‘坎兒’是個招災引禍的節骨眼。因此,我們那兒就特別講究在過三十八生日時大操大辦,把親戚朋友都請來隆重慶祝一下,隻有這樣才能幫助這個三十八歲的人順利度過這一年。許多人雖然知道這些做法無任何道理,卻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

今年我也到了這個‘坎兒’,過完生日心裏就感到不安。在家裏、在外頭,聽見喜鵲叫就滿心歡喜,聽見烏鴉或貓頭鷹叫就惶惶不安。

我每天早晨按時給觀世音菩薩上香、參拜,求菩薩保佑我平平安安,求菩薩保佑我的生意能夠越做越紅火。拜過菩薩後,我心裏確實感到踏實得多;若是哪天沒拜,就心慌意亂,做生意也老出錯。

上個月我生了一次病,鄉親們和家裏人都說我是妖魔附體,不讓我去看醫生,而是請法師巫婆來給我驅妖避邪。巫婆告訴我:‘你是衝犯了土地公公,必須每天到山上去朝著老鷹峰磕二十個頭,否則今年過不完,你就得死於非命!’

我現在天天都要要上山去磕頭,把生意也耽誤了,病也老是好不利索,心裏怕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我的女兒是個大學生,她要我不信巫婆的那一套,還給我講了些道理。我覺得女兒的話是沒錯的,但我不敢照女兒的話去做,每天仍然上山磕頭,可是病情卻在加重。現在,是女兒硬拉著我到您這兒來,說這也不算是找醫生看病,不會觸犯土地公公,隻是來聽聽您的指點,所以我就來了。”

由於李某缺少科學文化知識,加上其生活的地區貧困,又有較為濃厚的迷信風氣,使之也形成了一種迷信心理。但其迷信程度不是板深,通過教育使之提高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並以事實和實踐證明迷信的虛妄,可使其破除迷信,恢複健康心理。

算命、占卜、相麵、拆字、扶乩、軌草、九宮是迷信操縱者慣常施用的手法。他們多是些江湖術士,常常故弄玄虛,善於應變,牽強附會,有極大的欺騙性。算命先生是如何欺騙算命者的呢?我們先以相術為例,相術又叫看相,分為看麵相、看手相,以相貌來推斷人的福祿吉凶、功名利祿。相術者在具體操作中,有其慣用的“敲、打、審、幹、隆、賣”六字訣。敲,就是旁敲側擊,迂回曲折達其目的。打,突然發問,使被相者措手不及,倉促間吐露真情。審,察顏觀色,辨別真偽,由已知推未知。幹,就是刺激、恐嚇,打擊要害處。隆,就是讚美、恭維、安慰被相者。賣,指在掌握了對方材料之後,從容不迫地一一道來,讓對方驚異和折服。再拿占卜來說,占卜一般用詞都是模棱兩可的,讓人難辨真偽,隨便從哪個方麵都可理解,充滿著多角度、多層次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占卜先生因時因地因人揣度求卜者心理,往往虛張聲勢故弄玄虛,轉移求卜者的注意力,借以觀顏察色,揣度其心理和心事。求卜者若是無意識透露一點蛛絲馬跡,也就正中占卜者的下懷。他們會順藤摸瓜,就著圈子打轉。窮人求卜者多為致富,老年求卜者多為健康,中年婦女占卜多為兒女,常常八九不離十。

傳統的迷信常常與原始宗教混雜在一起,那時人們在觀念上都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靈魂、死者。迷信的主持者與信奉者對神十分虔誠,迷信者時時刻刻都有遵循迷信指令、檢查自己的行為。當代的迷信者則不然,眾多的迷信者不是虔誠的鬼神信徒,大多數人都是被貧困壓迫慣了,思維麻痹後,偶然一次遇到外界或身體內部某種幹擾就變得無可奈何或絕望時,在他人(迷信操縱者)的迷惑下,才會想起鬼神,產生所謂預防性的恐懼,行施有意識的遵循。比如你身患痼疾、生意虧本、高考落榜、失戀、無生育等都可能歸因於神靈不佑,而加入迷信者的行列。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利用國民素質不高,渴求解難之機,信口雌黃煽風點火,製造一起起迷信風波。而人一旦窮很了,就急於想尋求解脫之路,即使明知不可而為之,仍希望絕處逢生,喜歡聽好話。而且抱著“心誠則靈”的心理定勢,對算命的結果非常相信,認為“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輕易屈服於命中注定,做自然的奴隸。如果你表示懷疑,算命先生就以“心誠則靈”和“信不信由你”來應付,既可掩納藏拙,又可轉攻為守,使你不敢懷疑。“不敬重神靈,五雷轟頂”的假想的威懾力對你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十分強大的暗示、製約力量,它由不得你進行理性的思考,隻要求你無條件地承認、服從。

因此,窮人應樹立唯物論的堅定信念,做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你年紀還小,不能因一時挫折就怨天尤人,聽天由命。要相信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陽光春雨,也有電閃雷鳴,隻有不畏艱險,才能到達勝利的頂峰。還應注意培養健康的向上的業餘愛好,陶冶性情,充實人生,從此生命不再孤寂。

[BT2]10.窮人太偏激

窮人能有主見,有頭腦,不隨人俯仰,不與世沉浮,這無疑是值得稱道的。但是,這還要以不固執己見,不偏激執拗為前提。

性格和情緒上的固執偏激,是窮人做人處世的一個不可小覷的缺陷。三國時代,那位蜀漢壽亭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水淹七軍,是何等英雄氣概。可是他致命的弱點就是剛愎自用,固執偏激。當他受劉備重托留守荊州時,諸葛亮再三叮囑他要“北據曹操,南和孫權”,可是,當吳主孫權派人來見關羽,為兒子求婚時,關羽暴跳如雷,喝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像關羽這樣說話辦事不顧大局,不計後果,總是看自己“一朵花”,看人家“豆腐渣”,像關羽這樣導致了吳蜀聯盟的破裂。最後刀兵相見,關羽也落個敗走麥城、被俘身亡的下場。本來嘛,人家來求婚,不同意也就罷了,怎能出口傷人、以自己的個人好惡和偏激情緒對待關係全局的大事呢?假若關羽少一點偏激,不意氣用事,那麼,吳蜀聯盟大約不會遭到破壞,荊州的歸屬可能也不是另外一種局麵。關羽不但看不起對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裏,名將馬超來降,劉備封其為平西將軍,遠在荊州的關羽大為不滿,特地給諸葛亮去信,責問說:“馬超能比得上誰?”老將黃忠被封為後將軍,關羽又當眾宣稱:“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氣量狹小,盛氣淩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裏,一些受過他蔑視侮辱的將領對他既怕又恨,以致當他陷入絕境時,眾叛親離,無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敗亡。

有的窮人看問題總是容易戴有色眼鏡,以偏概全,固執己見,鑽牛角尖,對人家善意的規勸和平等商討一概不聽不理。窮人怨天尤人,牢騷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時,懷才不遇,隻問別人給他提供了什麼,不問他為別人貢獻了什麼。窮人缺少朋友,人們交朋友喜歡“同聲相應,意氣相投”,都喜歡結交飽學而又謙和的人,老是以為自己比對方高明,開口就梗著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無理也要攪三分的主兒,誰願和他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