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窮人最怕窮
窮人意識到社會的發展變化太快了,在沒有充分的時間適應這種變化時,麵對生活,窮人都會產生某種恐懼。窮人害怕沒有錢,害怕沒有出路,害怕沒有人理解,總之害怕有很多。
但最可怕的是對貧窮的恐懼。因為窮人對貧窮十分恐懼,所以,窮人希望積聚金錢以備年老之需。這種普遍的恐懼給窮人造成很大的壓力,促使身體過度勞累,反而給窮人帶來了所極力要避免的困惑。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貧窮的懼怕。一旦心生恐懼,窮人就很難鼓起勇氣突破現狀,並認為自己命該貧窮。擁有這種心頭的窮人,也必將老死於懼怕貧窮的這種觀念。
世間大部分的貧窮,都是不良生活、不良環境、不良思想的結果。貧窮是一種反常的狀態,因為它是不適宜於人類生活的。它與人類的最高幸福和願望相背離。富裕、充足,天下眾生都應有份。所以假使人們堅決地要求與不斷地奮鬥去取得這富裕、充足,總有一天你會認識到——人人都能成功!
假使你覺得自己的前途無望,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黑暗慘淡,那麼你應該立刻轉過身來,朝向另一麵,朝向那希望與期待的陽光,而將黑暗的陰影遺棄掉。把貧窮的思想、疑懼的思想,從你的心中驅走,掛上光明的、愉快的圖畫。
人若是曾被貧窮折磨,對財富的欲望和毅力會比別人強,構想才會不斷地湧出,並具有超群的行動力。
日本歌手酒井佐夫,如今也是一位在威尼斯有幢豪華飯店的實業家。他在兄弟三人之中排行老二,小學三年級時父親病故,全家人以母親的積蓄勉強維持生計。但因為實在太窮而無力支付電費,常常被停電。沒辦法,全家人隻好靠蠟燭照明。
酒井佐夫初中畢業升入高中,心裏仍舊充滿著貧困艱辛的感覺。這種感覺,促使他產生渴望獲得成功的雄心。高中二年級暑假的一天,他獨自一人乘夜間列車離家出走,以做歌手為目標直奔東京。之後,他拜作曲家藤本太郎為師,曆經磨難與痛苦,終於成為風靡全國乃至世界的歌手。
就像這樣,逆境、危機感、一貧如洗等,其實是取得財富的最大引爆劑和原動力。
人類有幾種堅強的品質,都是與“貧窮”、“困境”誓不兩立、水火不容的。其中自恃與自立,就是堅強品格的基石。我們常能發現,在那些雖則貧窮、雖則不幸,但仍然努力奮鬥的人中間,這些品格都非常發達。但是一個因失掉了勇氣、失掉了自信,或因懶得去努力奮鬥而貧窮的人,卻沒有這種堅強的品格。同那些在不斷去取得財富的努力中鍛煉出大量精神、道德的人相比較,這種人隻是弱者。
因此,窮人要堅定意誌,要在世界上顯出你的真麵目,要一往無前的朝著“成功”、“富裕”之路邁進,而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推翻你的這種決心時,你會發現,從這自尊心與自信心中,你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
最足以損害窮人的能力,破壞窮人前途的,無過於與目前的不幸環境相妥協,以不幸的環境為理由,而不想去掙脫它。因為自己不能像富人一樣的生活,不能享受富人所得的享受,所以窮人往往心灰氣短、不想奮鬥。他們不想盡最大的努力,走出困境,擺脫貧窮。大部分窮人的毛病是他們沒有建立可以脫離貧窮的自信。他們已經同貧窮妥協,以貧窮為他們應有的命運。
人們是好還是壞,全因人的思維方式而定,這是一條不變的法則。你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大,則大;你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小,則小。酒井佐夫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即使貧困時期他也依舊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巨大無比。
貧窮是父母親所留下來最大的財產。因為貧窮,使人想到要奮發圖強,從身無分文、白手起家到創立事業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趕快從貧窮中脫離出來。
[BT2]9.窮人沒有好習慣
如果問窮人什麼是快樂,十有八九會告訴你:“富足是快樂。”但要問一個富人什麼是快樂,多半的人會說:“健康是快樂。”當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但毋庸置疑的是,健康和富足都能帶來快樂,一種單純而美好的快樂,隻是針對的人群不同而矣。但健康和富足通常來源於你個人的努力和習慣,就如同拿破侖·希爾所說:“健康和富足都是習慣的產物。所以我們隻有遠離不良生活習慣,自己獲得身心健康,才會輕輕鬆鬆地獲得這種再簡單不過的快樂。”
有兩個人,一個體弱的富翁,一個健康的窮漢。兩人相互羨慕著對方。富翁為了得到健康,樂意出讓他的財富;窮漢為了成為富翁,隨時願意舍棄健康。
這天,他們遇見了一個神仙,神仙說可以滿足他們的一個願望,於是富翁趕緊提出要和窮漢交換身體的要求。神仙答應了,但他們要付出的代價則是,富翁會變窮,但能得到健康的身體;窮漢會富有,但將病魔纏身。
於是神仙手指一揮,窮漢成為富翁,富翁變成了窮漢。
但不久,成了窮漢的富翁由於有了強健的體魄,又有著成功的意識,漸漸地又積起了財富。可同時,他總是擔憂著自己的健康,一感到些微的不舒服便大驚小怪。由於他總是那樣擔驚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極好的身體又回到原來那多病的狀態裏,或者說,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種富有而體弱的狀況中。
那麼,另一位新富翁又怎麼樣呢?
他總算有了錢,但身體孱弱。然而,他總是忘不了自己是個窮漢,有著失敗的意識。他不想用換腦得來的錢相應地建立一種新生活,而不斷地把錢浪費在無用的投資裏,應了“老鼠不留隔夜食”這句老話。
錢不久便揮霍殆盡,他又變成原來的窮漢。然而,由於他無憂無慮,換腦時帶來的疾病也不知不覺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樣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
最後,兩人都回到了原來的模樣。
可見,健康和富足都不是絕對的,而是取決於良好的習慣。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享受著日臻富裕生活的同時,一些所謂的“富貴病”也悄然而至。雖然名為“富貴病”,但患上它的窮人也為數不少。為什麼呢?誘發這種疾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飲食無規律,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以及不良的情緒等,都是造成發病率高的重要因素。窮人不能因為窮就愛惜自己的身體。
羅賓指出:我們應該遠離不良的生活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因此,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