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窮什麼9(2 / 3)

要戒煙。吸煙者應自覺遵守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即使是在家裏也應堅持不吸煙,有益於親人的健康,這樣,不僅有助於“煙民”的健康,同時也維護了不吸煙人的合法權益。

要控製飲酒。飲酒過量對人體的傷害很大,要減少飲酒頻率,飲用含乙醇低的酒類,同時避免空腹飲酒。

要多做運動。久坐辦公室,體力活動減少易導致肥胖,所以提倡加強運動,如登山、騎自行車、散步、遊泳等戶外活動。

注意勞逸結合。緩解工作中的壓力,調節好工作節奏,做到有張有弛。可以通過自己的業餘愛好,如集郵、收藏、釣魚、跳舞、旅遊等方法,緩解緊張情緒。

要注意睡眠。充足的睡眠也是解決疲勞的最好方式。由於缺乏充足的睡眠,許多人沒有旺盛的活力,在生活中經常感到疲勞、乏味,無聊。經過調查後得到的結果是:在某些發達國家中,有一億多人有嚴重的失眠現象,成年人中有一半人以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引起的後果是十分嚴重的,睡眠問題專家認為:一些重大的災難如波普樂的毒氣泄露,切爾諾貝得的核事故,三裏島的大火災,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爆炸,它們實際上都是由於睡眠不足引起的慢性疲勞綜合症造成的。

謹記:良好的習慣帶來良好的生活。窮人沒有養成壞習慣的權利。

[BT2]10.窮人誌短

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隻是聊以自慰的幻想。窮人不能隻是慨歎命運不濟。窮人隻有站在富人堆裏,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經說:“我們因為有夢想而偉大,所有的偉人都是夢想家,他們在春天的和風裏,或是冬夜的爐火邊做夢。有些人聽憑自己的偉大夢想枯萎而凋謝;但也有人灌溉嗬護夢想,在艱難困苦的日子裏精心培育夢想,直到有一天得見天日。”

窮人並非不立誌。恰恰相反,他們的習慣是經常立誌。這種習慣從小時候就養成了。比如,看了某則童話,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心裏就想:我將來一定要當個王子,想吃多少糖就吃多少糖——這時候太小,對漂亮姑娘是不感興趣的。

長大一點,看了某部警匪片,又不想當王子,還是當個警察,好威風啊!再長大一點,看了某部武俠小說,又不想當警察了,不如當個武林高手,一腳掃倒一大片。再長大一點,聽了某場歌星演唱會,覺得還是當一個歌星比較合算,唱一首歌能得到那麼多鮮花和掌聲。

小時候心智未開,胡思亂想常立誌,是正常現象。可是,很多人卻將這種小時侯的習慣保持到了成年:有時想在學業上求些長進,有時想在商業上有些作為,有時又想在政壇上有所造就,卻總是靜不下心來轉做哪一行。這好比走路一樣,這條路上走走,那條路上走走,終生不能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能將自己的誌向視為必然,認為除了自己,再也沒有力量可以阻擋你,而將外界環境,外界的所有一切——對你生命的折磨、對你人生的摧殘——都視為遠離本體的一種虛無,一種世界的擺設,視為上帝在你麵前裝出的樣子,能超出這種本來虛無的擺設式的苦難,那麼,失敗就會與你無緣,成功就會與你同行。

這種專心致“誌”,無所畏懼的力量,足以讓常人斷定為失敗的事情在你手中取得成功。

古人雲:“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處在困境中,也要積極實現誌願,以生命相終始,身可死而誌不可奪,雖在困境仍不氣餒。所以蘇軾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忍不拔之誌。”

有大誌的人,雖然可能實現不了自己的誌向,成就一翻事業,但是無大誌的人必然不能創出大事業。韓瑞芝說:“天下未有有其誌而無事者,亦未有無其誌而有其事者。”什麼事先要立定誌向,產生了誌向,事就能成。立下大誌後,尤其要有堅忍不拔、不惜以生命相搏的氣概。正如林肯所說的那樣:“噴泉的高度絕對不會超過火源的高度,事業也是一樣,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絕對不會大過他的信念。”做人若能將誌氣守持得住,把誌氣奮揚得起,又有什麼事不可及,什麼事不可做呢?有誌者而事不成,隻在於立誌不堅定,中途遇阻攔就放棄了。所以拿破侖說:“真正的才智,就是剛毅堅忍的意誌力。”

凡是立誌要幹出一翻事業,不甘於平庸生活的窮人,都應該時刻的檢視自己的誌向與抱負。立長誌,並永遠保持高昂鬥誌為之奮鬥。要知道,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的誌向,誌向決定著我們的人生。一旦它變得蒼白無力,所有的生活標準都會隨之降低。我們必須讓理想的燈塔永遠點燃,並使之閃爍出熠熠的光芒。

[BT2]11.窮人的懦弱

窮人害怕有壓力的狀態,因而他們也害怕競爭。在對手或困難麵前,他們往往不善於堅持,而選擇回避或屈服。窮人對於自尊並不忽視,但他們常常更願意用屈辱來換回安寧。

窮人常常害怕機遇,因為他們不習慣迎接挑戰。他們從機遇中看到的是憂患,而在真正的憂患中,他們又看不到機遇。

窮人不善衝突,因而他們也害怕刀劍,進攻與防衛的武器在他們的手裏捍衛不了自身。他們當不了凶猛的虎狼,隻願做柔順的羔羊,而且往往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窮人總是會遭到嘲笑,而遭到嘲笑,窮人會變得更加懦弱。

窮人經常自憐自卑,他們心中沒有生活的高貴之處。鴻圖大誌是他們眼中的浮雲,可望而不可及。

窮人的懦弱通常是恐懼的伴侶,恐懼加強懦弱。它們都束縛了窮人的心靈和手腳。

窮人一旦懦弱,常常會品嚐到悲劇的滋味。不僅窮人如此,就連中國曆史上南唐後主李煜也因其性格懦弱,終於沒能逃脫淪為亡國之君,飲鴆而死的悲慘命運。

當初,宋太祖趙匡胤肆無忌憚、得寸進尺地威脅欺壓南唐。鎮海節度使林仁肇有勇有謀,聽聞宋太祖在荊南製造了幾千艘戰艦,便向李後主奏稟,宋太祖實是在圖謀江南。南唐愛國人士獲知此事後,也紛紛向他奏請,要求前往荊南秘密焚毀戰艦,破壞宋朝南犯的計劃。可李後主卻膽小怕事,不敢準奏,以致失去防禦宋朝南侵的良機。